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涛
(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面临优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三重目标,其中,制度变革包含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从而强化风险防范。但从风险角度来看,风险本身强调了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并且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识别性、可控性、损失性等特点,所以,风险这种可能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通过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企业风险防范又称为经营风险防范,主要指企业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的过程以及为实现风险防范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企业风险防范的根本目的是提前发现可能给企业带来危害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通过优化企业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防范。
从企业风险分类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授权风险,当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和员工数量增多时,就需要增设管理岗位,帮助企业主管理企业,而如果选定的管理人员存在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感,工作不细心等问题,无法帮助企业主分担繁杂的工作,就会引发授权风险。二是领导风险,初具规模的企业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办法,以现代管理理念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主始终坚持过去的旧观念、老办法,就可能无法承担起日益加重的企业责任,进而引发领导风险。三是筹资风险,企业规模越大,所需的资金投入就越多,特别是在企业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因无法独自承担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就可能选择从其他渠道筹措资金,但筹措的资金需要按时支付本息,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资不抵债时,就会引发筹资风险。四是现金流量风险,从企业投资到取得收益,再到收回现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当企业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时,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引发现金流量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存在多样化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才能便于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既存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的风险忽视问题,又存在责任体系下的过度规避风险问题,这两种情况在企业中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导致管理层不能以科学、合理的态度有效应对风险问题,甚至刻意忽视风险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或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认识不足。以筹资风险为例,企业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会持续在市场中寻求新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但企业短期内所能调动的资金往往比较有限,所以,企业通常会采用融资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撑。融资的实质就是用借款来支持企业的资本流转,融资金额越大,企业所能用于投资和发展的资金就越多,但同时企业的还款压力就越大。另外,融资需要企业以良好的信用、经营成果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支撑,如果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或投资亏损,一方面要按时支付融资的本息,另一方面可能会损害企业信用,使其不能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实现资金周转。长此以往,企业必然会面临严峻的还款压力,甚至因资不抵债出现破产等问题。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影响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制度旨在企业内部建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定,力求通过合理的职责分工、审批检查、核算监督等方式规避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还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甚至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导致企业在遭受风险冲击时,无法对相关人员追责,或者难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有效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以现金流量风险为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因为资金被占用、不能及时回款,延长现金流入时间,例如产品滞销、故意囤货、赊销严重等,这些问题都会延缓资金周转速度。如果企业无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入手,制定严格的收支管理制度,轻则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和投资;重则出现坏账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传递不通畅的问题在大中型企业中较为常见,因为大中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复杂,人员众多,为了便于管理,可能会采用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即企业从上到下分为高层、中层、基层,并对各层级实施分层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组织稳定等优点,但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进而暴露出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传递不通畅的问题。以授权风险为例,金字塔管理模式下企业高层主要负责决策,中层主要负责管理,基层主要负责实施,其中,基层是各项制度、各项决策的最终执行者,也是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的人员,当基层人员发现制度漏洞,或者获得客户意见时,往往需要反馈到中层管理者,再由中层管理者收集整理后呈交给高层决策者。如果选定的中层管理者存在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感、工作不细心等问题时,就可能会出现夸大经营管理成果、隐瞒不利事实等情况,从而误导企业高层决策者。
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时刻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内通过优化管理的方式,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理顺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挖掘细分市场潜力,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竞争,精确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从细分市场谋求经济效益的提高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还存在不适应多变市场环境的问题。以领导风险为例,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莫测,企业管理者必须就经营管理做出决策,而这些决策除了立足于对客观市场环境的分析外,还会涉及个人情感、经验、价值观等的判断,所以,决策过程中大量主客观因素容易使企业领导的决策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因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行。
从资金来源来看,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而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就是要从这两方面入手,给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内源融资方面,企业要致力于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只有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才能产生更多的净资产和现金流。因为内源融资是在企业内部开展,所以具备保密性、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减少企业对外融资的依赖。而外源融资则是从企业外部开辟资金来源,例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与内源融资相比,外源融资在具备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保密性差、需要支付高额利息等缺点。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不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在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往往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应改变传统的单一融资渠道,力求以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给企业提供充足的资产支持,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投资决策是企业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投资活动所做出的最后决断。但投资活动可能会遭遇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加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这就可能使得投资收益偏离预期,进而引发投资风险。为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一方面要有效规避影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要保证未来收益与风险间成正比的关系。在具体的风险防范过程中,企业需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充分分析投资环境,企业要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深入研究投资项目的各方面因素,辩证看待投资项目对企业经济效益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提高企业对多变市场环境的适应力。二是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企业主和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直接领导人,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最大程度地预测投资项目可能遭遇的风险,并提前做好风险识别、风险防范。三是注重投资组合,为了满足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企业可以将资金分配到多个投资项目上,通过兼并、联营、重组等方式来分散投资风险,或者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实现风险转移。
在风险防范视角下,内部控制旨在制约和调节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规范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强化内控管理工作。第一,对于初具规模的企业,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力求在企业内部构建权利、责任、利益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局面。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往往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其中,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同时也享有企业所有权。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则需要对股东会负责,具体负责企业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和职能监督,享有企业经营权。第二,规避传统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弊端,企业要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管理层级,裁减冗余人员。例如,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该结构具有紧凑、干练的特点,同时加强企业不同层级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强化企业内部的信息披露和信息沟通,避免因管理失误或信息失真引发的风险。第三,企业根据经济业务活动、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的需要,对内做好权责分配,即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权责分配的实质是多人共同完成不相容的业务,例如,经济业务活动与财会工作的分离,交易权与财产保管权的分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串通舞弊的风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面临淘汰落后产能和科技创新的压力,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关注市场变化,紧跟国家政策,推动企业的顺利转型升级。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企业主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在市场导向背景下,企业需要做好市场趋势风险的分析和应对:首先,对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进行充分调研,从而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策略,避免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中,有效提高产品销量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次,把握国家政策和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深度研究外部环境可能给企业运营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布局,有效规避运营风险;最后,积极地研究和培育消费者偏好,通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的方式,精准满足目标客户群体实际需求,避免因达不到预期营销目标而让企业承受风险。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客观分析其中的利弊,并调动有限的资源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把握规律、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管控和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