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平章
(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上海 200062)
兴国必先强师,师者必先强己。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独立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迈入新时代,我国要实施人才强国、科技兴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关键在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体是教师。师范生是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
从国家部署看,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发布《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未来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多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对涵盖师德师风、知识储备、能力素质等方面在内的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从全球视角看,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强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乎道德的行动能力,使其能在同理心和同情心基础上共同改造世界”[1]。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表明,未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能动性、责任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全方位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从科技变革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以ChatGPT技术为代表的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生态深刻改变,技术变革新趋势既对教师的道德判断、知识储备、能力素质等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中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类,而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则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作出规定,这是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逻辑指向。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则明确提出师范生毕业时应具备“一践行三学会”之核心素养,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师范生扮演当下“学生”和未来“教师”双重角色、身份,其核心素养暗含了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质和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业素养。通过梳理国家政策文件及相关研究成果,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素养、反思创新素养等方面[2];温小军认为,未来教师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态度、知识与能力三方面[3];孟燕平则认为,核心素养应包括扎实的学科综合素养、全面的教育技能素养、积极的职业道德素养[4]。通过对我国教师教育培养现状及一些实证调查研究报告的审视,目前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在以下方面暴露短板。
在未来教师的若干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素养。[5]教师的创新素养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具有挑战心、好奇心、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张扬创新的主体性;宽容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适当冒险,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把教育教学看作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反思、变化更新的创新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形成激活学生创新欲望、培育学生创新潜能的作用力;自己在教学中持续不断创新,把每次教学都当作创意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等。李春玉、刘莉通过分析国内师范大学培养现状,发现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缺失创新要求、课程内容上缺乏创新内核、方式方法上缺少创新模式、测量评价上缺少创新要素。[6]尤其在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供给不足,导致未来教师在创新认知、创新情感、创新动机三个维度上均表现不佳。H高校曾对2016-2021年毕业的共6届师范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537份。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具备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理解反思研究的价值”一项上的李克特量表评分仅为4.13,标准差为0.753(见表1)。
表1 H高校师范生素养能力总体评价
审视当下教师教育课程,多聚焦教学能力培养,包括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后辅导、信息技术应用等显性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学方法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大班上课、课时有限,而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不足,导致未来教师在高校所学知识与中小学实际教育工作存在相脱节现象。葛欣、王冠男利用“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2018)数据库,以上海和芬兰具有师范生背景的新教师为样本,审视中芬教师教育状况及其对职后教学实践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海教师在接受过“学科课堂实践”
(相差6.7%,p<0.001)及“教学相关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相差13.8%,p<0.001)这两方面培训的比例显著低于芬兰;芬兰100%的师范生都参加过学科课堂实践的培训,且看重“使用ICT教学”、“课堂实践”,而中国重视所教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7]H高校调查结果也佐证了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环节的“短板”,毕业生在“整体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方面评分较高,但对“实践拓展课程”(4.15)评价最低(见图1)。有学者直接指出,目前我们培养的教师虽然能知、会讲,但科学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而该能力恰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8]
图1 H高校师范生对母校教学培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
