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琦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以“金课”为例,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共有28门课程入选。但仍需要更多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程,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新文科教育理念,以及更多实践性的课程。法学专业课程是新文科教育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内容,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提升法学教学的实用价值,以期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但是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在理念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运用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应进一步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找准法学教育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好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的融合作用,把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作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并整合法学学科的相关课程资源,形成一个既具有独特风格与特色,又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社会最新发展趋势,从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例如在我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渐成熟并已广泛应用于法律服务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20 世纪90 年代,“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相继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法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紧跟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在毕业后采取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深造,参加研究生考试;二是踏上职业之路,投身实践,从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为了提高研究生入学率和就业率,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设置多种类型的课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
目前,“双师型”教师的表现已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拥有多年的一线法律实践经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大学应该积极推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许多法律专家都非常喜欢探索和研究各种法律话题,他们非常重视这些话题。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把案例作为研究的材料,而没有把它们带到课堂上来,那么很可能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这也就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特别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和发现。
通过参加研究生和司法考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判断价值、案例分析和撰写法律文件。我们将通过这些课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通过提供全面的技能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3]。然而,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那么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和深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研究表明,将经济学、政治学、金融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课程纳入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在法学教育中,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数量较多,但核心课程设置不足;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均衡,实践课程设置少、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第三,通识教育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办学定位不准确。不少高校都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培养目标定位,但又强调所谓“高标准”“高质量”。二是对通识教育类课程重视不够。当前一些高校把通识教育类课程当作选修课来开、对其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不开。三是实践类和技能类课程设置少,且内容简单重复现象严重。四是通识教育类、专业教育类与实践类、技能等特殊学分的比例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法学教育也应当随之进行调整。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对高质量法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是以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法学知识为基础的。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媒体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4]。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尽快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法治人才。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在新文科视域下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应以质量为本。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制度设计欠缺;加之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管理和日常评价工作不同步,导致两者脱节[5]。因此,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应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加强日常教育引导两个方面入手,以强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新文科建设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多角度思考法学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树立正确的跨学科理念,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第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住当前新文科建设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以及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认识到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培养法治人才中具有独特作用等,明确新文科建设对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专业价值观、学习和工作态度价值观[6]。第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实际确定课程设置目标和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及本校具体情况等因素,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法考以及社会发展等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课程定位和目标是决定课程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与定位,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相结合,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法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学科交叉融合,但实践中则体现为法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前校长陈光中曾指出:“法学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法治人才,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学。不要以为自己是文科就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新文科背景下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应考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法律实务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司法考试;在培养方案上体现出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应用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科前沿信息传递[7]。课程设置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课程定位和目标,才能使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思考,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要求转化为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培养目标;把学生职业方向转化为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转化为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指标。
随着前沿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脸识别系统,法学教育已经发生了巨变。在这些改革中,法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越来越多地融合各种学科。中国已经把跨学科作为第十四个学科类别,这说明中国正在加强对跨学科教育的关注。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性课程,我们可以将法学知识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且有助于培养出具备应用能力的人才[8]。在此,还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特色整合,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摒弃传统的学术界限,不仅要让法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同时也要拓宽其理工科视野,使其具备跨学科的素质,以此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如果有必要,高校也可以按照志愿者的精神,开设更加丰富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老师们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鼓励学生们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此外,还可以借助中国的文献网、科学网等公共信息平台,收集更多有关专业的信息。采用“融合应用”的多种教学模式,结合法学专业的实际案例,可以大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模拟法庭的教学活动,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实际的经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高校也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司法信息系统,包括互联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共利益研究所、IP 培训中心和超级计算机国家中心,以便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课程评价是学校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法学教育中,对法学专业课程的评价一般包括期末考试、课堂测验、模拟法庭辩论及课外论文、案例分析等几个方面。而对法学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通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成绩、课堂测验、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知识运用能力。终结性考核则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包括口头问答、书面作业以及课堂测验三个方面。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加以运用。
当前的应用型大学的法律专业课程缺乏创新性,受到法考和考研培训机构的挑战。这些课程缺乏灵活性,而且容易偏离实际需求,无助于培养适合当地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大学的法律专业课程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