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运动员技术运用比较

2023-11-02 02:19何雨欣罗永义金家辉苏美华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3期
关键词:陈雨菲吊球戴资颖

何雨欣,罗永义,金家辉,苏美华

(1.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2.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陈雨菲与戴资颖代表当今世界羽毛球女单项目的最高水平,她们的世界排名分别是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三。作为新秀的陈雨菲与作为老将的戴资颖自2017年以来已交手18次,是近年世界羽坛的一对“冤家”。2人实力相当,年龄、身体条件与技术风格迥异。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中,陈雨菲以2:1战胜戴资颖。这场比赛既是新老球员的较量,也是进攻型与防守型2种技术体系的较量,比赛中2人擅长的吊、杀球技术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其比赛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2人比赛中的技术运用进行比较,为高水平羽毛球队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运动员陈雨菲和戴资颖为研究对象,分析2人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世界羽联官网等检索相关文献,了解比赛背景、羽毛球技术相关知识体系及研究前沿。

1.2.2 录像观察法

选取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视频,在慢放的状态下逐局、逐分、逐拍地反复观看并记录,精细统计各种技术动作的运用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9)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个人情况

陈雨菲为中国浙江人,戴资颖为中国台北人,2人在身高、年龄等条件上各有优缺点(表1)。

表1 陈雨菲和戴资颖个人信息(截止时间:东京奥运会决赛前)

陈雨菲属于新生代球员,年龄正当,体能充沛,且身材偏高,善于利用身体条件控制对手,其劣势是大赛经验相对偏少。相比之下,戴资颖年龄偏大,体能不及陈雨菲,且身高略低,但她大赛经验丰富,仍处于职业生涯的最佳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其不足。

2.1.2 历次交手情况

2017年马来西亚公开赛至东京奥运会决赛前,2人共交手18次。 由表2可知,戴资颖在总战绩上占据优势,赢下18次交手中的15 次,甚至一度11连胜。陈雨菲明显处于劣势,仅有3场比赛获胜。但从2018年开始,陈雨菲获胜的次数有所增加,说明她的水平在慢慢提升,与戴资颖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为她获得奥运冠军奠定了基础。

表2 陈雨菲对阵戴资颖历次比赛情况统计

2.2 发球技术运用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发球方式及落点等对比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技术受对手影响较大,发球是球员的一种主动技术,更多地反映一个球员相对稳定的技术风格。陈雨菲与戴资颖在东京奥运会决赛中的发球技术差异很大(表3)。

表3 陈雨菲和戴资颖发球技术运用统计

从表3可看出,在3局比赛中,陈雨菲的发球全部采用正手高远球,而戴资颖却相反,反手发网前球的使用率为87.7%。戴资颖发球中的偶尔变化是反手发平高球,其目的是制约对方在接发球时有威胁性的进攻,且在恰当的时机突袭对方的后场,使接发球方处于被动或被迫出现失误,为自己赢取主动进攻的机会。从发球技术的变化性上来看,陈雨菲技术单一,戴资颖稳中有变。

2.3 前场技术运用

前场技术主要包括搓放球、挑球、推球、勾球、扑球等。前场技术动作小、变化多、技术精度要求高,前场技术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进攻或防守的成败。陈雨菲与戴资颖在东京奥运会决赛的前场技术运用差异很大(表4)。

表4 陈雨菲和戴资颖前场技术运用统计

由表4可知,双方在前场主要运用搓放球、推球和挑球技术。陈雨菲的挑球技术运用明显高于戴资颖,使用率高达46.7%,其目的是针对戴资颖善打网前球的特点,利用挑球技术控制对手的底线。戴资颖的搓放球和推球技术运用多于陈雨菲,使用率分别为30.2%和34.7%。搓放球和推球变换使用使戴资颖的前场技术攻击性强,是其得分的重要手段。此外,陈雨菲的前场搓放球和推球也占一定比例,分别是22.4%和26.4%,说明她在前场防守的同时注重抓住时机进攻。戴资颖的挑球和勾球占比分别为25.7%和5.7%,比陈雨菲的技术运用更加全面和均衡,将其反应速度快、动作细腻、网前扑球意识强并善用各种停顿和假动作迷惑对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2.4 中场技术运用

中场是双方攻守转换的主要地带,也是前后场衔接的关键区域。中场技术主要包括平抽平挡、接杀放网前球、接杀勾对角球、接杀挑高球、接杀反抽等。中场技术速度快、节奏快,合理的中场技术使运动员的攻守转换更加流畅有效。陈雨菲和戴资颖中场各项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差异(表5)。

表5 陈雨菲和戴资颖中场技术运用统计

由表5可知:陈雨菲和戴资颖中场运用最多的是接杀放网前球,使用率分别为69.1%和62.5%,说明接杀放网前球是2人惯用的技术,主要是为了调动对方前后或斜线长距离移动,造成对方失误或消除其进攻威胁。双方平抽平挡技术的使用率分别为12.2%和15.6%,都排在第二,说明双方在比赛处于被动情况时没有选择退让,而是利用平抽快挡技术与对手相持以获得主动。在接杀反抽方面,双方的使用率都较低,分别为0.8%和3.1%,说明2人的杀球质量都很高,接杀反抽的机会较少。在接杀挑高球方面,陈雨菲使用15次,戴资颖使用8次,说明陈雨菲擅长运用挑球来调动对方,迫使其在左右底线做大角度的移动,削弱其进攻威力和速度。此外,从中场技术运用数量来看,陈雨菲明显多于戴资颖,这是因为进攻型的戴资颖杀球主要落在陈雨菲的中场,而防守型的陈雨菲接杀球主要落在戴资颖的网前与后场。

