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全球文明倡议

2023-11-02 16:06李国强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

李国强

【关键词】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全球文明倡议;文化比较;新型文明关系

作为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化的传承发展关乎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关乎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下,同时也关乎世界未来的走向。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事业持续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系统、科学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将其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寓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既是对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文明精神品格的全面把握和系统揭示,也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对开创新文化的深邃思考和恢弘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同时,五个突出特性揭示了全球文明倡议的历史逻辑、夯实了全球文明倡议的历史根基,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注入强大动力,为我们深刻把握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致力于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事业的必然归宿。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全球文明倡议高度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为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注入新元素、开辟新路径、增添新活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理念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平、和睦、和谐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源起于万年前、率先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端的中国农业,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是奠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平和谐和睦思想理念的重要基础。以农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出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对家族兴旺的责任和对祖先的敬奉,衍生出“敬天法祖”的观念,逐步萌发出天人合一、讲求秩序,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思想元素,“和合”成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最朴素的文明基因。

伴随着农耕文明的日益进步,和合文化渐趋淬炼、持续光大,凝练为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特质,浓缩为中华民族标识性的精神气度。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德不孤,必有邻”,奠定了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的价值取向;以“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著称的道家推崇守中致和;以“兼相爱,交相利”为认知的墨家主张非攻尚同;以“谋攻”为主旨的兵家提倡上兵伐谋、非危不战。先秦诸子百家虽流派不同、观点迥然,但和合共生却是存续于诸子百家思想深处的共同特征。

后世歷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合文化不断传承,日用而不觉。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郊语》中指出:“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

在近代,太平天国建立者认为“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从而确立了“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目标。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奉为圭臬,主张人类博爱与世界大同。在殊途同归的气象中,和平、和谐、和睦成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永恒价值和至高皈依,形塑了中华民族儒雅、平和、温良、坦荡的民族禀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积淀,导引着中华民族以“大同世界”为理想,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j为操守,以“尚和合、求大同”“以和邦国”为准则,以“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为戒律,以“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为与世界相处之道,以实现和平、和睦、和谐为荣,以侵犯他人、谋求霸权为耻,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而且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彰显了人类应有的道德取向、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为人类文明进步、为世界和平和睦和谐与繁荣发展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早在公元5世纪,亚美尼亚历史学家摩西在《亚美尼亚史记》一书中即已盛赞中国“人民富裕,文物昌明,民性温和,不但可称为‘和平之友(Friendsofpeace),而实亦为‘生命之友(Friendsoflife)也”。

“四海之内若一家”,亲仁善邻、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既是中华民族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是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具体实践。经过几千年历史实践和千锤百炼,和合大同的思想因子早已浸透到中华民族血液中,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的文化特质早已转化为中华民族的行动自觉,对人类和平的孜孜以求、矢志不渝早已凝结为中华民族的意志品质和坚定信念。1922年,英国哲人罗素在访问中国回国之后,完成了《中国问题》一书,在书中他高度评价中华文明,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忍耐、和善、含蓄、洒脱、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历史上虽然征战连绵,但老百姓天性是喜好和平的”。他说:“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宽容而友爱、以礼待人,希望别人也投桃报李。”n美国《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一书中认为,儒教文明(中华文明)本质上没有西方基督教文明那种传教士要向外传教和扩张的冲动,因而并没有扩张主义的文化基因。中国儒家哲学的“和平主义”和中国文明并不具侵略性。这一评论是较为公允的。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可以说,中华民族以和平为主题主线的天下观,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思想之源、行动之魂,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历史滋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特质筑牢全球文明倡议的历史根基

中华文明是在中华大地上独立形成的,但它从来不是封闭保守的,相反始终保持着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联系、彼此互动和深度交融。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推动中外文明相互影响、互学互鉴的重要根源。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看来:儒道和佛道的价值观更为包容、更为文明、更为平和、更有秩序。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明的双向互动、相互学习和借鉴几乎贯穿于历史发展全过程。中华民族历来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为理念,展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造就了中华文明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的博大气度,标识出何以中国、何以中华民族、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文明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提供了強大支撑。同时,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锻造出中华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汇聚成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思想升华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不断作出原创性贡献。

