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班社历史变迁考辨

2023-11-01 23:55陈秋圆
歌海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粤剧南宁

●陈秋圆

邕剧是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皮黄声腔系统,旧时以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为代称,曾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及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因民国时期多以南宁一带为集散地进行演出,且演出时所用舞台语言“戏棚官话”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2,第440页。的基础方言是邕州官话,故得名邕剧。然学界对邕剧历史源流仍未达成共识,如以产生源头划分的“祁桂路说”“广路说”“本土说”等,皆有支持者。无论是哪一种起源说法,都透露了邕剧的产生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在早期戏曲班社的考察上,还存在许多疑点与争议。

一、学界对邕剧班社的研究

班社一词,常被用于民间艺术尤其是带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中,是班子和社团两种组织的统称,它们是演艺活动的载体,也担当着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使命。这个词被用于戏曲艺术中,则更精准地指代民间戏班与民间剧团这两种演剧的组织。

邕剧在未正式定名前,一直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存在,直至1951 年,由省、市文化部门组织艺人,成立集体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剧团“南宁市人民邕剧团”,确立所演剧种为邕剧,“邕剧”之名才正式进入中国戏曲剧种之列。1958 年剧团从集体所有制改为地方国营市邕剧团,成为唯一的专业剧团,并以此为节点,宣告邕剧的班社时期正式结束。

在1958 年之前的百余年时间里,邕剧行业本身并没有严格的体系和规范,而是依托一个个分散又互相联系的班社构成。在这段漫长的班社时期,邕剧依托着班社的演剧活动而存在,班社活动历史源流争议一直不断,主要有“广路说”与“祁桂路说”两派,偶有“本土说”夹缝求生。

20 世纪至今,邕剧界学者从史志记载、艺人记述及自身经历等对班社资料进行补充,在考察重大历史节点的同时亦对班社中某些重要成员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中真正的班社考察、演剧活动考察只占极少部分,大多存于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文章中。涉及剧种起源、历史源流中理不清的问题,当下的研究者则更多地寄希望于新学科与新方向,在引用相关邕剧班社及其历史事例时,只是简单地从《中国戏曲志·广西卷》《南宁戏曲志》《南宁文史资料》等史志类文献中搬运而来,这些班社研究成果尽管被汇总后收录在一起,但它们的记述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缺记、误记、有争议等情况。笔者试图从学界普遍承认的“邕剧班社”成立前广西戏曲的发展进程着手,对邕剧形成的条件及大致年限进行探讨,再对邕剧早期班社的某些争议进行考察及互证,从而阐释自己对班社整体历史变迁的观点与看法。

二、邕剧班社形成年限

在邕剧的历史源流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嘉庆、道光年间就有邕剧活动的观点。从留存的文字资料与实物上可看出,邕剧早年没有名称,其早期的演剧活动记载并不清晰,但在戏班出现后,班社的变迁能更直观地呈现出戏曲发展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将邕剧班社出现年代作为剧种正式形成的标志是有参考价值的。为了证明嘉庆、道光年间已有邕剧,我们要从邕剧班社形成前的广西戏曲发展进程探讨。

《旧唐书》卷一七七《崔慎由传》及《新唐书》卷一一四《崔彦曾传》曾记录唐懿宗时,桂林戍卒起义军队所过郡县“遣傀儡(木偶)以观人情”这一情况,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岭外代答》、陆游《老学庵笔记》都记载桂人善制戏面,《岭外代答》“平南乐”条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①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5,第4 页、5页、5页、5页。这些史料都说明广西具有戏曲形成的先天条件。

明代徐渭《南词叙录》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②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5,第4 页、5页、5页、5页。多条史料也记载明代弋阳腔与昆腔都曾在广西演出过,地点多是桂林,并经桂林下广州。清代广西戏剧家黄之隽《痦堂集·桂林杂咏》有诗云:“宜人无毒热,春至亦轻寒,吴酌输佳酿,秦音演乱弹。”③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5,第4 页、5页、5页、5页。桂剧艺人中也曾流传这样的口碑资料:“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萧德元、邵仕庵二人宦游来桂,曾传授徽调于桂人。”④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5,第4 页、5页、5页、5页。说明清初已有各种声腔的戏曲传入广西。

