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茜 魏成元
体育类人物纪录片是运用影像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重要媒介,纪录片以其特有的纪实性,能够使受众认识和了解体育项目或赛事。导演运用现有的影像素材,结合电影的视听表现手段,生动和立体地展现体育文化,以及建构体育运动员的人物形象。[1]纪录片本质是纪实性,但是在反映现实的前提下,学术界有不同的思考和表达,维尔托夫、巴赞等人认为的写实性,强调电影还原现实的重要性。英国纪录片教父格里尔逊提出了“表意论”,支持运用诗意的电影元素来表现社会现实,可见纪录片在于“创造性地处理现实”。纪录短片《篮球女王》真实纪录了唯一被NBA选中的女性露西亚·哈里斯的传奇一生,通过露西娅·哈里斯的自述和经典的比赛画面,呈现出该短片的纪实性,并且影片创造性地将画面和声音配合,通过设计和剪辑,将人物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受众,引发受众思考。
纪录片就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运用电影艺术进行呈现,本质是记录现实。[2]1922年,苏联的维尔托夫发表《电影眼睛人的变体:一场革命》,“电影眼睛”理论由此奠定。维尔托夫强调电影的记录性,像人的眼睛一样观察记录,要求纪录片尽可能表现社会现实的透明性和多义性,让受众看到社会现实的面貌。巴赞的“纪实主义”“长镜头理论”都强调电影还原真实的重要性,但是二者的理论观点并非简单地将电影纪实归为机械的复刻,而是对影像素材的运用,在还原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巧妙运用蒙太奇进行建构和表意,也就是格里尔逊所命名的纪录片那样,将纪录片定为“创造性地处理现实”。[3]
《篮球女王》由库里和奥尼尔监制,这部电影的选材和影像剪辑不仅让人们认识了一位具有丰富人格魅力和坚韧品质的女性篮球运动员,也让人们明白巅峰的光辉并非唯一,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才是最绚丽的。电影讲述了美国女篮球明星球员露西娅·哈里斯的故事,纪录片以第一视角叙述了她自己在人生经历中与篮球的机缘,大学女子联赛中她带领密西西比州明特市球队蝉联三年冠军,并参加了第一年的奥运会篮球项目,毕业后由于当时没有WNBA(国家女子篮球联盟),所以她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她收到了新奥尔良爵士队NBA的邀请,但是由于她当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所以选择了回归家庭,并作为高中教练谋生。电影开篇呈现的画面就是露西娅自述的场景,一般而言,纪录片以第一视角叙述更加具有可信度和真实性,简单的采访布景,露西娅娓娓道来自己的经历,受众能够从她叙述的画面中感受到影片时空的一致性,露西娅出现在画面中的时候,形象已经和运动员固有印象有了差距。露西娅比较年长,所以体态、身形都有了很大变化,她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经历的时候依然是自豪、自信,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更加好奇其运动生涯的现实经历。
开篇呈现的背景为之后电影呈现她生涯经历的闪回画面做了铺垫,短片开始并没有直接交待露西娅就是银幕前的这位女士,而是以露西娅本人作为第三人视角讲述自己认识露西娅,之后说明自己就是露西娅本人,这让观众从短暂的疑惑到相信。该影片的记录分为主人公自述和实况记录两部分,交叉进行叙述和呈现,以自述为主线,其中穿插了她过往的参赛纪录画面,其中的旁白并未采用配音,而是用赛事解说和采访声,从官方视角反映了露西娅在一个时代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虽然短片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结构十分完整,从露西娅介绍自己的出生环境、家庭氛围、成长过程,直到运动生涯,短片对露西娅的心境进行了完整的呈现。在关于其成长环境的介绍中,从表述和画面中可以看出露西娅的家庭成长环境很普通,但露西娅对篮球十分热爱,她热爱篮球明星,追看赛事,渴望成为篮球运动员,露西娅家周边没有篮球架,父母就在家里搭建个平台。关于露西娅未来的运动生涯,这个叙事基础是关键的,这成为最后露西娅经历实现的现实基础和铺垫。