教师要想点燃学生,必须身怀“火种”。教师开展合作学习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尤为重要,应营造创新氛围,设计创新情境,提供创造条件,启迪学生创新灵感和创造思维。教师常常采用认知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种教学方式,认知激发包括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评估、整合和应用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分析和探索来达到学习的目标。但现实中,目前培养的教师在此方面表现差强人意。相关研究显示,具有师范背景的芬兰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ICT教学策略上频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背景的上海教师(芬兰2.23,上海1.91),上海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能力薄弱,这与其在教师教育中所接受的培训内容有关。
H师范大学质量报告也暴露目前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发展的缺陷与不足。班主任实践是一项兼顾技巧策略、考验教育智慧的综合性工作,师范生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的规律与方法、对教学育人规律的掌握稍微欠缺,自我评价分值最低,其中“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平均值3.82、标准差0.930)在“学会育人”模块各指标中相对较低(见图2)。这反映出教师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开展育人活动并有效管理班级的能力存在不足,而这正是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应然要求。
图2 H高校师范生“学会育人”模块各项工作自我评价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迅疾的社会转型、复杂的教育生态、多元的教师角色都对传统教师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未来教师必须具备“创变型”素养,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师培养体系有助于教师成长为“创变型”教师。
(1)可能:创新创业与“创变型”未来教师培养高度契合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都面临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教师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与挑战。P21(partnership for 21stcentury learning)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包括学习和创新、数字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未来教师应具备上述核心素养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教学技能、管理能力、学科知识、实践创造、问题解决、合作学习、团队合作、探究精神、创新能力、育人情怀10项,较为薄弱的素养是实践创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探究精神四项。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开拓型人才为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一般是通过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升教育对象的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并将其内化成教育对象的基础性素质,最终培养出在适合条件下能够学以致用的创业人才的教育。通过对标分析,未来教师核心素养与双创能力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逻辑关联(见图3)。创新创业融入未来教师培养全过程将有效弥补其核心素养的短板和不足,助力其成为卓越教师。
图3 未来教师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逻辑关联
创新创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备问题生发性、实践创新性、价值创造性三个鲜明特征,这也为双创融入未来教师培养体系提供了可能性。首先是问题生发性,创新创业要敏锐感知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脉搏与跃动,精准把握科技创新、行业(产业)发展前沿动态,选择合适的“问题”(项目);其次是实践创新性,创新是实践这一人类存在方式的内在品质,而实践在本质上是创造性和发明性的。人通过创造性实践确定存在方式,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创新创业不可能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激发和完成,摒弃“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模式,强调实践动手,试错迭代。双创项目无一不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自主建构,具有极强的情境性、实践性、内隐性、个体性等特点。最后是价值创造性,苹果公司掌门人蒂姆·库克曾说过,“成功不是实现一项产品功能,成功是学会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并最终在用户心中激发或创造意义感。”创造价值是双创的核心诉求,双创的价值创造性体现在“实”“虚”两个层面:其“实”在于创新创业已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其“虚”体现在文化、精神层面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激发个体蕴藏的巨大潜能,“敢闯会创”“拼搏奋斗”铸就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底色。
(2)可行:创新创业赋能“创变型”未来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为弥补传统教师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基于创新创业与教师教育两者的关联性,探索将双创元素融入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持续推动双创“三进”的实践探索,即创新创业教育进课程、进实践、进头脑。
1.以“进课程”为基础,推陈出新教育内容
学校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双创课程纳入师范生培养体系中,在未来教师的培养目标中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新立项建设47门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公共选修课。师范生主动选修《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创业进阶实训》、《创业基础》等双创课程人数明显增长,2020-2022年度分别为13、55、99人次。
