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创新研究

2023-11-01 14:31刘维刘灵婷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刘维 刘灵婷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以及针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提出了在教学资源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时代利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健全国防教育机制、培养国防意识、国防教育常态化、利用粉丝效应增加国防教育吸引力、建设国防教育阵地等方法,探索适合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互联网+”;师范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5-0038-04

作者简介:刘维(1993—),女,硕士,衡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研究:刘灵婷(1982—),女,硕士,衡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研究。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型互联网成为新时代最高效的工具,积极推进互联网与高校国防教育深层次结合能更好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目前各高校的国防教育重心一直以男性为主,针对女性的国防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高校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任。如何基于“互联网+”模式对师范类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国防教育,对于加快推进全民国防的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一直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国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使高校国防教育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高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增强忧患意识,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积极投身国防建设。高校通过组织军事理论课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实践、军事相关讲座等方式让在校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互联网+” 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實现了“+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型,互联网成为社会运转的基础性平台[1]。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慧教学等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模式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拓宽了发展渠道,突破了教育资源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国防教育资源的大整合。新时代对高校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联网为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高校国防教育具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

为加强国防教育,自2016年以来,我国分三批一共遴选出6905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其中有288所本科院校。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高校国防教育氛围浓厚,有24所国防教育本科特色学校。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拥有较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如辛亥革命在武汉打响了第一枪、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等,湖北有17所国防教育本科特色学校。国防教育特色本科学校分布全国各省,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红色革命根据地较多的省份,如长征途径省份、四大红色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发生地等。由此可见国防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高校国防教育应该充分传承当地的红色基因,利用互联网对传统的国防教育进行创新升级,加快推进全民国防教育。

(二)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阶段性

目前各大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通过军训、军事理论课、征兵宣传三种方式进行,军训、军事理论课集中在大一学年完成,征兵宣传在每年的征兵季开展。军事训练一般由教官带学生开展军训,实现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同时对参训的新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2]。但参训新生在接受固定的队列动作训练后可能还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新生军训的成果的精神影响力缺乏持续性。大部分高校在安排课程时更多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对国防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且对师资队伍没有过多的专业要求,课程设置安排缺乏系统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国防知识相对薄弱。征兵宣传工作一般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性进行,由于没有日常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的铺垫,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动员难度较大。高校应该利用互联网垂直式发布信息的特征,让国防教育日常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红色故事宣讲等丰富国防教育形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线上国防教育缺乏引导监督机制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最强工具,具有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储存能力和交互能力。随着使用普及率、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高校学生对其的依赖性、信任度也日益增加。针对军事理论课线上教学,不少高校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等平台都上线了军事理论相关课程。网上公开课程可所有人共享,所设置的学生讨论区和老师答疑区很好地体现了互联网的交互性,每个章节的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没有授课老师面对面的引导,且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学生会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学习,存在刷课行为。如果缺乏一定的引导和激励,像公开课程、军事讲堂、国防教育相关网站、新闻以及微信公众号等也难以引起在校大学生的关注。

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

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石,师范院校肩负着下一代国防教育的重担。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老师是为青少年系好第一粒扣子的人,因此,师范院校拥有优良的国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师范院校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但是对女生国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建设完善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师范类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发展情况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每一所高校都应当积极参与国防建设。根据教育部在2021年8月27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0年,我国一共有1270所本科院校,本科师范类院校有144所,占比11.29%。國防教育特色学校的本科院校一共有288所,其中师范院校40所,占比13.89%,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而言,师范类原先的国防教育体系更易于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环境中,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要接受国防教育,但大部分学校一般是从男性视角开展国防教育,从女性视角进行的国防宣传活动较少。

(二)高等师范院校对女大学生的国防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更多由女性承担,教师行业逐渐偏女性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3-4],中国未来国防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女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活动如军训、军事理论课程、军事讲座、英雄楷模的树立等主要以男性视角为主,忽略了女性对国防知识获取的途径。在大学生入校时,每一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要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则无此要求;征兵季各高校一般只针对男生进行集中宣传,而忽视了女生参军入伍的宣传,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女大学生觉得国防与自己无关的意识。在进行国防教育时高校对男女生采取同一种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女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国防的兴趣。高校的国防教育缺乏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5],从课程内容设置到教师课堂引导再到学术研究都缺乏针对女生的国防教育内容的设计。

(三)高等师范院校女生国防意识存在误区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全民的国防意识密切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时代,虽然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但是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以及国际形势,必须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会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树立系统化国防意识。在开展日常国防教育时,教师讲授主要以传统安全教育为主。受传统战争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女性认为国防等同于武力、暴力,而默认这些元素只与男性有关,潜意识地将自己排除在外。根据张正明等对西安女大学生的调查可知,女大学生极少主动学习军事相关知识、浏览国防相关网站,对于基本的国防知识了解不深入[6]。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时代,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首先要肯定自己在国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学会将国防意识从战争冲突迁移到经济、科技、文化等无硝烟的战场,提高学习国防知识的自主意识。

