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在唐诗宋词文学中的表现

2023-11-04 13:14王垚昕
新楚文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节日文化唐诗宋词

【摘要】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双璧,是我国值得骄傲的文学瑰宝,而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而流传至今的社会理念、社会风俗,它们承载着我国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节日文化与唐诗宋词的结合使得节日文化在唐诗宋词中的文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评论《唐诗宋词全集》为主体,简要论述节日文化在唐诗宋词中的表现与特点,使读者更加重视唐诗宋词中的节日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节日文化,并且感受《唐诗宋词全集》的魅力。

【关键词】唐诗宋词;节日文化;文学表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7-0022-04

一、引言

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历史文化以及民俗传统的积淀与表现,唐诗宋词又是我国文学中的瑰宝,唐诗宋词中蕴含的节日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民族习惯,表现了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视角下节日文化的异同,更表现了诗人对节日文化的特殊感情。从节日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论述唐诗宋词的文化表现,对我们熟悉文学发展、社会风俗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诸多诗集在整理唐诗宋词的过程中,往往会选取部分唐诗或者宋词根据自身书籍特色进行编著,在诗词种类、数量中往往是取百家之精髓。由黄勇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发行的《唐诗宋词全集》,集合了《全唐诗》《全宋词》,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可以使我们从更加庞大的诗词海洋中感受唐诗宋词中节日文化的文化表现力,把握节日文化的变化,更加感受到唐诗宋词的魅力。

二、《唐诗宋词全集》中节日文化诗词的特点

(一)节日文化诗词内容全面

《唐诗宋词全集》向读者展示了节日文化诗词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在此书中,覆盖了除夕、守岁、中和节、上元节等各种节日的节日文化诗词,包括对节日文化的不同别称和视角,比如对上巳节诗词的记载,白居易的《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徐彦伯的《上巳日拔楔渭滨应制》、张说的《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宴字》都对上巳节的节日氛围与文化进行了描写[1]。这些具体的描写精巧美妙,反映了当时节日文化是当时诗人的灵感源泉,也从节日文化的叙述中使读者感受了诗人不同的思想与感情。这些关于节日文化的创作使以节日为主体的内容更加丰富,使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笔下的各种节日。诸如此类的节日文化诗覆盖了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使我们通过节日了解到节日称谓、节日文化方方面面的不同,向读者体现了节日文化诗词内容上的全面性。

(二)节日文化诗词具有主体多样性

主体性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不同的主体由于社会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地位不同,对待事物有不同的认知、理解与感受。节日文化诗词中同样表现了主体视角的多样性,在《唐诗宋词全集》中,有皇帝、官吏、后妃等不同社会主体对节日文化的诗词创作,这种文化创作是具有主体多样性的[2]。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元日》是从政治视角论述在宫墙内元旦气氛以及自身的使命与抱负,他的视野中展现的是红色宫墙内以及整个华夏大地的元日;唐代卢照邻的《元日》则是从个人壮志未酬的视角对元日节日进行论述,既书写了元日当天的乡村景象,又写了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则是从日常生活景象和习俗进行创造,从“爆竹”到“桃符”等当时社会的元日生活状态以及习俗进行文学表现;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通过对元日的植物变化来书写元日这个节日。不同朝代、不同诗人创作的视角不同,所表达的节日文化也不同,尤其是在我国古代,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均是依赖于社会交往关系,在节日文化创作中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感,也造就了多主体下的节日文化诗词[3]。对于读者来说,《唐诗宋词全集》在节日文化诗词的记录中体现着主体多样性的特点,这也为我们了解唐诗宋词的文学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多主体视角。

