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和平,范苏苏
(宿州学院 商学院,宿州 234000)
当前,全球化退潮带来全球价值链布局调整,新冠疫情加剧各种不确定性,我国处在大国博弈的关键期、民族复兴的窗口期[1]。在此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畅通循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落实到经济社会生活中。物流业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两业协同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国家层面看,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从省级层面看,为落实国家发展政策,安徽省进行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但是,一直以来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相对独立,缺乏有效协同,制造业迫切需要其物流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同时物流业也亟需制造业的强力带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成为突破当前两种产业各自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2]。探索促进安徽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策,对促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本文借鉴的重点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新发展格局的概念和要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效率和意义方面的内容。Dilek等人,通过研究得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紧密,制造业为物流业提供业务,制造业通过使用高质量的物流业务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3]。Jonas Lind认为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逐渐没有明确的界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呈现两业融合发展形式[4]。洪涛使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同关系及协同效率,并提出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提升协调深度的建议[5]。刘志贻、陈烦通过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实例,指出新发展格局下两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建议[6]。田强、刘岩等人从实证分析角度,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业革新换代、加强两业分工合作的建议[7]。周文、白佶对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提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8]。
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物流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学术理解,帮助了解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物流业与制造业互相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关联方面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关系进行界定,从而更清晰地构建耦合模型。二是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当前协同发展状态,以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探寻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助于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能力提升。
目前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水平发展测度的研究有很多,各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基于科学性、客观性与实践性原则,借鉴曹炳汝[9]、原雅坤[10]等人的做法,以投入水平、产出效益、产出规模三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降本增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分别选取物流业中的人力资本、运输车辆投入作为二级指标,制造业则选取用电情况、基础设施投资、研究经费投入作为二级指标。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双循环根本上是经济互通,制造业与物流业在加快经济互通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分别选用营业收入、营运里程、周转量、利润、产品产量等内容作为衡量两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物流业与制造业相关指标
因为各个指标的性质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根据不同指标的含义,可划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代表此项指标的数据越多越好,而负向指标则指该指标的数据越少越好。由于数据划分不同的指标,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本文在计算数据权重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不同数据带来的影响,使数据可以进行比较。本文采取熵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计算熵值、差异系数、权重等,为后期耦合模型计算打下基础。详细步骤如下:
(1)用p个评价指标对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全局评价矩阵记为:
(1)
(2)数据标准化处理
(2)
(3)
(3)对选取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结果之后,进行平移处理,消除数据为0的影响,i地区的特征比重Pij为:
(4)
(4)进行熵值计算。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5)
(5)计算差异性系数gi。
gi=1-ej
(6)
(6)计算指标权重Wj。
(7)
(7)计算综合评价值U
(8)
目前,我国已进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和现代化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一体化发展。本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度量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具体模型如下:
(9)
(10)
T=αU1+βU2
(11)
(12)
在公式中,U1和U2是安徽省物流和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值。C表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取值范围0 本文借鉴WanJ等学者的研究,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十个等级[12],具体分类见表2。 表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南京都市圈、中原经济圈、杭州都市圈等多个沿江都市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资源。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情况的研究,了解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不足,为推动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和全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 根据表3显示,物流业与制造业中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其中,物流业中运营车辆投入排在第一位,人力资本投入次之;在制造业投入水平当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排名第一,制造业用电情况排在第二位。投入水平所占比重越高,给两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也就越大,为了促进两业转型升级,需要革新技术,降低成本,才能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抓住国内大循环的机会。 