2.5 后场技术运用

后场视野开阔,来球飞行路线长,运动员有较充分的时间调整,因而后场也是进攻的重要区域。羽毛球后场技术主要包括高远球、杀球、正反手吊球等。由于后场球以主动技术为主,陈雨菲与戴资颖迥异的技术风格在后场得到充分体现(表6)。

表6 陈雨菲和戴资颖后场技术运用统计

由表6可知:在后场陈雨菲运用最多的是高远球,使用率为38.8%,正手吊球和杀球也占相当比例,说明陈雨菲比赛中一直采用拉吊战术,和对手打多拍,消耗对方体力,让其主动失误,再配合使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控制对手前、后、左、右4个点的进攻。相比之下,戴资颖杀球技术的使用比例和总次数均远高于陈雨菲,杀球成为戴资颖后场的主要技术,可见戴资颖比赛中一直在主动进攻,并利用正手吊球干扰对手的判断。另外,在比赛后期,戴资颖高远球技术的使用率也有所增多(30.8%),说明陈雨菲的控制型打法使戴资颖不得不作出调整,戴资颖也采用拉吊迫使陈雨菲主动失误。由于反手吊球威力很小且不易控制落点,双方的使用比例都不高,说明双方在技术选择上较少出现被动的情况。

2.6 主动得分技术运用

主动得分是指队员通过主动进攻而得分,是与对方失误送分相区分的一种得分方式。主动得分技术不仅能获得加分与发球权,在关键分时会增加运动员的信心。陈雨菲与戴资颖比赛中的主动得分情况与2人的攻守打法有关(表7)。

表7 陈雨菲和戴资颖主动得分统计

由表7可知:陈雨菲的主动得分技术主要是杀球和扑球,占比分别是40%和26%。陈雨菲的杀边界球一直很好,使杀球成为其主动得分技术。陈雨菲利用高质量的搓放网前球使对方失误,然后扑球得分。戴资颖的主动得分技术多样,吊球、勾对角球、平抽和杀球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27.8%、22.2%、16.6%和16.6%。比赛中,陈雨菲的防守能力很强,致使戴资颖的杀球未能发挥很大作用。在第1局比赛中,戴资颖的头顶杀球频频下网,使她不得不改变打法,从一开始的杀球改为拉吊,利用吊网前让对手大幅度跑动,以此消耗对方体能。从平抽和勾对角来看,戴资颖的网前动作变化更多。以防守控制为主的陈雨菲比赛中主动得分略低于戴资颖,在这方面陈雨菲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7 主动失分情况

主动失分是主动技术失败导致的失分,不包括对手失败的送分,其后果及其对比赛的影响与主动得分恰恰相反。研究[1]认为,主动失分比主动得分对比赛胜负的影响更大。陈雨菲与戴资颖比赛中的主动失分情况与二者的攻守打法高度相关(表8)。

表8 陈雨菲和戴资颖主动失分统计

从表8可以看出:陈雨菲主动失33分,主要集中在吊球和挑球,分别丢了7分和13分。戴资颖失误丢40分,主要集中在杀球和吊球,分别丢了8分和7分。总体而言,进攻型的戴资颖主动失分多于防守控制型的陈雨菲,特别是第3局开局之初,戴资颖的杀球、吊球失误较多。这既与她体能下降有关,也可能与陈雨菲严密的防守迫使其采取冒险打法有关。此外,二者的挑球、搓放网前球失误率都较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发球、前场与后场技术方面,陈雨菲与戴资颖差异明显。陈雨菲发球全部采用正手高远球,戴资颖发球主要采用反手网前球;陈雨菲前场技术的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挑球、推球、搓放球,戴资颖前场技术的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推球、搓放球、挑球;陈雨菲后场技术的使用率依次为高远球、正手吊球、杀球,戴资颖后场技术的使用率为杀球、高远球、正手吊球。这些技术运用的差异反映了陈雨菲与戴资颖打法风格的差异。

在中场球方面,陈雨菲善用挑球打对方后场,戴资颖的中场技术运用明显少于陈雨菲。在中场技术使用频率上,陈雨菲与戴资颖使用最多的均是接杀放网前球,其次是平抽平挡和接杀挑高球、接杀勾对角球。

在主动得失分方面,双方的主要得分方式是杀球和吊球,主要失分方式是挑球、吊球和杀球。陈雨菲的杀球得分率最高,戴资颖的吊球得分率最高。虽然戴资颖使用的杀球技术多于陈雨菲,但杀球的得分率却较低,说明在陈雨菲稳健的防守下,戴资颖善用的杀球技术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是戴资颖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

3.2 建议

在训练和比赛中,陈雨菲应加强发球和网前技术的变化,在拉吊对抗中打出自己的节奏,主动压制和调动对手,并适当提高杀球技术的运用率[2]。戴资颖要加强杀中路的训练和运用,并加强体能训练、多拍对抗训练和抗干扰训练,减少失误率[3-4]。

陈雨菲与戴资颖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中的技术运用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世界羽毛球女单打法“男性化”趋势及攻守的频繁转换,对运动员的技术储备、技术稳定性及体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6]。在今后的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不应墨守固定的进攻型或防守型打法,而应以丰富和过硬的技术储备增加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韧性,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打法, 唯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陈雨菲吊球戴资颖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扣人心弦的羽毛球决赛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虚拟的自己”成情敌,企业高管追爱路上自作死
羽毛球比赛中吊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中国、塞尔维亚、荷兰3国女排吊球技术比较研究
提高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吊球技术的训练实践研究
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吊球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