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问题与建构研究

2023-11-04 05:56:54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德专业课程考核

秦 琦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民航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1]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改革学校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指出要“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2020 年5 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育类专业课程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3],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以上三个文件思想的指导下,众多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评价改革,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出现了少数将思政评价融入课程评价总过程的研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具有其特殊性。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幼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够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立德树人理念和课程思政思想的引领下探索课程考核评价新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

为了了解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的现状,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型,笔者针对自己所在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单一

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即课程的评价者。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既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又是课程考核的评价者,对整门课程的考核评价具有几乎绝对的掌控权。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考核评价也仅仅是理论模型,无法真正在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实现。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到课程评价中,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校不能参与到评价中,就无法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做出科学判断,进而会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如果没有引入企业专家及社会人员的参与,对于课程是否适用社会需要就可能把握不准,从而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不能尽快地适应岗位需求。[4]

在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到“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主要有哪些?”的时候,93.94%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可见,课程评价主体的单一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二)课程考核评价重知识和技能、轻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多数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或实践课,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17 名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教师在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的时候仍然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评价,缺乏素养考核。虽然在制定的教学目标里包含素质目标,教师在进行考核的时候会考虑到学生的素养,但是并未单列进行考核,导致多数学生对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度不够,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仍然是重结果轻过程的。比如,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有学生反映说:“XXX同学平时不听课,经常上课睡觉和说话,但是平时作业也交,期末突击复习,两天刷完学习通任务点,参加了期末考试,最后成绩比我还高,我觉得不公平。”不可否认,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到目前重结果轻过程的课程评价确实存在着问题。过程性评价考核因为记录和统计工作量巨大,或者受到学校及格率的要求,多数过程性评价并未真正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所有表现记录合并到最终考核结果里面,或者仅仅是进行了部分记录和考核。

(四)课程考核评价重诊断、轻激励

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仍然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方面,仅仅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诊断性评价,无法评价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也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有65.4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能够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五)课程考核评价缺乏思政评价

2020 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激发了众多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思政的研究,也涌现出了众多课程思政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但是如何进行思政评价却是一个更加抽象和艰难的任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4.3%的学生和100%的教师认为思政评价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然而,在被问到“在校所学的课程学期考核是否将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作为考核指标?”的时候,80%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否”或者“不清楚”,几乎所有的老师承认自己在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的时候会考虑这些因素,但是并未单列进行考核,所以导致学生对思政评价标准不清楚也不重视。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原有的以知识、技能、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列入评价考核指标,全面融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构建公正、客观、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

(六)课程考核评价缺乏反馈诊改环节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发现众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以及考核评价建构策略里,很少有提到课程考核评价的反馈环节。在访谈中当学生被问到“你是否清楚自己的最终成绩都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每部分的成绩是多少?”的时候,多数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对于学生的过程性平时成绩也经常是不公布的。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表现反馈的缺失导致评价的激励功能无法发挥出来,课程结束后反馈环节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了解自身整门课程的学习状况,也无法指导后续的深入学习。高职课程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6]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创新建构指导思想

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建构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和工作任务导向”三个理念为指导。

(一)立德树人为本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课程评价的主要执行者,更是要做到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将德育渗透于课程评价的总过程,突出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

(二)课程思政为要

将思政评价纳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中,有助于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3]

(三)工作任务导向为重

根据企业专家与教学团队对学前教育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学前教育职业标准,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考核内容(素养、知识、技能)和考核标准,使得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多维展开。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创新模式建构和实施

以二十大报告思想为指导,依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内容,以立德树人理念和课程思政思想为引领,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思政评价融入课程评价体系中,构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 主体-5 反馈”的新型课程评价模型,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一)“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 主体-5 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建构

“1 融”指的是在课程考核评价模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评价,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评价全过程,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进行单列。结合辅导员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1 导”指的是课程评价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立课程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调研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分解出典型工作任务,确立课程评价内容,使得课程评价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相结合,突出课程评价的实用性。

“2 线”指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即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现在学习通平台上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如课前讨论、学习课件、微课、拓展视频、任务检测和项目测验等;线下评价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课堂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后线下任务等。

“3 段”指的是将课程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课前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前测验等方面的评价;课中评价主要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课后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课后巩固练习和课后拓展资源完成情况的评价。

“3 维”指的是从素养、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3 维考核侧重点突出,从偏重理论知识点记忆的考核转变为对知识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4 主体”指的是参与课程考核评价的主体,从原先的教师单一考核主体转化为教师、学生、学校和企业(幼儿园、早教中心)四方主体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模式,真正实现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5 反馈”指的是对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线上和线下5 个环节和平台学习效果的评价进行及时反馈。

(二)“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 主体-5 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应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在“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主体-5 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指导下,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特色,制定如下具体考核评价方式和标准(详见表1、表2 和表3)。

表1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

表2 项目过程性考核评价标准

表3 项目终结考核评价标准

(三)“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 主体-5 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实施效果

笔者针对“1 融1 导-2 线-3 段3 维-4 主体-5 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施一个学期的情况和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考核评价模式效果良好。

单列思政考核激发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视。多数学生意识到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优秀的教师职业素养更加重要,因此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重,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一改往日部分学生“平时插科打诨,期末发愤图强”的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了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

课程评价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及时查缺补漏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式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综括全文,本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是在二十大报告思想指导下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初步探索。考核评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评价融入课程评价全过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新模式,对深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该课程评价模式既有积极效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猜你喜欢
立德专业课程考核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