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酉水鸡种质资源调查与性能测定

2023-10-30 03:06:34潘爱銮皮劲松田绍恩谭国辉唐红春梁振华杜金平王秀军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来凤来凤县周龄

潘爱銮,皮劲松,田绍恩,谭国辉,唐红春,吴 艳,黄 涛,申 杰,孙 静,梁振华,张 昊,付 明,杜金平,王秀军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动物胚胎工程与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2.来凤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来凤 445700;3.来凤县剪家堡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湖北来凤 445702)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为鄂湘渝边区结合部,是三省市的“窗口县”,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其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温润多变的独特地理环境,创造和繁衍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数珍贵的生灵及特有的动植物,来凤酉水鸡就是其中之一。来凤酉水鸡是湖北省新发现的9 个疑似家禽新资源之一[1],以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好、蛋味纯正、肉汤鲜香、滋补性强等优点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人们对其种质资源特性知之甚少,需要科学评价其种质资源,深度挖掘其特征特性。在湖北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的组织下,本研究深入开展来凤酉水鸡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参照陈伟生[2]的测定方法,对来凤酉水鸡的形成历史、分布状况、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分析测定。来凤酉水鸡主要产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酉水河沿岸的翔凤镇、绿水镇、漫水乡、百福司镇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来凤县其他各乡镇及酉水河沿岸周边地区也有分布。来凤酉水鸡产区的自然群体规模超过50 000 羽。

1 品种形成

1.1 产区地理位置

来凤县位于东经109°01′—109°24′,北纬29°06′—29°41′,地处中国武陵山区腹地,湖北省西南部,为鄂湘渝边区结合部,地域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扁窄,呈栎树叶形。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酉水河沿东部由北向南流经县域。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全县最高海拔1 621.3 m(大河镇天山坪大尖山),最低海拔339.9 m(百福司镇金龙滩,原称鸡笼滩),平均海拔681.8 m,县城海拔458.3 m,海拔800 m 以下的低山平坝占全县总面积的78%。多样化的地貌类型,使来凤县大体构成“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整个县域内,气候、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异和局部差异,带来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使来凤县这块小范围地域,适宜种植相当于平原地区跨纬度20°以上,东西距离1 000 km 地域的作物种类,为众多的生物种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为农林牧渔特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综合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场所[3,4]。

1.2 气候条件

来凤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山地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寡照多雾,湿润多阴,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气候立体特征明显,河谷炎热,山地凉爽,垂直分异突出,“低山称谷,高山围炉”,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小气候环境多样,土地肥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并形成与气候相适应的多种植被类型,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高山随着海拔递增分别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县境内溪河纵横交错,森林密布,有利于动物生长繁殖,动物种类繁多[4]。

1.3 品种形成

来凤县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5],是土家族文化重要发祥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养鸡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家家户户养鸡,习惯小群散养土鸡,偏好黑底黄花羽公鸡、母鸡,自选、自繁、自养、自育冠大、青喙、青胫,且头、尾两端翘的鸡种。经过长期进化、自然选择和群众驯养,逐渐形成了适应性广、生活力强、善攀崖岩、特色鲜明、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稳定、外貌辨识度高的地方鸡遗传资源。2021 年12 月,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专家小组赴来凤县漫水乡等地实地考察地方鸡资源,发现该鸡种具有青喙、青胫、头翘、尾翘等典型特征,自繁自养,无外来品种杂交,有一定群体规模,符合特色地方鸡品种资源条件,并将其命名为“来凤酉水鸡”,又称阿塔峡鸡、阿塔峡土鸡[6]。

2 外貌特征

来凤酉水鸡体型中等,结实紧凑,体态清秀,头高昂,尾羽发达,具有“两青两翘”的外貌特征,喙和胫青色,头和尾两端翘,呈U 字形,全身羽毛以黑色为主,头、颈、肩、背部有金黄羽,呈“黑羽黄花”特征,单冠,冠齿6~9 个,冠、肉髯、耳叶紫黑色,虹彩铜黄色,青喙,乌皮,青胫,四趾。雏鸡全身绒毛以黑色为主,头颈部羽毛黄褐色,腹部羽毛灰色。

3 生产性能

3.1 生长发育

根据2021—2022 年来凤酉水鸡保种群饲养资料,统计来凤酉水鸡不同生长阶段体重情况,结果见表1。表1 显示,来凤酉水鸡公鸡、母鸡平均初生重为(35±3)g,公鸡14 周龄、母鸡16 周龄体重超过1 000 g,20 周龄公鸡体重超过1 800 g、母鸡体重超过1 400 g。

