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发生的调查与思考
——对G 省X 县2016 年至2023 年命案的实证分析

2023-10-31 04:51:47许金钟
法制博览 2023年28期
关键词:件数命案王某

许金钟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民检察院,贵州 贵阳 550200

命案是指造成被害人生命终结的所有刑事案件。近年来,G 省X 县因婚姻家庭、婚恋、琐事等矛盾纠纷引发的命案占全部命案的比重较大。命案的发生在社会上引发强烈的反响,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造成很大冲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预防命案的发生,笔者通过分析G 省X 县近8 年命案发生的成因,提出若干防范对策,以期为预防和减少命案发生有所帮助。

一、G 省X 县命案发生的基本现状

在2016 年至2023 年的近8 年间,X 县人民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命案21 件21 人,其中2016 年受理3 件3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14.28%;2017 年受理2 件2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9.52%;2018 年受理4 件4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19.04%;2019 年受理1 件1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4.76%;2020 年受理3 件3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14.28%;2021 年受理3 件3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14.28%;2022 年受理2 件2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9.52%;2023 年3 件3 人,占命案比例件数的14.28%。在当地公、检、法打击下,X 县近几年来命案发生率总体平稳,均在4 起以下。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命案中,涉嫌故意杀人的14 件14 人,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7 件7 人,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21件21 人。

二、G 省X 县命案呈现出的特点

(一)男性占绝大多数

犯罪嫌疑人中男性为20 人,女性仅为1 人。21 人中,20 岁~40 岁为8 人,41 岁~50 岁为7 人,51 岁~60 岁为4 人,61 岁~70 岁为2 人。

(二)无业人员比重较大,且文化素质偏低

此12 例中,农民和无业人员为16 人占76.19%,务工人员为5 人占23.81%。总体文化层次偏低,小学文化11 人,初中文化9 人,高中文化1 人。这些人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当自身与他人利益、价值观发生碰撞,往往无法控制情绪,脾气暴躁,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如宋某某故意杀人案:2016 年2 月14日,宋某某与女朋友在出租房内发生口角,宋某某认为黄某某与自己在一起,不是出于真心而是为了钱,于是心生嫉恨,拿菜刀砍黄某某头部,紧接着用手掐黄某某颈部,在此期间,黄某某女儿王某某见状大哭,宋某某又用手机充电器线勒住王某某颈部致使王某某死亡。

(三)前科较少

在21 名犯罪嫌疑人中,存在前科的有4 人,仅占19.04%,大多数为初犯、偶犯。由于家庭纠纷涉及当事人的隐私,一直隐藏在心里,其他人无从知晓,外部力量错过干预的良好时机,一旦嫌疑人忍受度达到临界点,就易产生过激行为。如罗某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犯罪嫌疑人罗某甲父亲中风后,由罗某甲和罗某乙分别承担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罗某甲将父亲接到家中赡养,其想到父亲小时候经常打骂他,不照顾家庭,现在还要赡养父亲,自己生活受到拖累,于是对父亲心生怨恨,多次酒后对父亲实施殴打,导致父亲死亡。

(四)命案侦破周期较短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公安机关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侦办案件的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多数命案都能在“黄金72 小时内”侦破。

(五)作案手段凶狠残忍

此21 件命案中,犯罪嫌疑人采用砍刀、钢管、木棍、锄头等工具杀害被害人,甚至有些犯罪嫌疑人用手掐死被害人、对被害人拳打脚踢造成被害人死亡。命案发生前均具有隐蔽性,造成严重后果,犯罪手段恶劣,不留余地,导致被害人很快失去生命。

(六)案件多发于特定时间及区域

在21 起命案中发生在家中有17 件、发生在田间有2 件、发生在娱乐场所有2 件。案件发生在1 时至6 时有6 件,发生在7 时至17 时有10 件,发生在18 时至24 时有5 件。

(七)婚恋关系引起的命案占一定比例

批准逮捕的21 件命案中,因婚恋关系引发的命案就有12 件,占比57.14%。

随着城市化发展,为寻求更好生活,许多村民外出务工,来到陌生地方打工,生活压力加大,加之长期与妻子分居两地,情感出现空缺,婚外情的发生就有了空间。婚外情属于情感矛盾,外人不容易调和,极易激化升级为暴力冲突,引发命案。例如,刘某某与妻子武某某婚后育有2个儿子,婚后两人感情淡化并分居,2021 年11 月1 日,刘某某从家中带了一把尖刀窜至武某某租住房内协商离婚事宜,后双方发生争执,刘某某便用尖刀朝武某某胸腹部及背部刺杀,致武某某当场死亡。

(八)预谋性命案较少

此21 件命案中,大多数都是突发性作案,主要表现为事前没有预谋,因为一点琐事争吵无果,情绪激动大打出手,最终激愤杀人。通过对X县命案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以民间纠纷(情感、债务、土地所有权)造成命案为主要类型。如姜某某故意杀人案:2022 年11 月11 日,姜某某持刀找林某某索要房屋赔偿款未果,后遇见林某某的老婆况某某,姜某某便找况某某索要赔偿款,双方发生争执,后姜谋某用刀朝况某某的胸口捅了数刀,致况某某当场死亡。

(九)大部分命案属于渐变性,具有可控性

X 县发生的大部分命案属于“民转刑”案件,土地纠纷、债务纠纷、赔偿纠纷、家庭纠纷等在案件发生前已有种种迹象,甚至基层组织对某些纠纷进行过调解,却未能避免悲剧。这充分表明基层组织需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