学校通过化整为零、洞察发现、重构场景、整合转型重构课程内容,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以思维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9]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为例,该课程以真实场景的问题生发作为“核爆点”,以学生高阶思维培养作为教学设计重心。从课程理念和流程看,首先是动机激发(引入问题),引入基于真实场景的认知体验(10学时),通过对双创基本知识点的教学及创业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双创的浓厚兴趣和深度认知能力;第二是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授课老师是校内外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通过对各类双创大赛的横向分析讲解及对往届大赛金奖项目的纵向深度剖析,启发学生思考优质项目特质,从而提高其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自主建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组织实施方式上建立“企业家+教育家”共同授课、“校内课堂+校外实践”联动推进、“线上学习+线下学习”一体化教学教育模式,“创新团队合作-案例教学-同学互动-翻转课堂”为主的授课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头脑风暴”启迪思维;第四是元认知(反思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该课程引入的模拟训练就是元认知的有效路径,包括做社会痛点调研、模拟(角色)对抗训练等,让学生获得沉浸式教学体验;最后是应用迁移(应用所学到的思维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学生在完成课程理论学习后,须自行选定创业项目,自主实施包括从项目筛选与前景评估、商业模式设计、商业计划书的表达技巧、答辩技巧、模拟路演等步骤,教师则进行个性化追踪辅导。
该课程已面向师范生连续开设8个学期,学生是主体,进入真实学习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并付诸行动;教师则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设计学习的过程、定义学习的目标、开启核心的问题与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评教结果显示,学生满意度较高:在感知体验上,通过系统学习获得了高质量、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并得到老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在学习结果上,学生的高阶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批判思维显著提升,创造力、创新精神得到释放、激发并持续增强;在后续延展上,学生能将该课程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以全面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其他实践问题。
2.以“进实践”为抓手,提高动手能力
针对师范生“缺筋、少骨、没劲”的培养现状,学校以双创竞赛、大创训练、基地孵化等实践强力推进双创融入未来教师培养。首先,以双创竞赛或科创竞赛为抓手,培养其动手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鼓励师范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类竞赛,并计入实践学分,竞赛获奖作为科研成果替代学术论文发表。近三年,7个教师教育项目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国家级奖项。其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牵引,积极引导师范生参加创业类项目,激发创新激情和创造意识。申请创业类项目的人数明显增加,立项比重有所增加。最后,以双创实验区、实验班、训练营等为载体,提高其实践动手和价值创造能力。学校建设了专创融合“师创·赋能”师范生创新教育实验区、全国首个教育创客空间,通过开设双创实验班、大创学员训练营、科创训练指导与经验分享会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师范生掌握基本科创/双创方法与路径;学校还研发了课程、竞赛、训练一体化智能教学系统和评测-分析-跟踪系统,对其双创能力素养进行跟踪分析。
师范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主体意识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投入”,项目分布由“单点散发”转向“多元覆盖”。据统计,近三年919名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创项目,覆盖面逐年扩大;师范生申报大创项目的热情不断提高,近三年立项数量保持稳定,平均每年30项以上。此外,师范生积极参加包括科创、教育技术、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竞赛,近三年斩获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等各级别奖项共114项,2021年度还斩获国际级奖项1项。
3.以“进头脑”为目标,厚植教育情怀
学校以“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作为学校双创文化的灵魂、内核,铸入未来教师的基因和精神气质,通过双创基因“进头脑”强化其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使命驱动。学校多措并举推动“进头脑”:首先是通过涵育“思创教”文化生态,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构建基地实践、红旅活动、教育(公益)创业“三位一体”文化体系,厚植师范大学“思创教”(思政教育+双创教育+教师教育)文化的沃土,涵育师范生成长成才教育生态,在全校形成思想共识与行动协同;其次是通过公益实践平台,厚植“教育家情怀”。学校建设江西上饶、云南寻甸等教育振兴公益基地100多个,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项目”培育计划、“家国新体验-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重点培育“远周青少年中心”“爱飞翔·乡村教育项目”“春晖堂”“育见爱”等30多个优秀公益创业项目,开展公益创业项目325个。这些基地平台为师范生投身公益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天地。最后是通过大中小一体化双创实践活动,传承双创基因。学校举办“大中学生红色筑梦”双创论坛、比赛和实践活动,参与学校200多所;牵头组织华中师大、西南大学等20多所师范大学推动成立百所师范大学双创教育联盟,鼓励未来教师参与联盟行动,实现辐射基础教育、推动教育变革的目标。
近年来,学校培养的教师在创中学、教中悟,浸润双创文化、传承双创基因,并在基础教育传播辐射。98.5%毕业生回到生源地从教、95.1%坚守基础教育一线,64.9%坚守中西部地区,涌现中国首位入选“全球教师奖”的杨博雅等典型。中国“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中,活跃着一批践行使命责任、回馈社会发展的未来教师。如斩获“红旅”赛道金奖的袁帅创办了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十余年来保障所有涉罪孩子顺利求学就业,斩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SERVE最高奖。
1.社会效果验证:教师创新实践指导能力突出
H高校师范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2016-2021届)显示,近四分之一的师范毕业生职后指导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6.31%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他们作为指导老师的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势头强劲,包括全国最美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F20 RWDC真实世界设计挑战赛(全球赛)最佳创意奖等含金量较高的奖项。如就职于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的叶佳浩,指导学生多次获学科竞赛奖项,入选浦东新区“明日科技之星”;任教于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陈茹婷指导学生参与“小课研究”,即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并学习撰写小论文,以此培育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得益于一大批富有创新激情的教师,该校《“N个百分百”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入选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
2.培养效果自我评价:创新创业与未来教师核心素养呈正向关联
