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亚洲国家茶科技的发展图景
——以《远东时报》为中心的考察

2023-11-03 08:58:44
农业考古 2023年5期
关键词:茶厂茶业茶叶

宁 锐 刘 恺

“茶科技”在整个茶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学界的探讨热点依然是“茶文化”,前者的受关注度不高。近年来,虽有学者或梳理评述民国时期茶科技发展的重要事件[1],或聚焦于近代中国与英国茶科技水平的对比[2], 但总体上看,“茶科技”仍是国内茶学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这突出表现在学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茶业的科技发展历史重视不足,尤其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历史时期的考察尚不充分。

晚清民国时期,在中国大陆尤其是众多通商口岸地区出现过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外文报刊,其富含的重要茶学史料价值,已有学者从“茶文化”的视角给予综合性的整理研究[3],笔者也曾以《大陆报》为个案进行过细致考察[4],但如前所述,诸项成果依然局限于茶文化对外宣传的视域内。实际上,这些外文报刊登载过很多关于各国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新闻报道,能够帮助当今学界更客观地认识和总结全球茶科技的演变发展脉络。因此,本文利用20世纪早期在华知名英文杂志《远东时报》(The Far Eastern Review)的文本资料,从“茶科技”的角度入手,研析其关于当时亚洲各国茶业发展的新闻报道与介绍文章,展现各方茶科技发明应用的时代图景,以期增进学界对“茶科技”领域的认识探讨。

一、各类制茶机器的发明与应用

1904年6月,《远东时报》由美国记者、工程师乔治·李亚(George Rea)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创办。该刊物虽中文名曰“时报”,实为月刊,一年共出版12期。《远东时报》的副标题为“商贸、工程和财经”,其办刊宗旨一目了然,即“整合多样的工商业讯息,展现各种行业发展的机遇”[5](P4)。创刊翌年,李亚便在上海外滩开设中国办事处,后相继又在横滨、 伦敦、 旧金山设立办事机构。1912年,他更将杂志社总部从马尼拉迁到上海,刊物事业的发展重心随即转移至中国大陆,在华影响逐渐扩大,直到1942年停刊。《远东时报》的新闻评述主要涵盖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朝鲜等,所设专栏广泛涉及铁路、金融、矿业、工程、船舶、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可以看出,跟很多面向大众生活与聚焦时政要闻的报刊不同,《远东时报》 着重关注工业发展、科技应用等经贸主题[6]。故在其对亚洲各国茶业的新闻报道中, 尤其突出制茶机器的介绍,意在将这些主要由欧洲发达工业国家研制的先进茶机推广到亚洲各国,并在以文字给予细致说明的同时,附上相应的机器照片、设计方案和厂房图片。

位于英国伯明翰的亨利·普利父子公司以制造著名的伯德里特(Bartlett)茶机闻名业界,《远东时报》的《茶叶研磨与混合机器的设计制造》一文重点介绍了该公司的明星产品茶叶搅拌混合机和研磨筛分机。 混合机的特点是自动化运行,最大容量达3000磅,耗能很低,最大型号仅需一台4马力的电机驱动,体积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简单:通过机器旁的茶箱或机器顶部的料斗,将待混合的茶叶装入搅拌机滚筒,机械轴带动滚筒开始旋转,使茶叶充分混合。搅拌机装有定时齿轮,能够调节转动圈数,在完成后自动停止运行。最后使用手动杠杆打开排出阀,机器会自动开始转动以便将茶叶按需求量排出滚筒。筛分机体积较大,内部装配8条切割辊,通过用大小不一的叶片进行打碎、研磨、筛选、去除杂质等工序,将其转换成规格均匀的小片茶叶,为欧美消费者提供更畅快的饮茶体验,符合海外市场的商品规格。该公司生产的筛分机噪音低,耗电少,不仅能够精确调整研磨尺寸,处理任何等级的茶叶,同时安装专利齿轮配件,可以自动分离纸张、铅皮、木片、铁钉等杂质废物,防止它们进入切割机内对机器造成损坏。这两种不同功能的茶机,既能单独使用又可组合搭配(图1)。一般来说,混合机安装在上层,将产出的茶叶通过漏斗直接送入下层的筛分机, 大大提升了茶叶加工效率[7](P329)。

