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香兰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存在着诸多短板问题,目前,追求“以量取胜”的教育思想依旧存在,数学作业的设计大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科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发展.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文章以“浸润式作业”为切入点,思考通过减负作业、环境布置等方式导入数学作业任务的方法,带入数学情境、发起多元活动的数学“浸润式作业”,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探索新的出路.
【关键词】“浸润式作业”;小学数学;设计策略
传统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多以解题为核心,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特点,忽视了“双减”理念的教育要求,导致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数学学习压力.“浸润式作业”则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创新调整,在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依靠“浸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意识、优秀的数学思维与过硬的数学技能,对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度创新.教师重视“浸润式作业”的教育价值,将数学作业转化为浸润学生兴趣、情感、能力与素质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素养与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根据情境设计“浸润式作业”
与以往的作业设计方案相比,“浸润式作业”中加入了情感互动元素,教师在设计“浸润式作业”时要依靠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布置数学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思维与数学学习能力,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度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开发“浸润式作业”,要建立“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的学习思想,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为提升数学作业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关注生活化材料的创新应用,为学生布置基于情境的“浸润式作业”,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有余数的除法”的为例,教师可根据创设的情境设计“浸润式作业”.首先,教师在课上将学生分为三人、四人、五人小组,为每个小组下发六支铅笔.其次,提出作业任务:现在每个小组要将铅笔平分给每名组员,思考一下,可以如何分配?数学作业围绕着“分铅笔”这一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在认知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浸润式作业”的同时,布置作业任务: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并在完成作业之后进行讨论,即对每个小组不同数量的学生分铅笔,如何进行分配?是否有剩余?数学算式应该如何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尝试应用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展开训练,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浸润式作业”的开发要重视学生主观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生活化材料在课堂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不断创新数学课堂,让“浸润式作业”浸润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数学应用热情.
二、依据生活实际设计“浸润式作业”
“浸润式作业”的设计不能单纯从导入数学知识入手,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探究热情,启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进而创新数学教学活动.但从既有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经验来看,数学作业的開发多是以“计算”为要求,忽视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独立应用,导致其数学学习能力较差.“浸润式作业”关注学生情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交流,教师结合情境开发“浸润式作业”,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活动.
例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测量”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情境来布置“浸润式作业”: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当中,请你参与数学测量活动,将家中各种家具、电器的尺寸记录下来.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背景展开测量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分析能力.首先,教师为学生设计“数学测量表格”,按照“名称”“长度”两大类别进行排列.其次,增加经验总结板块,在表格中增加“讨论”板块:在数学测量中,你应用了哪些工具和数学单位?并提出拓展探究问题:米和厘米都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长度、高度,为何不直接用某一种单位代表所有的长度?让学生在情境探究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最后,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教师继续为学生设计全新的互动作业:除了厘米、米两个单位之外,还有哪些长度单位被应用到数学测量活动当中?让学生独立进行数学探究,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浸润学生的思想与学习能力.
三、结合数学实践设计“浸润式作业”
“浸润式作业”的教育价值正在从多个角度表现出来.一方面,“浸润式作业”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夯实自身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浸润式作业”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浸润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围绕着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理解能力不断发力,以此来为学生打开全新的数学学习突破口.依靠“浸润式作业”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要建立从学到用的作业任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实践学习的同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资源的多元魅力.
组织多元化数学实践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分析数学问题,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依靠数学作业浸润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数学实践指导活动中,为学生设计“浸润式作业”,为学生提供探究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算理的全新环境.首先,布置实践作业:选择“超市购物”“人口调查”“植树活动”等活动搜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计算问题的正确答案,以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为第一目标,锻炼学生的数学分析与数学应用技能.其次,设计交流作业:对于上述问题当中的数学计算,你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求出正确答案的?引导学生交流口算、心算、竖式、珠算等方法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浸润式作业”将现实生活转化为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第二平台,对学生的各项数学技能实施训练.最后,教师要利用“浸润式作业”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实践活动:独立设计数学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让“浸润式作业”滋养的数学灵感.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不仅只有一种,每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于掌握了珠算、心算等基本数学技能的学生,教师要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各项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掌握数学知识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感悟数学当中的无限种可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合数学故事设计“浸润式作业”
部分教师认为,“浸润式作业”代表的是一种包含着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要求的作业形式,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算理算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这一观点下,教师仅关注到了“浸润式作业”本身的思维训练价值与学科教学价值,忽视了“浸润式作业”对学生情感、道德的引导作用,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有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开发“浸润式作业”的同时贯彻德育教育,将各类数学问题与数学文化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数学文化为载体,传承中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深度创新.