乾隆年间,湖南祁阳人陈大受与其子陈辉祖曾任职广西,有此因缘,祁阳戏班频繁地来桂林,并取道水路至广州等地演出。后有些祁剧艺人就此落户,开班授徒,称“桂林班”,受语言的影响,逐渐演变形成桂剧,再后艺人传艺至南宁近郊,产生武鸣、宾阳等地的丝弦戏及邕剧“本地班”。从邕剧保留的传统剧目可以看出,它明显受到祁桂路剧目的影响,故邕剧班社的形成时间实际上要晚于桂剧。

邕剧班社的最终形成,注定与早期粤剧的传入密不可分。梆黄时期粤剧的传入较祁剧稍晚。鸦片战争后,广州开放为商埠,由于贸易需要,广东商人足迹遍及广西大小城镇,不少地方均建有粤东会馆,而会馆多建有戏台,每逢会期必请戏班演出。史料记载,咸丰五年(1855年)八月李文茂攻入广西,为庆祝胜利,特令“唱戏酬神”,起义失败后红船子弟流散广西,促进了早期粤剧的传入,这个时期的粤剧尚未进行变革,所用的舞台语言还不是白话,而是“戏棚官话”,故此时期的邕剧、粤剧在语言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其剧种内涵也并不明晰,在许多艺人口中,二者都是“广府戏”。

1987 年编印的《南宁戏曲志》大事记中有记载:“蒋肇宽(1800 年前后出生)年轻时(1824 年左右)就与南宁东门外雷、颜、曾、吴及家人合伙唱皮黄板凳腔和小戏,后挂衣登台,组建成新街班,世代承传。”①南宁市文化局戏曲编辑委员会:《南宁戏曲志》,南宁市文化局戏曲编辑委员会编印,1987,第8页。这个说法是据邕剧老艺人蒋胜臣②蒋胜臣,学者王兆椿指出他是蒋细增叔父蒋言甫之子,即与蒋细增为堂兄弟关系。追述,被许多研究者沿用。据学者王兆椿补充,蒋肇宽为邕剧名艺人蒋细增的曾高祖,从蒋家几代人从艺的事例上可以看出,道光时期的新街班,已大致具备本地戏剧形成的条件,所唱的皮黄板凳腔可能是早期简陋的邕剧戏曲雏形,或是祁剧艺人传艺后,形成的接近邕剧“本地班”的皮黄声腔。蒋细增之妻、邕剧名演员芝兰女(黄芝兰)③黄芝兰(1912—1980),广西武鸣人,邕剧著名女旦。家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邕州老戏——邕剧》中,国家级传承人洪琪回忆其师父芝兰女的生平事迹时曾写到:“黄芝兰25 岁时与源自宾州班的青年演员蒋细增结婚,促成了武鸣班与宾州班的合流。”④洪琪口述、洪珏编撰:《邕州老戏——邕剧》,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第572页。芝兰女是邕剧著名散发旦,其祖父黄子凤唱宾阳腔板凳戏,常在武缘(今武鸣)组班唱堂会,起武缘班。其父黄炳元,艺名“武缘九”,青年时唱花旦,后改为棚面。胞兄黄三顺为著名小武,民国时曾率钧天乐班到各地演出,以跳台、铲椅、打五色真君等绝活闻名。黄家是早期邕剧团班底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演出的三出传统戏《马芳困城》《骂门生祭》《王庆卖武》在1952年为负责甄别剧种的专家秦似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专家最后认为邕剧是与现今的粤剧不同的一个独立剧种。