为进一步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作用”实践成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52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反馈、师生深度访谈与直接观察,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综合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调查数据包含各年级、学科师范学生,以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为主。被调查者既包含未曾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87.26%),也有曾修读双创课程的学生(12.74%),尤以修读《创新创业进阶实训》、《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居多;既包含未曾参加过双创训练项目的学生(76.62%),也有曾主持、参加过双创项目者(23.38%),项目类别涵盖教育研习、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互联网信息技术等。
表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首先,在提升核心素养的途径方面,参与调查者普遍认为参加双创训练项目(含科创类)与参加双创比赛(含科创类)能够最大化助力师范生各项能力与核心素养提升,选修双创类课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帮助,尤其是选修过双创类课程的同学对其提高综合能力的认可度较高;但对于课程学习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参与调查者认为有待进一步探讨(见图4)。
图4 提升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途径
其次,参加调查者对双创课程类型提出期待,普遍认为“实践体验类”双创课程对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意志品质及综合能力提升效果最显著,尤其是对双创课程提升实践能力的认可比例达88.78%。“方法训练类”、“思维提升类”课程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不过这两类课程中“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相关内容的融入仍应进一步探索(见图5)。
图5 双创课程类型与核心素养提升
再次,对于不同类型双创项目的效果方面,参加调查者普遍认为“教育研习类”双创项目更加切合师范生群体职业规划与发展实际,能在很大程度提升“脑”、“手”、“心”的创新素养,“教育研习类”双创项目被认为可较好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77.76%),“互联网信息技术类”项目则对于创新思维提升有显著作用(71.48%)(见图6)。
图6 双创项目类型与核心素养提升
然后,对于双创教育实践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方面,参加调查者普遍认可双创教育实践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呈正向关联。双创项目选题来源与实施过程的多元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自主性,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敏锐感知并发现社会痛点问题,主动探寻未知世界,双创课堂的思维发散性、教学范式的革新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双创实践的“任务驱动”项目制学习和实践模式也要求其成员必须发挥各自所长、团队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
最后,在师范生入校时与毕业时的自我评价认知方面,经过大学阶段双创课程学习与项目实践训练,参与调查者在“创新思维表现”、“动手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综合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方面的自我评分均有所提升(见图7),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是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1.40)。绝大多数参与者都肯定双创教育对于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具有正向作用(86.5%),并提出健全导师指导体制、增加双创项目培训讲座、科学细分双创课程种类、精准对接教师职业生涯等建议,希望将双创教育进一步融入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见图8)。
图7 四年前后自我评分对比
图8 双创教育对于未来教师培养的作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产业链脱钩、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等技术创新、格局变迁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世界高等教育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重大冲击和影响。尤其是GPT类生成式智能技术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未来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2022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布了《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聚焦于超越极限、新路径、重塑三个主题词(UNESCO,2022)。近期落幕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明确指出,“世界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要创新”。归根结底,创新是世界和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关键词,要探索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教师培养的新范式,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对人才的新期待。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内部培育出来的一个“新物种”“自变量”,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三个第一”重要结合点。[10]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未来教师培养体系不仅是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自身之需,也是适应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要求。
培养具有社会使命、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未来教师恰逢其时,面对迅疾的社会转型、复杂的教育生态、迭代的技术变革、多元的教师角色,高校应构建具有鲜明内生动力性、可持续发展性、自我调节性、互利共赢性的创新创业生态育人体系。高校构建创新创业育人生态要以未来教师培养为核心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人的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原则,“变”的是教育场景、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育人理念等[11]。
高校要构建完善开放融合的“磨砺—赋能—铸魂”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生态,面向未来教师培养的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在理念、内容、机制三方面呈现新特征,以助力卓越教师培养为核心目标,以价值引领、创新驱动、“五创融合”、师生共创为特色,旨在激发未来教师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赋能未来教师培养的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在理念、内容、机制三方面都彰显鲜明的新特征(见图9)。