另一篇《茶叶的切割与混合机器》指出“中国本应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但长期不愿使用现代制茶方法,这已成为其茶业发展的巨大障碍”,而在其他国家,“从业者发现为了生产出更精细的茶叶必须不断改进切割与混合机器”。 该文对这两种茶机的功能升级给予详细讲解:混合茶机的出料杆与驱动齿轮直接连接,加快出茶速度并减少叶片的摩擦损耗;滚筒内的新装置可以吸附各类细小粉尘,从而使叶片外观更透亮、更干净;进料门安装的新把手,让操作机器更加安全。筛茶机滚筒的斜槽设计比通常的直槽具有更大优势,能够以更合理的角度引导切割辊,将茶叶切割得更均匀[8](P363-364)。除正文大幅报道外,《远东时报》还刊登茶机制造公司的商业广告,推广宣传相关文化产品,如高度评价亨利公司出版的《制茶机器》一书,其内容为茶叶切割、筛分和调配的机械名录,专为茶贸易从业者而作[9](P11)。

《茶叶的电干燥机》则介绍了可以大幅缩短茶叶加工耗时的电力烘干机的功用。 该文指出,利用电热对茶叶进行干燥具有清洁、可靠、省油、省人力等优点,现有实验证明干燥每磅茶叶的耗电量不到1千瓦时。 电干燥机由若干个可拆解的具有相同构造的独立加热元件组成,后者为带有凹槽的耐火砖芯,凹槽处铺设由特殊的镍铬合金制成的加热金属丝。在干燥机接通电源后,空气经鼓风机进入加热元件开始升温,温度可达华氏212~230度,流出的热风对茶叶进行干燥。为避免通常由于鼓风机未转动而干燥机提前开启所导致的火灾发生, 二者的电源采用联锁设置。该类型的茶叶干燥机已经在爪哇的马拉巴尔(Malabar)茶厂得到充分应用,其配置有4台160千瓦和2台80千瓦的电动空气干燥机。 这些设备均从德国著名的西门子公司购买,所需电能则来自于茶厂附近的水力发电站。茶厂在夜间进行茶叶干燥,错开用电高峰,电力公司则给予电价优惠,故使用电热干燥机的经济收益十分划算[10](P279-280)。

二、印尼茶科技的高速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茶叶种植始于17世纪荷兰人向当地引入中国茶种,但未获成功,直至19世纪其大力学习英国在印度开设种植园的各种经验后加速发展。 由于当地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茶叶选种育植、机器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更聘请专业管理人士对茶园的运营发展进行全局掌控和长远规划,到20世纪早期印尼一跃成为茶叶出口大国。 在东南亚创办的《远东时报》,自然对该地区的印尼茶业发展关注颇多。 独立前的印尼因遭受荷兰的殖民统治曾被称为“荷属东印度”(Holland East India,以下简称“荷印”),故当时《远东时报》使用该旧称,而印尼茶最重要的生产区域是爪哇岛,所以其报道又以爪哇茶的行业动态为主。