在邕剧的文献与口碑资料中,还有一个史例得到绝大部分学者、艺人的认同,即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就有唱邕剧的粤西乐尧天、合新凤、全新凤、寿新凤四大名班,老百姓称为“一天盖三凤”①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第二辑),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编印,1985,第20页。,他们所演的剧目是后来被称为“江湖十大本”的传统名剧。其中全新凤班成立于清同治元年(1862 年),班主雷喜彩擅演小武,活动于南宁和左、右江流域一带。名班与名剧目的出现,说明此时期的邕剧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图1 各声腔传入广西路径及早期邕剧班社形成路线(陈秋圆绘)

依据史志文献,笔者绘出各声腔传入广西的简图,再根据邕剧内蕴的班社形成所需声腔条件约束,笔者认为,最早的邕剧班社组建年限应不早于道光年间(1821—1850),最晚不晚于同治年间(1862—1874)。从各文献的记载看,这一时期的邕剧在表演上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固定的演剧排场、程式,尤其擅长武戏,众多武打、特技的使用,显现出古朴、粗犷、雄壮的表演风格。现今许多学者认为邕剧与粤剧在本质上无差别,这要从历史演变上进行考量,从清末到现在,邕剧的班社及表演艺术,都经历了多次变迁。

三、邕剧班社的历史变迁

剧种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遵循着戏剧发展的特殊艺术规律。邕剧班社形成以后,其发展经历了清末的兴起、民国初期的繁盛、抗日战争开始后的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戏改”政策下,邕剧首次建立了专业剧团,大部分艺人也随之走上专业化道路,因此,民间班社竞争力下降,生存空间变得狭窄。

(一)清末的兴起

清末是邕剧的第一个兴起时期,此时邕剧的表演风格、舞台语言已基本确定,古朴、粗犷、雄壮的表演风格造就了一大批武行的优秀演员,如雷喜彩、刘玉堂、许少康等,其武功宗属南派,有不少特技性的表演和兵器,如“吐真血”“跳铲椅”“大过山”等。这一时期的邕剧武打特色最为鲜明,保留着浓厚的本土风味。此时的班社也较多,大致可分为宗族班子、军辖班子、童子科三种类型。

依托家族或宗族组建的班子,通过一代代亲缘的传承,戏曲艺术得以流传下去。据广西现存最早的班牌实物考察,邕剧的宗族班子最早可考为南宁坛洛镇所起的甘秀普与甘天明的“光天彩”“义凤彩”班,二者同年组建,但在起源时间上存在争议,有道光十五年(1835 年)与咸丰七至十年(1857—1860)两个说法,且都记录在《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第三个说法是起源于1825 年,此为笔误,存在《邕剧传统剧目研究》一书中。

笔者更认同咸丰七至十年(1857—1860)组建的第二种说法,史料曾有记载:“同治四年光天彩班曾到越南北部演出近三年,同治七年冬至同治八年春,因越南风雨连绵陷入困境,不得不变卖戏服回乡。”①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第34页。道光十五年至咸丰七年(1835—1857)时间跨度长达22 年,其中可考演剧活动几近于无,佐证材料较少。咸丰七年至同治七年(1857—1868)时长跨度及演剧活动考察更为合理,且同治七年(1868年)光天彩班回南宁后,四大名班开始崛起,亦可猜想班主甘秀普死后光天彩散班,艺人散落至四大名班等班社不无可能。

家族班子在邕剧史上较为少见。邕剧班社史上能发展成为家族班子的仅见老艺人蒋细增一家,他们有班牌传承,家族演剧历史至少历经六代人。蒋家所传承的“粤西乐尧天”“粤西丁财贵”二班都至少经历两任有血亲关系的班主,这在其他戏曲班社中都较为少见。

这个时期较为专业的邕剧班多为达官贵人家豢养,只为自家取乐,史料上有记载的如光绪六年(1880年)都安安定土司潘青台的家班、云南河口县南溪镇的黄茂兰家班以及广西都督陆荣廷建立的“军民乐”班等,其中“军民乐”的技艺相对高,存在时间较长,许多邕剧的名演员如许少康、莫丽轩等都出于此班。权贵家班性质的戏班大多为军辖,早期生活较为优渥,普遍存在“以官助演”的特点,但在后期因为战乱无法供养,无一例外脱离辖制,改为民营。