表1 来凤酉水鸡不同生长阶段体重 (单位:g)

3.2 体重体尺

2022 年3 月,测定60 羽(公、母各30 羽)43 周龄来凤酉水鸡体重和体尺,结果见表2。表2 表明,43周龄来凤酉水鸡公鸡体重为(2 315±244)g,母鸡体重为(1 614±167)g;公鸡体斜长为(21.23±1.82)cm,母鸡体斜长为(18.72±1.04)cm;公鸡胫长为(10.65±0.96)cm,母鸡胫长为(8.92±0.73)cm。

表2 43 周龄来凤酉水鸡体重和体尺

3.3 屠宰性能

2022 年3 月,测定60 羽(公、母各30 羽)43 周龄来凤酉水鸡的屠宰性能,结果见表3。由表3 可见,来凤酉水鸡公鸡、母鸡的屠宰率分别为87.33%±7.92%、88.15%±8.11%;腿肌率分别为26.72%±2.35%、22.89%±1.98%;胸肌率分别为16.59%±1.46%、17.44%±1.49%。

表3 43 周龄来凤酉水鸡屠宰性能

3.4 鸡蛋品质

2022 年3 月,收集43 周龄来凤酉水鸡新鲜鸡蛋60 枚,测定蛋品质,结果见表4。表4 显示,43 周龄来凤酉水鸡平均蛋重为(46.4±3.9)g,蛋形指数为1.34±0.05, 蛋黄比率为34.07%±3.62%,蛋壳颜色以浅褐色为主,少量浅绿色。

表4 43 周龄来凤酉水鸡蛋品质

3.5 相近品种特征比较

来凤酉水鸡与江汉鸡等相邻或相近的9 个地方鸡品种的区别见表5,湖北的江汉鸡、洪山鸡,湖南的桃源鸡、黄郎鸡,贵州的竹乡鸡,重庆的大宁河鸡,安徽的黄山黑鸡,云南的尼西鸡以及江西的东乡绿壳蛋鸡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均引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7]。由表5 可知,来凤酉水鸡的体型外貌、体重、蛋重等性状都与江汉鸡等9 个地方鸡品种存在明显区别,具有自身品种特性,独具特色。

表5 来凤酉水鸡与江汉鸡等相邻或相近地方鸡品种的区别

4 保种与选育方案

4.1 保种

采取建设保种场、划定保护区的方式开展来凤酉水鸡活体保种,建立两级繁育体系,以保持来凤酉水鸡资源的特征特性不丢失,重点保护来凤酉水鸡“两青、两翘”特征及肉蛋品质优良、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好等特性,并保存来凤酉水鸡的优良基因,维持基因频率基本不变,保持来凤酉水鸡遗传性能稳定。规范养殖,充分发挥来凤酉水鸡的遗传潜能,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传统养殖模式,保持来凤酉水鸡产品优良品质,打造“小群体、大规模”格局,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产业经济带。

4.2 选育

首先,在保种场进行该品种选育,其目的是选优复壮,主要内容包括生长发育、产蛋性能等,提高生产性能。其次,开展新品系选育,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相结合,传统选育方法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联合,主要选育指标包括毛色等外貌特征及生长速度、料肉比、屠宰率、产蛋数等性状,在保持来凤酉水鸡的特征特性与优良品质基础上,培育优质、高效、抗逆的专门化新品系。

5 综合评价与利用前景

5.1 综合评价

来凤酉水鸡外貌特征明显,特色鲜明,特点突出,体型中等,具有耐粗饲、生活力强、善攀崖岩、有就巢性、适应野外放牧饲养等特点,产蛋和产肉性能稳定、蛋品质风味纯正、鸡汤鲜香。但其生长速度较慢,产蛋量较低,养殖效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系统开展来凤酉水鸡资源种质评价及精准鉴定、挖掘其遗传潜力,重点提高蛋用、肉用生产性能,提升养殖效益。

5.2 利用前景

农业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8,9],来凤酉水鸡是新发现的地方鸡资源,独具特色,对中国优异种质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以及培育更多地方鸡新种质用于应对丰富多样的未来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保护利用与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来凤来凤县周龄
来凤,中国故乡(组诗)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特产研究(2021年6期)2021-12-08 03:16:38
“90后”陈来凤:大别山中“带货”忙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那条鱼,在来凤古驿的往事里游弋千年
今日重庆(2017年7期)2017-09-28 08:26:41
携手创新探索纳税服务新路径——以来凤县国地税合作为例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
褐壳蛋鸡
农村百事通(2016年6期)2016-05-14 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