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至关重要。当今我国大学生群体成长于互联网发展的全新时代,价值观更易受到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潮的浸染,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对于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界定[1,2]、认同维度[3]、认同危机[4]、影响因素[5,6]研究等方面,而关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尚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侧重马克思主义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而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深层次逻辑研究不深入;在研究方法上,宏观哲学思辨居多,微观实证方法运用不足。根据“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认同是一种心理状况和过程,在个体心理成长这一动态过程中会逐渐达成行动与思想、情感与认识、选择与动机的一致性,认同的实现依赖于此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机制,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强化等机制。本研究借鉴这一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基于中国实践经验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认可、接纳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积极的情感倾向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实证调查数据从认知、情感、意动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状况,并根据问卷指标设计和相关理论构建回归模型,分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项目组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选取武汉市7所高校,随机抽取1030个高校大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到的。本次设计的问卷共有33道题,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调查者基本信息、马克思主义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意动维度、认同的影响因素共五个部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30份,回收1010份,问卷回收率达98.06%;其中有效样本1000份,问卷有效率为99.01%。样本基础信息及编码情况如表1所示。
因变量: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文对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界定,将马克思主义认同操作化为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维度。具体而言,认知维度主要侧重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认知,情感维度主要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在情感上予以肯定和赞同,意动维度主要是指个体通过行为表达的意愿和倾向。
自变量:核心自变量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数量、理论知识学习主动性、“四个自信”认同、执政绩效感知、政治活动参与积极性、鬼神崇拜等。
控制变量:主要包括被试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教育情况三类。控制变量各选项的编码情况如表1所示。由于本研究考察的是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且所有变量经过重新编码后均为定量变量,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运用SPSS 20.0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高校马克思主义认同得分均值为3.555分(满分5分),按百分制换算为71.10分,介于“一般”与“比较认同”之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认知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的平均得分为0.547分(满分为1分),按百分制换算为54.70分,说明当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仍然较为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准确和较为深刻的理解。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受制于“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过程中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的多样和分化可能造成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需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错位。情感上接纳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核心和关键。
表1 调查样本基础信息及编码情况(N=1000)变量分类频数/个有效百分比/%性别男记为154554.50女记为245545.50民族汉族记为189989.90少数民族记为210110.10出生年份1995年记为1727.201996年记为210910.901997年记为319519.501998年记为427527.501999年记为522422.402000年记为610010.002001年记为7252.50生源地城市记为132332.30县城记为220020.00乡镇记为310410.40农村记为437337.30政治面貌中共党员(预备党员)记为112612.60共青团员记为283783.70群众记为3373.70学科类型文史哲类记为120220.20理工类记为262662.60医学类记为370.70经管类记为416516.50所在年级一年级记为113813.80二年级记为231731.70三年级记为334634.60四年级记为419919.90父母是否是中共党员双方都是记为1646.40一方是记为223423.40双方都不是记为370270.20父母的学历初中以下记为110010.00初中记为231431.40高中记为332332.30大学及以上记为426326.30家庭经济情况最高收入组记为170.70次高收入组记为2494.90中等收入组记为338938.90次低收入组记为439139.10最低收入组记为516416.40
表2 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总体情况(N=1000)认同维度平均值标准差可能得分范围/分按百分制计算平均得分/分认知维度0.5470.170~154.70情感维度4.0970.771~581.94意动维度3.8320.821~576.64马克思主义认同3.5550.601~571.10
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情感认同均分为4.097分,按百分制换算为81.94分,认同程度较高。这说明作为思想活跃、紧跟时代步伐的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执政绩效评价较高,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强归属感和忠诚感。践行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意动维度均分为3.832分,按百分制换算为76.64分,接近于“比较认同”。由此可见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愿意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行动准则并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形象和地位,但仍有一部分高校大学生未能当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
1)马克思主义认同存在个体差异。民族、出生年份、生源地因素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没有显著影响,性别、政治面貌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显著相关(见表3)。具体而言,高校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高10.1%;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预备党员)”的高校大学生比政治面貌为“共青团员”的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高7.6%;政治面貌为“共青团员”的高校大学生比政治面貌为“群众”的高校大学生认同程度高7.6%。这也印证了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关于“个体独特的个性和模式决定了个体往往根据自身特有的内部立场来选择行为模式,这种立场是对整个社会的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视角的反映”的研究结论。
2)家庭成为马克思主义认同引导的薄弱环节。家庭对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影响。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政治面貌等家庭因素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剔除在模型之外,因此,本研究中的家庭特征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应然逻辑而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将发挥基础作用,然而目前在我国,学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仍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家庭教育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发挥的作用仍然比较薄弱。
表3 高校马克思主义认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逐步筛选策略)
3)耳濡目染的教育熏陶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大有裨益。在回归模型中,自变量所在年级、父母的学历背景剔除在模型之外,教育情况中的学科类型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存在显著影响。学科类型的回归系数-0.034,即文史哲类的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最高,且文史哲类、理工类、医学类、经管类的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分别相差3.4%。这可能是因为文史哲类的高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日常学习及参加相关社会实践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类型的大学生,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为深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更强。
4)“囫囵吞枣”式阅读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并无助益。表3中,高校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数量剔除在模型之外,由此说明,由于个体其他因素的影响,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数量越多,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就越高,两者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也意味着仅仅追求数量的“囫囵吞枣”式阅读,如果缺乏发自内心由衷的情感认同和基于实践的验证,难以引发对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质变。
5)主体性发挥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关键。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从回归结果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的回归系数为0.133,P为0.000(<0.05),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与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成正比,高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提高一个单位,马克思主义认同度就提高13.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目前引发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6)增强“四个自信”认同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有力保障。人民性和实践性是“四个自信”的根本来源。在回归模型中,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认同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237,显著性水平P为0.000(<0.05),即高校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其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就提升23.7%。培养高校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正确认知和情感依赖,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坚定马克思主主义认同的有力保障。
