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是职业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发挥好专业课的育人作用的重要一环。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对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
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托育管理与服务专业团队教师进入社区、企业进行调研,在了解当前行业对亲子教育需求及人才培养的技能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前托幼机构、亲子服务机构中教师工作岗位中的技能、素养要求设计了课程内容。课程面向托幼机构亲子教师岗位,是保证学生能承担亲子活动设计与家长指导的关键课程。根据亲子园、托幼机构等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及工作流程,以设计、组织亲子游戏为主线,关注儿童发展需求和家长需求,使学生掌握亲子活动设计要点及家长指导的方法,具备良好的亲子教师职业技能及素养。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服务民生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重要支撑,关乎福祉民生,课程思政融入意义重大。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政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紧跟时代需求融入课程思政,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及思政目标,引导同学们在工作岗位中利用岗位践行课程思政,发挥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
以岗位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目标。专业团队教师进入企业调研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托幼机构、亲子服务机构亲子教师。亲子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婴幼儿家长及婴幼儿,其岗位职责内涵丰富,不仅要助力婴幼儿优化发展,同时还要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促进家长幼儿亲子关系和谐。课程以设计并组织亲子游戏为主要能力要求,以关注儿童发展需求和家长的需求为岗位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亲子活动设计要点及家长指导的方法,具备良好的亲子教师职业技能及素养。
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课程思政设计目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应培养学生“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工作岗位面向的对象是幼儿与家长,为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主动在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成为本门课程课程思政设计的主要目标。
结合亲子教师岗位工作的内容,教学团队设计“认识亲子活动、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托育机构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四大教学项目。在四大项目中分析课程内容、专业素养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等内容中已有的思政元素,并挖掘可新融入思政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思政内容(见表1),通过亲子活动设计的多次修改完善形成最佳方案,使追求卓越成为同学们的一种职业习惯。
表1 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表
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融通了“1+X”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内容。课程呈现明确亲子活动的价值与特点,家庭与托幼机构亲子活动的区别;不同类型亲子活动设计思路与要点;亲子活动指导、组织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结合婴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并组织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科学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的能力;并能够为亲子活动的实施创设安全、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加强法治、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爱国”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认识亲子教育的项目中,为同学们介绍我国托育机构发展的历史,通过认识抗战时期托育机构——“马背摇篮”的历史及保育员等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对儿童的热爱,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共产党人对儿童的爱,向前辈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爱国爱党。课后引导同学们共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课后讨论,明确知法守法的底线。
2.以“中华传统美德”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本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工作岗位——亲子教师,重在培养学生在亲子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中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典故,并将其与自身职业特征相联系,帮助学生明确在工作岗位中应秉持的良好道德品质,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在岗位任务中,同学们先认识了解低幼儿童的发展特点,并结合家长常见的疑问更深入地了解婴儿的特点,婴儿在亲子活动中有时并不会完全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去完成,这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婴儿的兴趣点,及时转变活动思路,要以“儿童为本”,耐心回应婴儿和家长的需求,关爱婴幼儿。课程使用的实训教室由同学们进行维护与打扫,每次课前课后都要进行卫生清洁,课前清洁创设安全卫生的环境供同学们使用,课后清洁有始有终。在课程中,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大家互相讨论学习、共同制作教具、相互配合使用教具、模拟亲子活动,提升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3.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在课程中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板块,并且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作为活动设计的素材库。在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中,例如,在1岁儿童亲子活动案例中,融入中国传统习俗“抓周”,引导学生发现早期亲子教育对儿童认知偏好和兴趣具有一定的影响,“抓周”恰能体现父母对儿童早期教育的一定影响。又如,在1岁-3岁儿童语言教育的亲子活动中,通过儿歌、律动活动、绘本讲读等多种形式开展亲子活动,在课程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灯谜、拍手歌、颠倒歌等传统歌谣,并引导学生们根据拍手歌,问答歌结合亲子活动设计的内容创作儿歌,用儿歌的传统形式承载新内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同时融入《一园青菜成了精》《二十四节气》《团圆》《荷花镇的早市》等中国文化元素绘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填入亲子活动设计这一课程载体,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还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4.优化、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主题式亲子活动是托育机构或早教机构岗位中常见的任务,根据一定的主题设计亲子活动,赋予亲子活动一定的意义,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对婴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价值引领。譬如,设计促进配对及精细动作操作的活动,在不同收纳盒上面分别粘贴不同物品的图片,让幼儿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捡起相应的模型投入不同颜色的收纳盒,锻炼幼儿的配对能力、蹲下站起的大动作,活动可以设计为:准备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垃圾桶上贴好相应垃圾的照片,幼儿将不同的垃圾(纸屑、橘子皮、塑料瓶等)捡起,扔进对应的垃圾桶,不仅锻炼了配对的能力、蹲下站起的大动作活动,还培养幼儿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并初步认识垃圾分类。
拥有主题意识才能在设计活动时传递价值观,课程以“喜迎国庆”为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深挖主题,将思政课程中的相关元素与当前时代发展中我国伟大成就等元素串联,了解党史国史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通过模拟实施“家长咨询会”,以及亲子游戏科学育儿视频录制等活动,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国家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婴幼儿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课程加强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亲子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复杂性、示范性以及劳动对象的幼稚性。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进行设计。课前设计: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学生课前调研学习,课上翻转课堂,提升学习成就感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中设计:任务设计—小组互评—调整设计—教师点评—完善设计等的教学环节,任务引领结合岗位需求提出任务,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调整设计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耐心、刻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课前的调研、课上的任务完成与设计调整,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将实训环境的整洁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维护实训室环境,实训管理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提升学生责任感和劳动意识。设计课后任务,启发学生根据设计的活动,制作玩教具,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基于职业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实施课程“五步”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学团队以“教学做”为指导,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开展“创、理、做、思、展”五步教学方法。首先创设情景,将岗位典型任务抛出,通过情境案例强调职业道德,突出职业素养要求,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关注职业素养;其次引导学生梳理任务解决要点,引出新知、教学难点重点并讲解,然后学生做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调整活动设计,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进行课堂交流与展示,互相学习;通过头脑风暴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理解;通过完成任务养成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通过反思改进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分享展示及模拟指导渗透仁爱谦和的传统美德。
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考核评价”与“成果考核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学习的每一环节。过程性考核涵盖课程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每项任务的思政考核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从学生语言表达、行为观察其课程思政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第二从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模拟、角色扮演等观测爱岗敬业、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第三从学生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热爱劳动等观察其课程思政的践行情况。通过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使课程思政成为学生认同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亲子教师,具有坚定的爱国情怀、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之本。
课程成果考核基于学生实际工作表现,结合当前学生“学习途径多样性”“学习内容可选择性”以及“学习时间可支配性”等学习特点,课程团队创办了第二课堂“亲子教育服务站”,定期面向社区免费开放学院亲子活动实训室,并承接社区和企业等校外的亲子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工作。设有半日亲子开放活动,依托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儿童学习发展中心实训基地,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主题式亲子活动。活动后教师、家长、学生对亲子活动实施作出评价,教师主要针对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实训室环境维护评价,家长评价活动感受,学生针对个人活动组织合作能力及现场表现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
课程实施思政教育一、二课堂有效衔接,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在与家长和幼儿的接触中体会、传播“仁爱孝悌”和“谦和好礼”的传统美德。课后调研学习效果,学生反馈课程既“有趣”又“有用”,通过课程的学习自觉且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情国史等内容,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今后工作更加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