《爪哇的茶产业》一文认为“1878年,首次从阿萨姆邦采购茶种, 这成为爪哇茶历史的转折点”,爪哇茶业得益于广泛地科学选种。阿萨姆邦茶种、古老的中国茶种已大量种植,同时茶学专家继续在本地研发或到印度引进新茶种。虽然爪哇是热带岛屿,但岛内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非凡的”铁路网络,这在运输茶叶、购买机械以及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岛到处都是主干道、 邮政通道、十字路口和辅道小路,它们蜿蜒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几乎没有地方是茶农无法轻易乘坐马车或汽车到达的……总长1680英里的铁路轨道,以及大约770座邮政所、电报局、电话局和拍摄X光照片的处所。”[11](P720-722)《荷属东印度的茶业》介绍了在印尼茶业勃兴过程中,科学的研究组织和管理方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1882年, 印尼茶农成立“苏加武眉农业联合会”,负责处理茶业发展的所有问题。1902年, 荷印当局主导建立茶叶实验站,其于1905年成为农业部的下属部门。该机构完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获得大批茶园的捐款支持,其研究的课题包括茶树施肥选育、病虫害防治、茶叶精密发酵等。与此同时,当地实力雄厚的茶园主与种植公司联手成立茶业联盟,该联盟的执行委员会聘用世界最顶尖的茶业专家,全权负责爪哇茶厂的运营生产、监测管理产品质量以及在全球市场的营销推广[12](P34-38)。《爪哇制茶工业的进步》专门展示了“巴达维亚茶叶专家局”为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所做出的努力。该局将爪哇茶按叶片大小从整片到碎渣的程度分成9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商标、数量、生产季节及价格标准。 为进一步维护茶叶进货商的利益,其对茶叶产品的包装、交货时间与地点,以及付款条件都进行了规范[13](P29)。

20世纪早期的印尼茶业工厂已基本实现全流程机器制茶,其茶厂的科技应用实力在《远东时报》的文章中得到充分彰显。1932年7月的《荷属东印度柴油机供电的茶叶工厂》详细介绍了印尼最先进的茶厂设备。例如,在发酵环节,印尼的现代化茶厂普遍引进世界著名工业品牌苏尔寿公司制造的空气加湿喷雾系统,根据当地海拔和环境调节出最适宜的温湿度。利用该系统,水被雾化后喷洒到茶叶上,既避免托盘上层的茶叶过分干燥,实现均匀发酵,又避免管道残留液体,损害茶叶质量。吉桑波拉(Tjisampora)茶厂是印尼首家在卷叶室和发酵室安装苏尔寿喷雾器的工厂。由于印尼很多茶厂位于高海拔地区,夜间外部温度很低,他们在发酵室配备联合加湿加热设备,并安装特殊装置调节风扇排气,促进空气循环更新,实现出茶质量的大幅提高。在筛分环节,以前茶叶是靠当地人手工筛检,工具则是竹藤编织成的筛盘,需要大量劳动力、耗时较长不说,还产生许多灰尘导致茶叶变色。印尼茂物茶叶研究站多次建议茶农和茶商改进筛分方法, 格德(Gedeh) 的一家茶厂已安装两台苏尔寿牌筛查设备,将茶叶从约13英尺的高度落下,以每秒15至25英尺速度的水平气流进行吹动筛分,避免了人工筛茶的种种缺点。更值得称道的是爪哇茶厂先进的供电系统,以往当地工厂的发电设备通常放置在厂区中心,通过轴驱动让机器运转,而被誉为“模范工厂”的布罗德乔尔(Broedjoel)茶厂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将发电设备和制茶机器分开安置,所有机器均单独由电力驱动。这样的布局使发电机远离茶叶加工厂房,保证室内空气不受柴油机废气污染。该厂供应的电力为三相50Hz、380V电压, 计算表明在像布罗德乔尔这样拥有大量电机的茶厂中, 采用380V电压可以大大节省电缆和配电材料。在另一家配备两组柴油发电机的松巴哇(Sambawa)茶厂,其每组包括一台12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连接德国通用电机公司所产的三相400V、50Hz的发电机。这些爪哇茶厂所用的发动机、 发电机均为国际知名工业品牌,装有精确的调节控制器来维持电压平稳,进而保证制茶机器在工作时的运行状态,符合严格的生产标准[14](P322-324)。

