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幸 谭利华
湘雅二医院司法鉴定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简要案情:王某,女,46 岁,2021 年2 月4日被人打伤右胸部,现委托单位要求对王某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病史摘要:2021 年2 月4 日,王某因外伤后右胸疼痛6 小时余入院。入院体查:胸廓无畸形,胸廓挤压征阳性,以右侧为甚,未见明显骨擦感及皮下气肿,右肺呼吸音减弱,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辅助检查:2021 年2 月4 日本院胸部CT 示右侧第4 肋骨骨折。给予消肿止痛、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2021 年2 月25 日出院,出院诊断:右侧多发性肋骨骨折。
法医学阅片:2021 年2 月4 日肋骨CT 示右侧5 ~7 肋骨骨折,可疑右侧第8 肋骨骨折。2021年4 月7 日肋骨CT、5 月19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5 ~8 肋骨骨折,有骨痂形成,骨痂量基本一致。2021 年5 月17 日SPECT:影像诊断:右5 ~8 肋代谢活跃点,考虑骨折可能。
鉴定意见:王某右侧第5 ~8 肋骨骨折,评定为轻伤二级。
简要案情:黄某,男,63 岁,2022 年2 月19日被人推倒在地上并用脚踩伤胸部,现委托单位要求对黄某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病史摘要:2022 年2 月19 日,黄某及家属诉于4+小时前被他人殴打致胸腰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休息后无缓解,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活动稍受限。入院后予以胸带固定,治疗上予以止痛、促进骨质愈合等对症支持治疗,2022 年3 月1 日出院,出院诊断:1.右侧第2 前肋,左侧第5、6 前肋骨折肋骨骨折;2.右侧第3、4 前肋肋骨骨折……
鉴定时体格检查:自行步入诊室,神清语利,精神尚可。双侧胸廓对称,未见畸形,双侧前肋压痛(+)。
法医学阅片:2022 年2 月19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2 前肋骨折,可疑右侧第3、4 前肋骨折。2022 年2 月28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2,左侧第5、6 前肋骨折,可疑右侧第3、4 前肋骨折。2022 年3月11 日肋骨CT 及鉴定时复查肋骨CT 示右侧第2 ~4 前肋,第10、11 后肋,左侧第3 ~6 前肋骨折后改变,有骨痂形成,骨痂量基本一致。鉴定时SPECT 示右2 ~4 前肋,右10、11 后肋,左3 ~6前肋代谢活跃点,结合病史,考虑骨折可能。
鉴定意见:黄某右侧第2 ~4 前肋,第10、11 后肋,左侧第3 ~6 前肋骨折评定为轻伤一级。
简要案情:贺某,女,66 岁,2021 年3 月24日被人推倒在地上后坐到身上并用拳头打伤,现委托单位要求对贺某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病史摘要:2021 年3 月14 日,贺某因被人打伤致胸部疼痛、胸闷11 小时入院,体查:呼吸稍促,右胸部多处压痛,以右第2 ~9 肋处压痛为甚,可扪及骨擦感,右侧语颤减弱,双肺叩诊清音,右侧呼吸音稍弱,左侧呼吸音可。2021 年4 月6 日SPECT 全身骨显像:右侧第4、5、6、7、9 前肋,右侧第9 后肋多发点状放射性增浓影,结合临床考虑多处肋骨骨折。
