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与构建新型文明关系

2023-11-02 16:06:31陈志敏姚乐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3期

陈志敏 姚乐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文明冲突;人文交流;新型文明关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纷纷找到各自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兴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西方对国际秩序的主导地位正在不断失去其合法性基础。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在竭尽所能来延续其世界主导地位,国际体系中充斥着各种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天适时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急迫呼声,就全球文明的关系模式、价值导向、发展更新和行动路径提出了系统看法,正在成为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构建新型文明关系的指导方针。

一、大变局下的世界呼唤全球文明倡议

新时期地缘政治经济的全面回归需要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相互配合,以综合施策加以应对。全球文明对立冲突的升级风险需要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未来走向指明方向。中国式新文明的国内构建需要全球文明倡议,来厘清中国正在建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文明的互动关系。全球文明交流出现的疫后重启契机也呼唤全球文明倡议来为文明交流提供行动方案。

(一)地缘政治经济的全面回归

冷战结束之后,虽然地区冲突没有间断,霸权主义不绝如缕,世界主要大国之间总体维持了长期和平,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相互依赖更加深化。但近年来,地缘政治与经济全面回归,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遭遇了严峻挑战。首先,地缘政治的全面回归已经破坏了大国和平的状态。俄乌冲突虽然从地域上发生在俄乌之间,但其实已成为俄罗斯和美西方之间的一场间接热战。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也出现了类似新冷战的迹象。美国已经采取了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措施来打压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势头,组建遏制性联盟,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在政治上不断污名中国。

其次,地缘政治战略主导下的地缘经济重组严重破坏了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俄罗斯因俄乌冲突受到西方集体制裁而承受了经济损失;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重镇成为战区;欧洲国家因为抵制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而遭遇能源价格飙升、对俄出口和投资损失;等等。而美国发动的对华全面打压,目标对准了以往中美和中西关系的经济压舱石,通过发展“在岸生产、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试图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美国也通过威逼利诱的各种手段推动其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国与中国脱钩断链,试图阻断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些政策和战略转向扰乱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经贸投资关系,其对全球发展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展现。

此外,这种地缘政治经济的全面回归也对全球发展产生了负面溢出效应。对于广大的全球南方和发展中国家而言,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估计,俄乌冲突可能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0.9%,并破坏对全球贫困人口的发展援助。根据联合国的评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全面脱轨,已经有三年没有改善和进步。要扭转这一势头,和平、外交和国际合作成为世界实现2030及以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

致力于引领世界走出冲突和对抗的格局,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与此同时,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开篇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世界也需要在观念和思想的层面更好地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需要在文明关系的建构方面采取行动。

(二)全球文明冲突的升级风险

在冷战后,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中,“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随着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冷战后时代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亨廷顿主张美国应该承担起保护和复兴西方文明的责任,但他也同时认识到:西方对其他文明的干预,可能是造成多文明世界中的不稳定和潜在全球冲突的唯一最危险的因素;而美国事实上难以放弃对其他文明的干涉。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意识到了冷战后国际冲突的文化和文明因素,也认识到这些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愿意避免以推广普世文明之名对其他文明进行干涉,但却没有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答案。事实上,正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以普世文明自居,不断打压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文明冲突不断蔓延和升级,似乎“文明冲突论”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持续冲突之外,西方与东正教文明的核心国家俄罗斯在乌克兰间接进入战争状态,美国与中国的合作与竞争也转向了危险的战略竞争和“文明较量”。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历史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完整归纳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必然走自己的路;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有着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有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内部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有着坚持合作、不搞对抗、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的传统。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是对西方以资本逻辑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超越,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作为唯一道路选择的“神话”。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全球文明具有怎样的意义?与全球文明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它是否构成一种替代的普遍文明?中国是否要输出这种文明?如何在这种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上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

無疑,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需要一个关于这种新文明的世界叙事。

二、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维度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与世界各国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f在世界秩序剧烈变动,国际安全局势复杂,全球发展赤字持续扩大,文明冲突风险增多的国际战略环境下,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重要动力。

