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晶 朱世桂 刘馨秋
福建福安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产区,唐宋时即开始名茶产制,明代以后坦洋茶人培植出了优质茶树品种——坦洋菜茶, 因其茶叶大如菜叶而名,随后福安普遍种植。至咸丰同治年间,福安红茶制作技艺成熟,创制“坦洋工夫”享誉全国,当地茶叶出口贸易日盛,茶业发展达到顶峰。晚清至民国时期, 随着印度、 锡兰(今斯里兰卡,下同)、 日本等国茶叶贸易兴起, 以及洋商茶栈盘剥,中国茶业普遍遭受打击。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各个国家为应战采取边境封锁政策,中国茶叶出口持续走低。 虽然福安茶业亦受此波及, 但是福安茶商自发组建茶业研究会,开福安茶叶改良先河,福安坦洋创制的坦洋工夫红茶也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蜚声中外。福安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定的茶业改良决心以及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茶产量冠于全省,成为福建茶业近代化的先行区。
2022年,包括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史学界对近代福安茶业发展状况主要围绕福安茶业贸易和福安茶业改良两方面进行挖掘。 蓝图以近代福安坦洋贸易研究为中心, 探讨了近代闽东茶叶贸易与早期资本主义全球化关系问题[1];陈扬州对民国时期福安茶庄票发展状况做了初步探索[2]。而福安作为近代福建茶业改良的先行示范区, 是研究近代福建茶业改良的重点。 潘健等人在论述近代福建茶业改良问题上, 对福安茶业改良相关史实有所涉及[3-4]。总的来说,福安在中国茶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学界对近代福安地区整体茶业发展概况研究还较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近代福安地区茶业整体发展状况展开全面分析,尤其是对晚清以后外茶崛起、 中国茶叶市场整体走衰的情形下,福安茶业异军突起,且能够在1910年后形成其茶业领域的独特历史地位做进一步探究。本文拟以福安茶业发展的时空条件为背景,分析1910—1938年期间福安茶业的重要地位, 以期为福安茶业发展提供历史启示。
福安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自古有产茶传统,这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福安东临太平洋,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和,冬无严寒,降水充沛。福安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西部高,中间低,形成南北走向的狭长谷地。土质以花岗岩、凝灰岩、流纹岩、砂岩形成的红壤为主。 福安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排水透气性能极佳的地质土壤状况,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安地区植茶历史悠久,培育出了诸多优良茶叶品种。坦洋菜茶是福安本土茶种之一,其植株中等,分枝较密,芽叶的生育力和持嫩性都较强,且产量大,是制作名茶坦洋工夫的原料。另一茶叶优良品种为福安大白茶,是由知茶爱茶的福安畲族先民最早发现并培育出的。 该茶植株高大,分支较密,叶色深绿,茶叶的生育力和持嫩性也较强,且扦插繁殖力较强,也拥有耐寒耐旱的特性,适制红茶、白茶、绿茶,制成的成品茶,高香味浓,皆茶中极品。
福安背山临海,水网密集。闽东最长河流长溪,自北向南贯穿福安,于赛岐白马港入海,流经区域降水量丰沛,水系发达,福安境内皆属长溪水系。 长溪上游由东溪和西溪两条支流构成,于湖塘坂汇聚。长溪中游为富春溪,下游临近入海口,水域面积扩大,被当地人称为赛江。福安境内山低,又得益于长溪,自古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发达。明《福安县志》载:“福安,闽头浙尾,四固之地。陆行,非重冈叠嶂,则傍水临崖;舟行,非曲流百折,则长江一望。”[5](P29)