(三)节日文化诗词具有历史还原性与想象性

《唐诗宋词全集》里的节日文化诗词,还从文学表现的角度展现出了这些诗词所具有的历史还原性与想象性。还原性与想象性本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想象边界色彩泾渭分明的两个词语,但是在《唐诗宋词全集》这本书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节日文化诗词表现了历史还原性。还原性本身是化学概念,但是,在汉语中还原是恢复原状的意思,本文的还原性是指恢复当时历史朝代下节日文化、社会生活的原状性质。《唐诗宋词全集》中相关的节日诗词都是唐代和宋代节日文化的表现,在诗词中,对节日景象的叙述描写,都是对当时人们节日状态的真实反映。例如在《唐诗宋詞全集》中,有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等。这些对节日的描绘,为我们带来了当时社会的波澜壮阔,使读者通过《唐诗宋词全集》可以更加清晰还原当时的节日风俗和过节情景。另一方面,节日文化诗词还具有想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唐诗宋词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诸多诗词描绘节日之景是通过描写内心情感或是想象之景进行创作的。如孟浩然对元日的描写,篇幅中并未有对节日的描绘,但是却是通过庄家表现了新春伊始对生活的盼望。其二,在《唐诗宋词全集》中,编者选择只记录唐诗宋词作者的小传与诗词作品,无注释与译文,编者在序言中写到,个人理解不同、审美不同,诗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没有对唐诗宋词作品加以诠释。无论是唐诗宋词作者对节日的描写还是编者在注释和译文的空间留存,都让读者了解到节日文化的诗词在文学上的表现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综上所述,在《唐诗宋词全集》中,节日文化诗词在文学表现上,展现了历史还原性和想象性的特点。

三、《唐诗宋词全集》中节日文化在

唐诗宋词的具体文学表现

(一)表现了对唐宋节日的继承与发展

在《唐诗宋词全集》中,编者以唐代到宋代的时间轴进行记录,同时又将唐代和宋代的每位诗人集中进行对其著作的论述,在总体的诗词篇幅中进行唐宋相关节日的查找。《唐诗宋词全集》的八册中可以看到节日诗词非常丰富,通过品读,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唐宋节日的不同,细细追寻唐宋节日的变化特点。阅读时,读者可以了解到唐代20个左右的节日,在书籍中几乎都有涉猎。在唐代,元日、上巳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寒食、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等多种节日都被诗人记录在笔下。在原有节日的基础上,唐代德宗皇帝增设了中和节,在书中,也明确体现了德宗皇帝为中和节所作诗作,比如《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写了在中和节对春天的期盼与祝福。从书籍记载的诗词看,到了宋代,在唐代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与发展,部分节日在庆祝内容和活动中存在一定的改变,比如中和节,宋真宗将皇帝赐诗的风俗保留了下来,但是中和节的活动更加倾向于官府之间的活动,在当时时代几乎没有民间活动,因此,宋代在节日上更加表现出官僚之气。另外,宋代也提出了新的节日,比如诸庆节、天应节等,在《唐诗宋词全集》中对这些节日也略有体现。这些节日文化诗词的记录,展现了唐宋节日发展变化的风貌,也使得《唐诗宋词全集》不仅仅是唐诗宋词大全,更是对古代节日继承与发展变化的体现。

(二)表现了节日的国家化与民俗化的冲突与发展

唐代和宋代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新的节日出现,而这些新的节日多为国家制定,具有国家化的色彩。可以看到如寒食节一样的节日,官府和民间的发展并不完全相同,是国家化与民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冲突与变化。如唐代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就借用寒食节日来表达对官府的不满[4]。宋代赵长卿《临江仙·暮春》提到了“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5]。赵长卿是宋代宗室之人,这表现了靖康之变后,他对宋朝的思念。这是处于不同立场的两人,由寒食节日引发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不同阶层之间所思所想的不同。另外,唐宋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氛围日益轻松,物质精神有一定的满足,因此,很多与节日相关的唐诗宋词,更多的是描绘当时唐宋时期的节日景象,诸多诗词在题目中就蕴含着节日元素和情感。此时的唐宋时期的居民逐渐享受节日的欢愉,热衷于各种活动,但是阵仗逐渐扩大的民间活动,又自然会引来官府的监管和控制。因此,双方会产生国家化与民俗化的分歧,从《唐诗宋词全集》中就可见一斑:既可以看到表现节日文化的欢乐之感,又有对官府的失望之情。综上所述,节日文化在唐诗宋词中表现了国家化与民俗化的冲突与发展。

