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亚妮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工作以其独特性、专业性、职业化等特点顺应区域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化转型,催发社会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基层治理、区域协同治理等模式构建,为培养适应社会工作服务所需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提供助力,进一步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体系,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如今,在全面深化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强新文科建设,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有意识地模糊专业界限,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构建符合新文科建设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培育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以应对新时代学科建设与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科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并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型人才进入社区服务、公共管理等领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为当前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发展的时代性课题,以求有效应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文科建设更为强调学科跨领域合作,注重实践与认知能力相结合,强化问题意识,分别从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对高校文科专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2]。因此,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就需要挖掘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现存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外,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数量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需进一步开设选修课程,以弥补专业必修课课时较短、知识延展性不足等缺陷。目前,已有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均为基础性、通用性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课程,虽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缺乏明确的职业或就业岗位导向,就业前景受专业课程体系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部分高校对原有教学模式尝试改革,创新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跨学科交流,但囿于教学资源匮乏、缺乏改革经验等因素,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满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要求。此外,课程体系内容纵向层次划分不够明确,内容重复;课程专业教育与横向就业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等类型的知识成果转化尚未构成系统性联结,课程体系纵向衔接与横向拓展均不够顺畅。
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过程中,知行合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管课程设计中包含社会实践、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安排,但学生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记录,并未亲身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过多地强调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应用的课程比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忽略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只有注重跨学科交流合作,才能有效拓展学科建设。同传统学科相比,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知名度不高、生源不足、专业发展受限等制约因素,致使课程体系一般局限于本专业的基础领域,且深入了解和应用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对本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致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内容相对单一,难以开展跨学科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结构固化,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新以及体制改革显得尤为困难。
①遵循系统化原则。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由于其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板块与章节等多方面的紧密关联,得以形成其独特的学科风格,为了确保专业知识的严谨性,教师必须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估,确保教学过程的衔接无缝,以满足专业需求。
②遵循目标性原则。课程体系构建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体现目标性的原则,只有在遵循目标性原则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课程体系达到针对性的效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必须以此为中心展开相关工作,为了确保教学效果符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保障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效。
③遵循一体化原则。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原则被定义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到其作为一门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的性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需要将各专业的知识和素质相互融合,以达到更高水平的综合素质。社会工作专业涵盖了公共服务、社区工作、职业素养以及社会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全面考虑当前环境状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合方案,通过跨专业、跨领域合作,培育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以达到更高水平。
①创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人才培养。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教师通过改进社会工作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框架,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人才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强调理论源于实践,培养专业型、职业型社会工作人才。此外,拓展选修课程,鼓励跨学科交流合作,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可选择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探讨社会工作课程学习、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进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快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不断进行优化,以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多样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课程体系是完整、系统的,不能过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课程体系安排,理论学习联系实践,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其后续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强化师资建设、引进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强化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师资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构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经验积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备卓越的个人能力以及实践经验是提升社会工作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专业课程体系首要之务在于专业教师必须要深刻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实践教学,深入探讨专业相关理论,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渴望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其次,地方高校应当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专家指导教学,加强跨区域合作,开展联合培训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另外,组织教师参与校外社会工作相关企业的实践培训工作,着重把握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方向,增加社会工作教学体系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课程,完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计划,通过人才引进战略,招揽创新创业复合型教师人才,更好地发挥复合型教师在教学中的综合水平,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效能,带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③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社会实践,覆盖职业教育。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要聚焦于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实用型人才。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课程体系的模块设计既要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又要包括社会实践,覆盖职业教育。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领域中,满足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在专业知识教学模块上,逐渐引入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职业教育,提供岗位开展实习,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获取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其岗位技能与实践应用能力,增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于实践。另外,建立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地区社会工作丰富的企业资源与文化精髓,定期邀请企业家进行学术演讲,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工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与实践激情,培育复合型人才,形成高校独特的社会专业教学体系。
④开展互动教学、加强跨域合作,补缺专业短板。作为一门实用型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学生需要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更加深入地探究社会工作专业的跨域合作,进而补齐专业短板,以应对社会化转型的多元化需求。首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效果,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要求地方高校积极拓展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与合作,通过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更全面、更创新、更丰富的融合,并致力于推进其核心业务的发展,探讨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需求,以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改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以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教学效果。其次,为实现多方合作,通过学生参与实习活动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学生专业教育与工作技能相融合。最后,运用数字技术,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加强课外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第二课堂的热情;借助微信、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提升社会工作教学效果,便捷师生互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弥补社会服务专业课时少、内容难理解的现实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虽已开展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但其实际效果仍然不达预期,问题在于教学方法仍处于滞后阶段,与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存在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现象。基于此,构建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当前社会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是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过程。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现存的问题出发,基于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分别从创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师资建设、引进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社会实践,覆盖职业教育;开展互动教学、加强跨域合作,补缺专业短板四个方面提出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以期为后续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