表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指标权重 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从表3可知,2011-2020年安徽省物流业指数以及制造业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物流业上升的趋势要明显高于制造业上升的趋势,可见,安徽省两业融合发展初级阶段呈现出以制造业为引领的初级协调水平,2018年后,安徽省物流业的优势逐渐凸显,发展为现在的良好协调水平。两业耦合度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彼此发展。总体来看,两业耦合发展在逐年上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的耦合度结果低于0.9,其余年份两业耦合度均在0.9以上,其中2020年安徽省两业的耦合度高达0.997 7。2011-2020年,安徽省两业耦合协调度从0.43上升到0.87,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上升到良好协调,整体处于磨合区间。总体来看,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整体呈现出高水平耦合,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发展,耦合协调度在逐年持续上升。 根据表3可得,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整体的综合发展水平较低,2011-2017年,安徽省物流业发展水平均在0.5以下,2017-2020年物流业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11-2020年,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呈现低—高—低的波浪状变化,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才达到0.7。在制造业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投入水平所占比重最大,二级指标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较大。相比于周边的京津冀地区,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较低,主要在于创新能力欠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安徽省的制造业发展动力不足,迫切需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的统计年鉴了解到,2020年安徽省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经费支出总额为8 831 833万元,而同年江苏省的R&D的经费支出总额为23 816 900万元,浙江省的R&D经费支出总额为18 585 900万元。安徽省的研发投入费用低于江苏省和浙江省,投入明显不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就越难,新发展格局的推进步伐也就相对变慢。 根据表3显示,2011-2017年安徽省物流业的综合评估值小于制造业,物流业处于滞后状态,而在2018-2020年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相比于物流业,制造业处于滞后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安徽省的制造业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贡献值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可知,2019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有所下降。2018年的利润总额为2 439.55亿元,2019年下降为2 254.3亿元。但安徽省煤矿开采和洗选业的利润却实现了利润增加,由87.74亿元上升至101.87亿元。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2020年煤矿开采和洗选业的利润却下降至90.04亿元。而黑色金属矿采业却在2018-2020年持续增长,由18.89亿元增长至33.56亿元。由此看来,安徽省制造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加之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不协调,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较大困难。 根据表3,物流业指标体系当中,一级指标投入水平占比大,二级指标中人力资源投入和运营车辆投入占比次之。结合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21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6 027亿元,增长了7.3%,占安徽省GDP的比率为14%,保管费用2 053亿元,占比上升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647亿元,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所以,综合上述分析,安徽省物流业投入水平占比大,各项费用占比上升,安徽省物流业成本较高。 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针对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两业的协同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深刻影响着世界与中国,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是产业高效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都必须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首先,物流和制造公司应该密切加强与大学或研究部门的合作,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构建物联网等创新平台。第二,物流公司应促进技术创新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产业整合的需求。还要借助网络技术搭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注重物流运营流程透明化,向专业供应链整合转型。 构建与推进新发展格局建设,主要靠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重点是强化竞争意识,尽快建立统一的市场,改善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信息共享和强大的供应能力,增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物流公司介入物流园区、配送运输基地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通过精简物流环节,优化物流企业管理流程,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回应客户、企业的需求。 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的矛盾,有必要将服务质量控制与物流成本控制结合。通过智能物流监管和智能云调度,控制物流成本,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协调和高效运行物流规划、采购管理、托运单管理、运输路线规划、现场装卸等整个管理流程;降低库存成本,保持一定的整体社会规模,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采取有效的“先进先出”方法,避免库存中每件物品的储存期过长,并采用高效的储存定位系统。物流公司应确定物流服务的质量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通过阅读和总结众多学者对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研究,结合新发展格局背景,针对安徽省的发展现状,寻找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接着使用耦合协调模型,去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总结并提出对安徽省两业协同发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从新发展格局角度研究安徽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基于国家当前发展状况提出的发展政策,指引着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收集有关物流领域和制造领域的相关资料,阅读有关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提出了关于协同发展的一些建议,但要研究清楚两业协同发展的内容是一项艰难和具备长期性的工作,笔者对于两业协同发展认知有局限,且研究得不够深入,后续研究应扩展研究范围、研究时间和研究深度。四、实证分析
(一)熵值法计算结果分析
(二)物流业和制造业耦合水平及演化趋势分析
五、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基础薄弱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发展不均衡
(三)物流业的成本较高
六、对策建议
(一)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两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两业协调发展
(三)加强管理与库存控制,降低物流成本
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