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融创·纵情纵深·多维多向
——南通广电传播力提升路径探寻

2023-11-08 14:36:50夏新建
声屏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音号江海南通

□ 夏新建

传播力是当代媒体采编实力、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的综合反映,随着媒体的深度融合,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显得尤为重要。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着力从构建优质内容传播体系、建设立体传播渠道、引进全媒人才技术赋能等路径入手,努力打造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区域强势新型主流媒体。

融合融创,为传播力提升赋能汇聚“南通乐章”

内容是媒体传播力的源头活水,融媒改革是内容建设的核心保证。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现有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自主可控的“掌上南通”APP(江海明珠网),“江海南通”“城市日历”“濠视频”“929南通交通广播”等头部公众号,以及各类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

2022年一季度完成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秉持“协同不雷同”理念,广播、电视、新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放大一体效能。坚持移动优先,构建“1+2+X”全媒体传播体系——“1”指迭代升级融媒体指挥中心,“2”指“掌上南通”APP和江海明珠网,“X”指系列新媒体传播矩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创新,实现一体化建设,无论是日常报道还是重大主题宣传,坚持屏网端一体策划,协同联动,特色表达。

融媒体指挥中心系统涵盖电视、广播、互联网内容的集中汇聚平台、融合生产平台、全媒体统一发布平台及全流程统一指挥调度系统,着力推动集互联网信息抓取接入、报题选题归集、全媒体生产指挥及展现功能演变为日常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指挥调度。

各栏目组记者第一时间优先向移动平台发稿,探索建立时政新闻移动客户端首发、新媒体平台快发优发连发、广播电视深发的机制,实现移动直播常态化。做大做强“掌上南通”APP,推动广电MCN机构建设,打造全媒体知名品牌。此外,《2022年度集团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条例》《关于建立网评员队伍的规定》《南通广电传媒集团节目阅评暨季度好稿评选办法》《南通广播电视台对外宣传发稿考核办法》等文件的出台,从各方面调动全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制度层面上为媒体整合、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做好制度保证。

以2022年南通“两会”报道为例,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全面升级“5G+云采编”模式,守正创新多元呈现,融媒传播移动优先,创意短视频出圈,评论互动添彩,“两会”期间共推出消息、特写、评论、短视频等全媒体报道160多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传播“两会”盛况,第一时间把“两会”好声音传遍江海大地。在“两会”召开期间,全媒体报道团队深入会议现场、代表委员驻地,在做准做足会议程序性报道的同时做深做活审议侧记,捕捉大会花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力,大小屏同频共振,融合传播让“两会”声音更强劲。

“掌上南通”客户端、“江海南通”视频号、南通新闻广播对两会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掌上南通”同步推出图文直播,版式精心设计,提升了传播效果。据统计,通过“掌上南通”客户端、“江海南通”视频号等收听收看两会开幕式的受众达百万人次。

移动优先,先声夺人,南通广电传媒集团“两会”报道均实现在“掌上南通”“江海南通”等新媒体端首发、快发、优发。以“掌上南通”客户端、“江海南通”微信、视频号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强势发力,前方报道团队第一时间将文字、图片和短视频发送至新媒体平台,经“三审三校”后,值班编辑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推送。“江海南通”官微、视频号在开、闭幕式大会结束不到5分钟内就推送了相关报道,参会代表委员直呼:“速度真快!”

“两会好声音”等特色专栏在电视、广播和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端同步呈现,各领域、各界别的100多名代表委员接受采访。针对市民关心的政府工作报告,除制作《一图读懂》外,还设计海报、短视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多层传播聚力让话题形成热点,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创下新高。截至南通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江海南通”共计推送微信、视频号作品近40篇。

“两会”期间,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共推出短视频作品20多条,《与城市一起,向春天出发》《“两会”花絮:我们的视角,你们的风采》《2022致南通》系列短视频,包括《动心》《我的妈妈是超人》《小宋通城生活日记》等作品以情景短剧的形式展现南通近年来的变化,采用贴近的视角、生动的表达、精良的制作,被与会代表和市民大量转发、点赞,刷屏。“本台评论”在大会开、闭幕时权威发声,凝聚共识。而在“江海南通”官微、视频号,掌上南通APP、南通电视台抖音号等新媒体发布的“两会”报道留言区,市民们纷纷点赞评论,互动频繁。

