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福龙 王耕
摘 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锻造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而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创造和产生的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了重要资源和素材。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性、感召力和新格局等方面,探索志愿精神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志愿精神;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2-0049-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辽宁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素质评价研究”(项目编号:JG20DB219)、阜新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志愿精神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Fs11x131)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写道,“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1]把以公共利益为价值旨归的志愿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高我国青年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思政育人时效性和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社会建设水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稳定精神支撑。高校应从整体全局性角度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志愿精神充分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包含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两个维度,而新时代下志愿精神的最高价值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当中。在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高校应全方位探索解析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民族价值。
(一)个体价值:青年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完善青年人格,促进青年健康发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社会大环境,当前全球化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中国发展进入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许多深层矛盾逐步凸显,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此消彼长,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意识形态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学生中不断蔓延。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底蕴,深化国家精神文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当前,有些人对此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忽略了志愿精神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中的价值。志愿精神可以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规范青年人的行为,使青年志愿者耳濡目染,主动投身多姿多彩的志愿服务当中,以自身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内涵,如投身西部计划、参与社区服务、加入环保社团、提供体育赛事服务等。广大青年在实践当中塑造了个体人格,培养了内心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了青年个体精神价值。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促进青年成长,锻造青年使命担当。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寻求在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让青年走进社会,从社会鲜活的教育素材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发挥青年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窗口。青年们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将外部社会需求轉化为内在成长动力,可以激发创造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凝聚出克服困难主动探索人生目标的智慧。志愿精神凝聚青年的功能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尤为重要,它可以极大培养青年的集体观念,激发当代青年的公益情感,促进青年为推动社会进步无私奉献,在青年当中凝聚出服务大众的精神力量。
(二)群体价值:社会价值导向的客观需要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贯穿教育始终,提升青年社会公德。志愿精神可以从思想层面引导青年向上向善,从行为层面鼓励青年互助互爱。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精神动力的现实途径,做好思政工作应深挖志愿精神的育人潜能,促使每位青年都能以志愿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应将志愿精神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当中,有效强化青年志愿服务实效性,建立结合青年优势特长的长期志愿服务目标,使青年在志愿服务当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这是培养新时代青年团结一心跟党走,万众一心搞建设的重要途径。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守正伟大梦想,形成社会价值。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来自不同家庭、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青年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为了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达到一种社会共识,促使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志愿服务中的大型事件为着力点,如青年志愿者抗击疫情、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等,树立青年志愿者形象,挖掘青年志愿者在大型事件服务中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高校应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参加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机会,让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亲身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青年民族自豪感,加深青年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实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代代青年的接力跑,让青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可靠力量。
(三)民族价值:复兴伟业的迫切需要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立足复兴大业,坚定青年理想信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德育为育人先导,为全方位育人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志愿精神对于号召广大青年投身国家建设具有促进引领作用,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嵌入志愿精神,可以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的理想信念,让青年的行动有力量、奋斗有目标、人生有指引,使青年养成爱国心、强国志,发奋学习先进文化知识,自觉融入国家建设,志愿服务复兴大业。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塑造青年人格,帮助青年树立精神支柱,实现全面发展。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青年立志服务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将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是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取得进步的需要。
弘扬志愿精神可以促进文化自信,共建世界文明。志愿精神包含的关爱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契合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需,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追求。在近年国家大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行为都充分诠释了这种利他的志愿精神,促进了文化自信,凝聚了价值共识,表达了平等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世界大舞台上得到表达,当代青年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着眼,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传承,提高全民族思想政治建设水平,进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可靠精神动力支持。
二、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
将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志愿精神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载体
志愿精神提倡将个人私德协调融入社会公德建设当中,这符合新时代青年培养要求,有利于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志愿精神的丰富精神资源,来源于其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来源于其对现代大众文化的融合,來源于青年个体道德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道德塑造行为,也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教育媒介,充分利用志愿精神所带来的新的社会改变,将先进社会精神资源作为教育载体。首先,仁爱思想与慈善理念得以在志愿精神的发扬中充分表达。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革命精神的反映及体现,它打破了社会分工下不同群体中的壁垒,倡导青年将个人价值实现有效融入国家复兴的伟业中,唤醒青年群体的自我道德意识养成。其次,志愿精神是青年个体与社会群体的融合剂。当代青年的成长处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机制的盲目自发性冲击着青年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化自助与互助的实现路径,鼓励青年群体通过互助的方式表达个人价值观,通过社会服务的途径将小我融入大我。再次,志愿精神可以调节社会精神属性,补充社会保障体系。志愿服务体系的受益对象之一为社会弱势群体,志愿服务可以有效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完善部分,保障市场经济中弱势群体的应得利益。平等友爱的志愿精神能够加快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缓冲不同社会群体直接的对立现象,调节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现。最后,志愿精神依托社会主义主流精神价值观念,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社会公德的表达。在大众文化的视角下,志愿精神能主动贴近人民生活、解放新的社会现象。在大众文化的视角下,它能主动贴近人民生活实际问题、解释新的社会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抓志愿精神的内涵,充分依靠志愿精神带来的精神资源,紧握新的青年教育抓手。
(二)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遵循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志愿服务承载了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重要任务,志愿精神的弘扬受到了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需搭乘政策红利的快车,推进青年群体志愿精神的弘扬,应以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为范本,设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各项制度的实施路径。例如,可以采用志愿者注册制度来增加青年志愿者的组织认同感和个人仪式感,这对培育青年服务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志愿精神在校园先进文化中发出光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为青年普及志愿服务法规等,并开展相关培训,帮助青年群体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志愿服务热情。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制度应是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融合,不能简单等同于服务中的薪酬回报,应体现自愿和无偿的特点,通过媒体宣传、组织评优等激励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活动顺利开展的各项制度是弘扬志愿精神的重要依据,稳定的资金、物资、组织机构是志愿活动进行的必要保证和基石。健全的制度和保障措施可以从源头上消除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顾虑,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高青年对志愿精神内涵的情感共鸣具有重要作用。