纪录片反映现实,通过对短片进行剪接,推动情境的合理化,突出中心,去除冗长。露西娅中学期间身高就达到1.9米左右,但是独特的身高却成为了同学取笑的点。当露西娅第一次学会专业篮球并赢得比分时,她不再因自己的身高而自卑。俄克拉荷马州因为露西娅创办了女子篮球队,之后的中学期间中,露西娅和队员攻克很多难关,并连续三年蝉联女子篮球项目的冠军。当自述大学时期的高光时刻时,露西娅面露自豪,同时与比赛影像的呈现相呼应。从露西娅和队员们在比赛中创下奇迹,充分表现了她在赛场上的阳光和活力,尽显女性力量、阳光、性感的一面,这时候短片中女孩以平等的姿态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和张力,女性同样具有强烈的力量感。竞赛不会是一直顺利,比起完美典型人格的塑造,纪录片的纪实性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在球队的失败,竞赛失败是露西娅和球队在比赛过程中成长的一部分。电影当中真实的比赛画面片段大量出现,尤其是比赛中他们获奖的时刻,能够让受众充分感受到运动精神和女性力量的强大。
在短片的第二段,露西娅讲到自己人生的低谷期以及未去NBA完成梦想的情绪低落,真实记录了她的情感变化,以及女性在社会当中的自我实现问题。露西娅在退役成家之后患上了双相情感症,这让她很困苦,面对NBA的邀请,她内心十分挣扎,一面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一面是刚刚组建的家庭,最终由于精神压力、生活所迫等,露西娅选择了家庭。露西娅含泪提到自己如果是男性,可能去NBA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作为女性就有了不同,身体差异是现实存在的,这同样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女性所面对的现实。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使女性不得不面对家庭和事业如何平衡的问题,社会的看法、自我的抉择都成为了困扰。但是从影片结束露西娅重新露出了短片开篇的自信笑容,以及短片结束时安然、幸福的环境氛围,人们可以找到答案,她选择了家庭和稳定的工作,教育出了优秀的子女,露西娅在回归家庭之后获得了快乐的心情和完美的家庭。人们随时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将面对失去和获得,事实上无论是怎样的抉择,最重要的在于人们对于自己选择的释然,以及如露西娅一样坚定地承担起自己选择道路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女性的身份、形象建构在这部短片中被重塑,如露西娅自信、坚定,摆脱了社会限定,活出了自我。
格里尔逊指出:“意象主义的处理方法,更明确地说是诗意的处理方法本来可以被我们看作是记录电影的一大进步。”他所说的意象主义是指形象地讲述故事和阐明主题,强调运用电影素材、剪辑、叙事结构等来建构和表意,以此表达创作者的观念和情感。短片中叙事的编排让受众能够伴随着叙事时间感受人物经历,电影画面语言的切换和素材的使用暗含意蕴,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4]
电影画面语言的表意。《篮球女王》中镜头聚焦于露西娅现在的生活状态,倒叙的叙事方式让受众充分了解到她的人生经历,呈现了露西娅原生家庭的生活场景。虽然来自一个普通家庭,但是父母尊重她的爱好,这也为之后露西娅的大学联赛经历做铺垫,任何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露西娅童年时就在心里种下了篮球的种子,也成为她之后长期实践的信念。之后她进入大学蝉联冠军的高光时刻,大量影像呈现出来,不仅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影像世界,也能够让受众感受到现场氛围,感受到露西娅的梦想和女性魅力,深入人心地诠释体育魅力,激起受众的关注和观看欲望,这里的影像画面隐喻了“女性精神”。[5]露西娅扣篮、抢断、盖帽等,这样的动态图像镜头展现了女篮球明星的力量和拼搏的精神,尽显了露西娅这样具有典型运动天赋的女篮球明星的运动员形象,当看到领奖和采访的画面,受众也能够代入的感受到喜悦氛围,间接地通过动态符号来体验场景。邵雯艳在《论纪录片人物的形象建构》中认为“纪录片需要塑造相对独立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系和个性形态”,[6]影片画面综合和交叉地凸显了露西娅的人格魅力,她可能不是一个现阶段处于光环中心的人物,并且曾选择过放弃追求梦想。短片想通过这些画面的呈现,向人们表达她并不是耀眼的女性篮球明星,但是作为开创者,她在某个历史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她有经历失败、挣扎等完整的生活和运动历程。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更加真实和多样,因为能将露西娅视觉形象塑造得更饱满和完整,有梦想、有生活的多重身份的社会人。
