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探究

2023-11-07 13:55:55季安婕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课标素养过程

■ 季安婕(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教学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出现一些新的变化。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原则进行了修订,也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应该认真分析新《课标》里面的详细内容,探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创新,通过具体的策略、具体的方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能够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和内涵相契合,从而推动教学不断深入,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新《课标》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提出并出台。当前的教育需求从原来的“有学上”变为现在的“上好学”,因此,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当前的教育应该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标》完善了培养的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学生;新《课标》也更加重视在原来教育课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优化设置,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要重视对教学的优化;新课程标准更加细化了具体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落实各部门的要求,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展开;新《课标》更加强化育人的导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教学和育人结合起来;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实现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新《课标》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尤其是提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展开;新《课标》增强了指导性,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指导落实;新《课标》也更加重视学段的衔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段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并采取恰当的形式。

总的来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它对于推动当前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该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育人的蓝图变为现实,在语文教育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

在当前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具体的影响。当前的新《课标》对于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更加重视;新《课标》也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量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文化自信,由此可见,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传承;同时,新《课标》提出了四大具体核心素养,要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现将四点具体变化和具体要求分析如下:

1.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具体实践更加重视,要求学生开展合作性的探究。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重视融入实践性的内容。比如,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围绕书面、书本的内容写作,而应该带领学生具体参与到一些实践之中,让他们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对自己的具体实践做一些总结,完成一篇作文,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

2.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

新《课标》也更加重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更多的知识,通过筛选找出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或者让学生观看、收听等,从各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诗词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从这类综艺节目中让学生学习相应的诗词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成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看《成语大会》《成语接龙》等节目,让学生从这类节目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3.注重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尤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融入我国历史时期、近代以来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各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文化的深厚内涵,并自觉地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4.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四个核心素养看作一个整体,在各方面的教学中紧扣四大核心素养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并能够形成较强的语文思维,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文化的魅力和语文的魅力。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纸上谈兵”,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尤其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讨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通过各种方法使教学不断深入,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素养,完成基本的目标,达到基本的要求。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创新,实现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1.结合数字手段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内容。

比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技术,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的,通过对图片或视频的观看,学生能够看到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这种形式十分生动活泼,也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将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确保学生能够对多种抽象的语文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2.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也是当前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之一。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展开探究,并能够真正理解里面的内容。

比如,教师在《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样的。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轮流发言,说一说自己暑假是怎样度过的,自己在暑假里面遇到了哪些好玩或者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最后,小组长进行总结,派出小组代表向大家分享本小组的讨论情况,并选出本小组最有趣的暑假生活给大家分享。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学生共同进行合作探究,确保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协作协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预期要求。

3.提升知识积累水平

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更高。

比如,在“我来编童话”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真正编出一些有趣的童话,这就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童话积累。那么,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多看一看各种童话故事,让他们从这些童话故事中得到启发。在之后的习作“我来编童话”中学生才能够信手拈来。同样,在习作“续写故事”里,只有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力,他们才能够将故事写得更好。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学习相关的内容,多积累各种各样的故事,在续写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故事写得更好。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积累知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想象力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中获取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4.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我国古代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更加认同我们的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对小学生来说,《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内容都是十分适合他们阅读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内容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读一读我国的传统典籍。同样,《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选取这些内容中的一些篇目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对四大名著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将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知,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

5.提升语言能力技巧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对当前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技巧的培养。教师尤其要利用好语文教材上的口语交际部分展开教学。

比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次发言,让他们从自己见到的污染情况出发,说一说哪些原因造成了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在这个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在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能够真正让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提出方法和策略。

6.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大胆进行猜测假设,并小心求证。

比如,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前导入时让学生大胆猜想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让他们从动物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科技这两个方面出发,说一说哪些东西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在这个课堂导入过程中,一些学生会从比猎豹速度快的动物出发,提出各种速度极快的动物,如老鹰。他们也能够从人类生活出发思考哪些事物速度比猎豹速度更快,如火箭、高铁等等。这种教学形式既从课文出发让学生学习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能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7.注重审美情趣培育

审美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能够发现美并从课文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比如,教师在《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紧紧围绕一年四季的景色展开教学,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生命美;感受到夏季烈日炎炎,农民伯伯在土地上劳作时的勤劳美;感受到秋天硕果累累,一片金灿灿的景色美以及收获的喜悦之美;感受到冬天白雪皑皑,天地苍茫一片的肃杀之美。这样,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得到提升,也能够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入。

当前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通过修订新《课标》更加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这就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的变化也是十分突出和明显的。当前的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性的内容、探究性的内容,提高学生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更加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承担起传承的使命。新《课标》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要求教学围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师的教学也应该紧扣四大素养落实。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数字化的手段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多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技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不应该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课堂上或者课本上;要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如此才能够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推进教学,实现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
课标素养过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