四、“互联网+” 时代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发展新模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2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0%,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高校要借助互联网网课、直播、阅读等形式多样的信息输出形式,加强线上国防资源的整合能力,完善针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机制,强化女性在国防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加强女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掌握。

(一)健全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互联网国防教育机制

国防教育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育而言具有其严肃性,在侧重女性视角阐述知识的同时,为了可持续性良好发展,要确保国防教育在一个健全的机制中运行。健全的国防教育机制包括军事理论课课程的设置、具有女性特色军训内容的添加、日常国防教育的长足发展、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指导老师的奖励考核机制等。由于互联网的资源是全网共享,高校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要做好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监管。

(二)举办针对性活动强化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国防意识

目前国内高校新生的军训一般采用学生教官带训模式[7],高校可以从军训学生队伍中挑选女子精英,打造出一支女子护旗方队,参加全校升旗活动,利用网络传播升旗视频或照片增加荣誉感和主体意识。部分高校在军训期间设有女子匕首操方阵、女子捕俘拳方阵、女子战地救护方阵,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可以由学校武装部牵头,借助互联网优势设定国防教育月、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参观红色基地、国防知识竞赛、红色电影展、寻找最美退役大学生、征文活动、军旗推演大赛等,鼓励更多的女生参与进来。由于师范院校女生集中度相对较高,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定期举行与女性相关的国防知识主题讲座、讨论会、电影鉴赏等,让国防意识深入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二)采取多种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让国防教育日常化

国防理论教育一般采取军事理论课的方式,除了学习线上平台的精品课程以外,国防教育工作应该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将军训成果持续性输出展示,将征兵宣传工作日常化。多媒体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书本以及电视更具互动性,可以让大家参与其中表明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可利用线上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国防小故事,微博可全网转发、评论、点赞国防小知识,抖音发布漫画或剪辑后的国防小视频,QQ墙作为投稿渠道供学生讨论和分享国防小趣事,利用VR技术体验军旅生活,观看热门国防教育题材的电影《半床棉被》《捌佰》《金刚川》等,在输送国防知识的同时增加国防教育的趣味性。除了网络上的宣传,线下可以制作国防知识文化宣传栏、巾帼英雄事迹陈列室等让女生在日常化的国防教育氛围中学习国防知识。

(三)利用粉丝效应强化女大学生对国防的持续关注力

粉丝效应是以情感作为纽带,在新媒体中针对公共事件表现出的某一群体行为[8]。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女性一般偏感性,在对女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公众号、QQ、微博、抖音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在引领主流价值观中的示范性作用,树立示范榜样,通过日常输出建立感情基础,形成粉丝效应。比如以巾帼英雄为案例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杨门女将穆桂英、英勇就义的秋瑾等,在民族的危亡之际,巾帼英雄身上彰显出的民族大义精神和深切的爱国情怀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学校可以应征入伍的女兵、退役回校的女兵、国防教育网站上女兵的典型事例等作为切入点,利用校内媒体宣传报道弃笔从戎、保卫祖国的巾帼风范;也可对当前与国防相关的典型女性代表事迹进行实时宣传报道,如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及航天员刘洋、王亚平等,提高女大学生国防主体意识。

(四)建立对女大学生吸引力强的国防教育阵地

高校的国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要让国防知识普及到位、国家安全意識树立到位外,还要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高校、基地共同合作“三位一体”地协同育人[9]。政府的国防教育资源丰富,除了在军训和征兵季对高校国防教育加以指导外,还可以构建与学生网络交流平台。目前我国国防教育基地达到473个,可建立教育基地与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将各类国防教育基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整理归档,构建对高校女性吸引力强的国防教育资源库。挖掘学校的红色党史、校史资源,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展示平台,让学生获得认同感,树立国防主体意识。

五、结语

高校是国防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时代,要借助互联网构建与时俱进的国防教育平台。高校国防教育一般是围绕男性视角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大学生的感知途径,如何在新时代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资源的数据化,高校应该基于互联网,根据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将国防教育资源建设进一步系统化,这对于在新时代加快推进全民国防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秀峰.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02):49-55.

[2] 商建华,梁旭光,柳振国. 高校军训学生教官带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2012(06):89-91.

[3] 敖俊梅,林玲. 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2):54-62.

[4] 王俊. 教师职业的性别标识探论——兼谈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06):65-72.

[5] 吴絮颖. 高等师范院校女生国防意识教育刍议[J]. 才智,2016(15):168-169.

[6] 张正明,章涵恺. 西安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国防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9(21):182-183.

[7] 沈国俊.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回顾与展望[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4):102-104.

[8] 丁国维. 粉丝效应与分享行为对短视频传播的影响[D]. 厦门:厦门大学,2019.

[9] 陈楚瑞,廖金宝. 政府、基地与高校“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20,41(03):49-53.

(荐稿人:孙永泰,集美大学《集美大学学报》副主编,副编审)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