在爪哇茶科技的提升过程中,当时荷印政府的一些决策发挥出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当地主动规划兴建现代化茶厂,力图打造行业标杆。1930年8月,位于邦加莲安(Pengalengan)的巴锡容洪(Pasir Junghuhn)茶厂开业运行(图2),其由农业部主任伯纳德博士主持运营,他曾是著名的印尼茶叶检验站负责人。该厂的设计和建造都经过科学规划,厂房规模和茶园选址上佳,占地面积大,拥有约1250亩茶田、新鲜空气、充足阳光并且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远东时报》认为荷印政府借此设立了现代茶叶制造的新标准:在建筑用料方面,茶厂由荷兰专业公司设计,除二楼、三楼铺设的柚木地板外,厂房仅使用钢铁、玻璃和混凝土,避免污染茶叶原料;在生产线运输方面,针对刚采摘的新鲜茶叶,厂房内铺设悬挂式传送轨道, 利用托盘将茶叶运输到萎凋、发酵、干燥等不同的工序车间,把原料损耗降到最低;在制茶机器方面,均采用业内名牌公司产品,电力设备购自德国西门子公司,双壁发酵室的加热装置和鼓风机购自瑞士苏尔寿公司[15](P453-454)。此外,印尼另一大岛苏门答腊岛的茶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远东时报》称1910年左右该岛靠近东海岸的先达(Siantar)地区进行茶树种植试验并获得成功,许多茶园相继建立,苏门答腊茶“逐渐获得好名声”[11](P722)。

图2 印尼爪哇现代化的巴锡容洪茶厂

三、日本茶科技的快速追赶

日本茶道历史较远,制茶工艺同中国一样长期依靠传统手工。但自近代起,日本茶业现代化的势头十分强劲, 从19世纪中期逐渐逼近中国,成为华茶在美国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到20世纪初日本茶在美市场份额已基本与华茶所占比例持平,随后更超过华茶直至二战爆发。此过程中,日本茶科技的快速追赶,尤其是电气化制茶机械的逐渐普及功不可没。

1913年5月的《机器与日本茶业》是《远东时报》较早关注该国茶业发展的报道,其指出奈良县的茶叶生产者已开始广泛使用机器制茶, 新购置了200多台卷叶机投入到茶厂的生产扩张中,并援引《大阪日报》消息称,日本茶业人士认识到要想扩大出口规模,就必须进一步改进机器,消除现有卷茶机的缺点[16](P544-545)。日本在最初生产茶叶时,限于工艺水平,主要以不发酵的绿茶为主,随着科技增长特别是试验工厂的投产, 红茶的产量慢慢提高。1916年11月的《日本进入红茶市场》指出该国红茶生产在近四五年内兴起, 这些产品大多来自日本“中央茶商联盟”的实验工厂,个人生产者很少参与,目前本土红茶年产量不到3万日式斤(1日式斤≈600克)。在日本茶商看来,新研制的红茶在质量上优于知名的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而且俄国对它的需求很强, 所以应当大力发展红茶生产满足出口需求。对此,“中央茶商联盟”的成员联合成立了一家专产红茶的股份公司, 投入资金约20万日元,目标为年产量35万日式斤,希望推动日本正式进入国际红茶市场[17](P240)。

1918年10月的《日本茶的文化与生产》是《远东时报》对日本茶业介绍的一篇重要文章,该杂志记者亲自探访日本茶两大核心产区——宇治与静冈,取得了很多直观真切的一手资料。对于宇治,作者认为该地区生产的是“真正具有日本特色的绿茶”,符合日本传统饮茶者的口味。作者受邀到访宇治地区一家名为松北园(Shohokuen)的茶叶制造工厂(图3),现场参观日本传统的茶叶制作过程:宇治制茶方式较原始,茶叶的采摘、筛选、蒸杀、干燥等过程全由人力劳动完成,中老年妇女负责采摘, 重体力活由青壮年男性承担。例如,在茶叶筛分环节,约有20名女士细致地把原料按春叶、秋叶两种类别进行筛选区分,娇嫩的春叶经过杀青后交给30多名男性工人,他们把叶子卷在厚纸糊成的架子上,放置在小型木炭炉上进行干燥……工人们从凌晨3点工作, 忙碌到傍晚7点。

