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10-30 18:12:20潘兰慧罗忠可赖晓李小红莫文能黎杜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双减考核中职

潘兰慧 罗忠可 赖晓 李小红 莫文能 黎杜华

(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广西百色 533000)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职业教育方针,再加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父母要求子女争读普通高中的社会性心理焦虑现象不断增多,直接促成了中国社会教育领域的快速、无序化发展。这不但对广大普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也加大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严重干扰了广大育龄家庭的再生育愿望,也使得我国对“二孩”“三孩”的优惠政策难以全面落地。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然而,如果职业教育领域仍然处在中国教育发展鄙视链条的最下端,“双减”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则易出现变通执行政策的行为或隐形的违法现象,只有继续深入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领域的魅力,才能真正地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推动“双减”政策的严格执行。

由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规模扩大,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已成为亟须探索的新领域。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若干问题:一是学生学业素质评价内容与方式单一;二是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三是考核内容不全,当前学习质量的考核重管理、轻激励;四是偏重于教学质量控制,对实践环节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应用缺少有效的支撑。鉴于此,在“双减”背景下,尝试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为试点,构建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1],老师、学校、用人单位多方积极参与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1 学生发展性评价内涵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育理论,并以多元智能学说、建构主义学说和后现代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深化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个注重过程、关注评价对象主体性、以推动评价对象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评价。目前,发展性教育评价已成为中国教育评价领域的一项热点。

1.1 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多元化

发展性评价提倡老师、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加评价活动。多主体参与评价便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关系,便于老师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多样性评价原则。对学生实施评价时,重视学生的活动意愿和观点,在客观自然的条件下考察、获取评价信息,全方位、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清晰、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进步过程,以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1.2 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为评价目的

学生发展性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开展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认同整个评价过程[2]。评价更注重评价的结果与学习的过程,也更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关注他们未来的成长。与此同时,对学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加以衡量,对其知识技能、科研探索能力及性格、道德观和人生观等方面作出充分评价,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

1.3 评价功能记录成长、积极导向、展示激励

学生发展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阶段,发掘其特长,展现其能力[3]。在评价中,评价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清晰、完整地记录下学生个体成长发展中的详细情况,为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平台与环境,引导他们展现自身的能力;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帮助他们最大程度的成长。

1.4 评价内容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和个体差异

学生发展性评价应当强调对学生成长的全面关注,重视学生个人成长的多样性。评价重点包括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主动上进的求学态度、健康的读书习惯、坚实的学业能力、丰富多元的学习方式、创新性的实践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等,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求学、处事。

2 “双减”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现状

2.1 评价内容重视成绩,忽视个人能力发展

评价功能是对学生发展性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丰富和完善评价功能对评价任务的推进十分关键[4]。目前,中职学校的考核虽然建立了一个较为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但仍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侧重于评价作业内容的完成情况。这种传统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兼顾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实际技能素质等非智力要素的考核,无法完整真实地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2.2 评价方法注重定量分析,忽略定性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的方法与项目。尽管中职教学对学生成长方式的研究已由单纯的知识考核方式延伸到了对学生身心成长的整体考核,但目前的考核方法仍是以量化考核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为主要依据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未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考核。这些考核手段未能兼顾到学生成长过程难以量化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就业意识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个体化、阶段性的特点。

2.3 评价目标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发展

中职教育学生评价制度,在评价目标的选择上存在着共同性且受相对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忽视了学生个性等个体差异的特点,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2.4 评价时强调静态结果,而忽略整体过程评价

中职教育的考核采用静态终结化考核方式的评价办法,即一学年甚至一学期教育完成后,通过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验,评价偏重于学员对知识掌握的考核,对教育过程的考核不够重视,难以检测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水平以及学科素质构成等多方面的能力,忽视了学习的主动发展特征,也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动态、连贯性。

3 构建“双减”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路径

3.1 变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向、各方积极参与”的多样化评价管理模式[5],在老师、教学活动管理工作者、社会等多样化参与者的积极参与下,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价。其中,老师评价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学业成绩为主,教学活动管理工作以考核学生的思想品行、业务素质为主,社会评价则以学生主动参加社区实际项目、志愿行动为主。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多元主体利用各种评价技术手段和方式,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全面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教育过程和知识素养等作出评价,有效追踪和评价信息,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2)评价目标标准化[6]。发展性评价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发展性评价体系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特点,注重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的特点,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交互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3)评价内容全面化。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教学的考核,老师围绕着课堂作业开展教学,把评价活动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平时上课成绩、出勤表现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二是以知识成长为主的实践素质技能考核,涵盖了专业知识、基本能力、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水平和活动实施水平等内容的考核。

3.2 以动态评价的方式考核,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1)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化。“双减”背景下,中职学生的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在明确培养目标与特点、统筹考量培养方式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已形成了合理、科学、系统完备、可操作性较强的教育评价指标。本指标共有4 个等级,依次为学生的基础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基本素养”是指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德育、体育、美术等;“专业基础能力”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与实训,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信息技术、手绘POP、电子商务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岗位能力”是指专业岗位实训和核心专业课程,如动画制作、影视处理、电商直播、电商客服、网页制作等。“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主要包括职业项目培训和公司实践训练等,其中有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动漫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电商管理综合实训课程、1+X 考证、网络设计师考证、电子商务工程师考证等[7]。(2)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发展性评价在基础素质方面主要采取纸笔评分的测评方法,在学科基本水平和技术工作水平方面主要采取行为性评价和结果性评分有机结合的测评方法,在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方面主要采用行业、企业与社会鉴定中心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依据平时成绩、考勤、课外活动、考核、竞赛和见习实训等形式,对学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能、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身心素质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3)评价过程动态化。发展性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发展性。学生发展性评价基于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根据教学过程各个要素和阶段的特征,形成多目标、多渠道、分阶段、有特点的“跟踪—评价—反馈—完善—再跟踪—再评价—再完善”循环评价系统。测评中心对过程实施的追踪和评价形成了有效的反馈体系,适时地把学生认知与评价过程的情况记录在案,并随时传递到各评价单位,完成了评价全过程的有序化。

3.3 为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建设提供保证

健全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应当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员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开展情况进行统一领导。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价组织、完整的评价流程管理机制和制度,明晰学校各层各级监督责任和工作职能,创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共同完善评价工作机制,推动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除此以外,各行政职能主管部门应履行各自职责,紧密联系,共同做好学生评价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执行工作,为学生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评价管理体系的成功执行提供支撑与保证。

4 结语

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评价观念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发展中职教育的最关键环节,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是建立健全中职学生培养评价机制的重大现实探索。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是中职教育逐步完成学生培养总体目标的重要要求,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应改变评价观念,研究并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步推进培养评价机制的现代化,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目标和社会需要相互融通。因而,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更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完善与新时期发展配套的教育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及管理评价制度,这对于促进中职教学优质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以及培养世纪新人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双减考核中职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