(三)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
志愿活动的开展场所涵盖了校园与社区、农村与城市、企业与政府组织等多维度的生活化空间。志愿精神的凝聚离不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高校要紧紧筑牢志愿精神育人根基,有效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场域,实现对青年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助力青年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做出表率。青年群体是志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广者,他们积极响应公益号召,充分挖掘和探索志愿服务形式,在这样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彰显志愿精神的优秀青年团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主动整合志愿精神优秀案例,激发广大青年群体关爱社会和服务他人的炙热情感,促使广大青年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在奉献社会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个人能力。教育者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行动,可以将志愿精神传递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在后续的实践当中也会将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服务技能反馈给教育者,构建出一个在志愿服务中教育主客体互促互进的平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方向,对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为青年群体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满足青年群体主动参与社会和改变社会的现实愿景,鞭策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提升技能、塑造品质、磨炼意志。
(四)志愿服务青年群体结构多样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条件
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丰富志愿精神内涵,促进志愿服务水平,拓展青年志愿实践领域,加快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绘制青年教育改革的全新图景。志愿精神的形成离不开青年志愿群体广泛参与,要逐步形成青年学生群体和青年企事业职工群体为主的青年志愿者结构。企事业青年职工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党的建设工作也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精神是一种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具有实践性的精神,志愿精神的弘扬表达了我国青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了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重视青年学生群体,还应兼顾社会中各类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要深挖志愿精神的教育潜能,发挥志愿精神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鼓舞作用,助力青年群体更快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队伍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社会的不同青年群体当中,营造出青年干事创业的健康向上环境。
三、志愿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避免短期的功利化目标,用好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循序渐进地将志愿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深远的精神内涵,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新的时代意义。首先,高校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以文育人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教育,教育青年做到知行合一。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树立育人目标,立足时代背景,创新灵活方法,将培育成熟的品牌志愿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志愿精神的专题性挖掘教育,让广大青年切实受到志愿精神的熏陶。高校应采用案例教育方法与叙事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将志愿活动中的优秀典型人物和感人至深的事例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当中,通过叙事、照片、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的宣传,让真实感人的志愿精神直击青年的内心,有效激发青年群体对志愿精神的认同感。其次,高校應探索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速提升教师群体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打造一支专业化、服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遵循青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言传身教地调动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再次,高校应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一方面,高校应重视物质文化对精神文化的推动作用,可以在图书馆增加志愿服务书籍、在体育场张贴志愿服务宣传海报、在教学楼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讲座等。另一方面,高校应发挥精神文化的隐形育人作用,可以在相关团体的组织下开展符合青年志愿服务主题的辩论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也可以开展志愿服务技能比拼,在活动中普及志愿精神,进而为青年群体志愿精神的弘扬创造良好氛围。
(二)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志愿服务的发展可切实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渠道。各社会组织应加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以科学管理为目标不断优化志愿服务活动,使得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都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促使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不断迈向制度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推动志愿精神的弘扬助力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首先,高校应提升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水平,完善法律法规的权益保障范围,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有效保护志愿者权益,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导中心,确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校应发挥融媒体时代大数据管理优势,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管理档案。高校不仅应记录青年志愿者的受培训情况、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和获得奖惩情况,还应该建立被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评价机制及引入第三方对志愿者服务的监督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建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者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成为被服务对象。再次,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青年志愿者的物资保障。青年群体在其开展无偿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免需要社会各界保障其的基本物质需求。社会各界应调动力量来筹措物资,切实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物质保障水平,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开通专款专用渠道,多方联动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保障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三)强化志愿服务科学指导,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青年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呈现项目化、短期化和片面化的特点,未能树立成为可持续发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影响了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指导刻不容缓。首先,高校应切实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各社会组织应根据现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总结归类,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合力,打造地区内部可推广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政府方面应倡导并举办青年志愿者服务技能大赛等志愿服务赛事,通过面向社会层面的竞赛来扩大品牌项目知名度、挖掘志愿服务新项目和提高社会参与度。其次,各志愿服务组织要制定科学化的技能培训方案,定期邀请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贯穿其中,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增进作用。再次,高校应鼓励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与所学专业和个人专长相对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青年志愿者将个人专长同社会需要相结合。
(四)优化志愿服务网络空间,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高校要牢牢把握互联网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信息融通的巨大优势,加速拓展青年志愿者融媒体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力度,运用青年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高校要鼓励各志愿服务团体利用融媒体技术增加项目合作、经验交流和资源分享频次,加大信息融通渠道,创造出区域志愿服务网络工作融合平台,以服务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首先,高校要打破物理上的时空壁垒,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志愿精神宣传。高校应结合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创作出一批优质的志愿活动短视频,润物无声地激励和感染每个手机屏幕前的青年。有条件的团体组织也可以创办志愿服务网络学堂,推出志愿服务金牌导师课程,凝练志愿服务典型人物事迹,打造出适合青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课程。其次,高校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开发出青年志愿者管理服务APP。让青年志愿服务不断朝着专业化和常态化发展,实现志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服务与需求的实时匹配,并通过打卡的形式完整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最后,融媒体平台应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交流。要让各个志愿者共享志愿资源,使新的志愿服务技能实现快速推广,促进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快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强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N].人民日报,2019-07-25(001).
(责任编辑:田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