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3-11-02 13:01邓君毕小容裴海峰李德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比容酒石酸室性

邓君,毕小容,裴海峰,李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成都 610083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可出现血管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冠心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寿命得到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可发生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对病情发展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猝死。老年冠心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基于EBM证据的药物治疗,是当代冠心病治疗的基石,依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在临床中胺碘酮具有高强度抗心律失常的功能,对心功能影响较小,亦是临床中应用广泛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品[2]。然而,经临床不断实践发现,该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常易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QT离散度增加,易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3]。酒石酸美托洛尔作为常见β受体阻滞剂,其通过阻滞β受体,使心率、心肌收缩率下降,以达到保护心脏目的而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4]。然而,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如何,尚待研究。因此,本研究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2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经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且符合《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5]中冠脉造影结果相关诊断标准; (2)临床资料完整, (3)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 (4)未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5)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以上全部标准者纳入。排除标准: (1)意识模糊,无法正常沟通者; (2)肝肾功能不全。具备以上任意1项者即排除。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2022EC5-105)。

1.3方法2组患者治疗前均对其行常规检查,且给予基础治疗干预(主要包含低流量吸氧干预、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剂量为200 mg/次, 3次/d;第2周调整至200 mg/次, 2次/d;第3周调整至200 mg/次, 1次/d。观察组患者胺碘酮剂量同对照组,另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12.5 mg/次, 2次/d,根据心电图跟踪疗效逐渐递减至目标剂量(6.25 mg/次, 2次/d)。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临床疗效评估 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疗后心功能至少降低2级或为Ⅰ级,心率恢复正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至少降低90%;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心功能至少降低1级。无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或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1.4.2 心脏功能评估 治疗期间监测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 1次/周,采用心电图检测仪检测心率,采用彩色多勒普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 QT间期、心率降低、 LVEF及LVESV升高反映心脏功能获得改善[6]。

1.4.3 血流动力学指标值检测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晨起空腹状态采集每一例患者外周血3 mL,及时送往实验室,无需离心,使用Sigma-5DF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值降低代表血流动力学获得改善[6]。

1.4.4 不良反应观察 主要包含低血压、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及窦性心动过缓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2组心脏功能指标值比较治疗前, 2组QT间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率、 LVEF、 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均显著降低, 2组LVEF、 LVESV均上升,且观察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LVEF、 LVES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QT间期均延长,但2组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值比较

2.32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指标值比较治疗前, 2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指标值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指标值比较

2.42组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窦性心动过缓;均未出现低血压、肝功能异常。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胺碘酮可扩张冠状动脉,不显著影响患者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高度,不抑制左心室功能[7]。关于胺碘酮药理及生物学作用相关报道,该药电生理作用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主性被阻断,可减少心房、房室结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及正向、反向旁路的有效不应期[8-9]。随着胺碘酮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发现单一应用该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未能达到预期。在短时间内无法让患者心律失常及时恢复正常,该药物成分对于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且未能完全抗心肌缺血[10-11]。酒石酸美托洛尔主要作用机制: (1)扼制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2)抑制儿茶酚胺过度释放; (3)使心脏舒张期得到延长,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及测试血管的灌注[12-13]。近年有研究证实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利多卡因比较,前者疗效更佳[14]。然而关于胺碘酮单一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的疗效及安全性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且2组治疗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表示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对于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分析原因在于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发挥双重功效,不仅可扼制血管紧张素Ⅱ,还可逆转心肌及血管壁增厚。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QT间期稍长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2种药物均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所致。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失衡[15]。其中血细胞比容是影响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血细胞比容水平与血液黏度程度呈正比,若血细胞比容降低,血液黏度则越小,会相应降低血管有效灌注,使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恶化[16]。王冠男等[17]认为,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调节血液动力学,且其原因是两者联合可阻止肾上腺素受体。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间接证实上述观点。国内外有研究证实长时间仅使用胺碘酮,可增加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发生,推荐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18-19]。本研究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说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应用具有一定安全性。本研究局限性: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选取多为心功能Ⅲ级、室性心动过速为主,且样本量较少,后续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总之,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对患者心脏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调节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比容酒石酸室性
双重封闭对建筑用6463铝合金酒石酸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
UV/O3处理酒石酸-铜络合体系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