法医学阅片:2021 年3 月24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5 前肋不全骨折,右侧少量胸腔积液。2021 年3 月29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7 肋骨骨折,右侧第5肋不全骨折,可疑第1 肋骨不全骨折。2021 年4 月25 日、6 月30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4 ~7 前肋、第9 后肋陈旧性骨折,有骨痂形成,骨痂量基本一致。4 月25 日CT 片右侧第9 前肋未显示典型的陈旧性骨折,6 月30 日片右侧第9 前肋局部骨密度不增高,不符合典型的陈旧性骨折。2021 年7 月14 日鉴定时SPECT:右侧第4 ~7 前肋、右侧第9 后肋多发代谢活跃点,考虑骨折可能,请结合临床。
鉴定意见:贺某右侧第4 ~7 前肋骨折、右侧第9 后肋骨折,评定为轻伤二级。
简要案情:苏某,男,77 岁,2021 年4 月4日被人打伤,现委托单位要求对苏某进行损伤程度重新鉴定。
病史摘要:2021 年4 月7 日,苏某因三天前被人殴打致双侧胸部疼痛入院。专科检查:双侧胸部压痛,胸廓挤压征(+),入院后予以胸带固定、化痰、止痛等治疗,2021 年4 月14 日出院,出院诊断: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肝囊肿。2021 年4 月19 日苏某因外伤致双侧胸部疼痛半月入B 医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止痛、化痰对症处理,2021年5 月10 日出院,出院诊断:右侧多发肋骨骨折(10 ~12 肋)、左侧第5 肋骨骨折。
法医学阅片:2021 年4 月5 日胸部CT、4 月22 日肋骨CT 示左侧第5,右侧第11 肋骨骨折,无骨痂形成;右侧第10 肋陈旧性骨折,有骨痂形成;驼背畸形。2021 年12 月8 日肋骨CT 示左侧第5,右侧第11 肋骨陈旧性骨折,少量骨痂形成。2021 年12 月7 日鉴定时SPECT:左侧第5 前肋及右侧第11 后肋局部骨代谢稍活跃,考虑陈旧性骨折可能,右侧第10 肋未见代谢活跃点。
鉴定意见:苏某左侧第5、右侧第11 肋骨骨折,评定为轻伤二级。
肋骨骨折是法医临床学鉴定有关的胸部骨折中最常见的损伤。相关研究显示,肋骨骨折的类型、程度除与暴力的性质、大小、作用方式有关外,还与肋骨本身的解剖学特点有关[1]。在临床实践中,对无明显错位的肋骨细微骨折或线性骨折,由于骨折的程度较轻,加之骨折周围的出血、水肿以及受影像学检查部位、检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影像学图像上,肋骨骨折在受伤当时检查可不出现明确骨折征象,而是在其后随着胸廓的呼吸运动骨折线逐渐清晰、后期骨痂生长,通过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肋骨骨折根数。SPECT 通过注射99Tcm 标记的磷酸盐与骨的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结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与骨组织中的有机成分结合进入骨组织。当骨代谢旺盛,血流量增加、成骨活跃时,局部的放射性药物聚集增加,因此骨显像可全程监测骨折的修复过程[2]。可以结合CT 及SPECT 检查,诊断肋骨骨折数量、用于区分肋骨的新鲜与陈旧骨折。
在案例1、2 中,伤者伤后复查肋骨CT 结果与鉴定时复查SPECT 结果一致,结合受伤当时病历资料及鉴定时复查CT,四个案例均认为SPECT所示肋骨代谢活跃点为肋骨骨折,佐证了CT 的结果,为法医临床鉴定提供了新的鉴定材料,提升了司法鉴定的公信力。案例1 王某右侧第5 ~8肋骨骨折(均为单处)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6.4.b)评定为轻伤二级。案例2 黄某右侧第2 ~4 前肋,第10、11 后肋,左侧第3 ~6前肋骨折(均为单处)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6.3.c)评定为轻伤一级。