(一)全球文明的关系模式

文明多样性是全球文明的基本格局。文明具有多样性,是对世界多元文明丰富性的承认。文明这一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其形成的基础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理上邻近的区域,还可以是具有相似思想传统的文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回溯世界历史,地理环境、思想文化传统、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多样化世界文明。

如何处理好多样文明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第一,文明之间的关系要平等。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也不存在所谓“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分野。世界各国大小有别,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有别,财富积累程度有别,但是这些差异不能作为标准去将文明强行划分出高低贵贱。所有的文明都各有自身优势和缺陷,以某个文明自身发展经验评判其他文明的优劣,是无知与傲慢的表现。

第二,文明之间的关系要互鉴。文明要相互欣赏和学习,汲取外来滋养,促进文明共同进步。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文明互鉴作出过精彩论述:“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世界文明各有所长,在互鉴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实现文明的长远发展。

第三,文明之间的关系要交流。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风貌。没有交流对话就不能突破文化的“成见”,认识到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超越文明隔阂,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互鉴,共同进步。

第四,文明之间的关系要包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领先催生出了对于文明所谓“进步性”的单一评价标准,使得西方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似乎成了唯一正确的模板,所有与之不同的路径选择都受到了轻视乃至敌视。这种“普世主义”的理念既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也为文明间的冲突对立埋下祸根。从多样性的文明出发,不同国家的人民依据自身文明传统所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同样具有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珍贵的,每一种现代化路径都应当得到尊重和接纳。

全球文明倡议对世界各文明间关系的理解,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思想渊源。中国哲学的关系存在论假定他者为自身的幸福乃至存在条件,“和”的思想表达了这样一种关系认知:共在是存在的必要条件。“共在关系的最低标准是避免互相伤害,最高标准是相互促进彼此利益最大化”。中国对理想的文明间关系的认知,是多样文明共生的状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依存而又不相害、共同成长而又不相悖”,达到“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代理”的状态。

(二)全球文明的价值导向

2015年,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正式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性维度就是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此来引领全球多样文明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全人类共同价值将和平放在第一要义,凸显了和平之于其他问题的重要性。人类对和平的珍视,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之上,《联合国宪章》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列为首要宗旨。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条件,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为促进世界各国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2000年联合国千禧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共同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正式承诺努力实现包括减贫、促进性别平等、保护环境永续性等8项目标,并为之设置了具体指标和路线图。2015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一致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大项、169小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公平与正义是国际社会运行理应遵循的原则,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国家之间地位平等。主权平等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家地位平等意味着相互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彼此核心重大利益关切,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摒弃集团对抗思维,不将本国意志凌驾于他国之上,积极通过对话协商凝聚共识、达成合意,通过有效的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治理难题。其三,追求包容普惠的发展前景。在国际合作中追求互利共赢,拒绝赢者通吃。致力于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促进财富的公平分配,缩小发展差距。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更多机遇和空间。

自由与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不再通过牺牲一部分人换取整个人类的发展,构建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高度统一的“自由人联合体”,在其中,个体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民主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具有共同特征,但并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民主制度的产生深刻地受到不同国家国情、社情、民情、思想文化传统等影响。同时,民主不是静态的、僵化的,而是随着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发展。在国际关系中倡导自由与民主,就是倡导尊重保障所有文明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依据自身文明传统选择的民主模式。

(三)全球文明的传承发展

时代在向前跃进,人类的各个文明也需要与时俱进。全球文明倡议也对各个文明提出了发展性倡议:就是“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任何文明的存续与发展,都必须源源不断地吸纳新的时代要素,与时俱进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推陈出新,文明一旦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其命运只能是消亡。文明成果具有时代性,其产生离不开所处的时空环境,因此,处理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尤为重要。一方面,文明需要传承,各国应当深入挖掘本国文明历史传统中的精髓,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文明需要创新,在继承传统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与现代文明特性相结合,推陈出新,通过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使其在新的社会情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全球文明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之花。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彰显了一个古老的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守正创新的成功范例。它不是要建构一种新的普世文明,也不需要刻意和强行地对外输出,但它将在交流互鉴中向世界其他文明示范走本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可能,为其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道路选择。

