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作为一个抚育人才的教育者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者,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之事,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好比是埋在土壤里的种子,经历着生根、发芽、破土、长苗、开花的历程,这一过程需要班主任有静待花开的勇气和底气,认真倾听不同花期的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一、播撒种子——在摸索中寻找方向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生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多变性,要求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中随机应变。因而,班主任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无固定的形态,也没有一定的标准,班主任管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动脑筋、想办法,不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难免有经验不足的时候,就像一颗播撒在土壤里未见光明的种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需要不断搜寻班级管理知识,用专业务实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艺术,让一些棘手的班级问题在学习中悄然地迎刃而解。
二、萌芽初长——在欣赏中修枝剪叶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渴望在充满爱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学生,要有一颗细腻的心去捕捉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细心的学生每天提醒关灯,让爱干净的学生监管班级卫生,让书写绘画好的学生承担板报设计,让口齿伶俐的担任班队课主持人……班主任对他们的恰当行为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多加赞扬,予以强化,每一次形式不同但发自内心的表扬对他们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与自信的累积,他们会更加用心专注地为班级管理付出责任与担当;作为班主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创设教育情境,为学生搭建被赏识的舞台,让学生在被赏识中,从敞开心灵、接受,到不断成长、发展、提高,切实达到成效。但是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不恰当的行为做出批评,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以达到“修枝剪叶”,促进全面成长的实效。
三、枝繁叶茂——在蓬勃中并蒂而生
班级可能是一群散装的学生,而班集体才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人沟通,并最终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班级需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增进凝聚力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和团队的协作中逐渐意识到集体的力量,让他们在集体中获得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自觉为他人、为集体付出,并维护班集体,让班级在凝聚力的根系上,蓬勃、多维且向上的生长。
四、静待花开——在携手中守护成长
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整个世界。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只有这两者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从教育的独角戏走向美妙的共舞。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之余,加強家校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分享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爱,会从内心高度认可和配合班级工作。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每日备忘录,记录的都是学生琐碎的小事:“今天孩子的刘海有一点长了,书写时有些遮挡眼睛,请给孩子修剪头发或者准备一个小发夹。”“今天课堂上发现孩子看东西有些眯眼睛,及时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眼睛。”……让家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进而全力支持班级工作的开展,以达到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齐心协力抚育孩子成长。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班主任一路行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花香前行。漫漫的班级管理征途中,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