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星
(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她孕育了周秦汉唐以来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作为唐朝都城的西安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近在咫尺的钟楼、鼓楼,还是悠久的古迹和庙宇群,都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的庄严古老。游走于大雁塔和小雁塔之间,仿佛能触碰到唐朝的盛世风貌和绚烂的文化。对现代人而言,唐代长安的繁华盛景是如此令人心向神往。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若想体悟盛唐文化的魅力,可阅读通俗历史读物《大唐长安行》一书。
该书由青年学者董海鹏、王志成合著,隋唐史名家王双怀教授审定,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发行。全书共29万字,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作者分别从读书应考、为官从政、娶妻生子、买房安居、追求时尚、享受美食和游乐消遣等角度,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唐代长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初读此书便被行文的文采及章节故事的设置所吸引,让人理解宋人胡仔读书时“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1]的喜悦之情。全书的行文架构大致如下:
第一章,作者以读书应考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唐代士人学子的科举生活,探讨了唐代科举制度对于帝国统治、社会运行、个人发展的影响。第二章,作者通过讲述唐人为官从政的细节故事,展现了唐代官僚制度和政治运作的复杂性。第三章聚焦唐代人的婚姻生活,重点介绍了唐人的婚俗礼仪、婚姻观念、结婚离婚程序等。第四章侧重于城市住房和土地买卖问题,为读者呈现了唐代都市人“房事”的苦恼,并向我们展示了唐代城市建筑风格、家居时尚、风水堪舆等方面的细节。第五章讨论了唐代社会的时尚现象,包括服装穿搭、发型款式、称谓文化、崇商文化的流行趋势。第六章则深入讲解了唐代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饮食技巧的进步,包括唐代的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技巧、食材种类等领域。第七章介绍唐代市井文化和游乐消遣方式,让读者领略了唐代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全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唐代长安城市生活的横切面,给读者带来了诸多启发和思考。同时,作者还依据详实可靠的古籍原典和现代论著,让读者沉浸在唐代历史文化的魅力中。它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启发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文化史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延续。
《大唐长安行》的问题意识、叙述方法、观点视野给予读者妙趣横生的阅读体验,读罢不忍舍手,其味无穷。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着眼于读者需求,注重通俗的语言表达。通俗史学著作的受众很广泛,读者不一定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不少历史学专业术语和学术概念。《大唐长安行》不同于传统的历史著作,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繁琐的句式,而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经历。这种语言风格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使得读者更轻松地享受文化史阅读带来的乐趣。
其次,注重运用碎片化的故事叙述方式,提升阅读趣味性。《大唐长安行》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角色、刻画细致的情节等手法,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与此同时,本书注重设计整体性的文本结构。通过巧妙的叙述安排,将碎片化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整合串联,使内容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这种精心构思的结构恰恰契合了现代人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十分有助于加强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无论从哪个小节开始阅读都不觉突兀,而通读本书又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史文本。
再次,史料详实,史实描述准确。历史学讲究一分史料一分话,通俗史学著作的写作往往经过语言的二次甚至多次加工,更需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有着良好的史学素养,加之隋唐史名家王双怀教授审定把关,故本书在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保证了客观中立,不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最后,充分利用图文资料,丰富了表现形式。作者通过“左图右史”的形式将具体的历史地点、场景呈现出来,让读者更具象地感知历史画面。此外,《大唐长安行》还采用了文创设计的形式制作了“极简大唐历”“大唐帝后世系图”,这些创意设计与本书的文化史叙述紧密联系,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具体和全面的信息,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感官体验。
当然,本书并非白璧无瑕,也存在些许缺憾。首先,唐代文化史的切面不仅仅局限于本书,任何的通俗历史著作都需要考虑文本内容的取舍,这不是本书的问题,而是历史学著作都可能面临的抉择。其次,在兼顾可读性的同时如何最大化地保持历史的严肃性,普通读者阅读完《大唐长安行》,脑海里可能就会形成唐朝人都是这样生活的认知,而这样的认知往往会消解人们对古代社会中阶级矛盾、地域差异、贫富差距的想象,笔者认为在本书整体的叙述上应该提醒读者保持清醒的认知。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本通俗性的历史学著作能面面俱到,总体而言,《大唐长安行》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通俗史学著作,具有诸多优点。作者在语言表达、故事结构叙述、史实陈述和图文展示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使本书成为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读物。
1.学院派历史书写之弊
通俗史学著作与历史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评价本位之间的差异,历史研究著作是以学术为导向,获取同行评议的认可,而通俗史学著作(1)钱茂伟认为“通俗史学”是史学在公共领域的使用,可能仍是比较严肃的,故将通俗史学置于公众史学的学科框架之下,认为公众史学主要有五个部分,即通俗史学、应用史学、小历史书写、公众书写、口述史学。公众史学涵盖了小历史书写,这是一种适应公民社会的新史学形态。其他几种类型的公众史学形式也涉及历史知识的通俗传播,但往往是娱乐化的、消遣性的。(参见钱茂伟.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J].浙江学刊,2014年第1期。)笔者认同氏文的判断,认为通俗史学应当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的书写范式,以保持历史的客观性、严肃性。是以市场为导向,面向所有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体验,笔者想就通俗历史著作的书写范式浅谈陋见。国内历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忽略通俗历史写作,目前诸多现象级的历史畅销书很大比例不是历史学者的产出,当下国内历史学界在历史写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书写语言晦涩难懂。许多历史学家的文章或著作语言晦涩难懂,特别是古代史著作长篇累牍地引用史料原文,给人“食古不化”之感,在作者与读者间架起了厚重的专业壁垒。此外,不少著作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和繁琐的句式,也不利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这导致许多优秀的历史研究成果无法“破圈”传播,吸引更多的读者。