福安赛岐的白马港是闽东主要港口之一。港湾呈长葫芦形,古称甘棠港。白马港属湾中之港,受季风影响小,地理条件优越,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口,在北宋时期就已经作为重要的海上交通中转站。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三都澳成立福海关,而白马港作为三都澳港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东重要货物集散地之一。
近代福安的茶叶运销路线大致为:“大抵先由各茶庄雇夫肩挑茶箱至溪流之处(茶庄在溪流边者自可不须肩挑), 装上民船, 经赛岐而至福州。”[6]由此可见,福安密集的水网条件和坐拥天然良港的地理条件,以及悠久的茶业对外贸易历史,为福安茶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福安人民世代以茶为饮,依茶谋生,茶风浓郁,茶蕴浓厚。以茶礼为核心衍生出了众多优良家文化。晚清时期,福安坦洋工夫问世后,福安地区形成了数个以茶发家的大家族,他们注重家风传承,茶礼传家。福安的茶商起自农耕之家,虽通过茶叶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他们并非肆意挥霍,而是捐钱捐物,在家乡架桥建屋。据当地人口述,在福安茶叶贸易发展顶峰时期,很多基础道路建设皆由这些茶商出资,这也为民国时期福安茶叶贸易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
福安是中国重要的畲族聚居地, 据谱牒记载, 早在唐朝时期就有畲族先民迁入福安地区。明清以后畲族人口开始大量迁入福安地区。历史时期,畲民多傍山而生,因气候、生活习惯等原因,畲民植茶和用茶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种茶高手。畲族的迁入为福安地区带来了更多可资借鉴的植茶经验和丰富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茶风茶俗。 宝塔茶是畲族传统的重要婚嫁习俗之一,新婚当天,新娘娘家的“亲家嫂”会为前来迎亲的“亲家伯”敬上“宝塔茶”,她们会将五大碗茶叠成三层:1碗垫底,中间3碗,围成梅花状,顶上再压1碗。如何接茶则考验的是“亲家伯”的本领,他们往往用嘴咬着顶端的茶碗, 双手夹着中间的3碗茶并连同底层的那碗茶递给轿夫,自己则要一口饮干“宝塔”顶端的那碗茶。敬茶过程中往往还要对一段茶歌, 这也是畲民能歌善舞的真实写照。畲族茶文化为福安地区的茶文化注入了更加多元的新鲜血液,促进了福安茶文化的多元发展。
近代福安地区茶业生产贸易日趋兴盛, 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大宗特产茶叶的管理, 开始重视茶叶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建设。 福安茶业管理机构经历了茶商自发组织到政府专门管理的进程。1910年,在福安茶商吴步洲的发起下,福安茶业研究会成立,订立会则十五条,针砭时弊,开启了福安茶业界自主改进产品质量之先河。 福安茶业研究会至1922年因水灾停止活动。1934年秋,福建省政府为挽救福建茶叶生产,改进产制技术,设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创办茶科,委任张天福为校长,培育茶业专才, 树立复兴闽茶的始基。1935年秋,福建省建设厅在福安社口设立福安茶业改良场,委任张天福兼任主任, 庄晚芳为技师。1938年,福建省政府为复兴闽茶,着手整顿茶业,设立了茶业管理处,从事技术指导,并负责制茶资金的贷放,督导茶商联合经营制造,实行统制运销,废除茶栈层级,革除中间商人的层层剥削[7]。
近代福安茶业机构变迁,反映了福安茶业生产逐渐引起了闽省政府的重视,并最终发展成为闽省的茶业改良重心,其茶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亦可窥知一二。
《福建省志》记载,民国25年①(1936),福建省政府开始实行茶叶统一运销的政策。由福建省茶叶管理处发行的《闽东闽北红茶产制指南》中也明确表示:“严厉处罚逃避外汇私运出口,并在本省设立办事处,办理结汇事宜。本省地近海口,查有少数奸商,不顾中央法令,逃避外汇,私用民船装运出口,今后拟用缉私队严密查究,如经发觉,必严于处罚。”[8]除此之外,福建省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茶业管理规则,“茶为闽省最大特产……政府为指导茶农茶商改良制售……特制定茶业管理规则。该规则规定该省茶叶,都须经省政府建设厅茶叶管理局检验……并经茶管局登记检验给证明书者,准予自行销售……至茶商栽制茶叶,应一律接受茶管局所派指导人员指导……毛茶价格得由茶管局斟酌产茶成本及市场供求情形,于茶市前一个月,规定最低额,公布周知,买卖双方均应遵守……茶商营业,须向茶管局申请登记核准给营业许可证,并须依照下列各省的规定,从事收购毛茶。”[9]闽省政府对茶商茶农以及茶价都做了严格的规范。
