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学前教育中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儿童中心教学法展现出其存在及推广的必要性。本文从人文主义视角对儿童中心教学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儿童需要平等的活动空间、尊重儿童在活动中的发展倾向、助推儿童个体差异性发展。
关键词:人文主义 儿童中心教学法 合理性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潜能并相信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需求,无论文化、性别或背景如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是其倡导的重要内容。顾名思义,以儿童为中心就是坚持儿童本位,而非教师本位或家长本位。两者在尊重个人需求与发展的中心思想上遥相呼应,人文主义也在思想领域为儿童中心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具体思路与路径。
一、儿童需要平等的活动空间
人道主义创立者罗杰斯强调,需要接受和尊重自己以及其他人的人格。他认为,人们一个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积极尊重,这意味着他们应该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无条件)以赞赏(积极)的态度看待(尊重)对方。[1]这一观点也启发我们在儿童教育中对儿童活动环境和引导态度的构建和呈现方向。在尊重和赞赏的前提下,要做到以儿童为中心,首先要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的活动空间,在这个活动空间中,儿童可以遵从自己的意愿,做自己世界的“主宰”,进行独立的“工作”。在活动中,要求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平等、自由的环境,老师、父母等个体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应该是对等、和谐并有着畅通交流通道的“同事”关系,而非指令与被指令、规划与被规划的关系。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应该有着畅通、平等的反馈与交流机制。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主动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输出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与语言,以温和、积极的态度交流,放低身体与孩子平视,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创造平等的交流空间。
二、尊重儿童在活动中的发展倾向
人文主义的关怀不应止步于活动形式的构建上,更应该落在儿童自身的发展倾向上。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儿童会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我们要保护他们本身的儿童世界,贴近儿童的思想条件,而非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儿童活动之上。文化学家霍夫斯泰德认为:“学习来自于一个人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由一个人的基因遗传决定的。”[2]儿童于环境中进步、发展,是自我认知和外界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产生,而非在教案的固定路线与规划下进行。千人千面,而处于塑造期的儿童,更是有着许多不同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明白生长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当儿童在活动后阐发自己的新观点时,我们应该以支持和探究的积极态度去理解儿童,而非否定和强行纠正。这也是人文主义对儿童中心教学法在思想开放性上做出的正向指导,包容教学计划外的儿童思想成果,给予儿童足够的尊重。
三、助推儿童个体差异性发展
增长不是从外部添加到活动中的东西,而是活动自己制造的东西。[3]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文化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实行差异化的培养。在儿童活动中,不同的儿童对同一主题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儿童的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儿童,谋求教学目标的统一。人文主义者马斯洛认为满足童年的需求对以后的自我接纳至关重要,如果人们小时候不安全或不被爱,他们可能会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无法自我实现。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尊重和关爱。在儿童教育中,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性是十分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格,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首先,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自我,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如果教育者只按照一种培养标准对待所有儿童,忽视了他们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会导致部分儿童感到被忽略或者不被认可,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潜力。而如果能够充分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性,就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关注,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其次,尊重儿童个体差异还可以促进教学活动中儿童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行为特点,如果能够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就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可以让儿童在被尊重的环境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的个性差异,从而培养出更健康、积极、包容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儿童教育中,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性不仅有助于儿童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进步,让人文主义的关怀思想扎根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四、结语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助推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地探索中追求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相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展现出美好的前景与蓝图。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塔森·伯杰.一生的發展历程[M].纽约:沃斯出版社,2014:9.
[2]霍夫斯泰德.G.文化与组织:心灵软件[M].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社,1991.5.
[3]杜威.民主与教育[M]王成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0.
作者简介:董玟鑫(2003- ),女,汉族,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