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冯 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无锡 214121)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对其工作本身、工作条件与工作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属于心理学范畴[1]。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可以使高校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提升幸福感、认同感,减少工作的负面情绪,对体育教师管理方针与政策具有显著指导作用。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或访谈方式,将省内部分高校或市内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的问卷结果及访谈内容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例如:诸葛伟民撰写的《浙江、上海、江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2],陈黎明撰写的《唐山市高校体育教师自我实现与发展满意度分析》[3],周玉红撰写的《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个体特征对其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4],蔡东山撰写的《福建省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5]等。目前,我国不同地域、区域、层次的学校在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职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研究整合了中国知网检索到关联度较高、文献质量较好的39篇关于高校体育教师满意度的文献成果。基于扎根理论、归因理论指导分析,应用Nvivo 11软件进行编码建构数据模型,并找出核心影响变量以提供调控建议。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主题词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手动去除与本文主题无关的期刊、报纸、会议等,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9月1日,得到有效数据39篇文献成果,基于扎根理论,应用Nvivo 11软件,以“词语”为编码单位对大约20万字的文献全文进行归纳分析,构建数字编码结构模型。
1.2.1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著名的质性研究方法,它从资料中建立理论,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由于质性研究需要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进行理论构建或者获得解释性理解[6]。本研究利用Nvivo 11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码。Nvivo 11软件是美国 QSR 公司开发的一款定性数据分析软件,它能够对多种形式的研究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和呈现,以此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直观性[7]。通过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采用边阅读、边编码的方式对样本文献资料进行数据编码,过程中不断进行增加、删减,形成具有从属关系的三级节点,即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最终形成双层圆环式结构模型。
1.2.2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断的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理论。经过多种思潮的不断发展,韦纳的归因理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归因维度模型,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韦纳归因理论的核心是三个归因维度(内外源、稳定性、控制性)、两者的关系及与归因后的期望、情感等心理特征的关系[8]。本文利用归因理论模型将Nvivo三级数据编码分别作内外源向度、稳定性、控制性分类,深入探析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核心干预变量。
主要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编码,以“词语”为节点编码处,得到147个参考点、35个节点,即为三级参考点和节点数量,这些节点位于从属关系的最底层,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始影响变量。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的结构模型利用Nvivo 11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码,编码归纳方式参考Nvivo 11软件质性研究相关核心期刊,以确保编码归纳信度。经过对搜集到的科研资料进行信息抽取和节点编码,得到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的节点数据,形成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节点归纳制图,将三级节点数据归纳后,得到14个二级节点,二级节点位于图中外圈;5个一级节点,即学校政策与管理、工作业态、外界因素、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位于图中内圈,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高度概括后的主要影响变量。因三级节点有35个,数量较多,故图1中仅列出编码后的一级节点和二级节点。
该模型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圆环式结构,圆心为研究主体,即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以双层圆环表现层次结构关系,每层圆环内部节点划分维度范畴[9]。由该模型可知,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由5 个一级节点和 14个二级节点构成;每层圆环扇形区域的大小由编码参考点数量决定,代表其节点数量。在一级节点中,所占节点数量排序依次为:工作业态、学校政策与管理、个体特征、外界因素、情感体验。
选择式编码的关键在于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及结构模型图归纳出核心类属变量。本文结合韦纳归因理论,进一步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变量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生性因素。其中,外源性因素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内生性因素是指区别于他人、以自身主观意愿而转移的影响变量[10]。外源性影响变量的编码参考点占比为76.2%,内生性影响变量的编码参考点占总参考点的23.8%,外源性影响变量将作为主要影响变量展开研究。
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结构模型结合韦纳归因理论中的能控制性、稳定性、因素来源3个向度,根据因素来源向度将5个一级节点分为外源性因素、内生性因素两大范畴,根据各级节点的编码数据参考点数及归因分析表,对各类节点进行归因分析,以期找出可控性强、稳定性高、中心性强的影响变量,并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管理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3.1.1工作业态 “工作业态”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在事业、工作中所处的发展环境及表现出来的工作状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上升空间往往比较受限,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业态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业态节点是一级节点中参考点数最多的,参考点数总计为62个,占总点数的42.1%,属于外源性主轴影响变量。二级节点为4个,按参考点数数量排序分别是职业发展、工作条件、人事关系、自身性质。