图9 赋能未来教师培养的双创育人生态
1.新理念:锚定“三创型”未来教师培养
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在教育内外部生态深刻改变的当下,未来学校对教师的能力、思维、道德和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未来教师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阶能力和核心素养,如创新素养与能力、数字素养与能力、科学素养与能力等。但当前教师教育培养现状显然无法有效支撑未来教师培养的要求。新时代教师必须转变育人理念,将人才培养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培育学生具备独立、质疑、多元、科学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生态应以“三创型”未来教师培养作为根本目标,即具备创变“脑”(包括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设计思维等在内的高阶思维品质)、创变“手”(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谐沟通能力等在内的融通能力)、创变“心”(包括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使命责任等在内的精神品格)。同时,新的双创育人生态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传统知识讲授向自主建构学习的转变,从注重知识记忆向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变,从注重学生智力培育到注重人格养成和个性培养、塑造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的意志品质的转变。
2.新内容:以能力和素质达成为中心
(1)构建课程矩阵
以ChatGPT为代表的颠覆式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生态变得更加复杂多元,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人才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倒逼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反思。创新创业课堂是以教育教学变革打造未来教师创变“脑”的主阵地。高校要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成为中心,将创新创业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交叉应用、解决真实问题,系统构建“思维导向通识课+文化导向特色课+实践导向专创课+需求导向拓展课”进阶双创课程矩阵体系,着力打造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课程模块,精准对接未来教师在不同阶段对双创学习的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此外,要创新双创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知识讲授、演示体验类型为主,转变为以探索训练、任务驱动、实践创造等类型为主(见图10)。双创课程教学不但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注重凸显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创造的主体意识,为未来教师创设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实现教师“化知识为素养”,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图10 双创课程教学的多元类型
(2)搭建实践载体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作为创新教师教育、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核心理念,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双创教育的实践性让未来教师在行中求知、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放眼全球,加拿大也正在改革并探索教师培养的新路径,提出了“实践与理论并行”(practice-and-theory model)新模式,将课程学习和实习安排交错进行,注重理论和实践的交相融合,强调实践的核心价值和关键作用。
高校要以练就未来教师的创变“手”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横向协同、纵向层级、纵横贯通、协同高效为特色,搭建包括双创课程、大创训练、竞赛实训、项目孵化等在内的双创实践载体,重点提升未来教师的高阶思维、问题发现、实践动手、价值创造能力(见图11)。双创实践载体集群的意义在于,既通过课堂教学使师范生全面、系统学习双创基本知识,又要让其在复杂、多变、压力的环境下增强实践能力,为未来教师提供更适切的实践平台资源供给,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让教育人才供给和基础教育需求更加精准匹配、无缝对接。
图11 指向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双创实践载体
通过上述双创实践载体的搭建与运行,助力未来教师实现高阶思维、问题发现、实践动手、价值创造等能力的融通与内化。首先是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参与双创实践,提升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设计思维、模块思维、编程思维等在内的高阶思维品质,解决“不会想”的困境;其次是问题发现能力,在万物互联的数智时代,当几乎所有概念、知识的答案都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如何学会提出真问题并多维度探索问题,深入理解问题就愈加难能可贵。双创实践问题有些来源于学科探索的典型抽象情境,有些来自社会行业的真实“痛点”。无论面对哪类问题,学生在提问时都倾注了其批判思考,解决“不会找”的困境;再次是实践动手能力,高校要构建“前端播种-中端培育-后端输出”的赛训体系、“国家级-市级-校级”的大创项目训练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科创训练、大创项目、双创竞赛等实践活动,解决“不会做”的困境;最后是价值创造能力,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与分享者。双创项目的最大挑战和乐趣即在于迁移所学知识,并在不断应用中加深知识的理解,甚至重构知识本身。学生通过实践将知识的多次自主“输入”转变为凝结想法和创意的产品(成果)“输出”,充分体验价值创造的乐趣,解决“不会创”的困境。
3.新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1)主体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激发、推动和维持人们行动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要解决的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相关主体是否愿意主动付出和愿意付出多大努力的问题。作为承载创新创业教育载体的高校主体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其创新创业活动所影响的客群。面向未来教师培养的创新创业育人生态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都要转变。从学生角度看,要实现从被动接受的“配角”向主动探究的“主角”的转变,学生要着力发展自身的个性并通过双创活动提高其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确定性能力;尤其是具备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强烈的社会关注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主动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从教师角度看,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重塑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从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发现者、促进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成长的教练员、发展的分析师。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对教师地位和传统教学模式构成挑战和冲击的形势下,教师要扬长避短,发挥智能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情感沟通、价值判断、艺术审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及时发现并填补学生的情感缺陷,成为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道路上的坚定陪伴者、引导者、支持者。