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大规模吸纳汉字、儒教、律令制度以及科学技术,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以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向世界广泛传播,带动了世界性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深刻影响了西方社会面貌和历史进程。罗马的玻璃器皿和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阿拉伯的数字等进入我国,大大丰富了我国物质文化生活。中华民族在为世界文明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世界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持续地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因子。

凡是到过敦煌的人,都被莫高窟的壁画所折服。莫高窟壁画、彩塑的服饰,既有中原传统汉服、少数民族衣饰,也有来自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衣装。这些各具特色的服饰,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千年间各国各民族不同身份的人们的衣装。敦煌的饮食习俗具有浓郁的汉食胡风特色,来自中亚、西亚、西域的饮食习惯融入敦煌的饮食风俗中。仅在敦煌遗书中出现的食物品种就多达60多种,其中来源于“胡食”的有胡饼、胡桃、胡枣、安石榴、大食瓜、胡酒等等。

历经将近20个世纪的古代丝绸之路呈现出持续的跨文明交流对话的盛大景象。不同文明交汇在丝绸之路、交融在丝绸之路,各具特色的文化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展示,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建筑艺术,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史学,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艺术、天文学,等等。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更是丝绸之路上十分活跃的互动元素,成为不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代表。

公元前1世纪末佛教传遍西域各地,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12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他们同印度僧人回到洛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传入是外部文化第一次大规模输入我国,并迅速被我国本土文化改造和吸收,形成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经过与儒、道等本土文化的不断磨合,佛教最终融入中华文化。而印度佛教艺术经过我国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再创造,形成富有浓郁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影响了整个世界佛教。

在唐代,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犹太教等先后传入我国,又从我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景教是基督教的分支,从叙利亚传入我国。公元635年,唐朝政府准许景教徒在长安兴建“波斯寺”,景教在中原开枝散叶,呈现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与拜火教、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伊斯兰教迅速向东传播。公元651年,大食首次遣使至唐,伊斯兰教由此传入我国。元明两朝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甚广,号称“元时回回遍天下”。从哈里发时代起,伊斯兰文明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建筑学、医学和艺术领域的魅力,对我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生活影响至深。

据统计,唐朝在全国设立的驿站有1639所,仅广州的外国客商就有12万人,与唐朝有交往的国家或部族达100多个,南亚、中亚和西亚来唐使团共343次。明朝永乐年间,受郑和下西洋影响,各国使节来华318次,平均每年15次,最多一次有19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到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代中国之所以有庞大的“朋友圈”,得益于开放,受惠于包容。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涵养着中华民族始终坚守平等、公平、正义的精神高地,持续给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思想、中国力量,维护了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在多元中成长、在多彩中进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的价值观,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天下观,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的文明观,等等,无不展现出中华文明包容的特质、包容的气度和包容的胸襟。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有力彰显,也是人类文明基本内涵的应有之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厚植全球文明倡议的目标方向

中华典籍《尚书》《周易》等,通过对“皇极”“五行”“八卦”等核心概念的阐发,归纳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时偕行”“天下一统”等思想,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对自然规律的探求以及对世间万物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思辨中,将天、地、人融为一体的理性思维,最终塑造出中华民族包容和平、通达适变、多元一体的文明基因。

《左传》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华民族历来以“君子和而不同”为信条,以“协和万邦”为追求,以“天下大同”为志向,凝练出“以和为贵”“万方融合”的理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始终走在世界各国前列,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文化格局和人类文明进程。继张骞“凿空”之行后,甘英出使大秦,带来东西方文明的相互贯通。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足迹遍及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和非洲东海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w郑和所到之处,没有占领他国一寸土地,他传播的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和理念,留下的是与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到达元大都,在中国游历17年后写下《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对古老中国的热烈向往。14世纪初,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来到中国,把中华文明的诸多元素介绍到阿拉伯世界。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把中国文化视为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带回了欧洲。18世纪前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华文明推崇倍至,从儒家学说到中国政治制度对近代欧洲影响至深。

世界上其他文明对中华文明也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农作物小麦和家畜黄牛、绵羊以及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传入我国。4000年前,家马由欧亚草原传入我国新疆。距今3300年左右,家马和马车经由欧亚草原地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唐初“别求新声于异邦”,z印度、波斯、罗马、大食音乐传入中国,苏莫遮舞、拔头舞、胡腾舞、胡旋舞等风行长安。明清时期,“中学西传,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把天文历算、数学、医学等知识以及自鸣钟、火器等制造技术传入中国。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在历史长河中,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既展现出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又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史的华丽乐章,共同促进了人类成长进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易传》指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ヒ世界文明史表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只有从不同历史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才能使本国本民族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持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创造力。