图3 日本宇治地区的松北园茶厂

图4 斯里兰卡安装消防喷淋装置的普纳加拉茶厂

图5 江西宁茶振植公司的厂房

而静冈的茶叶生产模式同宇治差别很大,前者以机器制茶为主,产量远高于后者,其主要目标不是日本国内消费者而是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外国市场。作者前往静冈县附近山谷里的一个名叫牛妻(Ushizuma)的村庄,进入当地富裕实业家荻野的茶厂中实地考察,其为静冈茶产区的标志性工厂。 该茶厂的人力使用量远少于宇治地区,蒸杀、揉捻、干燥等工序都是靠电力驱动的专业机械完成,每道工序大都仅需一名工人监管机器运行即可。所需电力由大厂房角落里的一台小型发电机提供,厂主荻野指出,2马力的发电机便足可使整个茶厂的机器运转起来。厂内一台小型卷叶机一次可制茶约11公斤,另一台大型卷叶机则能处理约19公斤茶叶。静冈茶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精加工茶厂林立,茶叶的精加工业务十分繁忙。作者观察到这些精加工茶厂采用各种新式的机械设备,大批茶叶原料从周边地区涌入,“农民生产的茶叶由茶厂收集过来进行精炼。不仅有静冈县的茶叶原料,其他县的产品也被送到静冈来精加工,再从这里出口到国外”。在日本出口的茶叶中,约70%~80%是通过静冈县出口,静冈茶厂不仅对茶叶进行抛光筛选、 调制口味,更会按照外国客户的不同要求,给予分门别类的细致包装[18](P396-399)。

数年后,1926年8月的《日本茶叶制造业的电气化》一文显示出,静冈地区茶科技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该文指出日本茶商一直在谋求改进机器,降低成本,尤其是静冈的茶叶生产已由电气化机器主导,年产量达1500万公斤,而这离不开日本茶业机械专家的努力。静冈的筑山先生率先在当地开展机器试验,起初由于煤炭、木材作为燃料产生的热量不均匀,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后筑山与京都电力照明公司合作,联手开发电力化的制茶机器,取得良好成效。日本很多茶厂开始生产线的电气化更新,如京都府的一家茶厂,占地面积约115平方米,日均产茶约800磅,内有18KW的蒸发器1台、10KW的粗揉机4台、3.6KW的复卷机2台、40KW的干燥机2台。《远东时报》认为电气化制茶的优点非常明显:避免产生废气,提高茶叶质量;减少使用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无需木炭燃料,节约运输消耗;生产环境卫生,保护工人健康;电力供应便利,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19](P370-372)。在本国茶科技快速追赶的助推下,日本对外茶贸易的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对苏联的茶叶出口实现高速增长。《销往苏联的日本茶》 援引日方信息称,1925年至1930年日本对苏联的茶贸易规模呈“引人瞩目”的扩张趋势,1925年对苏联出口茶叶337262磅,1928年为1431851磅,1930年达6154785磅,该数据在这6年期间增长超18倍之多[20](P715)。

四、斯里兰卡茶业先进的消防科技

斯里兰卡曾被英国侵占,当时称“锡兰”,其茶叶种植兴起较晚,但由于英国殖民者直接将隔海相望的印度茶生产模式引入当地,致使斯里兰卡茶业加速发展,到20世纪初其生产茶叶的出口量已跻身世界前三强。对此,《远东时报》用“繁荣”一词评价茶业兴盛给斯里兰卡商贸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锡兰的贸易从未出现过如此光明的前景”。该报指出,原先斯里兰卡的商业公司认为拓展橡胶种植是该地发展经济的重心,而如今茶叶市场所呈现的美好前景成为商贸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话题[21](P363)。

