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育儿民俗特征、教育价值及实践样态

2023-11-06 12:22王春燕苏永健陈秋菊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9期
关键词:育儿民俗幼儿园

■王春燕,苏永健,陈秋菊

我们祖先在育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养育观念与养育经验,这些观念、经验经过传承与发展成为人们固定的育儿模式,即当地的育儿民俗。优秀育儿民俗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多重因素交叉影响,育儿民俗出现代际断层,年轻一代对传统育儿民俗知之甚少。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育儿民俗是教育学领域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育儿民俗的特征,挖掘育儿民俗的教育价值,建构育儿民俗的现实样态有利于客观认识与传承育儿民俗。

一、育儿民俗的特征

(一)生活性

育儿民俗是人们在育儿过程中,形成的育儿观念、规则和行为,是民众自己创造出来的、被民众普遍接受的育儿模式。“人类团体的真实活动过程不是来自任何伟大哲学或伦理的推理过程,而是在既存的条件下努力好好生活的过程,这些努力不断地大量重复,从习惯和协力行动中吸取活力。作为后果,民俗变成强制性的,所有的成员都被迫遵从。这样,民俗就主宰了生活”[1]。民俗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技艺和习惯,生活属性是民俗的基本属性之一[2]。育儿民俗作为民俗组成部分,也具有生活性。如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陀螺、弹弓、跳房子、跳皮筋、滚铁环、投沙包等也融入儿童生活中,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性是育儿民俗的根本属性,也是育儿民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二)历史性

育儿民俗是我国人民在长期育儿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养育观念与养育模式,通过代际相传的方式传承。我国育儿民俗基本框架形成于先秦时期,并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演变,具有历史性特点。首先,育儿民俗内容受当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如古代医疗条件落后,新生儿死亡率高,为了孩子平安长大,产生了一系列期待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育儿民俗,如起粗名、认干爹、长寿锁、百家饭、百岁衣等。其次,育儿民俗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如有些地方认为“小孩应该多吃盐、力气大”,这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耕时代家长对儿童身体发育的期待,但据现代卫生学研究显示,幼儿不宜吃盐过重,否则不利于幼儿味觉发展,“小孩应该多吃盐、力气大”的民俗观念逐渐消失。人们通过参与、传承、转化、创新等方式推动着育儿民俗的发展。

(三)地方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育儿民俗往往受当地自然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方的育儿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地方特色是育儿民俗重要的特征。如我国各地都有剃胎发的习俗,但是剃胎发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浙江、江西、山西满月当天剃胎发;广东富阳男孩满月剃胎发,女孩不到满月剃胎发;黑龙江西部杜尔伯特蒙古族周岁剃胎发;裕固族人满月或周岁剃胎发[3]。在自然、社会、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各地形成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剃胎发习俗。育儿民俗具有地方特色并不否定育儿民俗的空间传播性,当一个地方的育儿民俗形成、完善后,该育儿民俗会体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它不仅被当地居民接受、遵从,而且还会被其他地区或民族的人学习。如发源于贵州地区的育儿背带逐渐在我国其他地区得到传播。

(四)教育性

育儿民俗教育包括传说、童谣、民间游戏、育儿禁忌等相关内容,既有幼儿教育内容也有对家长教育方式的规范,具有幼儿教育与幼儿家长教育双重作用。育儿民俗对家长教育行为指导的积极作用有:(1)对孩子产生积极预期。如民俗禁忌里规定,家长不能咒骂孩子。研究显示,在传统社会与村落里,民众疾病的问题常出在社会关系上,而非仅是生理的痛苦,解决的根本办法,是找出社会关系的问题[4],积极正面鼓励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也有利于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2)利用替代教育权威实施积极教育影响。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有效完成育儿教育工作,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不合适则有可能引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抗,孩子向家长期待的反方向发展。在育儿民俗中会树立替代权威,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心存畏惧,避免孩子不受规则约束,野蛮生长。如为了让孩子爱护小动物,民间有“小孩不能去抓小鸟,抓小鸟以后读书写字手会抖,写不好字”的说法,对于不愿意听从家长要求的孩子,民间禁忌可能更能够让他们产生敬畏心理,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3)育儿民俗中含有教育仪式感。通过仪式能够强化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应该充分挖掘、创造和设计仪式教育,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5]。育儿民俗中有很多跟生育、养育幼儿相关的习俗,如求子仪式、庆生仪式(洗三、满月、周岁、十二岁),这些习俗加强了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与互动交流,增强了当地居民的社会认同感以及情感联系,同时,孩子通过物化的外在事件完成角色的转化与过渡,从人生的一种状态转换到了另一种状态[6]。育儿民俗融入人们的生活模式、观念信仰和精神文化中,心理接受度高,更容易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达成教育目的,把观念性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

二、育儿民俗教育价值

(一)实现守正创新与育儿相统一

教育创新是为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如果教师对创新目的、形式、内容和结果没有深刻理解,就会为了创新而创新,使创新流于形式,既增加幼儿教师负担,也不利于幼儿发展。当前,幼儿园强调幼儿教师创新幼儿游戏内容与形式,幼儿教师疲于思考新点子,忽视游戏功能,出现“我们完成了老师的游戏,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吧”的现象,教师组织的游戏与幼儿兴趣脱节。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心理,即反复重复同一个游戏或活动内容,通过重复参与同一游戏或活动构建自己心理与认知地图,教师不停变换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并不利于幼儿心理的重构与发展。教育方法、形式与内容在一定时间和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教育创新应该在传承以往优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调整,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我国育儿民俗源于民间,经过长时间与实践的检验,其内容与形式契合幼儿兴趣点,为家庭、幼儿共同接受。基于幼儿发展核心经验与兴趣,挖掘优秀育儿民俗的教育价值,并将其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使得教师专注幼儿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内在发展,也实现了优秀育儿民俗的活态传承。