从19世纪起,欧洲思想家开始把进步的观念与文明优越性联系起来,“进步”被认为是“由西方文明的内部特征而自然产生的”,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步步固化了西方文明对于自我优越性的认知。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高速发展从事实层面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与此同时,在西方文明内部,近年来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不断高涨,政治对立和治理赤字日益凸显,其民主制度有效性与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引发了西方对自身文明优越性的自我怀疑。可以说,关于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倡议同样也适用于西方文明。唯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文明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保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力,而不是把问题归咎于其他文明的崛起,依靠对其他文明的打压和贬低来维护西方文明的优越感。

(四)全球文明的行动路径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实施全球文明倡议的行动路径。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人文交流。人文交流的关键是通过人际交流来促进民心相通,以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亲近。

因此,扭转当前人文交流渠道不畅的局面,对于构建新型文明关系至关重要。要抓住人员往来重启的契机,广泛推动面对面的国际人文交流。疫情期间的线上交流不能完全实现人类个体面对面交流的全部功效,对话对象以及环境的虚拟化会严重削弱互动过程的真实性,使对话双方难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感受到彼此的真诚,进而容易对相互交流的信息产生怀疑。此外,人文交流渠道受阻也使得国家所处环境更为封闭,普通民众所接收信息的来源趋于单一,因而对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缺乏判断标准,更容易认可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目的所进行的话语建构。

同时,国际人文交流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去安全化,排除过度安全化对人文交流所带来的障碍。去安全化并不仅仅是安全化的逻辑逆向,而是一个全新的政治议程,需要为开启这一议程寻找新的动力。在安全化机制中,施动者、话语建构以及受众是核心要素。人文交流的去安全化需要对施动者和受众施加影响,改变其认知,进而改变其对相关议题的话语建构方向。为此,需要重新建立具有平等性、包容性的对话沟通渠道,打破环境的封闭性,让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在互动过程中传递,从而改变施动者与受众的错误认知。

三、构建新型文明关系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为构建新型文明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了推进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落地,中国需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加强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为新型文明关系的建构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构建双边新型文明关系

黨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为中外人文交流进行了重要的顶层谋划,构建了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的人文交流工作体系,把人文交流作为双边关系发展的优先领域。

在政府层面,中国与主要文明大国及国家联盟搭建了十个双边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至今,在人文交流机制下我国与合作国共开展37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包涵教育、科技、环保、文化、卫生、社会发展(涵盖体育、妇女、青年、社会组织)、地方人文合作等多个领域和层面,充分发挥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由于受疫情影响,以及部分西方国家将人文交流安全化和政治化,线下交流机制活动未能持续开展。疫情后,中国和南非、印度尼西亚等国率先恢复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就深化双方人文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今年6月,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协调人在北京会见,希望在明年两国将迎来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共同办好机制第六次会议。与此同时,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共建已经进入第十年,与广大的“一带一路”国家提升了人文交流的水平,促进了民心相通,可望在疫情后进一步开启人文交流的新篇章。

在民间层面,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多样化、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快人员跨境往来的疫后恢复步伐。多样化,意味着人文交流的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等多样化,应当充分、深入挖掘本国文化传统中的精髓,并将其进行具有现代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字、图像、音像、数字化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多领域,意味着人文交流应当在各个议题领域内全方位开展。多层次,意味着人文交流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更需要激发社会团体及个人在人文交流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同文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容易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中外人文交流随着国际航班的逐渐增加正在快速恢复中。国家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23.0%,其中6月国际客运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1.6%。商务旅行、探亲访友、毕业旅行、暑期研学游等出入境需求不断释放,跨境旅游迎来有序复苏的良好态势。不过,总体来看,国际航班数量、中国公民的出国人数和外国公民的入境人数仍在回升过程中,与疫情前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持续努力,为民间国际交流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构建地区新型文明关系