1908年6月的《锡兰茶叶》引用“锡兰茶商联合会”的年度报告进一步展现出其茶业发展的良好势头,1907年该地茶产量约1亿8千万磅, 创历史记录,较1906年高出1200万磅。联合会主席表示,茶产量的增长不是光靠新拓殖的茶园面积的增加,而是靠着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更加精心的培育。 据该年度报告显示,1907年斯里兰卡所产茶叶除大部分运往英国外, 向俄国出口最多,达2800万磅,其余向澳大利亚与美国各出口2400万磅、1250万磅[22](P18)。在1926年3月题为《对劣质茶叶的需求已经结束》 的评论文章中,《远东时报》驻英国特约通讯员就当时伦敦茶叶市场中呈现出的世界茶贸易新动态进行分析点评。 该文认为,斯里兰卡的茶业十分繁荣,尤其是坐落在高海拔山地的茶园能够出产优质茶叶。当地茶厂投入大量资金以建造宽敞的新式工厂,并为茶园的底层劳工提供更舒适的住房条件。茶商们还筹集广告费用,准备用于其产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推广,试图和那里正火热宣传的印尼茶展开竞争。[23](P143)

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远东时报》对斯里兰卡茶业发展的介绍不多,但曾详细报道过该岛安装有先进的消防喷淋系统的现代化茶厂,这在同时期各国茶厂中可以说是走在了科技发展的前列。1935年2月的《锡兰茶叶工厂的预防火灾损失的喷淋装置》称,在短短6年时间里,斯里兰卡就有93家茶厂被大火焚毁,包括一些最为现代化的厂房设施,其中1931年的损失是1929年的2倍多,而茶厂火灾愈发频繁,这也是困扰世界各国茶农的难题。该文指出,在各种新式机器投入生产线的背景下,茶厂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气化的烘茶机往往运行过热,导致厂房内存放的大量高度易燃的麻质托盘和木材内衬起火燃烧,尤其在夜晚生产时,巡视工人很难及时发现,一旦起火,火势便会迅速蔓延,整个茶厂很快变成废墟。茶厂的所有者和茶商不仅要重购设备和再建厂房, 很可能还要消耗巨资以打造新的茶叶品牌。

面对斯里兰卡茶厂严重的火灾隐患,作者认为最好的施救措施便是在茶厂建筑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上灵敏的自动消防喷淋装置,在火势尚能控制时将其扑灭。因此,当地的机器制造商与斯里兰卡保险公司、消防委员会展开合作,就茶业生产的特殊操作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开展针对性试验。在通风窗户全部打开的条件下,在由木质立柱搭建的试验厂房的内部点燃引火材料,58秒后第一个喷淋装置开始洒水灭火工作,火势随即减弱,其他同类装置相继开启,厂房内立刻充满烟雾和蒸汽。在第一个装置工作约4分钟后,火势得到控制,根据供水管道里的水表测量,至此时耗水量约为500加仑。为进一步测试数据,全部喷淋装备打开进行灭火,9分20秒后, 所有明火与疑似燃烧点均被完全扑灭,总用水量为1130加仑,平均每分钟喷洒121加仑。 由于喷淋系统的保护,火灾对试验厂房造成的损害非常有限, 火势仅蔓延不到一半的面积, 外壳被烧焦的框架立柱依然坚固。喷淋系统所需的水源不必担忧,试验茶厂附近的山坡上便建有一座10000加仑容量的蓄水池,提供充足的供应和足够的水压。 斯里兰卡的保险公司为推广这种消防设备, 对那些安装洒水装置的茶叶公司, 将给予大额的火灾补助和利润损失的保险赔偿。 一些先进的茶叶公司开始利用这一优惠,引进完整的消防喷淋装置和火灾报警设备。该文称,斯里兰卡两家最大的、设备最现代化的茶叶工厂普纳加拉(Poonagalla)和克雷格黑德(Craighead), 已经安装了消防喷淋系统并取得良好成效,这给爪哇、苏门答腊甚至是印度地区的广大茶厂以及保险公司带来许多经验启示[24](P73-75)。

