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行
摘 要:自元至今,《琵琶记》被奉为戏曲经典,被誉为“南戏之祖”。《琵琶记》通过朴拙的笔墨叙述深刻的故事,布帛菽粟之中另有一番滋味,以主人公蔡伯喈赴京应考为主线,展现了不同角色出于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做出的不同选择。本文尝试从民生视角出发,通过《琵琶记》描绘的社会图景及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探究其隐含的民生理想。
关键词:《琵琶记》;民生理想;忠孝冲突
一、古代社会的民生理想
民生是指百姓的生计保障,它与人民生活的水平、国家政治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息息相关,不仅包含百姓衣食住行,还包含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政治、经济、教育、民政等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以农立国,农业和农民为国之根本,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之下,统治者若要维护政权的稳固,首先要考虑如何增进民生福祉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建立人人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这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追求,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夙愿。戏曲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宋代逐渐成形,在元代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反映百姓生活的载体。《琵琶记》成书于元朝末年,描绘了当时百姓的生活图景,从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中透露出作者对民生理想的追求。
在《国语·齐语》中,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这四类人有着不同的职业分工,“士”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农”“工”“商”三者都属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地位较为低下。《琵琶记》中,蔡家原本是“子孝双亲乐”的幸福家庭,居于“农”的社会阶层,而蔡公却不满足这种平淡朴素的农民生活,逼迫蔡伯喈去应试,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才有之后的悲剧。
二、《琵琶记》中民生理想的体现
(一)追求民生理想的具体体现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是出身农家的读书人,在剧本中有多处提及,如高堂称寿一出中的“坐对送青排闼青山好,看将绿护田畴绿水浟”描绘出蔡家居住在田畴绕村的乡间,但这种以耕养读的家庭,想要改换门闾,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故蔡父迫切要求蔡伯喈前往应试,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家庭命运,这就是当时民生理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在《琵琶记》中,民生理想主要体现在邻里关系、夫妻关系以及父母子女关系三个方面。
《琵琶记》题目正名四句中提到“施仁施义张广才”,可见这个角色在剧中的重要地位。张太公对于蔡家的帮助贯穿全文始终。开篇的黄榜招贤中,作为邻居,他满怀热情地劝蔡伯喈“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贵。解元,趁此青春不去,更待何日?”后又主动提出要帮助照看蔡家,使蔡伯喈能够放心地前去应试。当灾荒出现时,他将自己请的官粮与蔡家各分一半,“终不然我自温饱,教你忍饥受饿。古语云:济人须济急时无。你胡乱将这些救济公姑则个。”蔡婆去世,张太公资助了“衣裳棺椁之费”。张太公作为蔡家的邻居,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给蔡家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了底层人民之间的真挚感情。罗大经在《闲居交游》中写道:“自古士之闲居野处者,必有同道同志之士相与往还,故有以自乐。”《琵琶记》中,作者将蔡家安排在乡村环境中,并塑造张太公这样的角色,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救灾恤邻,古之道也”,这样一位古道热肠的忠厚长者,正是好邻居形象的代表,这便是追求和谐邻里关系这一民生理想的具体体现。
《琵琶记》中描绘的夫妻关系有两段,蔡伯喈在这两段婚姻中的表现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先是对赵五娘停妻再娶。蔡伯喈与赵五娘是少年夫妻,也曾有过夫妻厮守的幸福时光,但蔡公逼試,用蔡伯喈贪恋新婚来威胁他:“他恋着被窝中恩爱,舍不得离海角天涯。”孝道当头蔡伯喈不敢不从,只能顺父命前去应试,自此家庭的重担都落在赵五娘身上。在南浦嘱别一出中,赵五娘控诉道:“解元,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是何道理?”第二段婚姻中,他对牛小姐欺瞒冷落,牛小姐出身封建贵族,宽和明理,在两贤相遘一出中,面对赵五娘的步步试探,牛小姐表示“情愿让他,居他下”,牛小姐的谦让和赵五娘的贤良使二人能够和平相处。整体来看,这两个女性形象的行为都符合“贤妻”的标准,但她们的理想婚姻都没有实现。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长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可是对于孝道的理解不同,践行孝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蔡伯喈认为的孝道应是“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正是:行孝于己,责报于天”。他虽然认为自己有“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却主张在父母身边尽孝,认为“父母在,不远游”。蔡父则认为“人生须要忠孝两全”,“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主张建功立业方为大孝。作为女性,赵五娘和蔡婆对孝道的理解则较为一致。蔡婆认为:“自古道曾参纯孝,何曾去应举及第?”更直言“披麻带索便唤作孝”,她的理解是子女在身边才能尽孝。赵五娘认为:“却不道夏温与冬清,昏须定,晨须醒。亲在游怎远?”她的孝道体现在行动上,无论是对公婆“尽心竭力,朝夕奉养”还是“祝发买葬”,都体现了她作为儿媳对公婆的孝道。
