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方微信视频号思政育人成效提升的实践探索

2023-11-03 17:49王超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0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

王超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和运行的当下,短视频易于传播、制作简单、生动有趣的特点迎合了当代青年学生的喜好,在学生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微信视频号,展示学校风采、聚焦热点动态,不断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

随着融媒体和5G时代的不断发展,短视频愈发成为内容创作的重要形态。2020年1月,在短视频市场整体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腾讯在微信推出了微信视频号,这为高校在融媒体背景下讲好校园故事、展现高校形象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校园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对高校而言,借助短视频平台构筑宣传阵地意义重大,深入挖掘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补充,有利于思政教育效果更加深入人心,使高校官方微信视频号成为高校另一张生动的校园名片。

一、利用微信视频号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微信上线视频号这一功能,国内大部分高校陆续开通官方微信视频号并投入运营,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在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的资源。而随着用户量和使用率的不断攀升,微信视频号在短视频领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建设的需要

2021年5月,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推动高校公众号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聚焦高校思政工作时代特点和高校师生现实需求,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对重点建设一批优质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具有教育宣传、价值引领和服务交流等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号赋能思政教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更是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趋势[1]。而作为微信公众号的重要功能的视频号,将更有利于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创新性和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

5G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短视频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手机上诸多剪辑App的存在,让原本专业化的视频拍摄、剪辑等工作门槛降低。短视频用户即使没有专业团队和拍摄剪辑经验,也依然可以实现视频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这为喜好新鲜事物的青年学生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吸引广大青年驻足短视频平台。同时,相较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强调娱乐性,微信视频号更加强调社交属性。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并乐于表现自己,相对文字和图片等表现形式,视频所能表现的内容更丰富,其形式也更加新颖,所以微信视频号更能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关注,也更有利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

二、高校微信视频号在思政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微信视频号的出现,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便捷、更直观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实现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这种可视化的方式丰富了教育渠道,也进一步扩大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虽然高校利用微信视频号开展思政教育确实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些许不足,须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一)平台定位不清晰,媒介融合有待提高

通过1—2年不等的运营周期来看,现今众多高校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低于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虽然重视对微信视频号的建设,但对其平台定位并不清晰。多数高校把微信视频号作为学校现有宣传渠道的一个补充,在发布作品时经常存在简单复制粘贴微博、抖音等平台内容的情况,并没有充分发挥视频号这一平台的特有优势,导致部分学生在发现视频号与其他平台内容雷同的情况下取关。这种缺乏清晰定位和发展规划的情况,也导致高校微信视频号发展稍显滞后。二是微信视频号虽然脱胎于微信公众号,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诸多高校往往忽视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没有发挥出微信公众号本身的引流作用,并且对视频号存在认识差异和缺少全局考虑,导致高校思政工作者在视频号的媒介融合方面考虑不全面。在新媒体时代,要想不断提升微信视频号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媒介间的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是很有必要的。

(二)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内容吸引力不足

据笔者了解,目前各高校的微信视频号运营团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教师,一般担任指导老师;二是学生团队,一般由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的志愿者组成,分各个部门或工作组开展工作。因为前期已有微博、微信等新平台运营的经验,所以各高校在视频号的运营建设上通常会沿用之前的做法。但这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受制于人员数量和能力素养,现有视频号的运营团队大多是从原来微信或者微博的运营团队中剥离出来的,有些高校甚至直接在微信运营团队中建立一个视频号工作组,这就导致高校微信视频号的运营总处于一种难以为继的状态。二是视频号毕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要在短时间内了解、熟悉并能掌握其运行机制,对运营团队的要求极高。党委宣传部教师日常工作较多,学生团队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受制于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新媒体运营能力,容易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在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影响下,高校微信视频号不管是从栏目设置、文稿撰写、视频拍摄及剪辑等方面来看,专业化水平都有待提高。

