西南联大里的江苏人

2023-11-08 03:29李寅初
世纪风采 2023年11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学子江苏

李寅初

西南联大新校舍的大门

抗战烽火之下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大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9 年,却因为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而不断地被后人追慕叩问,影响至今,绵延不绝。鲜为人知的是,曾有一大批来自江苏的身影活跃其中,他们或担任教职,或负笈求学,或操持校务,或投身革命,为“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注入了江苏人的风采。

一、每7 个师生中,就有1个江苏人

西南联大里有多少江苏人?笔者依据现存的西南联大教职员名录、毕业生名录进行了初步查考发现:西南联大办学9 年,期间来自江苏的教授约有60 位,学子约1000 人,此外还有20 余位校工。三者累计,总数在1200 人左右。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先后在西南联大执教的教授有290 余人,副教授48 人,前后在校生约8000 人,毕业生有3800 人。以此估算,每7 个西南联大师生中,就有1 个来自江苏,人数之多,令人惊叹。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1931年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所言,以此形容西南联大,正恰如其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文科本来就大师云集,实力雄厚,联合办学之后,更是群星璀璨,光彩夺目。其中,既有出生于世家大族、家学渊源深厚的传统人文学者,又有毕业于欧美名校、文采飞扬的青年才俊,兼而有之者也不乏其人。

那些璀璨的明星中就有不少来自江苏。据笔者查考,当时在西南联大的20 多个院系里,几乎都有来自江苏的教授,尤以文学院最为集中,前后在文学院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任教过的江苏教授至少有15 人。如果要算上讲师、助教,那数倍于此。仅以文科学者而论,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就有:

无锡人钱钟书,他在西南联大外语系任教,后来被誉为文化昆仑,其著《管锥编》博大精深、《围城》脍炙人口。

扬州人朱自清则是中文系的名教授,代表作《背影》家喻户晓,至今还在感动着读者。

1944 年秋,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欢送罗常培赴美讲学(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无锡人钱穆,历史系教授,新儒家的开山宗师,其著作《国史大纲》里对本民族的温情与敬意,在国破山河碎的年代里格外触动人心。

吴江人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其著《江村经济》在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武进人陶云逵是费孝通的好友,是研究中国西南边疆社会的先行者之一,可惜的是命运崎岖,刚过不惑之年,就因病长眠彩云之南。

文科先贤之外,来自江苏的理工科先贤也毫不逊色。他们也许没有多少如钱钟书、朱自清那样广为流传的趣闻轶事,但实际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他们都是出类拔萃之辈,与他们的名字如影随形的都是资深院士、奠基者、创始人、宗师泰斗。比如:

在物理系任教的宜兴人周培源,他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后来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两弹一星”元勋大多是他的弟子。

金坛人华罗庚,在西南联大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一举奠定他世界级的数学家地位。

武进人赵访熊也是个数学家,他在课堂上,提倡“启发式,少而精”,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更引人瞩目的是,他与哥哥赵诏熊、妹妹赵婉和不仅本科都毕业于清华大学,而且都在西南联大任教。西南联大里的老师虽多,像赵氏三兄妹一样同校毕业、同校任教的可说绝无仅有。

此外还有吴学蔺、吴征镒、陶葆楷、朱物华等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物理、生物等专业,俱是成就卓著之士。

二、江苏新生,位列全国第一

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西南联大办学9 年,前后有在校生约8000 人,毕业生3800人。笔者依据现存的西南联大的新生、毕业生名录初步查考,其中在西南联大求过学的江苏学子大约有1000 人,等到西南联大解散时拿到毕业证的约有530 人,另有三四百人因为彼时还是在校生,或者因参军、辍学、转学等原因暂时未能拿到毕业证。

当时因为战乱、招考方式屡有变动等,西南联大每年招录的新生一般维持在550 人左右的规模,此外还会招收一些转学生、借读生。据笔者统计,每一次招考录取的新生里约有一半来自江苏、广东、浙江、湖南四省,江苏新生数量多次位列第一。1938 年,西南联大在校新、老生有1950 人,其中江苏籍的有258 人,位列各省第一,排在其后的是广东、浙江、湖南等。1940 年,西南联大招录新生533 人,来自江苏的有64 人,数量位列全国第二。1941 年,招录的710 名新生中,来自江苏的则有97 人,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籍学子中又以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为多。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联大开办之后,面向全国招生,凡有志者均能报考。每到招考季,教育部会在重庆、昆明、桂林、广州、长沙等地设立考点。当时江苏全境几乎全被日军侵占,考上西南联大的江苏学子,大多是流浪在大后方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青年。那些身在沦陷区的学子,要想参加考试,往往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线,辗转到大后方才能参加考试。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里,还能有如此多江苏学子考上西南联大,令人惊叹。

