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15-05-08 05:42郭利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危重死亡率计数

郭利民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郭利民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血小板减少症组(35例)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脓毒症是导致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死亡率45.7%明显大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1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是导致危重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 血小板减少症预后较差, 通过对血小板计数的观察能够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价及预估。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预后分析

危重患者常出现全身感染等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 进而出现死亡。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在危重患者发生凝血及炎症反应中, 血小板为重要的介导因素, 当危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出现进展性下降时则说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1]。常规输血治疗无助于血小板数量的增加, 反而可导致患者抗凝及促凝系统的紊乱,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因此加强对为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机制的探究, 对血小板减少进行纠正, 同时调节血小板功能, 更好的控制凝血与炎症对于病死率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对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对本院近2年内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 其中男54例, 女46例, 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52.36±6.79)岁, 原发病:脑梗死21例, 心肺复苏16例、颅脑外伤30例, 急性中毒患者9例, 重症胰腺炎10例, 感染性休克8例, 其他6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每天记录其24 h疾病严重程度, 每日血小板计数等, 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等进行观察。根据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 并观察其与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症组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APACHEⅡ评分:总分值为71分, 其中分数值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血小板计数测定: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 并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血小板数量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0例危重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35例, 发生率为35%,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5例, 占65%。

2.2 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脓毒症患病人数、ICU住院时间、MODS及APACHEⅡ评分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小板减少症组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表1 血小板减少症组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脓毒症ICU住院时间(d)MODS评分(分)APAeHEⅡ评分(分)血小板减少症组3528(80.0)18.32±2.369.37±2.3534.22±5.65无血小板减少症组6519(29.2) 6.88±3.676.31±0.8527.94±3.63

2.3 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生存19例, 死亡16例, 患者死亡率为45.7%;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生存56例, 死亡9例, 患者死亡率为13.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症是ICU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 国外学者Stephan等研究中发现急诊外科ICU患者中至少会患上1次血小板计数减少症, 而患者的死亡率在38%, 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死亡率则为20%。有学者研究发现危急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血小板减少症状[2], 而本次研究中参与研究调查的100例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35%, 与已有的报道比较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样本较小的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血小板减少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低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P<0.05), 随着分数的降低, 病死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由此可知,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情更加危重,同时具有更高的病死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及脓毒血症患者占据比例较大, 由此可推断, 上述二者共同作用进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能够导致患者出血。王兵等在研究时发现, 血小板减少症危重患者的出血率为42.86%, 远高于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8.72%, 而作者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及基础值直接对是否发生出血产生影响, 并提出出血发生的因素中, 血小板减少症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通过对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出血组患者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低于未出血组, 同时患者的持续出血时间明显长于未出血组(P<0.05),由此提示, 血小板降低可导致出血的发生。

在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中通过对血小板减少症的监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评估, 从而评价预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出血风险、MODS及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P<0.05), 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在研究中, 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P<0.05), 同时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而无血小板减少症组存活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则出现双向性改变, 开始出现短暂下降, 之后回升, 基本能够对患者的整体病情变化进行描述,并对预后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 在危重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中, 血小板减少症水平的监测及变化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 有着显著的价值。为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一旦发现相应的危险因素, 则立即进行处理并治疗。

[1] 张秋子, 沈烨渠, 蔡海琪, 等.血液透析应用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两例报道.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10):1188.

[2] 阳文捷, 林金盈, 黄向英, 等.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4(9):1081-1082.

[3] 计成阜, 何广胜, 周海侠, 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6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2):378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70

2014-10-30]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ICU

猜你喜欢
危重死亡率计数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古人计数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古代的计数方法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结绳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