首先,职业发展包含的参考点数最多,为22个,三级节点为4个,属于可控、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职称与晋升、进修学习、成长与发展、科研成果产出。其中,职称与晋升参考点数为14个,占比最高,科研成果产出为2个,占比最少。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教师对职称与晋升的重视程度最高,职称与晋升能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因此,“职业发展”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外源性核心影响变量进行干预调控。
其次,工作条件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7个,三级节点为2个,属于可控、稳定向度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办公设备条件。其中工作环境参考点数为15个,占比最高。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教师对所处的工作环境比较重视。工作环境包括场馆设施、教学环境、办公室环境等方面。高校体育学科对学生学习专业项目有教学课程要求,大部分高校采用体育专项课上课模式,即学生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上课,例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而这些项目对场馆有严格的要求,必须配套相应的场馆,如果不具备场馆条件,那么课程将无法进行。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择业时对学校各类体育场馆的重视程度也是其择业的重要因素。高校应积极完善体育场馆建设,同时配足基础的办公设施,例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必备设施,以提升教师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保障体育师资的引进与稳定。“工作条件”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外源性核心影响变量进行干预调控。
最后,人事关系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6个,3级节点为2个,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其中,同事关系参考点数相比上下级关系更多,为13个。由此可知,良好的同事关系能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在部门集群或学校集群中有更好的工作体验。高校学生数量多,体育教师数量相比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多、学历层次更高,相应的同事关系更加复杂。人事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人事关系处理得好,工作满意度就高,积极性更强,反之则是“如坐针毡”,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但由于其不可控、不稳定的性质,故人事关系虽是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却极难调控、无从下手,不建议调控。
自身性质包含的参考点数为7个,3级节点为2个,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工作本身和自身性质。其在“工作业态”所属节点中占比最少,工作本身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兴趣、工作具有的挑战性等,体现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本身特点,其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少,干预可能性低。
“工作业态”节点包含的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见表1。
3.1.2学校政策与管理 学校的政策与管理,即指学校制定的政策制度和管理行为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外源性影响。学校的政策与管理在一级节点中参考点数数量位居第二位,参考点数总计为35个,占总点数的23.8%,属于外源性旁轴影响变量。二级节点为4个,按参考点数数量排序分别是福利待遇、政策制度、管理水平、学校类别。
首先,福利待遇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7个,三级节点为3个,属于可控、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工作福利、工作收入、付出与回报。其中,工作福利与工作收入参考点数分别为8个、7个,占比接近,付出与回报为2个,占比最少。由此可知,福利待遇下的3个三级节点实质内容基本一致,均体现福利及待遇二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浪潮下,我国经济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物价、房价也呈直线上升,在职业满意度研究中,福利待遇是最直接、最满足实际需求的重要因素。如今,我国高校福利待遇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定,同一地区的学校差距不大,但据相关研究得知,目前部分高校课时绩效对体育课程存在一定比例的“打折”,这与体育课程在高校中的受重视程度相关,校方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该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简单,因此,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收入。当前,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教育,2022年6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11]。其在第三十一条中强调:“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足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因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只有保证高校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才能留住体育教育人才,让其更加安心地做好教育工作。“福利待遇”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外源性核心影响变量进行干预调控。
其次,政策制度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5个,三级节点为4个,属于可控、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管理制度、参与决策、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其中,管理制度占比最高,为10个参考点;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最少,为1个参考点。政策制度主要是指学校针对教师所制定的制度、管理、考核等相关内容,在中小学中,体育教师在管理制度、考核方面与主课教师相比具有一定“照顾”成分。但高校的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在制度管理、相关考核方面基本相同,高校没有主副科之分,只有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区别,所有学校的体育课均为必修课程,因此,学校对其他学科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抓住“政策制度”可控性的特点,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体育教师的考核制度,发挥体育教师的长处,使其通过教学弥补科研短板,减轻科研压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因此,“政策制度”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外源性核心影响变量进行干预调控。