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赋予“浸润式作业”全新的內涵与人文价值,可以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创新,让“浸润式作业”在课堂上扎根,发挥出德育的教育功能.例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小数乘法”的教学,教材中给出了有关于小数的数学问题,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大多是围绕着小数的概念、定义发力,并没有介绍我国数学史上的小数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数学阅读作业,给出文化材料,让数学作业浸润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有效育人,以下列数学阅读材料为例:
现代数学研究证明,中国数学中对于小数的研究比西方世界早了一千多年.在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当中,便已经出现了丈、尺、寸、分、厘、毫、秒、忽等数学概念,多用来表示小数,如“八寸三厘七毫”等,小数被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应用到各类计算当中.在公元三世纪,数学家刘徽认为小数的进位计算过于复杂,提出了“十进制”的数学计算法则.在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有关概念.
教师在设计“浸润式作业”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展开数学分析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可基于开放性视角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如,教师布置数学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中华数学文化发展进程表”,以坐标轴的形式记录我国数学家对于小数文化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设计数学写作任务:以教师给出的材料为参考,搜集有关材料并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促使其主动完成数学文化传承任务.除了教师所设计的数学作业之外,应该允许学生独立搜集数学故事.教师可设计“课外故事记录表”,将学生所掌握的、有关于小数的中华数学故事记录下来.“浸润式作业”,以德育教育为目标,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习能力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指导,设计数学互动作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结合数学交流、数学应用方面.创新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将“浸润式作业”转化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与人文意识的有效素材.
五、结合数学活动设计“浸润式作业”
“浸润式作业”的价值正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首先,其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对应的情境、环境中完成作业任务,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其次,“浸润式作业”关注学生内在道德素养与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依靠系统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创新.部分教师将“浸润式作业”单纯理解为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计算、应用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点,数学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开发,依靠作业任务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整合数学知识.最后,教师要结合“浸润式作业”的定位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借由“浸润式作业”挖掘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认识数学知识,展开数学探究,为小学生走进数学世界铺平道路.
依靠组织多元化数学活动,设计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同时掌握数学理论,形成出色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保障“浸润式作业”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各类数学活动,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要求设计作业,让学生独立挖掘数学文化.首先,设计“看图应用”作业,为学生下发画有圆的白纸,引导学生对圆进行观察、测量,要求学生说明圆的几何特点,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按照教师的标注记录圆的几何特征,结合“圆的特点”展开自主学习.其次,设计数学文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线上技术搜集与圆有关的数学知识,围绕着“生活中的圆”这一话题补充作业内容,提升“浸润式作业”的育人价值.在中国文化当中,圆是完美的数学图形:圆有“圆满”的含义,代表着古人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在“天圆地方”的故事当中,古人认为天是圆的,这是古人对于几何图形和自然科学的初步认识.在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之后,教师结合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要求开展互动,让学生独立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在后续的环节,还可鼓励学生主动挖掘数学文化故事并展开互动.最后,除了基于书面表达的“浸润式作业”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作业.利用云教育平台导入线上班级,结合平台中的“几何画板”功能对学生提出数学实践任务:如果现在只有规定长度的直线,要求你利用这条直线画出一个圆,应该如何进行创作?这一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将圆的端点、半径等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分析技能,还能鼓励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知识体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新的基础.
结 语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浸润式作业”表现出了突出的教育价值,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其结合不同的作业要求对学生展开数学技能教育、数学思维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度优化,以此来发展学生更为出色的数学素养.教师结合“浸润式作业”的定位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完成了数学作业任务的创新开发,从学习兴趣、德育教育、数学文化传承等角度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爱金.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22(18):192-194.
[2]谢谛,熊谦.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运用[J].鄂州大学学报,2021(05):88-89.
[3]马文杰,李恩瑞.中小学数学作业基本设计原则:反思与重构[J].教育导刊,2020(02):62-70.
[4]李笑杰.创新小学数学作业改革设计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04):2.
[5]陶端钰.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