童子科一般在较大的班社中出现,为戏曲传承培养人才。据查,光绪元年(1875 年)大新县安平土官李德普家开设平字班,此后再设安字班、吉字班,学艺者皆16 岁以下青少年,该班存在时间最长,将近30 年。同期还存在全新凤童子科及军民乐随班童子科二班。

(二)民国初期的繁盛

到了民国期间,史志记载较清代更为清晰,班社可考内容增多,民国初至二十三年(1934 年),半职业班与职业科班兴起,邕剧水平技艺提高,出现许多名艺人。

兄弟班是邕剧最常见的一种班社性质,一般有职业与半职业之分,职业班子后期一般都会转为雇佣制。半职业的班子早期形式多为耍友班,是业余玩友客串自娱的组织,后期加入较为专业的艺人而成。它们由戏曲艺人之间自行组织,人数不多,有互相搭班情况,比较著名的有龙田、小武金组成的“金田乐”班。笔者对许多班社中的人员姓名进行考察,发现带有宗族性质的兄弟班较清末更为兴盛,如以何姓艺人为主的声世音班(群芳乐)、以梁姓为主的龙山班等,他们大多来源于同一村落,最初都为耍友班。

这些艺人去“下四府”合班演出,闻名于广东。也有许多“下四府”艺人来桂加盟邕剧演出,邕剧、粤剧风格融合进程逐渐加快。此时的邕剧班社仍由艺人自由组班、合班,但工薪管理相对更为规范。1918 年,邕剧已兴盛一时并有男女班,且出现了著名的女演员。如南宁大文明班起于南宁容园,是邕剧第一个有女演员的男女班,该班出了第一个著名的女演员“武生娣”(孔娅娣),至此邕剧历史上出现了女武生,女武生这一行当在后面几十年中被邕剧著名女演员谭丽英所发扬。

这些班社中留存了许多传统剧目,班社中的艺人们培养了下一代戏曲人才,这个时期的邕剧班社为后来邕剧正式蜚声于剧坛打下了基础。

笔者整理资料时发现,蒋细增在《邕剧是南宁戏》谈到邕剧的称呼问题时出现了一个戏班“粤西英杏乐班”,蒋细增在此班后面标注文武英、林杏兰班,因与邕剧著名文武生谭丽英(即“文武英”)所起班社“英庆乐”名称相似,疑因白话或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中“庆”“杏”读音相同而误记。《南宁市志·文化卷》第三章第二节表演团体中有论及,谭丽英“英庆乐”班是江湖兄弟班,成员有林庆兰。《邕剧在滇东南的流布与活动》一文中记载,1938 年8 月下旬,因“花园口事件”个旧开设募捐游艺大会,“鸿兴号”经办人苏汉泉,特从河口请了岭南乐班(军民乐)到个旧演出,27 日晚邕剧演了《梅龙镇》,文武英饰正德皇帝,林庆兰饰李凤姐。《老戏迷杨云山的回忆》中也曾提到:“1938 年,在特别区,文武英和林庆兰起过‘英庆乐’班,技艺很好,去过云南。”互证后可以断定,“粤西英杏乐班”实际上就是更多提到的“英庆乐”班。

(三)1934年后的衰落

1934 年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邕剧班社的衰落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邕剧艺人骤然减少,戏班演出数量也随之减少,演出地点逐步从城市隐退回山村,这个时期的邕剧被称为“过山班”,严格来说这是一个贬称。“过”是一个动词,“山”则是相对城市而言的山区地带,“过山”可理解为下到山乡地区。

