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

2023-11-03 17:49郑登滨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社交网络传播效果

郑登滨

[摘要]当前,社交网络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社交网络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及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载体、传播模式、传播动机的传播环境要素产生变革,并存在信息失序、信息茧房、媒介依赖的传播障碍。对此,文章基于社交网络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现实基础和客观障碍,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交网络的传播特点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依托社交网络,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的优化路径,通过“协同化”传播、“故事化”传播、“规范化”传播,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交网络;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效果;有效性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交网络工具已从早期的论坛、贴吧等发展到近年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应用。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与社交网络高度融合,并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信息获取、情绪宣泄、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这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面对媒体环境的变化,如何运用社交网络促使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更好地遵循信息传播规律与大学生成长规律,将传统思政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以社交网络为切入口,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环境、传播障碍,提出传播优化路径,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有效性。

一、基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现实基础

社交网络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内容生产与信息互动平台,展现一定的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网络思政教育不断创新,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移动社交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加速了思政教育的知识价值传播,满足了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求。

(一)传播载体:思政教育嵌入社交网络

思政教育既是具有特定目的的独立运行的教育系统与社会实践活动,又将思想理念、观点要求、实践活动、教育路径等直接或间接地嵌入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与媒体传播网络,从而呈现明显的嵌入式存在特征或发展趋势[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在现代传媒日趋发达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嵌入现代媒体传播,发挥媒介传播优势,通过现代媒介向大学生传播思政教育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即时传播、平等互动等特性,突破了时空限制,赋予了教育主体平等的传播权利,相较于传统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个体习惯的培塑与养成具有深刻影响,有助于嵌入思政教育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凸显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价值。当前,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频率高、覆盖面广,这为高校依托社交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带来新契机,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既扩大了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又拓展了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丰富了教育传播形式,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教育的单一说教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及时调整思政教育内容、手段,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抢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传播主流思想与先进文化,抵御意识形态风险。

(二)传播模式: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多元互动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思政教育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活动,是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行为和过程[2]。社交网络的出现及其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传统方式,使知识、观点和思想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式,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多元互动,这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与平台。

相比传统传播载体,社交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在传受关系、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上更加多元,呈现去中心化、互动化、社交化的特征,有利于加快高校思政教育传播。一是形成双向多元互动传播。依托社交网络,网络思政教育传受双方可以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大学生作为传播主体拥有生产信息、表达观点的权利,可以通过发帖、评论、转发等形式记录生活,表达意见,分享观点,从而拓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空間。二是丰富内容传播手段。依托社交网络,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声音、视频、表情包等形式呈现传播内容,使内容更加立体化、视觉化,图文并茂、声色俱全,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感性认知,提升感染力。三是实现裂变式传播。依托社交网络,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改变以往的树状式传播方式,通过多点链接的方式,将各个社交平台编织成信息传播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思政教育碎片化、开放式传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增强教育传播效果。

(三)传播动机:信息获取转向自我呈现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体,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他们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的行动,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传播需求即传播动机,是个体决定行动的内在动力,传播学家麦奎尔等人将受众的媒介接触需求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创造了全新的信息环境,也已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情绪宣泄、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动机从信息获取转向自我呈现。在社交网站上,大学生通过自我语言的表达、心情的分享等展示个性,塑造形象,从而满足“晒自己”的心理[4]。社交网络既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社交平台,也促使大学生进入丰富多彩、宽广无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从传统思政教育的信息灌输转向通过传与受的社交互动获取有价值的思政信息和知识,并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沟通世界,塑造人格,加深自我社会化发展程度。

二、基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客观障碍

在广义上,有效传播指所传播的信息能到达受传者并被受传者接收和理解。而从劝服角度来说,有效传播指传播能够达到改变人们态度,使之符合传播者的意图[5]。当前,社交网络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提供多元的传播机会,有利于达成积极的传播效果。然而,由于媒介自身具有的技术属性以及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是否有效以及传播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更取决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与践行情况。基于此,依托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客观障碍。

(一)信息失序:去中心化传播与主体权威消解

当前,在社交网络中,各种不同立场观点、思想观念、利益取向的信息相互充斥,不断影响人们的思想,甚至存在误导性、虚假性、有害性的信息,导致信息失序。社交网络上信息失序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信息传播技术的结构性因素,又有个体的主体性因素。一是去中心化传播特性。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传播特性赋予了内容信息快速生成、传播的能力,也使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媒体、企业,而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个体等多元主体,这虽促使产生多元思想观念和表达,但也因缺乏有效监管而导致信息生成、传播和消费的无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传播。二是主体权威性的消解,在“人人都是信息传播主体”的传播赋能下,学校、教师的中心地位被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权威地位也被不断消解,这不利于大学生增进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客观上加大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难度。