(三)品牌特色不鲜明,师生参与度不高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色各样的新事物和新现象层出不穷,如果各高校难以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那注定会被其淘汰和吞噬[2]。据笔者了解和比较发现,大部分高校在微信视频号内容制作上存在缺少品牌特色、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在内容生产、主题创作、拍摄手法上存在相互模仿、趋于同质化等情况。例如,抖音上出现某一热点短视频,部分高校就开始争相模仿,美其名曰某某话题的某高校篇,其背后体现的是运营团队内容策划能力的不足,缺少打造学校自身品牌和特色的勇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视频号中涉及思政教育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更别提经过系统规划和细致策划的思政内容了。另外,在运营者脑海中总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因为线上人数较多,所以线上思政教育的效果就一定比线下的效果好。这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以微信视频号为例,参与视频制作运营的主要是部分师生群体,相较于线下的活动,师生直接参与进来的机会是较少的,大部分师生已经由原来的活动直接参与者变成了视频受众。这种身份和角色上的轉变带来的影响使师生不易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师生对视频号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下降,进而弱化视频号思政教育功能。

三、高校微信视频号思政育人成效提升的策略

依靠微信公众号庞大的用户数量,微信视频号自上线起就迅速成长为与微博、B站、微信等平台并驾齐驱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之一。虽然各高校也逐渐有意把微信视频号打造成为高校网络思政和文化育人的新阵地,但高校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尚且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了解和总结微信视频号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劣势后,高校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微信视频号建设,唱响主旋律、讲好校园故事。

(一)突出思想引领,抢占舆论高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这也导致学生的思想较易受到外界影响。以往高校思政工作者主要使用易班、QQ、微博、微信等线上平台开展思政教学,但思政工作者普遍以说理教育的方式为主,跟学生之间缺少长期有效的交流互动,最终导致这些平台变为发布通知公告的工具,思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短视频的崛起和风靡,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打破这种教学困境提供了可能。高校在运营微信视频号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平台的优势,一方面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立德树人等工作,积极展现学校奋发有为的发展势头和师生勤学努力的精神面貌,在大力宣传学校良好形象的同时,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另一方面,高校视频号的定位也应以着重为师生做好服务,开设和培育让师生喜闻乐见的版块和栏目为主,例如,做好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大学生身边榜样等主题的视频作品创作,通过生动活泼的视频画面讲解思政教育内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专业团队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思政因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而备受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而要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必然离不开网络思政的积极参与。所以,近年来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主动地适应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思路,牢牢抓住网络这一重要阵地,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积极拓宽思政育人渠道,力图构建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格局。例如,各高校都在积极构建融媒体矩阵,学校、学院、师生等群体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加入融媒体矩阵运营和管理中,提高网络思政成效。微信视频号的运营也应积极融入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当中,从而拓展微信视频号平台的广度与深度。并且从近年来各高校的微信视频号运营情况来看,成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团队的水平和能力,所以各高校理应建设一支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知识扎实并且熟悉新媒体运营的专业化团队。为此,人员组成就不应该仅局限于宣传部教师和学生社团成员,高校应该广泛吸纳有想法、有能力的师生加入团队中来,并且高校要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团队进行培训、多组织运营团队参加新媒体类型的交流学习会,提升团队的业务水平和创造力。

(三)注重内涵建设,突出时代特征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关注度往往难以维持,这就要求微信视频号產出的作品既要有贴合时事的时效性,也要有满足交流和分享需要的社交性,这也是高校不断提升微信视频号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微信视频号在平台运营、内容产出、效果反馈等各方面要进行优化创新,结合学校自身优势讲好校园故事、打造特色品牌、树立学校形象。高校微信视频号的运营团队应该精准地把握住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心理诉求,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一些学生想看并愿意转发的优质作品。但同时运营团队也应充分考虑视频作品的思政性,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引领等融入作品内容中,结合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丰富思政教育维度,引领广大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媒体社交已发展为青年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所以各高校更应尽快抢占思政教育高地、引领舆论导向,打造“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

四、结语

在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都是行走的传播载体的当下,微信视频号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手段。但高校思政工作者也应该意识到,视频号的出现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阶段,如何在现有思政类微信公众号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巧妙灵活地把微信视频号运营起来,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活力,也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解决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钟亚楠.共青团中央:善用新媒体凝聚青春力量[J].中国记者,2022(06):27-29.

[2]陈恬,孙明辉.短视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23):5-6.

[3]孟梅.视频号:立足微信生态未来可期[J].中国报业,2020(17):125.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
采用开源路由器实现多功能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江苏生鲜产品微信公众号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