为何考上西南联大的江苏学子如此之多?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是江苏人崇文重教、儒风蔚然。唐宋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江浙一带为重,“苏湖熟,天下足”名闻遐迩。上海开埠之后,江浙沪发展之速,唯有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可以媲美了。在这一历史大变迁之中,江浙沪形成了崇文重教之风,其最直观的结果在古代表现为频繁的科举中第。在新式学堂兴起之后,江浙沪一带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教授、院士数量也是冠绝全国。即使是在战火纷飞之下,颠沛流离的江苏青年,仍能不忘读书求学。

第二个因素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快速发展。民国之后,随着南京成为全国“首善之区”,江苏的基础教育发展兴盛。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30年,江苏已有初等教育学校8300余所,学生数超过69 万人。到了1936 年,《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显示,江苏各类小学已增至1.1 万余所,入学人数超过116万人。与此同时,普通中学的数量也有大幅增加,1930 年江苏县立初中已达50 所,已备案的私立高中为33 所。而此时,全国的县级初中计有652 所,私立高中117所。从数量上看,江苏的中学数量已占全国十分之一,此时江苏中学教育之发达、数量之多,已居全国前列。

崇文重教之风的熏陶、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深厚为江苏学子报考高等学府奠定了坚实的生源基础。

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西南联大的学子成材率,令人惊叹。

当时,在昆明艰苦办学的西南联大物质生活匮乏到了极点。但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学子的向学之心,1942 年,西南联大呈递教育部的一份报告里写到:“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战区,生活至为艰苦。全校学生二千八百余人,持贷金及补助金生活者,达十分之七八……唯在艰难困苦中,反易养成好学勤读之习。每值课后,群趋图书馆,宏大之阅览室,几难尽容。”

师生们弦歌不辍,在相处无间中切磋学问,人才源源不断涌现。曾有学者统计,西南联大办学9 年,诞生了170 余位院士,8 位“两弹一星”元勋,2 位诺贝尔奖得主,书写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后人感慨,西南联大虽然是中国“最穷的大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珠峰之上,也有江苏人的足迹。据笔者初步查考,从西南联大走出的江苏学子,佼佼者有: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征镒,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地质学家董申保院士、无线电专家吕保维院士、煤炭资源与勘探专家韩德馨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李敏华院士、作家汪曾祺、翻译家巫宁坤等等。

1938 年华罗庚和家人在昆明的合影

1939 年建成的西南联大教室

西南联大办学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还分别招收了学籍不属于西南联大的研究生。三校各自招的研究生非常少,每年不过十余人,但生源质量十分高。其中,来自江苏的就有34 人,绝大部分也都成长为知名学者。比如1939 年,考上北京大学史学部研究生的江都人汪篯、语言部的东台人周法高。一个是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得意弟子,治学严谨,后来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另一个成长为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入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西南联大的教授、著名政治学家张奚若曾对当时的学生说过:四年培养不出一个专家,四年只能让同学学到一些知识与一定的治学方法。从后来的人生经历看,千名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江苏籍学子在离开校园之后,依然勤学不辍,刻苦磨砺,大部分都成长为了教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中坚力量。考虑到他们求学的年代,正值战火纷飞、颠沛流离,此后又迭遭时代的变故,能有如此高的成材率实属奇迹。

四、革命先烈,永不可忘

追寻西南联大里江苏学子的身影,还有4 位先烈的名字永不可忘。

抗战烽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因值国难当头,不仅诞生了许多大师名家,同时也有大批学子戎马沙场。据笔者初步查考,在1943 年、1944 年西南联大的两次从军热潮中,就有76 名江苏学子投笔从戎。当时这些参军的青年学子大多是在中国远征军、“飞虎队”里担任翻译,有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无锡青年缪弘。

缪弘1943 年考进西南联大外语系,1944 年冬从军,1945 年7月,在一次反攻日军的战斗中,不幸被敌军狙击手击中要害牺牲。在从军之前缪弘已经是西南联大里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他牺牲的消息传到学校,师生无不为之悲恸,特别为其举办了追悼会,还筹划出版了他的遗诗,其中一首《血的灌溉》仿佛不幸而言中的谶言:

没有足够的食粮/ 且使我们的鲜血去/ 没有热情的安慰/ 且拿我们的热血去/ 热血/ 是我们唯一的剩余/ 你们的血已经浇遍了大地/ 也该让我们的血/ 来注入你们的身体/ 自由的大地是该用血来灌溉的/ 你/ 我/ 谁都不曾忘记。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曾在校园里树立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镌刻了抗战以来从军学生名录。因入列者有832 人,因而人们称之为“八百壮士”。缪弘、翻译家巫宁坤、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之一蒋大宗、被誉为“世界光导纤维之父”黄宏嘉等奔赴沙场的约百名江苏学子姓名位列其上。

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还有江苏学子何懋勋。何懋勋是扬州人,1935 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学校南迁。1938年,他响应党的号召,投笔从戎,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派往山东聊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参谋长。1938 年8 月,他率挺进大队进驻齐河县坡赵庄,遭到日伪军突然袭击。他身负重伤仍率队血战,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1 岁。

何懋勋等人牺牲后,灵柩运到当地庙宇停灵3 天,当地群众络绎不绝地前往吊唁。1995 年12月,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树立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基座上镌刻着27 位英烈名录,列在第一位的即是何懋勋。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独吞抗战胜利果实,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南联大的师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青年爱国民主运动,或罢课游行,或时事讲演。爱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12 月1 日,大批国民党军警、特务到西南联大抓捕爱国师生,致使当日有4 位爱国师生牺牲,是为“一二·一”惨案。

4 位牺牲的爱国师生是: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其中潘琰是徐州人,她也是四人中唯一的女性。潘琰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考入西南联大,在学校里,她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当天,潘琰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手榴弹炸伤,重伤之际的潘琰,在最后一次醒来时,还叮嘱战友们“团结”“战斗!战斗!”她牺牲时年30岁。“一二·一”惨案发生后,昆明3万多名学生自发集会为他们送行,出殡时闻一多、吴晗等民主人士走在队伍前列,面对着潘琰的遗体,闻一多泣不成声,亲自写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词。

还有一位来自扬州的学子吴国珩倒在了新中国成立前夕。

《缪弘遗诗》封面

吴国珩1941 年考入西南联大经济学系,在西南联大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下,他参加进步同学组织的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积极投身于学生的爱国进步活动。1946 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到昆明求实中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春,云南锡业公司警卫队起义,他担任起义部队中共特支支部书记。4 月5 日深夜,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袭击,在分散突围中,于6日凌晨不幸牺牲。

五、容易被忽略的幕后英雄

追寻在西南联大的江苏学子,也有让人唏嘘的一面:有不少很有才华的学子,宛若惊鸿一瞥,后来却命运坎坷,甚至踪迹难寻。比如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的顾寿观,他出生于武进一个家道中落之家,父亲早逝,家有老母幼弟。考上西南联大后,他在亲属资助旅费下负笈千里去云南求学。顾寿观有非常高的哲学、语言天赋,精通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患上了精神分裂,一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才华的机缘。他根据希腊文译注的柏拉图《理想国》、拉梅特里的《人是机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南联大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被忽略:操持校务的校工。今人追溯西南联大,习惯将目光注视在璀璨夺目的大师,心心向学的莘莘学子身上,而往往忽略那些勤勤恳恳、默默付出的校工。西南联大能够坚持办学九年,离不开这些幕后英雄。

笔者据西南联大教职员的档案统计,100 多个西南联大校工里来自江苏的大约有20 余位,或者负责教务,或者是校医、打字员。比如校医室主任徐行敏是吴县人,从众多西南联大师生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在缺医少药的非常时期,他为了保障西南联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可谓是殚精竭虑,贡献不少。

校工的薪资微薄,大多数人只有教授薪水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以此维持家庭生活,实属不易。在查阅西南联大职员档案时,笔者注意到一个来自武进的打字员俞霞清。她1940 年8 月应聘到西南联大工作,年方19岁,月薪145 元。像她这样低微的职位、薪水,如何在战火纷飞、通货恶性膨胀的年代里生存下来,让人挂念。

那些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前辈先贤们,毫无疑问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佼佼者,那些求学彩云之南的莘莘学子,在战火纷飞中弦歌不辍,其志可嘉。身处其中的江苏先贤,为“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注入了江苏人的风采。最后,需要稍作说明的是,上述教授、学生数据是初步的查考。当年战火纷飞,师生流动性大,档案名录也多有缺失,再加上时过境迁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本文的查考仍有较多疏漏。今时今日,追寻这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中前辈身影,不仅是为了铭记先贤,也是企望来者。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学子江苏
西南联大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数读江苏
杏林组曲·学子赋
江苏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今朝学子喜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