五、中国茶科技的缓慢提升

直至20世纪初,中国茶叶的生产销售模式依然延续着传统社会上千年来形成的基本路径,这一方面体现在茶树的培育种植、 茶叶的加工制作、成品的运输储存等各环节几乎都是靠人力手工操作,导致整个茶业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堪忧、市场狭小,无法有效扩大化再生产;另一方面,华茶缺少现代化的商业公司来营销运作,茶业组织或工会缺少科学的管理制度,华茶的对外宣传也远逊于后来居上的印度茶、 爪哇茶。《远东时报》对当时中国茶业的发展水平有着较客观的认识评价,其重点关注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和公司针对茶业的现代化改革措施,而这些报道不仅有助于了解该时期中国茶科技的更新应用,因其面向外国读者,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外传播了中国茶业发展的具体信息。

1907年8月的《中国的茶产业》报道了著名茶学者、美国《茶与咖啡杂志》总编辑威廉·乌克斯的访华之旅,他先后前往香港、广州、汕头、厦门、福州、上海、武汉、九江等地市场进行深入考察,从该报道中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当时外国人眼中华茶的制作水平。乌克斯指出,从生产上看,中国茶农的种植范围大都局限在房屋周围,面积很小,采摘、晾晒等初步工序基本上靠妇孺老幼操作,现代化的茶叶加工仅存在于个别大城市和外商工厂中;从相关城市上看,原本在中英茶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广州已严重衰落,曾经作为汕头、 厦门主要出口商品的茶叶也不足为道,福州茶市面临激烈的低价竞争,而汉口的茶贸易额更在近二十余年里下降四成多。很多业内人士提出这是由于锡兰茶、印度茶的低价格抢走了华茶的生意,但乌克斯却认为,中国茶商忽视广告宣传,欧美消费者无法了解到高质量的华茶。他坦言道“与我交谈过的大多数中国茶商完全忽视这样的事实,在20世纪的现代,企业销售端与购买端同样重要”,其建议华商学习锡兰、印度茶业的广告经验[25](P65,P68-71)。

辛亥革命后,面对华茶衰落的局面,民国政府和众多茶商开始采取措施,力图恢复中国茶贸易曾经的辉煌。1915年10月的《中国茶叶的改善措施》介绍了茶商联合成立的“中国茶叶协会”,其规章草案已经得到农商部的批准。从该协会的行动目标上看,其将提升华茶的科技生产水平放在显要位置: 在上海和汉口设立协会总办事处;重要城市建立茶叶试验场, 研究改进茶叶种植、采摘、处理的方法;翻译相关外国报纸或书籍,向中国茶商提供知识信息;重视贸易市场,组织专门机构,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统一定价,关闭生产销售假茶的厂家; 整合各省茶商经营范围,成立一家通用公司负责出口业务;针对外国市场大力开展华茶宣传, 出版不同语言的茶知识手册,在外国报纸刊登广告;于外国的著名城市开设销售华茶的店铺,直接进入国外市场;调配出更多适合外国消费者口味的华茶产品,供外商选择[26](P179-181)。2年后,《远东时报》又对成立不久的“中国茶叶公司”(即著名的“华茶公司”)进行报道,认为这是中国茶商首次在其茶园内使用现代化机械进行直接生产经营,专为增强华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报道称该茶叶公司已注册5个不同品牌,并按外国市场需求分成不同重量的产品包装规格,如四分之一磅、半磅和一磅。上海的中国茶商还提出,需展开一场以小包装为特色的华茶广告推销活动[27](P763)。

