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为了创造更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就需要对其进行精准有效的风险评估。特别以资金为中心,预算为总线路,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以此监督和管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进行,与此同时,还能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能长久稳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入手,了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意义,并明确在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有序良好的运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全覆盖;具体路径
现如今,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中,事业单位做为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已经体现在决策报告中,而这种方式能让内部控制工作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如果要想更好更有效实现内部控制全方位的覆盖,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优化,从而让事业单位良好有效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实施和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细致全面有效的管理方面,这样不仅能让事业单位良好有效的运行,还能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从而事业单位能以最快速度将预期目标提前完成。此外,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管理。比如,激励机制等。与此同时,在内部控制的带领下,把很多种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整理,以此让资源更好更有效的使用,为事业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最后,事业单位还需对内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关注,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还能防止问题和隐患的发生,还能减少不必要财务风险的产生。而在重要的环节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将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还能保障事业单位良好稳定运行,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内部控制的体系有待完善
现如今,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慢慢深入,使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的体系,但由于体系内容并不完善,所以相关人员在执行时往往产生许多的问题。比如,有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收支和业务审核不细致全面或者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合理科学的轮岗工作制度等。除此之外,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资金的使用方面,而在此类问题下,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现场,进而成本支出较多。而且有一些事业单位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在使用资金时未严格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收益,往往出现犯罪行为等问题。此外,尽管有一些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控制的体系,但由于没有对其落实,导致各项工作开展受到一定阻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表明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体系一直没有完善和落实,从而在各个环节中不能对各个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内部控制的管理和执行力度有待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已经感受到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甚至于建立和完善详细周密的计划,并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流程进行细分,让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自身的岗位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也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进而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或者内部评价方面一直流于表面,无法找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当问题出现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中执行的力度不够,人力资源方面一直比较匮乏,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而事业单位如果仅仅依靠外部的监督管理,就会出现很多的隐患,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往往是不利的。
(三)资产管理没有条理、杂乱无章
就拿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来讲,有一些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岗位和职责没有进行明确有效的划分,导致职责不清晰,进而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杂乱无章,阻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的分类、计价、配置标准不统一,给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带来很大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准则,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采购时比较随心所欲,从而给事业单位资源方面带来很大的损耗,往往出现账目与实际采购物品不匹配。比如,差额事业单位,在资金方面大都使用统筹资金的方式,一般不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如果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和纰漏,就会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了资产流失的速度。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现阶段,在有些单位中,工作人员人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处在同一水平中,而这种情况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过多关注,甚至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工作也在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内,并没有进行细致全面的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些事业单位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比较落后,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有效严格的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而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事业单位人员无法发现潜在的风险,不利于对事业单位各项资源的整合和使用。
(五)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大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工作的,不论领导关注还是其他部门的参与,大都需要人的主观判断,而这种方式就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内部控制信息的出錯率较高。此外,如果内部控制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才能将事业单位的整体流程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保障弹性工作的制度变成硬性的约束标准。长期以往,事业单位在面对突发问题时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解决。
(六)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有待提高
1.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控制的能力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整体能力水平比较落后,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往往由业务人员制定相关文件,财务人员也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而这种工作并不能将预算编制的结果详细全面反映出来,也不能在事前将预算管理有效控制,进而预算管理工作往往不够精准。在此阶段下,事业单位在预算调整工作方面比较繁琐,在加上预算编制不够有效,进而造成预算管理在执行时比较困难。
2.不相容岗位未分离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并没有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甚至于事业单位人员在工作时也没有建立岗位调换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清楚岗位调换的时间以及调换的方式。比如,在有些事业单位中,由于出纳人员较多,很多工作人员都以兼职的身份进行工作,而这种方式往往给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不利于事业单位稳定良好的发展。