(二)促进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

学前教育强调幼儿园、家庭与学校相统一,形成教育合力,实现“1+1+1>3”的效果,但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在面对具体教育问题时意见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不一致,且没有达成共识。育儿民俗是人们在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育儿方式集合,是当地人们的育儿文化表达,背后隐藏着人们的共识,对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有强大约束力,家长会自觉自愿根据育儿民俗要求对孩子实施教育。将优秀育儿民俗纳入幼儿园教育考虑了幼儿的社会生活背景,缩小了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环境的文化差异,可以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文化的认同,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育儿文化统一起来,能够真正实现“1+1+1>3”的育儿效果。

(三)实现教育活动与儿童学习活动的内在逻辑统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是外界施加在儿童身上的活动,属于外在的教育活动。外在教育活动能否转化为儿童内在发展需要依靠儿童主观能动性,只有外界环境与儿童内在精神需求相融合与统一时,外界教育环境才能转化为儿童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儿童精神与生命发展。我国优秀育儿民俗是人们在育儿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与幼儿发展内在需求高度统一。如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掷沙包、贴膏药、跳皮筋经过历代传承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这些游戏满足了儿童的内在精神发展需求。基于幼儿发展核心经验挖掘育儿民俗积极的教育价值,能够有效把幼儿兴趣与发展统一起来,实现教育活动与儿童学习活动内在逻辑的统一。

三、育儿民俗教育价值的实践样态

(一)场域样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组成教育共同体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带着原有的知识经验走进课堂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知识、智慧增长的逻辑起点,只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进行有效教育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主要是在家庭与社区互动中形成的,家庭与社区的人文物理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图式,塑造着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形成的知识观念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心理基础。当前很多家长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对幼儿实施教育,强调儿童知识的掌握,家庭教育功利性、工具性突出,背后的文化性、人文情怀不足。育儿民俗具备大众化特征,能满足家庭教育个性化需求,具有育儿功能与文化功能,可以改善当前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为家庭与幼儿教育注入文化元素,缓解当前家庭教育功利主义问题。

在传承、改造育儿民俗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群众的力量,通过走访群众、人物故事访谈等形式搜集当地传统育儿民俗案例。以学校和家长教育指导学校为教育阵地,将育儿民俗分类整理,保留适合幼儿发展和适用于家庭教育的优秀育儿民俗案例,将育儿民俗融入幼儿和家长教育。纵向传承和横向扩布相结合,有利于多元民俗文化在时空维度相互碰撞与吸收、融合和发展[7],使得育儿民俗不断内部调整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家庭与幼儿园、社会在育儿与传承传播育儿民俗中是共同体关系,优秀育儿民俗能够得到家庭与学校的认可,使家庭与幼儿园达成育儿共识,促进家长与幼儿协同育人;家庭和学校践行育儿民俗也有利于育儿民俗在社会文化中的传播与传承,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实施样态:加强育儿民俗教育的课程建设

基于幼儿发展核心经验构建育儿民俗教育课程体系。育儿民俗体系复杂,年龄跨度大,涵盖了从胎教到16 周岁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方方面面,要切实发挥育儿民俗的育人功能,就要将育儿民俗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中。育儿民俗融入幼儿园课程不是用育儿民俗代替幼儿园课程,而是以幼儿发展核心经验为主线将育儿民俗的文化元素、游戏元素、生活性元素注入幼儿园课程,优化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园办学高质量发展。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课程的适应性、适宜性与发展性,即所选择的民俗内容既适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又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儿童兴趣、需要以及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筛选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育儿民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各个年龄段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对已经筛选出的育儿民俗进行年龄阶段划分,融入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课程。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但二者的教育特点不同,因此育儿民俗课程体系要有家庭与幼儿园两种版本,幼儿园版本要以实施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核心经验生长为主要目的;家庭教育要以帮助家长理解育儿民俗,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为主要目的。无论是幼儿园版本还是家庭版本的育儿民俗课程建设都要坚持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保障幼儿发展的连续性。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将育儿民俗纳入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教育教学效果,高质量师资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与保障。在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方案中,育儿民俗中的体育游戏零散分布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育儿民俗的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育儿民俗被边缘化。发挥育儿民俗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育儿民俗纳入幼儿教师职前职后培养课程体系中是重要的一环。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要考虑育儿民俗学科知识与育儿民俗文化,育儿民俗学科知识是关于育儿民俗是什么的知识,扎实的育儿民俗知识能够帮助教师知道教什么; 育儿民俗文化是育儿民俗产生的文化背景,能够让教育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育儿民俗知识,理解为什么教,在育儿民俗课程建设中,二者缺一不可。

(三)支撑样态:加强育儿民俗的人文环境建设

当前育儿民俗文化断层,家庭中又没有形成新的育儿文化,处于育儿民俗真空状态,部分家长根据生活经验教育孩子,成绩为王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占据上风,家庭教育过程扁平化。坚持辩证眼光看待传统育儿民俗,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育儿民俗,可以重塑家庭教育文化,推动家庭教育发展。在传承优秀育儿民俗过程中,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主线,通过专家讲座、同伴互助、家园互动、文本宣传等形式,让家长、教师了解传统育儿民俗,引导家长、教师科学看待、理性分析、吸收转化传统育儿民俗,形成全社会践行优秀育儿民俗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育儿民俗幼儿园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偷偷摸摸育儿
民俗节
爱“上”幼儿园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