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孙平 陈永梅 许 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a.管理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c.物联网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20条”)明确指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指学历证书,代表学历;“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表职业技能。同年4月10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落实“职教20条”。1+X证书制度的初衷是从职业教育落后于企业需求的现实出发,拉近职业院校与产业的距离,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经过近4年的试运行,1+X证书制度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1+X正式制度的认可度怎么样?从“职教20条”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总共颁布了4批共44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其中第一批6个,第二批10个,第三批76个,第四批355个。1+X证书制度受到培训评估组织和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然而,1+X证书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证书含金量受质疑、教学资源要素支撑不足、与学分银行关联标准缺失等,但这并不能一概否认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重要的创举,没有成熟的套路可以照搬,试运行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完善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和政治举措。现有文献对1+X证书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自2019年以来,主题词为“1+X”的CSSCI、北大核心和CSCD的核心期刊论文共计225篇。作品数量前三的作者分别是西南大学的夏海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吴南中和潍坊职业学院的李寿冰。发表论文数量前三的单位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西南大学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职业教育体系仍存在着教与学的体系陈旧、人才培育与社会脱节、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1]。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李俊霞[2]认为1+X证书制度能促进学历教育和岗位特色要求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双元”协同育人和课程融通。刘永亮等[3]认为1+X证书制度是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有深远的影响,重点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路径进行了分析,激励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完善对接机制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重要推动力。
在试点运行过程中,1+X证书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李妮等[4]16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分析发现试点院校的行为逻辑是科层逻辑,而培训评价组织的逻辑是市场逻辑,两者的行为逻辑不同,导致两者不能很好地协作,1+X证书的“+”变成了简单相加,变成了为了“+”而“+”。张国民[5]指出试运行1+X证书存在证书含金量受到质疑、教学资源不足和与学分银行关联标准缺失的问题。职业院校参与1+X证书改革的动力不够、参与的程度不深,以被动接受为主,没有真正实现产教融合[4]16。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的落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不充分。“三标准”的深度对接是解决当前1+X证书制度遇到问题的有效途径。
职业标准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基于职业分类对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出的规定和要求,体现了职业岗位基本的、稳定的要求。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开发,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同样是基于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规定和要求而制定的,其灵活性强、反应快,能体现产业对人才最先进的要求。因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要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并在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产业最新的要求。
教学标准是学校进行教学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由教育部发布,是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职业院校学生,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要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相融合,因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融入教学标准。职业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既要满足教学标准的要求,又要体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职业院校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要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做到“课”“证”融通。
职业教育在产业、企业和家庭、学生之间起着纽带作用,为社会、家庭培养人才,为产业、企业提供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职业标准,提炼职业对员工的要求。依据职业标准,教育部对岗位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结合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组织专家撰写教学标准;结合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高校依据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学校特色,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通。
图1 “三标准”对接关系
3.2.1证书含金量不高 培训评价组织是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组织,对证书质量、声誉负总体责任,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机构是培训评价组织,而不是政府机关。导致培训评价组织证书认可度低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评价组织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培训评价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可度高,而非知名企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可度低。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与公司所在的产业领域有关。例如,京东共申获了6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为京东是零售类企业,6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零售物流领域认可度高,但是在生产物流领域、大件物流领域认可度较低。
3.2.2与学分银行关联标准缺失 学分银行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所体现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定与核算,具有学习成果存储、积累和转换等功能的学习激励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2019年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出,要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路径。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需要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工作。
3.2.3教学资源要素支持不足 1+X证书中的X证书原本是n个证书,表示多个证书。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选择一个或多个X证书。在试点推广阶段,教育厅将1+X补贴与其他财政经费一起发放,没有做到专款、专渠道。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大部分学校缺乏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专项资金。在落实1+X正式制度的过程中,参加培训和考核的学生越多,学校支付的经费就越多,因此,不少学校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择做了限制,有的试点学院规定一个专业最多只能选择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的试点学校限制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学生的数量。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过程。如图2所示,在标准对接的过程中,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体设计、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申报和备案,指导具体实施,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收费管理的有关政策。首先,培训评估组织根据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发的职业技能标准进行遴选。再次,培训评估组织和职业院校组织学员参加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考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技能、素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补充、强化并拓展教学标准。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6]。在此基础上,课程负责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现课程融通。最后,培训评估组织根据学员考核结果发放证书。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习成果认定、存储、积累,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至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成一轮,培训评价组织根据上一轮的完成情况,修订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入下一轮。每一轮标准对接的质量有所优化,不断进步,整个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图2 “三标准”对接机制模型
4.2.1多方协调,优化证书质量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落实1+X证书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继续严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遴选关,加强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的监督管理,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退出机制,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质量进行评价,淘汰培训质量差、认可度低、培训量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培训组织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领域,组织行业专家、院校专家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国内外先进标准,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课证融通,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学生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2.2学分认证,提高认可程度 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认可,是对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的认可,是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动力,是培训评估组织持续开发、完善1+X标准,落实1+X证书制度的动力。2022年10月11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开展1+X证书制度典型专业学分互认试点。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与学分银行建设,目的是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分互认模式和一批典型案例,进一步推进1+X证书制度的落实工作。1+X证书学分的认证、积累和转换的工作过程是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检验和反馈控制。
4.2.3专款专用,加大资源投入 制度、师资、经费的投入是1+X证书制度“三标准”对接的保障。资源的投入是办成事、办好事的基础,在落实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制定政策激励职业院校为1+X制度的落实投入师资和经费,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证的设施。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划拨1+X证书的专项经费,按照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数量和定价发放专项费用,刺激学校加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投入力度,优化师资队伍,选用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