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11-07 12:57孙宝梅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小学266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稻草人批判性辩论

孙宝梅(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小学 266400)

对小学生来说,批判性思维是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需要学生具备大胆的质疑精神,即针对课文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然后在教师的辅助指导与提示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教师需要营造一个集启发性与互动性于一身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进而使批判性思维获得提升。

一、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及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够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思路清晰敏捷的一种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能够帮助学生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推理和思考解决复杂而繁琐的问题。其本质是通过质疑对人和事物重新认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一旦拥有批判性思维,解决各种未知问题的过程将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决策更加准确,帮助他们学会质疑自己的第一反应,并思考反应是否合理,从而摆脱主观影响。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学生的论证将更具现实意义。在主动发起讨论之前,学生脑海中可能已有答案,但与他人进行讨论并不仅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将讨论与辨析的价值充分体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课堂辩论活动,激活大脑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才能更投入地阅读篇目,激活大脑思维。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其理性分析能力较差,他们在对阅读篇目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时,往往只专注于文字表面所表达的观点或寓意,忽略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字里行间所隐藏的思想或情感。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安排10~20 分钟的课堂辩论活动。首先,针对所讲授的课文内容,教师应设立一个辩论主题;然后,将学生划分为4~5 个辩论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对辩论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分享并交流各小组的辩论结果。这种集众人之力挖掘课文隐性信息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逐步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核心思想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落花生》为例。教师可以设立辩论主题:“花生外表不好,还埋在地里,必须挖出来才能看到鲜红的果实。但桃子、石榴、苹果却高挂枝头,外表鲜红,味道鲜美。这段话隐含了哪些寓意和道理?”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快速进入分析与讨论状态。在辩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然而,教师应在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对这些观点进行评述。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发现这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这两种说法完全是以偏概全,其实长在地里的东西未必都是好的,长在树上的东西也未必都是不好的,第二种观点直接以貌取物也是错误的。

当激烈的辩论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用总结性的发言客观公正地评述这一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与讨论兴趣,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辩论过程中逐步形成批判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10~20分钟的课堂辩论时间,鼓励每名学生大胆发言,并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辩论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对教师设置的辩论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这一过程正是批判性思维从萌芽期到成熟期转变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辩论意见时,可以为深度思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消除脑海中的疑问,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一旦形成热烈的辩论氛围,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快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质疑精神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提问”,但过去这种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问题也只是参照教学大纲内容。这限制了学生主动质疑的机会,从而制约了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形成。为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提问权交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阅读思路会更加清晰,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也更深刻。例如,在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分段阅读,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表达疑问。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说这个妇女是不幸的?”教师应详细解释:“这位妇女失去了亲人、无人帮助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然而,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才能准确提出问题。二是积极鼓励和正向引导相结合,教导学生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和自评,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全面发展。

3.借助课外书籍,增强批判意识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当中选取的课文多出自名家之手,但是受到篇幅和课时的限制,每一种体裁也只能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这就很难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线上图书馆为学生收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分析、提炼和归纳,来确定这些文学作品的创作主线。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将一些独到的见解分享出来,并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对这些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如果评价结论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则将其作为学习和参考的范本,以此来给其他学生指引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如果评价结论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反对,则需要对课外书籍的内容重新予以梳理,这样才能获取真知,阅读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以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稻草人》系列丛书为例。这本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一个个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多角度描写了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心理,并且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深刻的育人与省人的哲理。例如,《稻草人》系列中《富翁》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工作勤勉、兢兢业业的稻草人为一个失去丈夫与儿子的老奶奶守护着一片稻田,但是由于稻草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驱走毁坏稻田的飞蛾,因此,稻草人深感无奈,最后绝望地倒在了稻田里。在读过这则童话故事以后,有的学生认为:“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困难,应该像稻草人一样在困难面前低下头,然后等待一个重新奋起的机会。”而多数学生则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在遇到困难以后,应当及时调整心态,不抱怨、不埋怨、不自责,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每个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学生会从客观角度出发,进行归纳与总结。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实现高效的培养,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见解,从而夯实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借助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增强批判意识。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任务。

猜你喜欢
稻草人批判性辩论
不担当比“稻草人”还要差
稻草人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