(二)信息茧房:圈层化社交与数据算法桎梏

信息茧房是一个社会传播学概念,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被自身兴趣所限制,导致思维逐渐狭隘,生活局限在信息茧房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持,近年来,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可以根据受众行为偏好,向受众精准推送信息,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息精准传播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信息茧房的情况,不利于信息的开放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封闭与传播偏差。同时,社交网络作为一种社群化网络传播工具,具有圈层属性。社交圈层叠加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既加速信息圈层化传播,使信息实现精准推送,又进一步窄化信息传播,使圈外信息被共同遮蔽,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此外,在社交网络去中心化、圈层化传播和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的共同作用下,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休闲、情感、娱乐、生活等个体叙事和碎片化表达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内容,这促使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同质化,不利于优质思政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削弱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

(三)媒介依赖:过度媒介依赖与沉迷娱乐信息

各种调查显示,在社交网络中,部分大学生通常会利用大量时间看微博、晒朋友圈、刷短视频等,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及其社交移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大学生形成对媒介使用的过度依赖,甚至有些大学生存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5小时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优质文化供给,也不利于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度媒介依赖问题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亟须重视与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过度频繁地使用社交网络容易使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空间中的虚幻现实,既严重挤占其正常学习时间,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会造成大学生在情绪上、心理上的负担,不利于其准确认识现实,以及对学习、工作形成深度思考能力,甚至使其对现实环境产生失真,满足于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实践,进而出现现实社交障碍。另一方面,过度沉迷娱乐信息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利于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甚至当大学生习惯于沉迷娱乐信息时,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相应阈值就会不断增加,同时不良信息也会阻碍大学生自控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的提高,由此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的优化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6]。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势,克服传播障碍,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交网络的传播特点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优化传播路径,注重思想引领、价值引领、机制引领,提升传播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一)“协同化”传播:推进协同传播,培育社交网络思想引领的聚合力

当前,多元社交媒体应用已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媒体环境也更加开放,传播渠道更加多元。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时应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将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场景融合起来,构建多元互动协同的传播新模式,形成同向同行、线上线下的协同传播效应,拓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覆盖面,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力。

一是加强育人主体协同。高校应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管理者的网络思政教育能力,主动占领社交网络传播阵地,掌握传播主导权,净化社交网络环境,形成教育传播工作合力,并发挥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强化其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现与社会、教師、家长在社交网络中的协同育人。二是加强传播载体协同。高校应根据不同社交网络的功能和特点,以及网络思政教育的目标属性,选择合适的传播载体,主动占领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网络阵地,构建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矩阵,协同发挥各类社交网络作为传播载体的作用,扩大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辐射范围,形成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合力。三是加强线上线下场景协同。高校应构建虚实融合的思政信息传播场景,利用社交网络聚合效应,将不同传播圈层的大学生聚集到社交网络平台上,将线下的思政课堂、班团活动、学习交流、心理咨询等搬到线上,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影响力。

(二)“故事化”传播:优化传播内容,提升社交网络价值引领的感染力

由于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容易被多元的社会信息影响,不利于辨别信息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在依托社交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时,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着眼于为大学生提供蕴含教育内核的思政内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思政故事,突出鲜明的政治导向,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优化内容表达策略,呈现既符合大学生现实需求又蕴含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突出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传播内容,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制作生动新颖、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思政内容,以较为轻松、活泼的沟通方式,营造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氛围,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感知、领悟、内化,让社会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要开展显性思政教育,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加强对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批评,通过通俗化、故事化、平民化的议题设置与内容表达,深入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巩固与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是优化内容表现方式,探索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发挥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高校要综合运用文字、音频、短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来丰富传播载体,以讲故事、模拟场景等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让网络思政教育更生动、更有内涵。

(三)“规范化”传播:强化信息把关,构建社交网络机制引领的推动力

良好的网络机制有助于网络思政教育在多变的社交网络环境中保持内容传播活力与定力。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要做好网络把关,坚持正确引导,净化网络环境,发挥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的职能,注重网络机制创新,建立一支由高校党委领导、党政部门协同、宣传学工部门落实的专业化、高素质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增强舆论引导力,杜绝社交网络媒体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传播,牢牢把握社交网络环境下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一是完善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人工审核与网络管理,做好信息把关人,及时发现不良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另一方面,高校应促使大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提升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把关能力,发挥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参与作用,进行正向发声,引导言行规范。二是完善舆情监控预警机制。高校应成立舆情监督队伍,增强政治敏锐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络信息收集、研判、预警,合理处置负面信息和苗头性危机,回应大学生关切的话题,正向引导舆论。三是完善信息应急处置机制。高校面对潜在错误思潮与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进行积极处理与回应,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良信息,及时让大学生了解情况,把握舆论主导权。

四、结语

当下,社交网络已深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基于社交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必要的育人工作手段。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高校应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传统思政工作方式和社交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条件,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势,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客观困境,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主动占领社交网络阵地,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思想引领聚合力、价值引领感染力、机制引领推动力等三重合力,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形成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2]徐建军.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J].现代大学教育,2009(05):58-60.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彭春雪.社交网络兴起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学理论,2013(36):364-366.

[5]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8):18-19.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社交网络传播效果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基于图片分享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应用分析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浅谈花样跳绳对我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有效性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