近代闽省政府大力推进行业规范的制度以及统购统销政策无疑是挽救福建茶业颓势的有力手段,福安当地的茶业发展也逐渐回暖。高诚学在 《福安茶业概况》 中写道:“至民国27年(1938),省府着手整顿茶业,令茶商组织联号,由政府规定制茶额数,贷以相当资金,并统制运销,开本省的新纪元,茶商始有一线生机。”[7]
福安赛岐的白马港是近代重要茶港——三都澳港的组成部分。三都澳港于1897年正式对外通商,1898年成立福海关。“三都澳开港以来日尚浅,且本口附近特有物产仅有茶耳,而其产额年约十七八万箱,以二箱为一担弱”[10]。三都澳港因背靠福安、福鼎等闽东传统茶产区,故茶叶成为其主要贸易运输货物,后逐渐发展成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东南重要茶港。因而民国初年福安茶叶贸易情况可从三都澳茶叶贸易情况窥知一二。现将三都澳港1910年至1931年茶叶贸易数额剖析如表1。
表1 三都澳和全国茶叶出口量(1910-1931年)(单位:市担)
据表1数据可知,1910年至1931年,三都澳茶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10万担以上,且1918年占全国茶叶出口量高达22.83%。而1918年以后,全国茶叶出口总量锐减,但是三都澳茶叶出口量却基本保持稳定,且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稳定在11%以上,较1918年以前明显增加。由此可见,该时期在全国茶叶对外贸易衰颓的大背景下,三都澳港所倚靠的闽东茶区的茶叶经济受影响程度较小。而福安属于闽东茶产区的核心区,故该时段,福安的茶叶经济亦受时局影响较小,仍然保持其传统茶产区优势。
1936年,《中外经济情报》上刊载了《闽省福安茶业之调查:植茶面积估计六万亩全年产量约五六万担 福建省政府设立福安茶叶改良场以图改进》一文,对福安地区植茶面积和产茶数额作了简要介绍:“福安位于福建全省之东北……植茶之区,遍于全境七区九十九乡镇;植茶面积,据估计有六万亩有奇, 全县产茶额近十万箱,约五六万担,其中绿茶占十分之六,红茶居十分之四。”[6]
上述数据和文献资料记载反映了晚清时期三都澳港开辟后,对整个闽东茶叶产区产生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而福安因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以及悠久的茶业发展历史,更是无出其右,“东路茶区中,尤以福安产茶数量,冠于福建各县”[6],并逐渐发展成为闽茶改良试验核心区。
“茶叶商帮”一词最早由茶业经济文化史研究专家陶德臣教授提出。他认为中国古代茶叶贸易起源较早,茶叶商人群体由来已久。唐宋时期,茶叶生产兴盛,开始出现专业的茶商集团。但是,明中期以前茶商集体的贸易多为单一的分散行为,没有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商群体,因而有“商”无“帮”。明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地域性的,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以会馆、会所为联络中心的区域性茶商集团即茶叶商帮。福建茶叶商帮是中国主要茶叶商帮之一[11]。
福安地区自清朝雍正年间解除海禁政策后,茶叶贸易兴起,茶商群体开始出现。晚清时期,福安坦洋产制的“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至民国时期,福安以及周边县域所产的茶皆有“坦洋工夫”之称。每到茶季,福安当地较有名气的茶乡坦洋、穆阳、阳头、赛岐往往茶号林立,云集闽东乃至周边省份各路茶商,成为闽东重要的茶叶贸易中心。福安陆续形成诸多以家族为单位的茶商群体,他们纷纷建立茶号以及茶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体系,福安茶叶商帮应运而生,其中形成最早且最具典型性的应数福安坦洋的茶叶商帮。最早创制“坦洋工夫”的胡氏家族和施氏家族先后创立了“丰泰隆”和“万兴隆”茶庄。 茶庄经营者通常掌握出众的制茶技艺,技艺传承主要以家族为单位,同一家族的兄弟伯仲在掌握制茶技艺后又自立门户, 创建新的茶庄,因而形成了以家族为核心的茶叶商帮。 民国时期,“福安县有茶庄67家, 分布在县北部的东昆、潭头、社口、坦洋、晓洋、龟龄、上白石、财洪、沙坑等地计34家,占福安全县茶号的半数以上……西部穆阳有茶庄13家……南部赛岐、茜洋、甘棠计有茶庄8家,中部福安县城、阳头、溪东计有茶庄12家。”[12](P168)
