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新疆的葡萄、哈密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但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地方,竟然也能产出美味的海鲜了!今年8月中旬,新疆海鲜大丰收的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惊叹。南美白对虾、三文鱼、海鲈鱼、石斑鱼、大螃蟹等这些看似离内陆遥不可及的海洋生物,在新疆也能被养殖出来,并销往全国甚至俄罗斯、新加坡、芬兰等海外市场。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海鲜陆养”,盐碱地里的黄金宝藏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地方”,好似跟“海”不太“搭噶”,怎么能够养出海鲜呢?这就要从新疆的盐碱地说起了。
盐碱地,顾名思义,是指盐分和碱性物质过多的土壤。盐碱地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从湿润的太平洋沿岸的东海之滨至干旱的准噶尔盆地、极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从热带的海南岛、南沙群岛到寒温带的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均有大量的盐碱土分布。因盐碱含量过大,除了有极少数的耐盐植物生长,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土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疆地形地貌复杂,总体呈现“三山夹两盆”格局,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该地区约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但从地理变迁的角度看,新疆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盐碱地的水质与海水十分接近。国内科研团队在新疆调研时发现,新疆天鹅湖的湖水,盐度在10‰左右,pH值在8.4左右,钾钙镁含量丰富,非常适合青蟹、南美白对虾以及一些海鱼的生长。而且,新疆盐碱水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远离城市、工厂,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天然场所。为此,养殖专家先测量出盐碱地养殖池的盐度和碱度,再以海水矿物质比例为参照,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模拟出海水生态环境。经过调试后的池水,盐度标准和真正的海水差不多,能够供海鲜生长。于是乎,新疆的“海水养殖”基地诞生了。新疆大片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养殖池,新疆海鲜就这样“出圈”了。目前,新疆已经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海鲈鱼养殖基地。
盐碱地治理,极具生态意义的一盘大棋
21世纪以来,我国盐碱地治理行业逐渐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盐碱地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持措施。同时,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进入盐碱地治理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使得盐碱地治理的规模不断扩大。
盐碱地的成功改造具有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在解决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两方面尤为引人注目。在新疆这一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下,盐碱地的成功改造与利用已经产生了显著效果,也为全国其他具有相似地理和生态条件的地区的土地改造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利于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2023年5月10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揭牌成立,并计划分三个阶段、八年时间在我国不同盐碱类型区基本形成稳定且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生态高效利用模式,使盐碱地后备耕地资源的作用得到科学合理发挥。
▲盐碱地治理的上中游环节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人员、盐碱地治理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主要负责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及具体的盐碱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包括土壤改良、排水排盐、植被修复等工作。
▲盐碱地治理的下游主要是农民、农业企业和其他土地利用者。他们是盐碱地治理的最终受益者,对通过治理后的盐碱地进行农业生产或其他土地利用,而这也是智慧农业得以应用和施展的重要领域。
盐碱地治理工程师
岗位描述:在盐碱地治理领域进行分类与分布、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与创新,以实现盐碱地的有效治理和利用的专业技术人员。
岗位职责:参与盐碱地治理相关技术、工艺、药剂和装备的研发工作,参与工程项目技术工艺设计,编写生态修复方案、生态修复技术文件、设备选型文件,组织和参与图纸设计、技术交底,推广耐盐碱农作物种植,监测和评估农业生产环境等。
相关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整治工程、土地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科学、智慧农业等。
基因编辑工程师
基因编辑工程师是指从事基因编辑研究和开发,具备扎实的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知识,能够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改和编辑,以治疗疾病、改良作物品种的专业技术人员。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已明确加快基因编辑研发应用,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业基因编辑赛道人才招聘已然全面启动,育种赛道发展潜力巨大。
相关专业:生物科学、生态学(微观方向)、化学生态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生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
渔业大数据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渔业大数据系统研发,包括渔业大数据平台的规划、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定义系统功能及软件设计规范;参与数据应用、数据服务层的平台研发和大数据基础计算平台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计算集群的构建与维护,实时流分布式计算平台、分布式调度等平台的研发;开发ETL过程,优化存储方案,设计并实现分布式计算任务,搭建数据处理流程;针对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挖掘,提取商业价值。
相关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智慧海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宁波大学,新疆海鲜生意背后的科研军师
要让海鲜在盐碱水里生存和繁殖,需要有很强的科技支撑。幸运的是,新疆海鲜养殖产业背后有一支绕不开的科研团队,那就是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是国内最早从事盐碱水养殖研究的机构之一。他们在盐碱水养殖方面有着多项创新和突破,为新疆“造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曾先后几次到新疆实地考察当地盐碱地水产养殖情况,结合自身产学研经验,提出引进东海青蟹等十多种名优海鲜的建议。2018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开始尝试在盐碱地上养殖青蟹,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建成养殖试验基地,在盐碱地上成功试养了南美白对虾等近十种海鲜。
苗种淡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养殖技术。这是指通过逐级降低盐度的方法,让海鲜苗种逐渐适应盐碱水的低盐环境。这个过程很考验耐心和精确性,稍有不慎,苗种就会成批死亡。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终于大幅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仅靠这手苗种淡化的绝活,2019年,宁波大学拿下了该项技术的发明专利。另一项重要的养殖技术就是水质调节。这是指根据不同海鲜对水中钾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進行合理的添加和调配,使水质达到最佳状态。这个过程很考验专业和经验,稍有失误,海鲜就会脱壳难、长不大。
水产养殖专业是宁波大学的王牌学科,是该校第一批拥有硕士和博士点的专业。现有农业农村部绿色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海洋生物技术与工程国家联合实验室。2022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的“海蟹安家黄河边,盐碱瘠土变良田”项目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优秀案例。学院还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了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实践基地,学院党委与塔什店镇党委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保障各项援疆工作落地见效。
编后语
盐碱地海鲜养殖不单是一项经济活动、土壤改良工程,更是一项战略举措,它使新疆农业摆脱了长期以棉花、粮食等作物种植为主导的单一化、低效化、资源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创新之路。这条路子的背后,还牵涉生态保护、智慧农业、乡村转型、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事业,更是新疆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