1915年,民国政府在皖南祁门县创建“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 这是我国在近代最早建立的茶叶专业种植园与茶研究机构之一。《远东时报》对祁门的模范种茶场及其最新茶产品进行过专门报道:该农场的运营始于1915年冬天,由曾赴斯里兰卡学习茶叶种植技术的专家主管,占地约160亩,包括平原和山坡两种类型的种植土地。农场内有成年茶树7000株,幼苗40000株,后者数量的四分之三来自其他茶园的移植。祁门地区雨量充沛,农场排水系统设计优良。平时,农场约有16名工人;在采茶季节,数目会增加到40人。祁门模范种茶场的红茶产品,已销往杭州、北京等地[28](P680)。1918年1月,《远东时报》 的年度首篇文章便是《中国计划促进茶贸易现代化》,其详细介绍了位于江西省修水县的“宁茶振植公司”。当时该茶业公司的厂房正在火热建设中(图3),其所使用的现代化制茶机械和所运用的科学运营理念在全国范围都称得上名列前茅:在茶树培育环境上,已购买数千亩适合茶树种植的土地,位于优级茶叶的传统地理产区;在制茶机械上,整体设计的新建厂房,采用已得到中国茶商改进的符合华茶特点的最新式卷叶机、干燥机、筛分机、混合机等;在原料运输上,不惜成本进行全流程自动化传输,确保工人双手不会触碰茶叶,避免发生污染;在产品包装上,印刷考究,采取外国消费者喜爱的图案和颜色[29](P1-6)。令人惋惜的是,尽管《远东时报》如此看好这座宁州新建茶厂,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远离主要市场,茶业人才缺乏,不久惨遭失败。

除了大陆地区, 当时中国台湾的茶叶种植与贸易也逐渐兴盛,由于台湾海岛的地理原因,海运在台湾茶产业发展中占据着不为人注意的重要位置。20世纪初台湾茶的对外运输已较为普遍地使用蒸汽轮船, 各国茶商间发生关于轮船运输仓位比例的矛盾争端。1917年10月,《远东时报》称台湾茶叶外运的主要目标为美国市场, 但海运线被日本邮轮运输业所垄断, 尤其是日本三井公司控制着邮轮运输仓位的分配权。 美国茶商依赖于日方轮船,这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经过激烈争执,三井公司保留了控制百分之五十日籍轮船仓位的优势地位, 其余则按比例同英美茶商进行分配[30](P712)。20世纪20年代, 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茶业进行改造, 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开展行业重组。《远东时报》的专栏作者指出,台湾茶从生产到出口之间的中间商太多,成本在到达出口商时或翻了3倍之多,同时不少茶商掺加杂质导致国际声誉大跌。对此,台湾当地一方面拨出专项补助金,向茶农提供相关机械或贷款,免费给予茶树秧苗,设置肥料补贴;另一方面,将茶园生产者、包装商、出口商直接联合起来, 在台北成立“台湾茶叶联合销售市场”,以期对茶叶进行统一精加工与销售,实现营销方法的科学化改良[31](P263)。

通过《远东时报》关于20世纪早期亚洲国家的茶业报道可以看出,当时制茶机器已基本实现电气化,制茶科技的生产应用方兴未艾,茶厂与茶业组织的科学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使得相关国家的茶业整体产能和商贸规模得到极大提升,印尼、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在茶科技的开发创新上各具特色,而中国茶科技研发应用的前进步伐则较缓慢。这样的科技发展图景实际上反映出了20世纪早期华茶地位进一步衰落,而其他亚洲产茶国竞相扩大世界市场占有率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情况,为当今学者研究全球茶史提供了一个清晰直观的解释。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一方面虽然印尼、斯里兰卡茶业生产的电气化程度较高, 但其现代化茶厂中的各种类型的机器设备,大部分进口于欧洲工业国家,其茶业生产对外的依附程度不仅没有减弱,反倒因为电气化而一步加深;另一方面,日本茶业进行科技更新的同时,手工制茶的古老工艺得到保留延续,满足了国内传统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不同的消费需求。

这一时期亚洲各国茶科技的发展图景也给当前我国茶产业的未来规划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必须在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高度重视茶科技的作用,坚持推动茶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更新升级。

猜你喜欢
茶厂茶业茶叶
华侨茶厂换新颜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贵州茶业大事记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2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福建茶叶(2016年5期)2016-03-30 08:20:02
茶业新星——“冷泡茶”
广东茶业(2016年4期)2016-02-27 11:13:01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