民元前后, 福安的茶叶商帮还先后组建了“茶业会馆”“茶业研究会”,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本着合作精神,共同为福安茶业发展而努力,有发奋图存之气[6]。福安茶业商帮为福安茶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从清代坦洋村村民胡福四将了解的红茶制作方法运用到坦洋菜茶的制法之中,坦洋工夫红茶成功问世,带动了周边县市茶农效仿和大规模生产。坦洋工夫红茶出口远销到西欧多个国家和地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授予“坦洋工夫”以金质奖,英国王室指定“坦洋工夫”为王室专供茶,坦洋工夫茶艺品牌享誉海内外。
福安当地的茶庄集制茶与售茶于一体。茶庄经营者通常掌握出众的制茶技艺,他们会将品牌和技艺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该品牌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技艺,一旦技艺失传,品牌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和价值,即技艺是品牌的内核,而品牌是技艺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而福安茶叶主要由茶庄收买毛茶,为确保质量,经过精制装箱后运至贸易口岸;或者通过洋商茶栈运销国外;亦有由茅茶行经手卖给茶叶店或花香茶行,经二次加工制成燻花销售。1935年, 坦洋胜大来茶业公司推出的英文防伪文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民国时期,茶企已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与质量意识[13]。
近代福建的茶叶改良计划多以福安为中心,先后在福安地区创办茶业学校、 设立茶叶改良场、建设福建示范茶厂福安分厂。此外,福安茶业改良萌芽较早,在晚清时期,福安茶商为改良行业风气,恢复茶叶国际竞争力,挽救茶业发展颓势,自发组建了“福安茶业研究会”,开闽省茶业施行改良之先河。
1910年,福安茶商组建了福安茶业研究会,由茶商吴步渊担任会长, 针对当时福安茶业发展状况,订立会则,例如:限期摘制;红绿茶分区采制;严禁假茶、假片及掺和泥沙等;严禁买卖湿茶;划一用秤等十五条。此后,福安茶业研究会开始推广当地茶种;细化管理会则;规定划一磅秤以海关秤为准;茶价开盘若干,各洋行须悬牌公布;保护茶树,注意农园管理等。其间略有成效,1915年,茶市旺盛,茶利颇丰;但1918年开始衰落。至1922年,因水灾,福安茶业研究会停止活动,关于福安茶业对外交往事宜由福州福安会馆管理[14](P177-178)。
福安茶业研究会成立的10年间,为福安茶种推广和茶业改良做了系列努力, 但收效甚微。该组织由福安茶商自发创立,始终代表茶商阶层的利益,以提高茶利为最终目的。此外,他们仅看到国外茶叶强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现象,并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国外茶业兴起的本质是茶叶生产技术的大幅进步,而福安茶商的改良措施仅聚焦于规范市场规则层面,并未深入改良茶叶生产制作技术,故此次改良实效并不明显。
1934年春②,陈鸣銮任福安中学校长,心系福安茶业改良事业,拟呈主管官厅,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创办职业学校,制订改良计划,促进茶业改进。同年秋,经福建省建设厅批准,建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并设立茶科,委任张天福为校长,培养掌握茶业知识技能人才,以改良茶叶生产。创办之初有学生35人,农科教员及茶师数人,校内设有农场、茶场以及茶业研究室等。1937年,福建省建设厅因考虑到国内茶业专门人才缺乏,故将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改为高级,设立高级茶叶科[15],是年有教职工16人,学生84人[16]。1938年,因战争原因,该校迁往连城,并与长乐、南平的农业职业学校合并成为福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7](P178-191)。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是中国首个创建茶叶专科的学校,在张天福先生呼吁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指导下,为福建省乃至全国茶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专业人才。