从蒋细增《邕剧是南宁戏》一文中可知,过山班是1932 年才开始有的名称,只是邕剧在一个时间段里的代称。1951 年后,南宁市人民邕剧团及现今的南宁市邕剧团也应邀到各村落送戏下乡巡回演出,这两个时期的邕剧团,与“过山班”性质完全不同,所以有学者认为邕剧的过去就是“过山班”,这是错误的。

造成邕剧“过山班”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新桂系统治广西后,在文艺上推行戏剧禁演政策,其中包括钳制舆论,对演出横加干预,并实行戏剧审查。一时间,邕剧的许多戏班纷纷停演、散伙,许多艺人为了生计也转行另谋生路。一些较大的戏班则或歇业,极少数仍在冒险坚持,忙于将剧目送审等待演出,十分不易。二是粤剧在薛马改革后艺术水平有所提升,在广西的发展威胁到了邕剧的生存。1921—1931 年,两广的地方戏剧交流频繁,“白话”(粤语)演唱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在这种影响下,不少本地班也改用粤语演出。1933 年,在南宁组建的月华圆班除演出邕剧传统剧目,还聘请广东开戏师爷黄敬堂编演粤剧《嫦娥奔月》《野蛮龙太子》等,成为本地班演唱粤剧的先驱,该班较为专业,演员名气较大,影响不小,其舞台语言出现官话中夹白话的现象,引得各班纷纷效仿,这使得坚持使用“戏棚官话”演唱的本地班退出城镇,只能退居左右江岸及百色地区等地偏僻的山村。此外,广东上六府、下四府的粤剧戏班顺水路进入梧州、南宁、百色等地演出,影响较大。

作为“过山班”,邕剧多加入乡村酬神演出队伍。石艺、黄斌所著《邕剧传统剧目研究》中提及,邕剧演出场地没有精良的舞台,没有华丽的服装,也缺少正规扩音设备,故而表演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只能努力让自己的动作幅度大些,表演方式仍停留在昔日老艺人夹缝中求生存的街头卖艺经历遗存下来的翻、腾、跳、蹿等。当广州粤剧在不断城市化的同时,邕剧则在不断乡土化,且尽可能地保留了乡土广府戏的风格,而正是这样的乡土化,造就了邕剧的独特地位。

1934—1949 年,邕剧没有新的戏班诞生,这也说明,这一阶段邕剧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停滞。七七事变后,广西成了抗战的后方,一批外地戏曲先后进入广西,给广西的戏剧业吹来了一阵新风。京剧、粤剧、湘剧艺人新的剧目、唱腔、表演、化妆、舞台,很快得到广西本地观众的喜爱,作为本地班的邕剧生存已极为危险。

(四)20世纪中叶不稳定的剧团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演剧行业兴起,造就了许多专业剧团。1951—1958年,省、市文化部门将在邕及各地流散的本地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南宁市人民邕剧团,在这段时间里,剧团依照中央指示有序地运行,出版《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邕剧部分)系列丛书1套,其中挖掘鉴定传统剧目400多出,并整理了《邕剧唱腔音乐》研究专著。1958—1962 年,邕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并引入导演制,短时间内创作、改编、上演了一批新剧目,这一段可以称为邕剧剧团时期中少见的稳定发展期。至1962年,国营邕剧团又因政策调整自负盈亏变回民营,1969年,剧团被撤销,部分中青年演员调入南宁市文艺团,1975年以后南宁恢复市粤剧团,这部分演员又改演粤剧,这也造成了21世纪后的邕剧艺术与粤剧艺术“一团两牌”并存的局面,且因邕剧艺人常演粤剧,邕剧不可避免地开始被粤剧同化,从两剧种的受众及传承上看,邕剧的生存环境已经极度恶劣,处境艰难。

结语

班社作为戏曲的载体,见证了戏曲艺术每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是以班社研究对于戏曲源流的起点和演变确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史志文献、蒋黄两家演剧事迹等对班社形成的具体年代进行推断,并从具体班社考察中发现邕剧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助于邕剧历史源流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粤剧南宁
数读南宁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SINGING THE CHANGES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眷恋南宁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