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

2023-11-01 22:56郭艳花
中国民商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郭艳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如果将事业单位作为一个运作的大机器,那么员工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螺丝钉,用自身的力量推动着机器的运转,从中可以看出员工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部分员工思想观念存在问题,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这是不利于事业单位工作发展的。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是当前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展开讨论,并结合近年来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进行研究和反思,希望可以带动我国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积极性

事业单位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性工作,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为此,我国事业单位有必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参与,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不完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等等,这都不利于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事业单位管理者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单位组织机构和部门进行优化,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使关键岗位都有专业的人才匹配,可以让事业单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竞争环境

工作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积极向上、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转变员工对工作的认知,意识到自身在工作岗位上的历史使命,也可以看到工作差距,寻找不足,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选人、用人、留人以及育人的整套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管理来实现单位效益的提升。事业单位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控制住选人、用人、留人以及育人几个环节,可以强化事业单位员工的责任意识,改正其工作思想,并且严格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工作的影响下,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你争我抢的良好工作竞争环境的形成。

(三)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

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中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同时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服务性以及知识密集型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我国事业单位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事业单位员工更需要具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并且在社会发展中,服务质量逐渐成为衡量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单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工作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并最终提升服务质量。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上文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建设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不仅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但是在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当前事业单位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殊不知人力资源管理是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还有部分管理人员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单位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便见到效果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种种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人才选拔机制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而人才选拔工作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人员队伍情况。但是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没有细化选拔环节,也没有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人才选拔质量难以保障。另外,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人才选拔中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才,降低了人才选拔公平性和公正性。人才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事业单位不能抓住人才选拔的重要一环,将会影响事业单位的人才活力以及队伍构成,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三)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不完善

人力资源培训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能够保障人力资源培训的规划性和有效性。但是经过相关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不完善等等,这都会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失去上升和发展的机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训目的不明确。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我国不少事业单位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并且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但是在培养目的上却没有明确,降低了培训效果,也不利于单位员工能力的提升。其次,培训内容有待更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对事业单位工作来说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然而事业单位在人才培训上却并没有及时更新内容,不仅增加了单位员工的学习负担,同时培训效果也不理想。

(四)员工考核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的重要保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更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员工考核制度作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员工考核制度能够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员工考核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比如部分事业单位采用年度考核或者月度考核的方式开展工作,缺少平常性考核,很容易使单位员工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

(五)缺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除了需要管理者掌握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实际情况,并且掌握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但是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不能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规范部署。另外,部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新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这也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保障。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措施

(一)加强人事管理自主权

首先,事业单位要健全人才评价標准。在当前事业单位部门和岗位众多,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在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评价要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针对关键岗位重点评价,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其次,完善用人选人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加强岗位管理,在岗位设置上坚持“因事设岗”,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不断优化用人选人工作方法,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考核,提高事业单位的入职门槛,从源头上控制人力资源质量,为今后的事业单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我国应该赋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定的自主权,人事管理为事业单位发展服务,这也就决定了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此,政府要将权力下放,让事业单位能够自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二)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我国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首先,事业单位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中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人才建设和组织。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榜样力量,引导事业单位其他部门主动向榜样看齐,在工作中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主动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其次,领导层还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准绳,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让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具体工作。单位工作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如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将会不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对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应用,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宣传,促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做好单位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好地配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推行人本管理,实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中要以单位工作人员为本,将人作为单位最重要的资源,按照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为其安排工作岗位,这样可以有效地挖掘不同人员的工作潜能,促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事业单位要注重人文关怀。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心中,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关心话语,就能感动他们。在心理关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为单位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维护单位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与成本,事业单位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促使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心理知识,助力员工健康管理,事业单位还可以开展心理团辅活动,深度体验心理活动,疏导工作人员情绪压力。在身体健康关怀方面,在自助餐厅中合理膳食,注重营养搭配,不仅有丰富的菜肴,还为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的水果、酸奶等。面对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压力下工作的单位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外部机制给予协调,也很容易造成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不足,为此,事业单位可以为员工提供健康体检套餐服务,关于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的一切,应当成为事业单位关心的一切。最后,事业单位管理层还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真正了解工作人员的现实需求,这样才能够采取措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工作人员的需求。

(四)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实际收入以及生活品质,因此,事业单位要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单位工作人员的鼓舞作用,带动我国事业单位全面发展。首先,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待遇水平的分析,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其次,事业单位要丰富激励机制手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价值的肯定,能够受到同事的尊重,并且实现自我发展等等,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完善激励机制中应该丰富激励手段,在给员工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同时,开展“评先评优”工作,切实满足事业单位工作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五)加强事业单位员工培训

如果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那么就会在工作中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身,反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那么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怠工的现象,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明确培训目标和方法,为工作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促使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积极应对单位工作管理中的风险与挑战。其次,事业单位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活跃培训气氛,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六)营造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文化氛围

首先,事业单位要坚持政治导向,把牢政治总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讲话中的内容,通过开展学习与自学、专题学习研讨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等形式,强化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知,意识到当前事业单位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树立敢于拼搏的意识。其次,事业单位要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将积极向上的先进思想融入到单位文化中,丰富单位文化内容,保障单位文化的先进性和思想性,充分发挥单位文化对单位工作人员思想的引领作用,促进单位工作人员思想的转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促进单位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针对当前事业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事业单位管理者要立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探究,积极寻找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让单位员工能够对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更好地参与单位建设,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J].人才资源开发,2021(22):49-50.

[2]周艳玲.浅谈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21(7):138-140.

[3]刘婧.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商讯,2021(4):189-190.

[4]郑洁玲.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3):104.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