7)政府信任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要支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府执政表现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产生了正向影响作用,且政府执政表现每优化一个层次,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就提升14.3%。这与孔德永等学者的研究一致,普通民众往往是基于对政府和党政干部的信任从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和认可[7],尤其是对共产党的历史功绩、执政绩效和党组织的高度认可,能够促使民众产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归属感和忠诚感,从而强化认同。
8)政治参与是提升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有效方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参与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每提高一个单位,其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程度就提升10.8%。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是提升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有效方式。
9)非科学信仰对马克思主义认同产生冲击。尽管民间信仰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崇尚的有神论等唯心主义倾向对科学真理的传播具有明显的阻碍。从表3中可看出,对鬼神崇拜的态度回归系数为0.038,显著性水平P为0.001(<0.05),高校大学生对鬼神崇拜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认同反向紧密相关。即高校大学生对鬼神崇拜越认可,那么其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程度就会越低。而高校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与其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从应然逻辑而言,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根本互斥。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从认同形成过程而言,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机制。从外显认同到内隐认同,认同的程度大大提升。其中,外显认同强调对马克思主义表面的认同,因此呈现出多重价值取向的矛盾,其认同带有被动性、不稳定性和功利性倾向。本研究结果正说明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还停留在外显认同的层次,需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外显认同向内隐认同的转变,使之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基于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概括为是内源认同与外源认同、环境熏陶与主体内化、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三种内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就认同来源而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存在着内源认同与外源认同两种理性认同机制。内源认同即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前瞻性引发认同主体的理性认同。高校大学生通过学校耳濡目染的教育熏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主动学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真理性和科学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认同。外源认同则是认同主体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社会运动规律及社会制度所能带来的利益性期待而产生的认同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对思想的认同,往往不仅是基于思想本身的科学性,也更基于思想满足个体和社会需求的程度以及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的持续提升,有助于强化该群体对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任,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认同。
在认同过程中,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遵循着环境熏陶与主体内化的机制。家庭、学校、社会和朋辈群体等环境的熏陶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仰能够统一思想、引领精神,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熏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更是主体经过自我认知与创造进行自我内化的结果。个体从小接受着较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很好的社会环境熏陶,然而由于年纪尚小、阅历不足可能难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随着其年龄、阅历的增加,自我觉察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增强,有的选择放弃了这一信仰,而有的个体却经过思考、观察、求证而成为了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高校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的现象,即便是部分大量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大学生,如果缺乏对理论的内化过程,缺少情感认同与实践体认,也难以引发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
从认同层次来看,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根植于该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双重机制。双重态度模型理论指出,从外显认同到内隐认同,体现的是具有矛盾性、功利性、不稳定性的较低认同形式向高度自觉、稳定、持久的高层次认同形态的迁移。大学生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更多的来源于社会教化与社会权威的强制灌输,这种认同形式普遍呈现出外显认同的特点,如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多重信仰并存矛盾、功利性与被动性并存的特点。但也正是外显认同构成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内隐认同的基础。在外显认同形成以后,大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觉察的思想内化,以及学校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体认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与实际体验,从而将情感认同外化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行动,实现马克思主义认同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本研究运用武汉市7所高校共1000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调查数据,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机制,得出如下结论:(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性、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文史哲类的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相对更高。(2)“囫囵吞枣”式阅读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并无助益。(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主动性越强、“四个自信”认同越强、对政府越信任、政治参与越积极的高校大学生,其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相对更高。(4)鬼神崇拜、宗教信仰等非科学信仰会对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造成一定的冲击。(5)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认同来源、认同过程与认同层次上,分别受到内源认同与外源认同、环境熏陶与主体内化、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三种内在机制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升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因材施教,注重个体需求的满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而言,针对自然科学类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认同上更为薄弱的现状,可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融入和渗透到专业学习中,拓展这一类学生在人文社科类知识方面的广度。另外,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差异化课程方案,适当增加自然科学类学生在政治活动中的实践,以使其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此外,需深度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找到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高校大学生认同心理之间的契合点。
二是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提升理论宣传吸引力。应广泛调动力量致力于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优化,增强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新技术的意识和技能。同时,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鼓励其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来,使保持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常态。对于新兴媒体,相关部门须健全对应的监管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提升监管技术能力建设,利用新兴技术对新媒体进行监管,从而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红色阵地。
三是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增强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政府部门在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对社会热点如乡村振兴、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同时,还应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强化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教育引导,防止不实的网络信息和政府评价影响其对政府的信任感。
四是强化信仰教育,形成科学信仰选择自觉。科学信仰选择自觉性的培养并非易事,因为真正的信仰绝非外力强加可以生成,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遵循。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键在于明晰科学信仰的标准,引导和帮助其提升信仰辨别和选择能力,实现该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外显认同向内隐认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