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 朱奕璇 邹斯婕 何风铃 王美觐
摘 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方针政策,也是地方工科院校加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时代使命。生态位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可以为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框架及诠释,并能由此结合现实,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及课程建设制度等方面为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生态位;资源依赖;交易费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41
1 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研究高质量人才培养,首先得认识“高质量”的内涵。从经济学的含义看,所谓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性。质量是既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又要满足用户的期望,是一种满意度。人才培养是社会需求对人才的反映,那么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要使人才的培养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让人民满意。樊明武(2005)指出“人民满不满意”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培养人才是否能在社会上受欢迎、被认可,即能为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等做出多少贡献。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解决其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尽量满足社会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人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科院校是指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行业性、专业应用性等特点。高质量教育体系首要特征在空间上是优质共享、协调均衡,而“新工科”建设提倡的是通过整合、集成而创新的工程教育,是要培养复合型的工科人才;那么地方工科院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则需要立足和服务于它们所处的地方产业发展、技术应用等社会资源,主要以当地的政府、企业、用人单位等满意为使命,开拓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新工科”建设发展要求及自身工科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2 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入
2.1 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最早由美国人J·格瑞尔提出,用来形容某个物种在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群竞争过程中,相对于其他生物占据的地位或作用。杨平等(2019)指出生态位理论有“态”和“势”两个属性,其中“态”相当于表示生物的基本生存状态与现实地位;而“势”则表示它在群落中的影响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生态位中的“态”相当于高校的自身定位与资源,“势”则类似高校的影响力,而一所高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它能产生的影响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更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以工科学科为特色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各高校竞争中合理定位,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2.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突出了资源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强调了组织获取资源的能动性,认为组织是需要加强与环境的交流及其他组织的互动来获取资源,而非被动的依赖外部环境给予的资源;同时也认为组织不可能是独立于环境的存在,必须将自身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形成良性影响的资源网络,实现组织的转型与发展。这个理论实际上也提示地方工科院校必须树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外界环境对其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解读、分析环境状况与变化。尤其在人才培养这一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事项上,地方工科高校更应该广泛联系外界环境的各类组织,主要针对所处地方的工业企业,主动地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协调环境中的各类组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利益机制,与它们形成合作共赢、相互满意的局面。
2.3 交易费用理论
制度经济学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但除了这些日常性的费用,它还包括建立、维持或改变体制基本制度框架的费用。管理成本本身也是一种“交易成本”,因为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张五常认为交易费用发生的前提是人们的利益分歧,汪丁丁認为交易费用就是协调人们在分工时发生的利益分歧所费的资源的价值。
这一理论实质上对于地方工科院校也具有相当明确的理论指导意义,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办学经费等各项资源都比较有限的地方工科院校确实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尽量降低或节约交易费用来保障其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使人才培养的各利益相关者满意,达到高质量效果。
3 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根据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生态位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逻辑分析框架和理论推演,我们对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进行解析(见图1)。
3.1 科学地进行“生态定位”,确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生态位理论视角出发,结合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整个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中的顶层设计。
办学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奋斗目标,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需要在确立办学目标定位时根据自己的办学层次、学科发展状况、师资水平等进行科学的“态势”定位,即确定错位竞争、合理开拓的办学定位思路。
首先是要保持清醒的质量观。实质上很多地方工科院校原本是国家根据地方和区域需求而建立的,也就是它们本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色专业,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应该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角度,以人为本,立足于地方经济和本校特色对办学定位精准描述,并努力使之成为一定的传统及文化。
其次是要注意分析外部环境。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校,地方工科院校更应该突出其社会服务功能,紧密联系当地经济环境,比如考虑高校的发展定位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是否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是否符合区域资源的现实状况等。
另外也要考虑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影响力。关键是要形成错位发展的战略思维,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学科、独特资源,从重点院校、综合型院校的夹击中突围,寻找合适的“资源拼凑”机会,填补重点高校的服务空白区,争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较高的品牌效应。
3.2 正确看待“资源依赖”,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资源依赖理论要求地方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的资源,联系所处环境的当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用人单位等多个主体的资源进行“开放式”办学,即以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思路的确定,将对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各项具体制度产生影响。
组织需要依赖资源生存、加强资源利用。地方工科院校作为资源并不丰富,需要依靠当地环境资源完成服务当地经济的使命,以此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来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结合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市场多方面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明确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利用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资源来培养人才,也是对地方工科院校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
3.3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降低人才培养体系的“交易成本”
交易费用理论提示我们组织和制度设计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成本。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多个具体制度的建设将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实力。在地方工科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主体建设的思路,完善这些具体的人才培养制度,能够降低地方工科院校获取人才培养信息和资源的成本,从而使各用人单位满意,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现。
首先,要明确的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地方工科院校通常都具有“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点,在对学科专业进行定位时,一方面是不能脱离实际,需要在广泛调研当地环境的基础上,综合当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意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律,建立一套学科专业的选择、培养及评价机制。另一方面是要体现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政府扶持与倡导的产业为基点,确定部分工科学科为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其次,要多方位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地方工科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设计“弹性”岗位流动机制,促进校内外教师双向交流,即加强校内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目标加强学科带头教师的培养,鼓励校内教师定期到当地企业参与生产管理实践,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学实践经验;并且聘请企业工作人员担任企业教师,广泛参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同时也要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建立沟通协助机制、加强评聘考核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多元化、持续化发展。
再次,要“面向新工科”提升课程建设制度。要充分认识“新工科”建设的特点,在“大工程观”的视野下体现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促进课程建设中的工学知识与理学知识、经贸知识、人文知识等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同时,由于2016年中国已经正式加入国际工程联盟,以及考虑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这些时代战略背景,也要适当地关注地方工科院校课程建设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努力实现课程设计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金碚.關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石国峰,张之峰.基于项目理念的高质量人才培养[J].价值工程,2015,34(7):173175.
[3]林伟川.高质量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基于福建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9,(9):4246.
[4]樊明武.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高质量人才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5,(Z1):1718.
[5]李成吾.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1,(Z1):2122+32.
[6]周元宽,鲁沛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逻辑理路和实践取向[J].重庆高教研究,2022,(4):214.
[7]朱永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0,(11):6364.
[8]陈伟,易芬云,吴世勇,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逻辑和过程逻辑[J].高教探索,2020,(10):4248.
[9]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D].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10]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2,(5):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