(2)融合育人机制
赋能未来教师培养的双创育人生态要构建融合育人机制,其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融合育人,将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实现融合贯通育人;二是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融入教师培养要实现校内外联动贯通、协同育人,推动校内外师资共建课程、联合授课、共编教材和案例、指导训练项目,加强产教合作、科教融汇。此外,创新融合育人机制要处理好以下两组辩证关系:一方面,双创育人要融通未来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指教师职业生涯中必备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基本知识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双创实践学习包括道德、价值、沟通、思辨、团队合作等在内的隐形知识,涵育未来教师的创变“心”。另一方面,双创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原则,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性教学所占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和训练比重,实现教师从专业分科学习向超越知识点学习的转变。双创教育尤为注重让学生去社会、产业、教育中寻找真实痛点,将社会顽疾、产业壁垒、教育难题变成一个个创业项目,并通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3)评价激励机制
面向未来教师培养的双创育人评价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是价值取向,双创育人体系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成为中心,强化使命驱动和价值引领,力戒短期功利主义。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社会,盛行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害的;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义[12]。二是评价主体,双创育人成效不再采用教师单一主体评价,而代之以多元主体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三是评价内容,在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中,评价目的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内容注重标准化和经验化,而双创教育注重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强调知识的获取、识别和运用以及创生新的知识。可视化、可量化的传统试卷考察的只是知识问答能力,而双创教育的评价内容演变为“情景+问题+实践”的探究型、综合型任务,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四是评价方式,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高阶能力,如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团队合作、逻辑思辨、演讲表达等,可通过观察体验、模拟训练、探索实践、路演答辩等项目探究型、情景互动型多元方式进行考察。五是评价标准,对双创育人成效采用“行为+过程+结果”的综合性评价,打破单一的、静态的评价模式,代之以多元的、动态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化发展。既看重学生的结果质量,亦要肯定学生的过程努力;既为成功者喝彩,也给失败者宽容。
(4)联动保障机制
高校要以未来教师培养为核心统领,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全链条、多维度、三全育人为基本特征,强化创新创业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的联动保障机制。首先在制度层面,全面修订师范生培养方案,设置双创必修学分,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师范生选修双创课程、参加双创实践的正向激励政策,如《本科生创新创业成果申请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管理办法》、《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成果记录管理办法》、《本科生创新创业成果奖励办法》等,将双创成果计入学分、代替论文,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其次,要建立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创业”联动机制,规范教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考核方式、学籍学分等各环节制度约束,营造更加宽松、自由、开放的氛围,给创新人才探索、试错的空间和时间,着力培养其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双创教育与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双向嵌入,挖掘和充实各师范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资源,开发针对未来教师的专创融合类课程、编写适应教师职业需求的双创教材,建立适应全体师范生的普及化和面向部分重点需求师范生的个性化双创育人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供给。最后,不断完善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双创教育支持系统,建设校内外教师双创实践基地,打造校内外创新创业专业化导师队伍,引入教育行业真实问题开展双创实践,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多元化培养的新趋势。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改变教育从改变教师开始,改变教师要从培养好师范生开始。如何更好地帮助未来教师“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师范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与时代责任。当下,无论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是其核心素养和岗位要求都呈现新动向、新要求。创新创业融入未来教师的培养体系已成为广泛共识,并深刻改变了教师教育的生态,为其注入了“源头活水”,但创新创业教育与现有教师培养体系的融合度、深度、广度还远远不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未来教师队伍任重道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创新创业融入未来教师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仍需继续探索,以期为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赋能,乃至影响和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