为促进闽茶改良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民国二十四年秋,建设厅陈体诚厅长,决定筹设茶业改良场……当以(福安)县北社口镇,为福宁场地之中心地域, 复系福安寿宁两县交界之要镇,乃决定设场于是”[18](P1)。 该改良场委任张天福为主任,并派其赴上海、杭州、祁门等地考察国内茶叶状况。委任李联标为技师,林庆森为技佐,郑长昌、林敏章为练习员,并于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内设临时办事处。次年8月,改良场筹设完毕。1938年8月,更名为福建农业改进处茶业改良场。同年9月,因战乱迁往崇安(今武夷山市)。
福安茶业改良场设立后, 其业务主要分为事务和技术两方面。改良场的事务主要有征收场地、建设制茶工场和场舍以及购置机械。民国时期,机械制茶在印度、锡兰、日本等国已经开始普及,但是在中国还处于萌芽阶段。 福安茶业改良场建设完毕后,张天福先生于日本购进了一批制茶机械,开启了福安机械制茶之先例, 不但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而且充分保留了茶叶原质,色香味极佳。在技术方面, 改良场主要负责调查福安权限茶叶概况,垦辟新的试验区、茶园,进行栽培试验,同时设计创制一些新式制茶器械等[18](P10-56)。
福安茶业改良场以福安为实验区, 在张天福、庄晚芳等茶叶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国外先进制茶机械, 并全面改良种茶和制茶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福安茶业改良场与福安农业职业教育相结合,见之于执着行事,促进闽茶改良成果转化,先后为全国茶业发展培养了诸多茶业专业人才,推进了中国的茶业从近代化走向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福安逐渐成为福建茶叶改良核心实验区,其改良进程不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改良态势稳中向好,在全国茶业发展迟滞的大背景下, 一个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福建小县城——福安,让人们看见了中国茶业近代化不断迎难而上、稳步前进的坚毅步伐。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安茶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福安先后成立了“福安茶厂”,“福安茶叶生产技术指导站”,“福安农业技术学校” 也更名为“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并沿袭旧制开设茶学专业学科门类;至1953年,福安制茶开始全面由手工向机械过渡;福安还致力于引进和选育优良茶叶品种,并形成了多个茶苗繁育基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福安当地也先后设立茶业局、茶叶学会、茶业协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共同促进福安茶业走科学化、专业化发展路线。历史的积淀和新的生机,让福安茶业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茶产业是福安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研究近代福建茶业及福安地区茶业改良,古为今用,对现今聚焦于福安地区整体的茶业发展大有裨益。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史料,聚焦于近代(1910—1938)福安地区茶业发展状况,以期立体地呈现民国福安茶业的历史样貌,激发各界茶人薪火相传,延续并发扬福安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助力福安全面乡村振兴。
注释:
①根据2002年出版的《福建省志·政府志》中是定为民国25年(1936),福建省政府开始实行茶叶统一运销的政策。而高诚学在《福安茶业概况》中写道:“至民国27年,省府着手整顿茶业,令茶商组织联号,由政府规定制茶额数,贷以相当资金,并统制运销。”《福安茶业概况》写于1940年,作者高诚学时任福安县县长,作为当时人记载当时事,理应具有一定可靠性。
②关于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建立时间, 虽然今天诸多文章和书籍将其定为1935年, 但是据笔者所查阅的《福安茶业概况》一文中记载的时间为民国23年(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