《篮球女王》中背景音乐与同期声的表意。音乐和音响在电影中不可或缺,程浩浩指出:“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篮球女王》作为纪录短片,其背景音乐、环境声、自述台词等具有一定的表意性,能充分激发受众的情绪和情感,使得受众的心理活动受到波动,更深刻和强烈地感受短片中露西娅的经历和内心世界。[7]
电影开篇是背景的铺垫,这时候的配乐是灵动和欢快的小提琴,节奏清晰、鲜活,为整部影片奠定了氛围和情绪,说明影片整体的基调是愉快和轻松的。露西娅正式开始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时候,音乐转为单一音符的钢琴配乐,配合着剧情缓缓道来,受众感受到平静和缓和,耐心地聆听她的经历,并且平和的曲调也与露西娅的成长背景十分契合。虽然她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父母却倾力支持她的爱好,此阶段她是自由且快乐的。画面开始转为动态图像,呈现露西娅大学时光中的比赛画面,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轻快而不过分的鼓点和节奏擦为之后的剧情铺垫,期间鼓点的节奏与露西娅进球的画面相融合,投球的画面和加快的鼓点相融合,让画面更加充满力量感,画面进入到高潮,也就是露西娅篮球生涯的高光时刻,在打击乐的基础上加入了管弦乐,古典音乐的氛围被拉满。这里的插曲为巴洛克音乐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荣耀颂歌RV589》中的Gloria In Excelsis Deo,恢弘的古典音乐合奏配合着激烈的争球和教练紧张的面孔,冲突性十足的画面令人激动,契合了当时露西娅和队友比赛时候的心情。在这个时刻受众与画面中的人物在音乐的桥梁下有了进一步的心灵共鸣,音乐和画面的辉映使得短片整体进入高潮点,也让固有沉闷的纪录片有了节奏感。露西娅的自述部分音乐暂停,短暂的中断让受众有了心理缓冲。剧情的高潮结束后,高昂的插曲结束,转而使用打击乐和其他乐器配合,露西娅和队友蝉联冠军,参加奥运会,一切都是如此让人骄傲和自豪,轻快的小提琴和打击乐配合能够将人物的愉悦心情表现出来。短片剧情转为露西娅的低谷时期,精神障碍而无法继续比赛等,这时候的配乐是低沉的钢琴和中提琴,配合露西娅无奈的自述,将露西娅当时忧郁的情绪展现。剧情接近结尾,画面中的露西娅陈述自己并不后悔没有去NBA,回归家庭的她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并且她认为自己有过如此的高光时刻就足以,满足而又充实的心灵使得她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选择。这里的配乐又转为轻快的乐器合奏,与画面充分融合。
上述为电影中的配乐部分,电影中的环境声主要为露西娅比赛时候的环境声和露西娅当下生活的环境声。同期声也就是现场的声音,比如露西娅比赛时候球鞋与场地的摩擦声、投球的扣球声以及观众的欢呼声等,这些环境同期声让受众更易沉浸到画面中,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和体育精神,这种声源也增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短片中短暂出现了几个画面,是露西娅与家人在家门口休憩的画面,这时候的环境声是安静的讲话声、风声、露西娅孙女的投球声等,真实展现出露西娅现处的环境和生活,平和的环境声也说明露西娅晚年生活的安乐与悠然,让受众不由思考:有些选择看似是放弃,实则是遵从了自我。
《篮球女王》是一部精彩而又充满哲理性的纪录片,该短片将露西娅的自述画面和比赛画面相结合,将露西娅的人物形象描述得更加立体,展现了露西娅作为篮球运动员时候的拼搏精神和女性追求自我梦想的力量感,包含了她在不同时段和身份下的人生抉择,将露西娅塑造得更加完整、真实和鲜活。这部短片运用珍贵的影像和契合的电影音乐、同期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有力量的女篮球运动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