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铭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思政课的机械式灌输、刻板宣传教育,使得该课程枯燥、抽象、乏味,学生认为学之无用,导致其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抬头率低、学习效能不高,严重制约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因此,探索影响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以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效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的理论,他指出,自我效能感即“人们对于他们具备通过自身行为产生合意效果这种能力的信念”。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在行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大,努力程度也越强。学习效能感则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对自己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学习行为、胜任学习任务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思政课学习效能感,即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相关行为和结果调控的主观感受,对能否完成思政课相关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自我判断,对学习思政课内容的努力程度的自我评价等。
1.2.1 影响学习目标
学习效能高的学习者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更愿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相反,学习效能低的学习者则会选择较容易实现的目标,遇到困难时易动摇、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改变目标。
1.2.2 影响学习态度
学习效能越强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学习更加主动认真。反之,学习效能越弱的学习者,则会呈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学习被动,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且没有持久性。
1.2.3 影响学习行为
学习效能高的学习者在学习时能时刻关注自身的学习活动,采取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创造性地学习,能直面学习困难,即使失败也能进行积极归因。反之,学习效能低的学习者则倾向于进行机械式学习,面对问题容易逃避,失败后多从外部找原因,消极归因。
综上所述,学习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思政课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公共必修课,思政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学习效能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能够接受学习中的各种挑战,且有信心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能思路清晰地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创造性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能较好地吸收理论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
为了解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效能的现状,笔者随机抽取了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500 名学生开展《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效能处于中上等水平,63.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思政课,但仍有36.8%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缺乏信心。
在思政课学习效果归因方面,42.4%的学生把学习效果不理想归因为自身能力不足,但有15.6%的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还有42%的学生不确定是否是自身学习能力所导致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思政课学习胜任度方面,45%的学生对回答思政课的问题十分有把握,41.8%的学生表示要视问题难易度来决定是否有把握,13.2%的学生对课堂答题没把握;50.2%的学生有信心理解掌握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44%的学生并不是十分有信心,还有5.8%的学生完全没有信心。在思政知识有效运用方面,41%的学生能有效运用思政知识,52.2%的学生表示并不是随时都能有效运用思政知识,还有6.8%的学生无法有效运用思政知识。
在掌握思政课学习方法方面,44%的学生能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思政知识,41.2%的学生未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14.8%的学生完全没有学习方法。在思政课合作学习方面,53.4%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任务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40.6%的学生能参与小组任务但作用不大,6%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完成小组任务。在应对思政课考试方面,50.6%的学生考前会有焦虑情绪,35%的学生表示焦虑情绪偶尔发生,仅有14.4%的学生能轻松应对考试;19.8%的学生会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较为持久的负面情绪,34.8%的学生表示不会产生负面情绪,45.4%的学生表示得知考试成绩当下会有负面情绪,但不会长时间沉浸其中。在思政课参与度方面,有29.2%的学生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40.2%的学生上课时基本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偶尔会走神,30.6%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在思政成绩与努力程度的关系方面,64.6%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努力取得的好成绩,仅有1.2%的学生认为努力和成绩之间没有关系,34.2%的学生不确定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在解决思政课学习困难方面,36.4%的学生表示会想办法积极解决困难,24.6%的学生表示会直接放弃,还有39%的学生表示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在探索思政课学习方法方面,28.6%的学生会主动寻找有效方法进行学习,31.6%的学生会选择放弃,39.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找到有效方法。在完成思政课学习任务方面,69.6%的学生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28.2%的学生偶尔出现未能及时完成任务的情况,仅有2.2%的学生无法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师层面,71.2%的学生表示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会对自己的思政课学习效能产生积极影响,27.2%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1.6%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在同学层面,65.8%的学生认为榜样示范作用对自身学习思政课有激励作用,31%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3.2%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63.6%的学生认为同学的成功经验能增强自己学习思政课的自信心,35%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有影响,1.4%的学生则认为没有影响。在社会层面,57.8%的学生表示社会或学校对思政学科的关注度会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40.4%的学生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1.8%的学生表示不会受到影响。
成败经验是个体通过自身的亲历行为所获得的对于自身能力的直接认识。倘若个体在某一亲历行为中获得成功,则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削弱。对高职学生来说,高考失利或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导致的学习失败经历往往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其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削弱他们的学习效能感,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当进行思政课学习时,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就会告诉他们“反正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都注定要失败”,以致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思政课。
替代经验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注意到其行为结果,以此获得间接经验,形成对自身行为及结果的期待。当个体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乏现实判断依据时,替代经验的影响力最大。在思政课学习中,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成功经验相对较少,当看到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学在学习中有出色表现或者取得成功时,就会增强自身的学习效能,认为自己也能在相似情境下取得好的收获,反之,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学在学习中付出努力却依然失败之后,便会降低学习效能,认为即便自己努力,也会像同学一样无法成功。
言语说服是指个体对于过去失败的、困难的、未尝试过的事情,通过他人的说服性鼓励、建议、信任等,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且获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面对困难或对自己产生怀疑时,倘若教师、家长、同学等人对其表示信任或进行积极评价,则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就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思政课的有利因素。然而,言语说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言语内容可能受到说服者表达方式,内容传播方式、说服者的地位、专长、权威性、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对自身的能力评价会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也会不同。在学习中,学习者若能保持轻松愉悦的积极心理状态,就会对自己更加信任,有助于充分发挥能力水平,促进大脑运动,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效能;反之,在负面情绪影响下则会被动学习,呈现应付式学习状态,抑制能力水平发挥,削弱学习效能。在思政课学习时,由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了“枯燥、抽象、乏味、无用”的思政课刻板印象,导致他们抱有负面学习情绪,降低了思政课学习效能,不喜欢学甚至不愿意学。
目标定位是指个体一旦在行为过程中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积极行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往目标靠近一步都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认为自身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而学习目标则是学习动机的诱因之一。所以,在思政课学习中,学生以思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为榜样,实际上就是在设立目标。在榜样目标之下,他们能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愿意去努力尝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的学习目标的实现,一步步提升思政课学习效能感。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成败的原因进行的自我解释。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于成败的解释主要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归因,是稳定且可控的;任务难度和运气属于外部归因,自己无法控制。在学习过程中,若学习者认为是通过自身努力或能力获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或将学习失败归于努力不够,则会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学习效能感;反之,学习者若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归功于学习任务简单或运气好,或者将学习失败归于能力不足,则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降低学习效能感。因此,思政课学习效能高的学生在考试取得满意成绩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学习效能低的学生则会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认为是自己学习能力差所致。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是一种习得的人类思维模式,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到影响学习效能的多种因素。但这些因素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们只有通过彼此相互作用并经由学习者的认知评价加工,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