最后,管理水平和学校类别包含的参考点较少,且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小且难调控,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学校政策与管理”节点包含的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见表2。
表2 学校政策与管理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
3.1.3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是指除学校主体与教师个体因素以外的因素,一般指社会及家庭环境方面的外源性影响变量。外界因素是一级节点外源性因素中参考点数最少的,总计为15个,占总点数的10.2%,属于外源性其他影响变量。其二级节点为2个,分别是职业认可度与家庭环境。
职业认可度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1个,三级节点为2个,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社会认可度、工作认可度,参考点数分别是7个、4个。社会认可度和工作认可度大体可概括为“全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程度”。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相比中小学而言较高,但相比其他学科教师仍然较低。提高认可度不仅要从学校、政策等方面着手,而且需要政府部门在全社会中下功夫,引导正向价值观,提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包含的参考点数为4个,三级节点为3个,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外源性因素,包括配偶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影响,占比点数较少。在编码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家庭环境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家庭对高校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对择业的影响较小,但大多家庭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高校体育教师。
由此可知,“外界因素”中的职业认可度和家庭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相对满意度较高,且参考点占比较少,属于外源性支援类属,无须过多干预调控。“外界因素”节点包含的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见表3。
表3 外界因素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
3.2.1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是指以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的个性化特征。个体特征节点是一级节点内生性因素中参考点数最多的,参考点数总计为27个,占总点数的18.3%,属于内生性主轴影响变量。二级节点为2个,按参考点数数量排序分别是职业特征、人口特征。
职业特征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5个,三级节点为4个,属于可控、不稳定向度内生性因素。三级节点按照参考点数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工作年限(7个)、教师学历(5个)、工作时间(2个)、教育背景(1个)。由此可知,在职业特征中,工作年限参考点数最多,工作年限及工作时间对职业的倦怠程度具有重要影响。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burnout)引入专业领域。他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从事助人行业的人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所导致的疲惫状态。”[12]故工作年限越长,高校体育教师对工作的倦怠程度越高,满意度随之降低。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重视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加强对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13],国家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全国本专科高校共计2 700余所,大多高校对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除体育及艺术教师外,提升到博士学位。体育教师和艺术类教师博士数量稀少,因此,大部分招聘还是硕士学位。但学历上的差距在校内会显著体现在评聘职称、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职业特征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内源性因素中的核心类属影响变量,根据其可控性特点,教师自身应积极调整倦怠情绪,不断提升学历学位,将终身学习的口号付诸实践,提升职业满意度。
人口特征包含的参考点数为12个,三级节点为2个,属于不可控、不稳定向度内生性因素,分别是教师性别、教师年龄,其参考点数分别为7个、5个,教师性别、年龄是具有个性化的、不可改变的固定属性。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不断攀升,女性教师在女性特有的心理状态、生理结构以及女性角色定位影响下,相比男性教师更容易对工作满意度产生问题。但由于人口特征具有不可控、不稳定的特点,因此,调控难度较大,不作为核心影响变量给予建议。
“个体特征”所包含的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见表4。
表4 个体特征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
3.2.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对职业的心理情绪感受。情感体验节点是所有一级节点中参考点数最少的,总计为6个,占总点数的0.4%,属于可控、不稳定内生性其他影响变量。二级节点为2个,按参考点数数量排序分别是压力与负荷、心理影响。
压力与负荷包含的三级节点分别为工作压力、工作负荷;心理影响包含的三级节点分别为沟通交流、工作成就感。“情感体验”包含的点数较少,但其可控性较强,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自身调整工作压力、负荷,加强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从教学科研中寻找乐趣,提升工作的成就感。
“情感体验”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内生性支援类属影响变量进行干预调控,所包含的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见表5。
表5 情感体验编码数据及归因分析表
通过扎根理论指导,以Nvivo 11为研究工具,由数据编码结构模型可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变量由三层结构模型组成,一级节点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轴影响因素,由外源性影响变量的工作业态、学校政策与管理、外界因素和内生性影响变量的个体特征、情感体验共计5个节点组成,其中外源性影响变量参考点数量占比超过七成,外源性因素可作为主要变量进行研究。
根据结构模型结合韦纳归因理论中的能控制性、稳定性、因素来源三个向度分析可知,“职业发展”“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属于核心类属影响变量,可作为核心变量做重点调控。“情感体验”属于支援类属影响变量,且具备干预调控条件,可作为次要变量做适度调控。
当前,随着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核心性,在这场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指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14]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核心变量可为保证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合理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