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天津 30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坚定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信心。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需求的变化,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昭示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潮流,是传统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发展的关键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归宿。
当前,正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期,而新型城镇居民——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继续教育情况对我国实施城镇化、数字化建设具有深刻意义。同时,伴随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具有的资源共享性、开放性以及实时交互性等特征,使得继续教育与数字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工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顺势成为当前众多高等继续教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教育数字化即数字化赋能各级各类教育,打造智慧教育,使得数字技术纳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同时以系统论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深入整合开发教育资源,打破教育资源壁垒,优化教育进程,为学习者自我发展创建优越的数字平台,使继续教育真正成为农民工提升自己的桥梁。
伴随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成为当前继续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继续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方向。以成立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为重要节点,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促进教育均衡和可持续发展顺势成为提升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探索将有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各级各类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势能,充分彰显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作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探索将进一步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广大新城镇市民的认可,符合其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继续学习需求,为终身教育的发展做出探索借鉴,从而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育数字化将推动形成教育全球化,促成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流动,全球范围内教育活动的开展,全球范围内教育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消除教育资源壁垒,实现教育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院校尤其是继续教育体系下的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其创办特色学校的勇气,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继续教育新局面。
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高等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人民群众打造美好生活、完成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教育目标,继续教育必须以此为目标进取前进。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外部环境也在发生一系列变革。我国继续教育数字化现状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万物互联背景下的数字化教育,不仅仅是以知识灌输和教授为主的教育,而且是以学生个性发展、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传统的继续教育理念,简单地将继续教育理解为全日制教育的延续,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为有学历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历教育。但是,随着社会招聘方式的改变,各企业不再以学历至上,而是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继续教育而言,必须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加强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应用,从而更进一步的契合各类企业现实需求,提高继续教育毕业生社会竞争力。
数字时代的到来势必带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在经济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且教育事业同样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革。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途径。但是目前继续教育办学还存在一些现象,比如了解继续教育学生需求不充分,缺乏办学特色,复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学生培养过程规划不清晰等。以上问题势必会无法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造成生源流失,影响到继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必然要求对整个继续教育的教学过程即教学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利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来进行必要的变革及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
由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可知,全国成人本科招生人数由2014年的110.2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96.9万人,成人专科招生人数由2014年的155.4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114.3万人,专本科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天津市的成人本专科招生总数、本科招生人数、专科招生人数分别由2014年的34165人、16570人、17595人下降到2016年的23819人、12357人、11462人,分别下降了30.3%、25.4%、34.9%,同全国的变化趋势相同,又较全国趋势明显,这其中不乏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总的大趋势成人教育的招生数量还是减少的。
有调查显示,继续教育毕业生中,非学历教育学生数量相较于学历教育学生数量和20世纪末相比增加了接近三倍。由此表明,非学历教育将成为新时期学员提升能力的主要学习形式。所以,未来继续教育的竞争关键不仅在于学历教育的竞争,非学历教育的竞争也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未来继续教育必须从招生宣传着手,注重品牌效应,优化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打造科学的教学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服务社会功能取向,完成供给侧改革,从而更契合社会需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影响,各高校相继采用网络授课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各高校使用的数字化手段也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扩大学校网络教学的实用性,各高校逐步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数字化网络平台,以加强线上教学的多种资源保障。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相对单一,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对天津市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农民工的务工时间、年龄、学历、对培训的认知程度、期望的继续教育和最适合的学习方式设计问卷内容,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完成《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群体在数字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为了使调查涵盖范围尽量全面,选择了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等共三个住宅项目工地的农民工群体,调查人员以非本市户籍为主,以便于把握农民工群体的继续教育意愿需求。通过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10份,并全部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97.56%,用于统计分析样本共计400份。
根据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在准确归纳整理和科学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从图1年龄层次占比来看,在选取的400个样本中,18~22岁的人数占总数的13.25%,23~27岁的人数占总数的39.75%,28~32岁的人数占总数的34.50%,33岁及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12.50%。
图1 年龄层次占比
这些表明农民工的流动量比较大。由于城乡差异,农民工与就业单位可能形成的是非正式的短期劳动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流动性也在逐渐呈现平稳的趋势。
针对农民工对继续教育或培训的需求问题(图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0.25%的受访者希望可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这一部分受访者目的性更强,针对自身岗位,通过技能培训可以对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和帮助。25.25%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1+X证书制度),这一部分受访者不仅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还重视学历教育,注重提升自身素质,但这一部分受访者占总受访者的比例较少。19%的受访者选择了与职业相关的培训,这一部分受访者对培训的认识并不充足,同时对培训的针对性认识不够,培训的范围比较宽泛。15.50%的受访者选择学历教育,这一部分受访者对自身素质提升较为重视,但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不认可,但总体占比较少。综上所述,大部分受访者对于继续教育或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自身所从事行业和岗位的能力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其中一部分受访者还能兼顾自身素质的提升。但是通过学历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占比并不高,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受访者还没有意识到提升工作能力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还要通过学历教育提升自身素质。
图2 继续教育需求占比
针对受访者认为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图3),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4.75%的农民工愿意选择社会机构组织的短期培训;27.75%的农民工受访者选择开放大学组织的短期培训;24%的受访者选择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13.5%的受访者选择成人高校组织的培训。有共计62.5%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同渠道的短期培训,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选择培训期越短越好,学习形式和可接受培训时长都更趋向短期。说明受访者希望通过短期培训,花费较少的时间快速掌握技能,提升能力。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成人高校组织的培训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则相对较少受访者选择。
图3 学习方式需求占比
伴随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数字社会。在此背景下,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应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尊重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尊重教育模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高等继续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继续教育发展必须立足全面、长远的发展,以创建优秀的继续教育品牌为根本目标,并将该目标贯穿数字化建设的始终。
继续教育专业布局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相适应,适时优化院校专业设置。其一要发挥学校办学优势,鼓励各继续教育体系内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目标,激发各继续教育体系内高校适应市场变化的内生动力。其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专业统筹协调,打破专业设置和管理决策分割的局面,结合各专业教学资源的具体分布情况,对继续教育专业整体布局完成顶层设计。依照产业结构改革方向合理统筹专业规划发展,前瞻性地谋求专业发展与产业岗位需求、科技创新步调一致,并不断加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和有用性。
数字化学习途径,顾名思义即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丰富继续教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比如各高等院校相继推出的教学平台授课,APP云授课等,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数字软件,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学习,还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学到想学的知识。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万物互联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化学习途径为继续教育模式提供了多种选择,为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继续教育院校,可以建立数字系统化工程,打造教学新亮点,为学校发展助力。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人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是数字化教学的基本保障,成人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成人教育要坚持政府统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办学责任,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基于继续教育学习群体学习目的性强的特点,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可依据目标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微课堂模式,满足学习者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以学促干、以干促学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创新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技能型人才对技术更新、专业进步具有高度热情。数字化的学习模式可灵活解决企业职工学习与工作的突出矛盾,实现学生既不脱离工作岗位又能提升技术技能的心愿。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模式具有多元化、灵活性的特点,不同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选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为学员完成学业提供了根本保证。从而为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继续教育同样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中,将理论知识教学与技术技能实践做到相互融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恰如其分地融入各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扩大思政教育的格局和视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政”。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在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提出的针对农民工职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探索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在400份农民工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数据统计、专业类型以及技术技能需求分析等,确立以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探讨改进教学模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数字技术教育普及,丰富农民工的学习形式,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