纵情纵深,高质量讲好“南通故事”

作为党媒,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在传播南通声音、宣传南通形象、讲好南通故事方面当仁不让。近几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南通广电以高站位大格局策划选题,以低视角呈现南通实践,纵情纵深,铸造精品,不断唱响嘹亮的“中国之声”。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点赞南通沧桑巨变、南通“好通”、生活幸福。南通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一路追江赶海,交出“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的非凡答卷。南通的“高光时刻”也成就了外宣工作的“亮点频现”。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精心策划,推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报道,多篇报道在中央级、省级媒体亮相。2022年7月20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发《非凡十年:奋力书写新时代江苏“强富美高”新篇章》,大篇幅报道了南通的发展成就。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万里长江在江苏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南通为高质量打造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奋力跑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棒”不断努力。南通江豚多次“游进”央视《新闻联播》,2022年3月16日、7月6日的《新闻联播》节目分别以《长江经济带的绿色“蝶变”》《生态环保督察 守护绿水青山》为题,报道了南通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和累累硕果。

2022年,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这一主题主线,先期推出的《我们的新时代》《奋斗者·正青春》《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报道,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媒体还联动策划推出“红色大巴·行走的党课”全媒体党建活动暨“行走江海线”新闻行动,广播、电视、新媒体同频共振,通过立体式、多样态、交互式融合传播,不断扩大新闻行动的宣传效应,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本土性、权威性、贴近性是地方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在众声喧哗、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的舆论生态下提升品牌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旗下的时政新闻类节目《南通新闻》《直播南通》秉持“地方新闻首报快报”的特色优势,民生类栏目《城市日历》《总而言之》等坚持“民生服务体贴入心”的宗旨理念,《政风行风热线》《有理走天下》、掌上南通“曝光台”等舆论监督节目(专栏)始终坚持“一追到底”的节目宗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立足本土、深耕本土,集团以权威性、贴近性、公信力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在强化喉舌功能的同时,南通广电传媒集团上下进一步强化用户思维,增强受众意识,提供更多定制化、多样化、便捷化的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功能,这也成为集团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目前,集团旗下广播、电视、新媒体各大平台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性节目(专栏),涵盖了交通信息、法律咨询、旅游出行、家装家居等方方面面,努力打造有效、有用、有温度、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媒体,以服务创造传播新价值。

以《乡村振兴路》节目为例,这档节目整合了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全媒体资源,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打造了媒体融合的经典案例。传播渠道主要有广播、电视,江海明珠网、掌上南通APP、江海南通视频号、抖音号“新农哥小曹”等,传播方式主要有广播专栏《鲜活乡村》、电视专题《乡村振兴路》,网站及掌上南通APP对内容进行二次分发,抖音号专注于直播带货,为优质农产品拓展销路。《乡村振兴路》自2022年3月30日开启,电视版、广播版节目每周四播出,同时在官微、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分发呈现。目前,累积播出专题15集,新媒体分发短视频近百个,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乡村名品“寻味江海”,经过融合推广一个月的销量较往常翻了四倍。新农人融入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宣传,仅“无人机示范”一条短视频,抖音播放量高达1.8万,留言互动200多条,大多是寻求技术帮助的。《中国农资导报》等国家级行业媒体也予以关注,进行了采访报道。

开播半年多时间,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江海明珠网、掌上南通APP、江海南通视频号、南通广播电视台微博、南通电视台抖音号、抖音号“新农人小曹”等累计点击率超300万,互动点赞及留言超过50万条。

2021年初,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新媒体推出客户端《影像南通》栏目,节目都是短小精悍的纪录片,讲述人和城的故事。在不同时间段和事件背景下,选取有代表性的群体系列化拍摄,记录普通人的感动之事,反映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留在南通过大年》系列、《雷锋在身边》系列、《劳动者之歌》系列、《回望这五年,说说心里话》系列,记录的是一个个普通人,呈现的是新时代蓬勃向上的奋斗者群像和昂扬的城市形象,该栏目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网络视听“十佳栏目”。

2021年6月30日的直播,包括紫琅湖畔的“颂歌献给党”歌咏大会和濠河边的“我为妈妈庆生”红色诗文诵读会、南通大剧院的“党旗耀江海”大型主题文艺晚会、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党旗耀江海》四大活动,总时长达9个小时,多点同时呈现相互配合,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四个电视频道并机直播、广播与电视声屏合一、大屏与小屏即时联动。这样的直播在南通广电史上当属首次。四大直播活动电视平均收视率3.5%,通过PC端、手机端收看的观众达100多万。