3.并没有严格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有些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表面工作,而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比较困难。比如,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并没有进行细致全面的交流和分析,导致在事业单位整理固定资产时,往往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支出账目与实际账目不匹配、处置不标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管理往往落实不到位,资产在进行入账处理时不够及时,进而导致建设项目执行度不够,甚至于有些事业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出现很多纰漏,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程一直不够标准。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实现全覆盖的解决策略
(一)内部控制的体系应不断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事业单位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单位应该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进行一定的结合,从而进行有效合理的创新。此外,在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事业单位需要对内部管理进行一定的优化等,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不能一直停在原地,而是需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此实现全面覆盖。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需求或者准则,以此开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将内部控制的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并落实。最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和实施中,一旦发现问题和隐患,应进行及时有效的上报,从而在问题没扩大前进行及时的解决。
(二)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制度应不断提升
很多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度不够强,而产生这一原因就是相关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不严格。所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需要从外部审计或者内部监督检查等方面,以此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制度能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当内部控制工作在开展时,事业单位还应对其效果进行及时的监督,还需要及时公布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和外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一定的配合,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平台系统,以此保障信息之间能更快更有效的传递。最后,事业单位还需要提高内部的审计能力,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及时整改,减少问题和隐患的发生。而审计部门也需要根据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工作计划,以此保障审计的评价能顺利落实和开展,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
(三)使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更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能力,就需要事业单位人员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与信息化技术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在信息化制度中,事业单位人员还应积极有效的引进内部控制工作,让内部控制更加标准规范。此外,事业单位人员还应将经济活动信息“孤岛”现象进行一定的优化,将自身的不足进行提升,改变不融合的状态。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领导的管理方法便能从日常管理向例外管理转变,以便集中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从而提高管理能力。
(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需要做好榜样的力量,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去宣传此项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开展此项工作能给事业单位带来的优势,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将内部控制工作更加规范标准的执行,可以由单位领导负责,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一定的指引,从而使全员参与创造安全有效的管理环境。
(2)事业单位还可以引进具备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的人才,给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有效的培訓,以此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建立有效科学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五)提高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控制能力进行不断提高
事业单位人员还应严格执行上级领导人员所给出的工作要求,根据现阶段单位发展的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长远目标,并根据前几年的预算情况,结合单位预算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的结果,从始至终秉持着节约原则,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只有将预算资金与绩效目标相融合,事业单位才能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进而减少不必要资金的使用,从而让预算编制更加有效。此外,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还应不断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人员还应开展预算管理分析活动,让相关人员能了解预算工作开展的情况,以此提高预算约束管理能力,保障单位资金能合理有效使用,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2.在进行岗位设置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中,难免出现一些不相同岗位分离,而在这时事业单位人员应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防止不同岗位之间出现岗位交叉问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人员还应对重要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还应制定有效公平的管理制度,以此保障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还能定期轮岗,避免出现较大的问题和隐患,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良好的进行。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人员还应了解各项分离工作的内容,比如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分离等。除此之外,当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物资采买时,应将其流程进行严格落实,还应明确采购工作与验收工作相分离的制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人员在进行项目业务管理工作时,还应了解此项工作可不可行、研究性等,并将预算编制工作和审核工作相分离、实施工作和交付工作相分离等。最后,事业单位还应明确合同制定的各项指标,合同的订立和台账的登记,以此保障合同执行和监督不相同岗位相分离。
3.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严格有效的落实
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实施和开展的前提就是建立有效科学的体系,只有事业单位建立严格有效的体系,并将其使用,才能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将内部控制各评价等级横向纵向的内容进行严格全面的分析,并在关键位置嵌入均衡体系,进而保障业务流程更加标准、规范,以此为事业单位长久稳定发展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四、结语
综合来讲,在事业单位中,最应坚持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内部控制工作,而单位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将预算管理作为工作的主线,资金作为中心,从多个方面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单位中,还需要将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中,实现全方面全过程的覆盖,将内部控制的流程进行一定的优化,保障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并对内部控制的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如果在此阶段出现问题时,就需要相关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障事业单位更稳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的路径分析[J].财会学习,2023,354(01):161-163.
[2]潘丁.论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3):51-53.
[3]邹怡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优化对策[J].商业文化,2022,528(03):68-69.
[4]黄艳.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浅析[J].财会学习,2020,250(05):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