其二,重理论分析而轻具体历史细节。一些历史学家在写作时过于注重理论分析,而忽略了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背后的具体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呈现,这使得历史故事变得单调乏味,难以吸引受众。
其三,缺乏互联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当下的年轻人深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后现代文化的首要特征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给人一种拼贴感,与此相应的是情感和历史感的消失”[2]。故其阅读开放、多元、碎片化趋势愈加明显。学院派历史学者大多受制于自身的学科特性,在写作时缺乏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难以满足读者自由、开放、多元的阅读需求。
以个人的亲身感受为例,笔者曾经撰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象兵沿革的小文章[3],拙文填补了象兵沿革层面的小空白,但近十年中国知网下载次数不过二百余次,引用5人次。数年前笔者曾将文章原文通过某历史科普公众号刊出,3天阅读量破2000次,而“历史研习社”公众号曾刊发以拙作为基础改写而成的科普文章《大象在古代并不多,为什么中国象棋会有象》一文,不过数日其阅读量达到数万人次,而且被不少其他公众号转发。以上事例说明借助互联网传播思维,学者的学术观点至少能得到十倍以上的传播量,而将学术观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书写借助互联网传播,其传播量甚至可以实现百、千、万倍量级的阅读增长。早有学者断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令历史研究与传媒的对接更迅速、更有效,搭载着现代大众传播的翅膀,历史学研究成果终将能走出书斋,实现精英文化的大众化。”[4]
2.通俗写史的读者导向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历史学者进一步降低语言门槛,注重生动细致的描写,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同时运用现代数字媒介手段,更好地推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推动历史学科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优秀的历史通俗著作要吸引读者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突出历史细节描写,增加历史趣味性。传统的历史学叙述历来重视统治阶级其政治活动,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细节语焉不详,故梁启超先生发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的感慨。新社会史的史学实践倾向“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5],历史书写需要挖掘历史叙述中的“失语者”群体的细节故事,这样的历史才更具真实感,故而通过多元史料的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其二,化故事为文化。在历史通俗读物写作中,将故事转换为文化需要在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跳出现象本身,揭示蕴藏于故事背后的哲理,进而深化对当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究历史事件与人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问题。
其三,结合当下生活,引发历史共情。尽管历史学者极力批判对历史的“辉格解释”(2)该概念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首创使用,它指的是十九世纪时部分辉格派历史学家,从辉格党的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和历史。原文表述为:“以‘当下’作为准绳和参照来研究‘过去’,是辉格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一种特定的形式强加于整个历史情结之上,并且产生一个表现整个历史必然美好地汇聚到今日的通史图式”。参见[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著,张岳明,刘北成译.历史的辉格解释[M].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11页。,反对现代人将当下的认知带入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认知、评价。但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理解更多的是从自身认知出发,天然地带入历史的辉格视角。历史事件及人物评价首先需要从内容层面吸引他们,才有可能对他们谈对“历史的辉格解释”的“祛魅”。
3.《大唐长安行》:通俗写史的一个成功个案
作为一本描写唐代长安城物质、生活文化史的通俗读物,《大唐长安行》着重呈现了唐代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及其精神面貌,其史料取材不唯正史,更多的依靠唐人文学作品、考古出土文物、图像壁画等。在图文并茂的细节描写中,读者可以从食物、衣着、住房、娱乐诸方面来感受唐代长安城居民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唐代长安城的这些充满烟火气生活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与严肃历史书写不一样的盛唐大都市,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大唐长安行》在书写上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置于当时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下观察,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当时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当时文化和社会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引导读者看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当时文化的塑造和传承,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和人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向我们展示了唐代文化史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初读《大唐长安行》时,极有可能将唐代长安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与当今生活进行对比和联系,带入现代人的体验视角,不自觉地对历史进行“辉格解释”感性理解。这样便于读者更容易读懂故事,也能引起读者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唐代长安的求知欲望。
整体看来,《大唐长安行》一书很好地契合了上述要求,达到了读者对优秀通俗历史著作的期望,它的成功无疑是通俗历史写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据了解,读者市场也对《大唐长安行》给予了积极的反馈,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不断加印,说明本书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而这种来自读者的外驱力对青年历史学者的成长无疑具有巨大的正向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