在案例3 中,贺某2021 年3 月24 日受伤,2021 年4 月6 日SPECT 全身骨显像:右侧第4、5、6、7、9 前肋,右侧第9 后肋多发点状放射性增浓影。2021 年4 月25 日肋骨CT 示右侧第4 ~7前肋、第9 后肋陈旧性骨折,有骨痂形成,骨痂量基本一致,右侧第9 前肋未显示典型的陈旧性骨折,2021 年7 月14 日鉴定时SPECT:右侧第4 ~7前肋、右侧第9 后肋多发代谢活跃点。结合2021年4 月6 日及鉴定时复查SPECT 考虑贺某右侧第4 ~7 前肋骨折、右侧第9 后肋骨折为新鲜骨折,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6.4.b)评定为轻伤二级。当骨代谢旺盛,血流量增加、成骨活跃时,局部的放射性药物聚集增加,故理论上相较X 线、CT,SPECT 可在更早期发现肋骨骨折。本例中,伤后13 天SPECT 即显示后续CT检查所示全部骨折,明显早于洪宗启等研究的肋骨骨折短期最佳复查时间为伤后21 ~40 天[3]。值得注意的是SPECT 过于敏感,如本例中右侧第9 前肋早期SPECT 显示点状放射性增浓影,但多次CT 检查均未显示明确骨痂形成,且复查SPECT 未见代谢活跃点,故考虑右侧第9 前肋为骨挫伤。
在案例4 中,苏某(77 岁)2021 年4 月4 日受伤,2021 年4 月5 日胸部CT 示左侧第5,右侧第11 肋骨骨折,无骨痂形成;右侧第10 肋陈旧性骨折,有骨痂形成。因老年人骨折愈合时间更长,受伤8 个月后进行SPECT 检查左侧第5 前肋,右侧第11 后肋仍可见代谢活跃点,其右侧第10 肋未见代谢活跃点,结合伤后第二天CT 检查,考虑左侧第5 前肋及右侧第11 后肋为新鲜骨折,右侧第10 肋为陈旧性骨折,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6.4.b)评定为轻伤二级。
骨损伤在法医临床损伤程度鉴定中占比较大,而区分新鲜陈旧伤一直是鉴定中的难点及重点,尤其对于肋骨骨折,其骨折的数量直接决定伤残等级或者损伤程度,甚至是影响定罪量刑。骨折愈合过程可以分为血肿期、肉芽期、骨化期和重塑期共四个期[4]。前两期主要通过释放多种炎性因子促使血肿形成并机化,此阶段的骨折断端主要由成纤维结缔组织连在一起,其骨盐含量非常低,而能够经目测分辨的骨盐含量需达到25%以上,否则骨痂愈合情况经X 线不能显示[5]。MRI对于血肿期、肉芽期的骨折有一定的帮助,检查有一定的价值,但存在时限影响,CT 对于骨化期的骨折有较高的诊断率,过早或过久的骨折往往显示欠佳。但SPECT 灵敏度较高,则既可显示受伤早期(如案例5 受伤不足20 天),又可显示晚期(如案例6 受伤超过8 个月)的肋骨骨折,提高了诊断肋骨骨折的时间跨度及诊断率。新鲜骨折在SPECT 上显示为代谢活跃点,SPECT 与CT、MRI 可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用于区分新鲜与陈旧骨折。
在笔者所处的鉴定机构关于肋骨骨折的重新鉴定案件中,重新鉴定理由常为伤后血肿期、肉芽期CT 检查与骨化期复查CT 检查结果存在差异,加害方/肇事方质疑肋骨骨折的形成时间。因骨化期复查CT 常为出院后,存在不确定性,是否二次骨折的取证难度大,虢洪松[6]等发现SPECT与MSCT 在伤后第1 ~3 周内检查确诊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考虑在受伤早期(伤后1 ~3 周),行SPECT 检查以明确肋骨骨折数量。此时患者大多仍处于住院期间,利于办案机关调查其是否存在短期内二次骨折,着力于案件争议点,为鉴定提供重要证据。
但目前SPECT 骨显像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部分鉴定人或者临床医生对于早期SPECT 的重视不够,早期SPECT 应用率不高;第二,SPECT 过于敏感,如骨挫伤、骨质疏松等情形也可显示放射浓聚影;第三,有创检查患者接受率不高,部分患者质疑鉴定时复查SPECT 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如果能加强患者及鉴定人对于SPECT 的重视,在受伤早期即行SPECT 检查,将SPECT 检查与CT 检查相结合,将显著提高肋骨骨折的早期诊断率,使出具的鉴定意见更让人信服,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降低肋骨骨折因多次CT 检查结果不一致而提出重新鉴定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