《琵琶记》所描写的故事与封建社会、百姓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蔡伯喈赴京应考的故事,描绘了家人对他的期望和自身理想之间的矛盾。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家庭中,丈夫乃是家庭的核心,妻子、父母则各有不同思虑,但都服从于蔡伯喈的科举追求,这也是当时社会最普遍的现象,隐含作者对民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二)追求民生理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民生说到底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百姓只有先达成物质的富足,才能追求精神的充实,因此从自身的生存角度出发,理想应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百姓没有精神方面的追求。在古代封建家庭中,最基础的追求是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家庭和睦,而满足这些后,又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父母希望子女孝顺、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子女则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享天伦之乐。故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生活的追求也有所不同,在各自追求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冲突与矛盾。
蔡父对于“改换门闾,光耀祖宗”有着极强的追求,认为“你若锦衣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终是喜”。这是他为人父希望子女能够显亲扬名,于是以“恋新婚,逆亲言”的理由逼迫蔡伯喈前去应试,此时蔡父认为脱白挂绿高于一切,这是在满足了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想法。而蔡婆的愿望是儿媳“早遂孙枝荣秀”,这是最朴实、最传统的愿望。对于功名,蔡婆的态度是“自古道曾参纯孝,何曾去应举及第?功名富贵天付与,天若与不求而至”。作为母亲,她满足于当下的幸福生活,希望儿子能陪伴在身旁,对功名利禄没有过分执着的追求。当蔡伯喈已去赶考,家里遇到灾荒,公婆忍饥挨饿,由于失去了富足的生活条件,蔡公也只能承认“叹当初是我不是”。颜之推说:“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失去了物质保障,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就成了空中楼阁。从老人的角度来看,蔡父的晚年生活过得穷困潦倒,既没有听闻儿子科举高中的消息,又因为一时的“糊涂”失去了原有的美满生活,自然是懊悔不已。
身为人子,蔡伯喈想在父母身边“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他所构想的美好生活就是夫妻和顺、父母康宁。故事一开始的画面就是一种美好的民生状态,但随后他迫于父命离开家庭,打破了这种平和的生活,他的抗争在伦理道德的桎梏下毫无作用,且在命运洪流的裹挟下愈发身不由己。作为媳妇,赵五娘“惟愿取偕老夫妻,长侍奉暮年姑舅”,作为妻子希望夫妻和顺,公婆安享晚年。夫妻分别后,遭遇灾荒,她只能背地里吃糠,“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糠之苦难以下咽,命运之苦身处其中,两苦相逢,更加体现赵五娘痛苦的心境,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民生理想难以达成的不满。
三、《琵琶记》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规范,主要表现为“忠孝”,其中“忠”是对国家,“孝”是对家庭。在《琵琶记》中,作者追求的是全忠全孝的价值观念,塑造的角色也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但综观整个剧本,非但不能感受到“全忠全孝”,反而是二者不断地产生冲突与矛盾,造成“忠不为忠,孝不称之孝”的结果。孝是立身之本,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到“父母在,不远游”都是对孝的要求,蔡伯喈自愿“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照顾父母日常,在父母身边尽孝,这就是孝道的体现。忠是民生理想的最高追求,孝的终点是立身行道,追求对君主的忠,这样看来,忠孝并不平等,忠是更高层次的孝,也是孝的终极追求。蔡伯喈一举夺魁后,想要辞官回家尽孝,在皇權压力下,蔡伯喈再次妥协,弃孝从忠。三纲五常中,君主是最大的纲,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君王的意志,蔡伯喈常伴君主身侧,自然尽了忠,但是失去了对父母尽孝的机会。作者借黄门官之口,劝蔡伯喈留任时唱道:“何须虑,不用焦,人世上离多欢会少。大丈夫当万里封侯,肯守着故园空老?毕竟是事君事亲一般道,人生怎全得忠和孝?却不见母死王陵归汉朝。”忠孝两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全忠全孝”的理想状态更是难以达到。
《琵琶记》对忠孝两全的民生理想描写得十分透彻,展现了在封建背景下,人们所推崇的孝与忠是有所冲突的。民生理想终究只是理想,与现实相隔遥远,尤其是在忠孝伦理思想的影响下被迫做出的选择,顾此失彼,愈加说明忠君孝亲的民生理想难以实现。
四、结 语
《琵琶记》中人物所追求的民生理想代表了当时社会大多数百姓的追求,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这个过程异常艰辛也难以实现,作者将角色置于伦理纲常的价值规范漩涡中,更能体现矛盾的激烈与尖锐。对于民生理想的追求贯穿了整个剧本,读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体会作者的良苦用意,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琵琶记》。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竹山,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第一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刘俊,曾贤模.隐喻视域下《琵琶记》中“糠”的意向解析[J].汉字文化,2022(20):79-82.
[3] 朱玲.平淡而山高水深:《琵琶记》赵五娘认夫情节探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