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仕凯 上海开元骨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指导专家/付青格 长海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已至天命之年的赵先生仍旧感觉自己年富力强,他在企业中身居重要岗位,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他常说,延迟退休政策出不出台,他至少还能奋斗十年。话虽如此,每日批阅文件、大会小会连轴开,让他的腰已经感到了“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不时出现难以忍受的酸痛。对于这些身体上的异样,赵先生总是选择默默承受。一方面工作那么紧张,根本抽不出时间去治疗调养;另一方面生性要强的他还盼望着在退休前更进一步,不想给上级留下身体不好的印象。
半年前,赵先生发现下肢发麻的情况越发频繁,以往泡个热水澡,做个按摩,睡一觉就能缓解的酸麻,现在往往要持续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妻子几次催着赵先生去医院就诊,可他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脱。有一次妻子请好假、挂好号,专门陪赵先生去医院,车都开到医院附近了,一个紧急电话又把赵先生叫回去开会,气得妻子发誓不再管他了。此时的腿部酸麻还没有影响赵先生的工作节奏,反正上下班出门办事都开车,一天都走不了几步路。至于上厕所,赵先生也用少喝水的方式,减少来回行走的次数来克服。
最近的一天,赵先生突然发现腿部的感觉变得非常微弱,行走变得非常困难。这时他才急忙求妻子开车带他去医院,一番检查过后,医生说赵先生的腰椎间盘突出非常严重,对神经根造成了严重压迫,这就是导致下肢症状的原因。但此时手术治疗难度非常大,预后也不理想,医生说:“半年前出现症状你不来治疗,半个月前症状严重也不治疗,现在神经根已经严重受损,不手术的后果必然是下肢瘫痪,但手术又难度大、风险高。而且即便手术成功,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行走。”医生让赵先生夫妻好好考虑,有时坐轮椅生活也是一种选择。面对这样的诊断,赵先生感到非常懊悔。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早诊断、早治疗,但不知为何,到了腰椎手术时就顾虑重重。腰椎贯穿人体上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损伤会带来严重问题。因此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严格把握适应证。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相关专家共识,介入和微创治疗的适应证为有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阳性、CT和MRI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4~6周无效等。一般而言,突出的髓核组织过多,压迫硬囊膜50%;椎间盘出现广泛退行性病变,及椎间隙明显狭窄;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等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在于髓核及腰椎间盘组织对周围韧带及神经根的压迫,导致腰部及下肢疼痛。手术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缩减髓核及组织,解除其对周边的压迫,因此很多患者手术后就能感到症状明显改善。通常,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预后与手术选择的时机有相关性,如腰突症病程时间较长,神经受压迫严重甚至受损,预后相对较差。因为通过手术解压后,受损的神经和肢体功能仍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康复。
因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不要拖延,对避免严重的后遗症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大体可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其适应证有一定差别。开放手术创伤较大,但相对而言手术视野更清晰,椎间盘组织的消减比较直观。如果患者同时伴有椎体滑脱等结构性问题,需要完全摘除腰椎间盘组织,放置融合器的,只能选择开放手术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完全去除组织,通过融合器连接上下两节椎体,这一位置腰突复发的概率则为零。另外,多节椎体出现症状的,有时也必须做开放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包括消融手术和孔镜椎核摘除等,其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大部分术后当天可站立行走,第二天即可出院。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就是将原本开放的手术微创化,在孔镜下进行,患者仅需局部麻醉;消融手术则有激光消融、臭氧消融、射频消融等几类,在临床上都较常使用。
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和感染,但发生率较低,其中神经根损伤罕见,局部麻醉下可以避免,换言之,绝大多数患者不用担心手术本身会使症状更严重;术后复发也是很多患者担心的,毋庸讳言,微创手术有时并不能完全摘除椎间盘,术后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但如果严格把握适应证,特别排除有多节锥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的患者,复发的概率并不高。
为减少复发,腰突症患者术后要注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相关诱发因素。首先,对于体重较大的患者,应注意减重,以减轻机体本身对腰椎的压力。其次,要改变久坐的习惯,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应站立活动几分钟;当坐着或站立时,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使用符合人体曲线的座椅和床垫,帮助维持自然脊柱曲线;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可以尝试交替把重心放在双腿上,减轻对腰椎的负荷。最后,要尽量避免负重及重体力劳动。此外,通过锻炼和加强腰部和核心肌群,可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支撑力。适当的运动包括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如腹肌收紧、背部伸展和核心稳定性训练等。
医生总结
60%~80%的人群曾出现过腰腿痛,复发率为60%~85%,其中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出现罹患腰突症的概率很高。为了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应及时诊断治疗,每隔3个月到半年复查。应当手术干预时也不要迟疑,以免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