(十)案件多发生于农村

此21起命案中发生在农村有19件,占比90.47%。由于农村居民通常习惯以道德规范来调整村民关系。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乡村风俗、传统道德等对村民的约束力不断降低,村民常因一些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纠纷。由于经济水平受限,部分地区的基层组织未配备专业调解员,能力不足,未紧贴群众,造成矛盾发现不及时,伴随矛盾积累,小矛盾激化成大仇恨,在外力未能有效介入的情形下,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三、G 省X 县命案的原因分析

部分命案表面上看似偶然事件,实则是多种综合因素交织的结果,从X 县检察院2016 年至2023 年受理的命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行事冲动,缺乏法律意识

对G 省X 县21 起命案分析能够发现,部分犯罪嫌疑人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有效处理矛盾的经验和智慧,一旦发生矛盾时通常采取零和思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邻里纠纷、婚姻恋爱纠纷等,未通过相关的组织和法律的渠道去解决,冲动替代理性,追求一时泄恨。甚至出现父子、兄弟因琐事发生命案,案发后均十分后悔。如李某甲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李某甲与被害人李某乙系兄弟,2022 年12 月31 日,因家庭琐事发生言语冲突,被害人李某乙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甲进行辱骂,犯罪嫌疑人李某甲持木棒殴打被害人李某乙,在被害人李某乙头部被打后坐倒在地,李某甲持木棒继续殴打被害人李某乙身体,导致李某乙死亡。

(二)婚外性行为剧增

婚外性行为成为导致命案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婚外性行为的出现,使得夫妻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由于婚外性行为纠纷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当事人往往不会主动寻求社会矛盾化解机构的调解,更多选择“私了”解决。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当事人未能有效处理好相互间的矛盾,极易演变成命案。如兰某某故意杀人案:2020 年5 月18 日,犯罪嫌疑人兰某某发现其妻子杨某某与其他男子出轨,便携带水果刀来到妻子出租屋内,进入屋内,兰某某用买来的水果刀捅向杨某某及出租屋内的男子何某某,将两人捅伤后,看见何某某逃出屋外,便下楼向何某某追去,但出门下楼后未找到何某某,便骑着摩托车逃离了现场。过后,杨某某和何某某两人也因被捅伤情过重身亡。

(三)民间纠纷增加,矛盾激化

由于部分群众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不是进行友好协商,寻求解决方案,或者寻求法律渠道,而是采取过激行为,致使矛盾进一步恶化。如王某乙故意杀人案:2018 年10 月15 日,王某甲来到弟弟王某乙位于X 县某村的家中,其想让王某乙结算公粮补助款,后双方因公粮补助款发生争执,被杨某某等人劝住。后王某乙来到一楼楼梯扯鸭毛,王某甲在院坝里站了一会儿后,就去一楼楼梯处找王某乙继续理论。理论未果,王某甲便捡起楼梯台上的砖刀砍王某乙的头部,王某乙躲开后,砖刀砍到了王某乙的左边肩膀,王某乙立即捡起杀鸭子用的菜刀朝王某甲头顶砍了两刀,后王某甲在医院医治无效死亡。

(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不强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缺少专业调解员,调解矛盾能力不足,对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民间纠纷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费周章,对纠纷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基层调解员缺乏责任心,调解不彻底,满足于一时调解和好,未从根源上解决纠纷,使得一些民间矛盾纠纷未能真正调处,矛盾越积越深,给命案防范留下隐患。

(五)基层法治宣传存在不足

在“送法下基层”活动中,部分地区的司法机关未能结合基层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不强等特点进行普法送法,未能真正突破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四、命案防治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法治宣传和加强精神文明教育

公、检、法、司人员依托大走访活动,进入乡镇、街道、社区巡回宣传,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将身边发生的案例,采用上法治课、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用鲜活的案例释法说理教育群众,让群众真实有感,增强其法治观念,引导群众树立遇到纠纷寻求法律帮助的理念,达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发挥传统文化的德治功能。注重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知荣明耻等品德,让基层群众之间亲爱有加、邻里和睦,从思想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出现。

(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命案的预防工作不仅是公、检、法、司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社会各方力量互联互通,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整体合力,全面落实命案预防各项措施,形成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全方位格局,建构多方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矛盾调解体系。同时,强化定期回访。发挥基层组织调解员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定期对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当事人生活状况和行为动态,确保当事人履行协议,防止纠纷反弹。

(三)提升矛盾化解和服务管理能力

首先,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一方面选聘一些退休法官及检察官担任基层组织调解员,优化调解队伍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强化队伍培训,提升调解员业务素能、释法说理能力及化解矛盾能力;其次,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政府要引导基层组织自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发现风险和隐患,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及时进行调解,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防止矛盾激化;最后,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关爱帮扶体系,防范侵害“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的事件。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落实教育、矫治、服务、管理等措施。[1]

(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政府、社会需加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提供就业指导和产业帮扶,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注,针对残疾、患有重病、无劳动能力的家庭,在医疗、教育、居住、养老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防止不稳定因素的发生。[2]

猜你喜欢
件数命案王某
SILK RAZOR剃须刀
五金科技(2021年4期)2021-08-31 11:35:22
2021年天猫618预售爆款大搜罗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妇女(2019年5期)2019-07-02 07:58:08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百家讲坛(2017年15期)2017-08-30 19:01:38
同居情人怀孕已婚飞行员得知后立即失踪
现代家庭(2016年10期)2016-10-12 20:32:47
盘山公路局的命案
基层命案与民国刑法:以新繁档案为中心的初步考察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7:02
投毒凶手
女遝碼稱貴賓廳帳戶可賺回傭騙客50萬被捕
澳门月刊(2014年5期)2014-06-20 19:13:44
“分数”化“比”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