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渗透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3-11-08 08:1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三角形核心素养

朱 宏

(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逐渐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同时,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又提出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割裂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存在极强的“碎片化”,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在这一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与传统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不同,大单元化教学遵循核心素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的视角上设计方案、优化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结构化、系统化学习,并在学习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1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概述

1.1 大单元教学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旨在改善传统“碎片化”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在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中,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迁移和应用,最终促进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笔者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并从整体视角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

鉴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大单元教学模式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大项目”为中心,由此统摄整个教学过程;第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站位非常“高”,教师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基于数学学科的育人本质,从整体入手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理解、迁移、应用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第三,大单元教学单位大,常常由多个课时组成.

1.2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重要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已成为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课”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使“知识与知识、问题与问题、课与课”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信息整合起来,引领学生在有序学习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大项目”作为引领,使学生在经历探究、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数学知识的深度建构,促进了高阶思维、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1].

2 渗透核心素养,优化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课标视域下,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积极渗透核心素养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鉴于此,笔者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对具体设计路径展开了如下探究.

2.1 剖析教材内容,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面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相关要求,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之前,首先应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分析,为大单元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在“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就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其中,“全等三角形”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则要带领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同时,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又基于“全等三角形”这一核心问题,对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包括:“认识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在这两个重新整合的内容中,“认识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是“三角形全等”新知识学习的基础.如此一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结构化、系统化.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还应基于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发展确定出大单元教学的主题[2].在“全等三角形”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就结合重构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确定出本单元的主题为“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判定”,并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设计.

2.2 基于学情,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是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为了保障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展开全方位的解读,并由此设计既指向核心素养、又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在“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按照上述的流程展开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以及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将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①结合生活实例,探究全等三角形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概念;②经历画图、叠合、实验、观察等教学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应用;③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这一大单元教学目标中,不仅聚焦大单元教学内容,并与八年级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相契合.另外,其中还蕴含了相关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2.3 以生为本,优化大单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落实大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大项目”作为引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使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经历探究、思考、交流等环节,最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基于大单元教学内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知识理解、内化、迁移和应用.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设计中,就聚焦大单元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基于旧知识导入.从学生已有的“认识三角形”知识出发,以问题串的方式,为学生设计问题:确定一个三角形需要几个元素?给定两个元素之后是否可以画出一个三角形?给定三个元素能否确定出唯一的三角形?在不画图的前提下,如果给出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元素,能够确定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吗?学生在问题串引领下,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三角形三边和三个内角的认知,为三角形全等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设计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在引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概念和判定定理的探究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探究情境:家里的三角形镜子被摔坏了,妈妈让小明去商店再去买一块一模一样的新镜子.这时,小明十分为难,两块镜子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一模一样呢?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第三,学生主动探究.为了落实“三角形全等”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持续以问题串的方式,引领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全等三角形”为学生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

①教师给出1~4个,或者4个以上的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情况可以构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②能结合图形的特点,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③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依据是什么?

④如何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接着,教师以问题串作为引领,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合作、动手操作等,最终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探究学习任务.

第四,内化迁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全等三角形概念、判定定理”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促进“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应用,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3].

2.4 持续探索,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

为进一步促进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还应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革.一方面,鉴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聚焦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任务,并将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一项教学目标都具备与其相对应的评价任务,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功能,促使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进入到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中;另一方面,鉴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还应坚持多元化、发展性的原则,逐渐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使其在参与中对自己形成清晰地自我认知,并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监控,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同时,数学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还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评价标准,并借助肯定、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促使所有学生在发展性的评价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习惯,最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4].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是促进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的重要方式.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唯有突破“碎片化”教学模式的束缚,立足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聚焦新课标的要求,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大单元教学方案中,以便于学生在科学、合理的大单元探究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应用,促进高阶思维和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角形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