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MRI 检查对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3-11-07 14:05:12刘一沉李志新毛迎春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症组缺乏症生长激素

刘一沉, 李志新, 毛迎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小儿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矮小症是指患儿身高明显低于同性别、 年龄、 种族的其他儿童平均身高2 个标准差 (-2 SD) 或第3 百分位 (-1.88 SD),且生长速度缓慢, 其主要发病原因与生长激素缺乏、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激素异常、 染色体畸变等有关[1-2]。 在临床上, 该疾病可分为特发性矮小症 (ISS) 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ISS 是一种特发性的、 发病机制不明的身材矮小, 但患儿生长激素水平正常[3]; 而GHD 患儿缺乏生长激素或分泌不足, 从而导致睾丸、 阴茎、 乳房等发育缓慢。 早期鉴别诊断矮小症类型对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垂体磁共振成像 (MRI) 是针对人体脑垂体部位进行磁共振检查的一种手段, 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垂体解剖结构和形态特征, 明确垂体功能异常、 垂体部分功能亢进或垂体低功等异常情况[4]。 本研究选取62 例矮小症儿童为对象, 探讨脑垂体MRI 检查对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矮小症儿童62 例, 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特发性矮小症组 (32 例)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30 例)。 特发性矮小症组中, 男19 例,女13 例; 年龄4 ~10 (6.52 ± 0.79) 岁。 生长激素缺乏症组中, 男20 例, 女10 例; 年龄4 ~10 (6.48 ± 0.75) 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矮小症诊断标准[5]; ②经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确诊; ③患儿年龄均<12 岁; ④患儿年身高增长≤5 cm。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缺失者; ②伴有染色体畸变者; ③存在MRI 检查禁忌证者; ④合并内分泌、 骨骼发育不良、 遗传代谢性疾病者。

1.3 检查方法MRI 垂体扫描采用GE MR 750 3.0T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8 通道颅脑线圈, 先对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平扫, 设置FOV 为20 cm × 20 cm, 层厚和层距分别为2.0 mm、 0.3 mm,矩阵为256 × 256, T1序列TR/TE = 490 ms/20 ms, T2抑脂序列TR/TE = 3 000 ms/100 ms; 再进行矢状位、 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0.05 mmol/kg 钆喷替酸葡甲胺, 设置FOV为20 cm × 20 cm, 层厚和层距分别为1.0 mm、 0.3 mm, 矩阵为256 × 256, TR/TE =490 ms/20 ms。

1.4 观察指标①从冠状宽径、 冠状高径、 矢状前后径比较两组患儿的垂体大小。 ②比较两组患儿的脑垂体上缘形态, 包括凹陷型和非凹陷型。 ③比较两组患儿的垂体信号异常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 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垂体大小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冠状宽径、 冠状高径、 矢状前后径均高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垂体大小比较 (, mm)

表1 两组的垂体大小比较 (, mm)

?

2.2 垂体上缘形态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凹陷型占比为40.63%,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的73.33%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垂体上缘形态比较 [n (%)]

2.3 垂体信号异常率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垂体信号异常率为34.38%, 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的70.00%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垂体信号异常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矮小症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疾病, 该病病因复杂, 主要分为正常生长变异和病理性身材矮小, 正常生长变异多由基因遗传、 体质性生长延迟、 母体、 胎盘、 胎儿等相关因素引发, 病理性身材矮小与围产期发育迟缓、 骨骼发育异常、 营养不良、糖皮质激素治疗、 胃肠道疾病、 性早熟、 遗传或代谢疾病等有关[6-7]。 垂体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内分泌腺, 其产生的激素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生长有关,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分泌腺活动,垂体变小进而影响垂体功能, 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引发矮小症。研究[8]表明, 垂体MRI 能完整显示垂体腺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 多角度呈现垂体病变情况, 明确垂体大小、 形态、信号异常、 占位效应等, 为临床诊断矮小症提供影像学信息。MRI 作为一种无辐射、 适用于全身系统检查的医学成像技术,其组织分辨率较高, 能直接获取任意角度和方位的断层图像,明确病变部位和方位, 反映血流灌注状态。 另外, MRI 具有较高的时间和密度分辨率, 能清晰显示垂体组织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观察垂体腺和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获取多维度立体病变图像, 对鉴别矮小症具有积极意义[9]。 本研究结果显示, 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冠状宽径、 冠状高径、 矢状前后径均高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P<0.05), 提示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的垂体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MRI 检查垂体大小可以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矮小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特发性矮小症组的垂体上缘凹陷型占比、 垂体信号异常率均显著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P<0.05), 提示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的垂体上缘形态和垂体信号异常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原因可能在于: ①垂体上缘凹陷意味着垂体发育不良, 可能存在生长激素分泌缺陷, 而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生长激素缺乏明显, 更易导致垂体发育不良, 在MRI 垂体征象上表现为上缘凹陷[10]; ②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空泡蝶鞍、 垂体柄变细或缺失、 垂体后叶缺失或异位等与矮小症MRI 垂体异常有关, 这些异常情况与生长激素缺乏严重程度有关。

综上所述, 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的垂体MRI 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临床可根据垂体MRI 影像学表现鉴别矮小症类型, 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症组缺乏症生长激素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心功能的价值
保健文汇(2021年9期)2021-06-02 14:52:18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浅谈17-羟化酶缺乏症及MDT治疗
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形态特点的分析研究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以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妊高症肾损伤中的价值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