在五千多年文明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尊重不同文化,善待其他文明,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精华,孕育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化隔阂,以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精神品格和鲜明立场,锻造出“携手共行天下大道”的深厚情怀。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五千多年赓续不绝,之所以能够以灿烂的文明成果影响世界、贡献世界,正是因为其价值取向与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追求相辅相成,高度一致,始终反映着、代表着、引领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进方向。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フ文明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多元化,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包容、彼此共存、互学互鉴,才能使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才能使世界在和平、和谐、和睦的道路上行的稳、走的远。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文明”,也不存在所谓普世性的“优越”文明,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汤因比认为:中国人不以种族主义划分人群,把天下视为天下人的天下,这种更为高级的公平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这个观点虽以中国为参照,但是讲出了不同文明以多种样态并存于世的合理内核。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ホ对待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文明,要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傲慢;多一些平等,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取长补短,少一些唯我独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只有传承好、发展好自身文明,才能让古老文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才能走出符合本国国情、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动辄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动辄搞意识形态对抗,即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不仅加害于人类文明,而且终将被人类文明所抛弃。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厚实全球文明倡议文明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マ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应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思想结晶,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文明观的集中体现,不仅科学回答了人类向哪里去的“世界之问”,而且科学回答了人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美好世界、怎样建设美好世界的“时代之问”,为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对人类文明的研究和探索,关乎对文明的认知、文明的构建、文明的发展,历来是世界性话题。在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993年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事务》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首次提出“文明冲突”理论,在后续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论著中,亨廷顿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其观点集中在《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归纳起来看,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是,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

在亨廷顿看来,首先,人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之后,将进入文明冲突阶段。从近代到冷战期间,国际社会中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冲突以及引发的战争,遮盖了文明冲突。“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将重新上升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主要根源。其次,文明的差异是历史产生的,是比政治意识形态及政权等更为根本的差异。随着不同文明的相互影响加深,强化了人们的文明意识,加剧了文明之间的敌对情绪,这种文化特性和差异不易改变,也难以用妥协的方式解决。最后,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和最终走向,将取决于文明博弈的结果。

之所以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亨廷顿将文明互动关系作为一个主要范式嫁接到国际政治领域,其理论实质是力图借用文化学理论与概念,对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格局和冲突形式作出解释。遗憾的是,在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外政策影响下,亨廷顿对冷战后战争和冲突原因的归纳脱离了完整的、客观的历史背景,对非文明原因导致的战争和冲突全然不顾,对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认识失之偏颇,不仅主观臆断地预设了未来世界的两大冲突点,即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而且过分夸大文明的差异和分裂作用,对不同文明间的巨大整合作用却避而不谈。

从根本上说,“文明冲突论”把冷战遗留下的排他性、对抗性、集团性思维模式视为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形式,将文明、文化因素视为矛盾的决定性因素,人为将世界解构为西方世界—非西方世界的二元格局,既显露出理论上的局限性、消极性和破坏性,凸显出排斥异己文明的西方中心主义,又迎合了美国为霸权主义寻找理论根据的需求,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们定义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以及为自身霸权主义辩护的新工具,对世界秩序的重建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极大危害。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当代人类文明是历史文明的延续和升华。与所谓“文明冲突论”完全不同的是,全球文明倡议从漫长而多元的人类文明史中走来,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面揭示,全球文明倡议归结千古,指向未来,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及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越时空、联通古今、展望未来中,尽显卓越价值、发挥非凡作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話、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弘扬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主旨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宽广胸襟实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主张以文明包容互鉴取代隔阂冲突,主张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主导的文化霸权话语体系,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符合人类和平发展的夙愿,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必将对维护全球治理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说到底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文明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既是人类社会永续前行的基本前提,也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立足各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深入挖掘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激活文明进步的活水源头,加强文明对话与交流,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共同致力于打造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富强、进步的光荣与梦想。由此而言,全球文明倡议对于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
乘文化舟楫,奋无悔青春——读《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感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西周金文——中国文字的成熟 本文节选自《中华文明的早晨——西周史说》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