(三)是诗人直接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文化表现

唐诗宋词在节日文化的描写上,体现着物质生活与世俗化的追求,有些节日文化诗词甚至在题目中便表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节日文化诗词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特质。例如范仲淹的《祭灶词》“猪头烂熟双鱼鲜,斗沙甘松粉饵圆”,体现了当时在物质方面的表现。“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神喜”又体现了人们精神上的喜悦与祥和,表现了一定的精神文化。再如辛弃疾的“宝马雕车香满路”、仲殊的“晴日暖,淡烟浮, 态嬉游”,都表现了物质与精神上追求享受之感。还有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体现了诗人直接的精神雅趣。唐诗宋词中节日文化诗词的描写,会通过节日文化的文字表现,表达作者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的追求[6]。从诗人诗词的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以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的有益成分。文字的表现力是将其通过《唐诗宋词全集》映入我们的眼前,使我们通过节日文化共情于书中的文字,文字也表现了震耳欲聋的力量,使读者对承载这份情感的载体爱不释手。

四、从节日文化诗词文字表现评

《唐诗宋词全集》

(一)是感受节日发展变化的记史书

《唐诗宋词全集》在书中将节日文化诗词详细地收录到全集中,从唐诗到宋词,我们可以通过目录的搜索找到较多的节日文化诗,这些诗词既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题目,也包括我们很少涉及的有关朝廷宗室与后妃的诗词创作。从整本书的节日文化的诗词记录看,整本书对节日文化诗词的记录是非常丰富而翔实的。唐诗宋词中相关的节日文化诗词,一方面按照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另一方面,按照先唐诗再宋词的作者顺序进行排列,也让我们把握住唐诗宋词中节日文化诗的发展,感受到节日文化诗词在变化之中的社会风俗和社会发展中的变化。文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在文学的字里行间的叙述以及作者深刻思想的表述中也会体现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是否动荡与安稳。《唐诗宋词全集》以节日文化角度看,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变化,因此,读者可以将其看做一本记载历史中的社会发展的记史书。

(二)是反思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哲学书

在哲学的范畴中,往往围绕物质与意识进行深度的思考与讨论。于节日文化而言,节日包括物质支撑与活动支撑,在节日物质与活动支撑的背后则展现着节日带给我们的精神影响。物质与精神是相对独立统一的关系,物质与精神世界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物质的发展会影响到精神世界的丰富,精神世界的存在会影响到对物质世界的主观认知。从《唐诗宋词全集》的角度看,书籍中的唐诗宋词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碰撞,我们可以把握节日文化诗词中涉及的物质以及作者需要表达的精神世界,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反思,把握我们当前社会现实中需要追求的物质与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对历史发展纪录的缩影。古人云:“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唐诗宋词中的节日文化恰恰使我们了解到了事情的现狀与未来,了解到当时作者的创作以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可以为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自身品质、看待事物提供历史文学角度的帮助,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清自己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理清自己前进的道路。因此,《唐诗宋词全集》可以看作一本反思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哲学书。

(三)是感受美好文字的文学书

《唐诗宋词全集》是以《全唐诗》和《全宋词》为基底的唐诗宋词的集合体。唐诗宋词以精简绝妙的汉字词语与字符构成了意蕴深远、立意深刻的传世佳作,这使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与复杂。唐诗宋词更是利用简短的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表达复杂的社会活动与社会事件。文字的魅力,能让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它也是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是透过文字看到人与人直接情感的共鸣、是感受诗人创作之时的内心独白,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之感。当前,《唐诗宋词全集》中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字可以看成一种媒介,连接作者、编者与读者,进行共鸣的交流,使作者、编者和读者感受文字的恰到好处,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灵感悟,让读者切实地体会到节日文化的魅力以及《唐诗宋词全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值得细细品味文字美好的文学书。

参考文献:

[1]李源清.农业文化在唐诗宋词文学中的表现——评《唐诗宋词全集》[J].热带作物学报,2020,41(07):1518.

[2]潘明娟.唐代大明宫的节日风俗——以《全唐诗》相关节日诗为例[J].唐都学刊,2015,31(02):20-25.

[3]李巧玲.唐代诗歌经典巡礼——评《唐代名家诗词赏析》[J].语文建设,2020(03):84.

[4]王晶晶.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唐宋节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5]吴海中.中国古典诗词语言中所蕴涵的艺术魅力——评《中国古典诗词欣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2.

[6]曹惠民.高标独举创范式——评《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J].云梦学刊,2013,34(05):154-157.

作者简介:

王垚昕(2001.1-),女,汉族,河南卢氏人,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节日文化唐诗宋词
《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 2023》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英语世界里的唐诗宋词
中美节日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柳永的节日词与北宋节日文化
贯穿日常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节日大观园
传统节日符号的当代应用明
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发展现状探析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