新媒体平台是提升广电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在短视频赛道发力,为短视频创作组建了专班,重点打造抖音号和客户端的短视频栏目,构建“两微一端”+媒体号的短视频矩阵,宣传中心工作,挖掘对外传播闪光点。广播创新性的短音频作品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党啊亲爱的妈妈》快闪作品展播获得广泛关注,总点击量超过1000万。2022年6月30日、7月1日和2日,“江海南通”的微信号、视频号,点赞量、传播率在全市同行中遥遥领先,受到广大观众、听众和网友的充分肯定。

“南通电视台”抖音号,现有粉丝154.2万,以传播本土正能量作品为主,发布了大量与南通相关的“温暖系”、“振奋系”视频。“援宁援扬医生张海云朝东北老家方向跪别去世的母亲”“南通120调度员庄林林在线指导急救婴儿”等视频点击过亿,也出现了“南通交警咆哮式开道送患者就医”“舔屏少年自强不息”以及南通新机场、地铁、过江通道进展等感人、励志、振奋人心的视频。2021年,“南通电视台”抖音号点击量达到15亿,点赞量超2000万。

南通广电传媒集团还充分运用抖音直播、快手、视频号、微博、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提升集团主持人的综合影响力,共同打造广电融媒传播新品牌,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营造宜居宜业和创新创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多维多向,探索传播力提升的“南通路径”

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南通广电传媒集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力,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拓宽外宣渠道和平台,除了聚力央视、央广、省台等电视、广播媒体外,还借力学习强国、重大主题报道全网推送,包括央视频、今日头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让大流量成为传播南通声音的密码,“一周三上《新闻联播》”“两天连上央视”,精彩“南通故事”不断刷人们对新南通的新观感。

2022年1至9月,集团头部公号“江海南通”点击量达10万+的稿件近百条,“江海南通”视频号、“南通电视台”抖音号等发布的“江海同心抗疫有我”“南通值得”“南通需要你的坚持再坚持”等作品均成为全网爆款,有力彰显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场的价值引领和责任担当。1至8月,全媒体在中央级媒体用稿100余篇,其中在《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用稿近20篇;在省级媒体用稿900余篇,其中《江苏新时空》《江苏新闻联播》用稿200多篇,实现对外发稿量质齐升的传播新格局,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2022年,南通广电传媒集团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主题报道为抓手,以视频产品为特色,聚力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近百篇报道在央视、省台播发。报道《赶考,第二个百年: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用奋斗的青春托起“最美夕阳红”》《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等稿件,在《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要新闻节目中播出。此外,南通广电传媒集团还努力扩大南通广电“朋友圈”,加强与中央台、省台的沟通联络,建立常态化发稿体系。与上级媒体共同策划选题,联合开展新闻行动,高质量完成定制约稿,提升了外发稿的命中率。

强化机制建设,将对外发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宣传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实行动态管理。2022年专门出台《对外发稿考核奖励办法》,还建立工作专班,强化渠道沟通,上下通联。

2022年,南通广电传媒集团以党的二十大报道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媒体联动优势,广播、电视、新媒体同频共振,通过立体式、多样态、交互式融合传播,不断扩大宣传效应,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形成品牌效应。持续深入媒体整合,继续优化采编队伍,不断补充新媒体的力量,调动人员积极性,在“策采编播发”几个环节加大指挥协调力度,更高效更得当,确保生产出优秀的作品,运用合适的平台,达到出色的传播效果。除了自创平台,还充分运用抖音直播、快手、微信视频、微博、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提升主持人主播的综合影响力,共同打造广电融媒新品牌。

猜你喜欢
音号江海南通
上海市护理学会抖音号介绍
上海护理(2023年12期)2023-12-19 12:51:30
非遗吹糖人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4
非遗南通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6
在露水与江海面前,你会如何选择?
南通职业
纺织报告(2020年9期)2020-12-18 06:12:10
党报短视频,以温暖点亮生活——以温州日报抖音号和瓯视频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4
党报抖音号如何生产正能量爆款作品——以湖北日报官方抖音号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2
江海
黄河之声(2018年4期)2018-04-24 02: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