在地区层面,中国已经搭建了一系列地区文明对话的平台。中国牵头发起和参与的地区合作组织一直把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作为合作的重要领域。比如,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建立了成员国教育部长和文化部长等会晤机制来组织推动成员国之间的人文交流。2021年,在成员国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周年杜尚别宣言》中,成员国高度赞赏人文领域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防疫、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紧急情况、提高妇女地位、民间外交、人权、地方合作、媒体、青年、体育、旅游、上合组织论坛等十五个领域所取得的高水平合作成绩。

2019年5月,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中国举办了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来自亚洲47个国家的2000余代表参加了大会的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亚洲文明周活动。大会发布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呼吁“应加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人民友谊,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基础”。疫情之后,各方也高度期待第二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能够适时举办,为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对话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1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得到了与会阿方领导人积极呼应。“八大共同行动”的第六项是文明对话共同行动。中方将邀请阿方1000名政党、议会、媒体、智库等人士来华交流;推动500家中阿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为阿国培养1000名文化和旅游人才;同阿方共同实施百部典籍互译工程和50部视听节目合作工程;持续做强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增进文明對话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八大共同行动”的第七项是青年成才共同行动。中方将举办中阿青年发展论坛,启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邀请阿方100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交流,邀请3000名青少年参与中阿文化交流,邀请1万名阿拉伯人才参加扶贫减贫、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专业培训;推动在阿国建设更多鲁班工坊。

随着跨境人员交流的逐步恢复,依托疫情前和疫情中搭建的地区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的平台,中国可以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通过更多的“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文交流项目和活动,在地区层面深入推进人文交流,打造地区新型文明关系。

(三)构建全球新型文明关系

为在全球层面推动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中国发起了一系列倡议。早在2010年,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博士倡议发起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论坛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首届论坛聚焦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探讨促进人类多样化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后续举办的历次尼山论坛围绕儒家-伊斯兰教对话、儒家-犹太教对话、儒家-印度教对话等,在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2019年11月发起主办了首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来自世界不同文明地区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建设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主题进行交流讨论。今年7月,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线下召开,多国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文化名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国内相关部门代表约400人参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重视。

在推进全球文明倡议的进程中,中国也注重与联合国系统的相关全球机制强化合作。2001年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文明对话全球议程》决议,要求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国际等范围内促进相互信任,在不同社会、文化和文明之间,特别是在教育、信息、科学技术、宗教等领域促进相互了解,以处理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以及促进对人权的保护。2005年7月,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提议下,“联合国文明联盟”得以成立,后来还成为联合国系统内部的一个实体,拥有自己的秘书处,由联合国秘书长的一位高级代表领导。联合国文明联盟的目的是动员国际社会通过对话和交流,共同努力消除不同文明间的偏见、误解和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九届联合国文明联盟论坛。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推动文明对话的另一个牵头机构,在2005年10月也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国作为联合国文明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了相关活动,并在疫情后加强了互动频度:今年4月,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为主题,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会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单位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举办了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今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何以文明全球巡展·联合国特展”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等联合国官员、各国外交官、媒体记者及各界友好人士出席开幕式;今年7月,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特邀了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与会。未来,中国应更为积极地参与联合国层面的全球文明对话活动,支持其设立新的文明对话项目,加强中方全球文明对话活动与联合国机构和项目的协同,共同推动全球层面的新型文明关系。

四、结语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各个文明之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共存的状态。尽管当前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对抗的风险有所增加,但是世界已无法退回到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文明之间必然产生互动。而世界文明间关系未来是走向排斥还是包容、冲突对抗还是和谐共荣,则取决于国际关系行为体对互动模式的选择。在对抗式思维甚嚣尘上、国家间战略互信严重受损、国际合作动力显著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发起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更表达了中国与各国一同努力推动世界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球文明倡议从关系、价值、发展和行动四个维度对中国倡导的全球文明观进行了系统表达,也为塑造积极的文明互动理念、重构良性的国家间互动模式以及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构建新型文明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