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论视域下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2023-10-30 10:43张文龙刘瑞芳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5543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0期
关键词:胜任陪伴个体

◎ 张文龙 刘瑞芳(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 554300)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项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在2016—2020 年的接受调查的群体中,青少年的强迫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业压力和情绪障碍问题显著增加[1]。这不禁令人反思,为什么在社会各界日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呈现不容乐观的发展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摆在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索。归结起来无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等因素[2]。而在这些因素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庭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2 年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进一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大多更关注成绩,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3]。此外,虽然有些家长意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而现有的研究对如何在家庭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也仍旧不足,大多只限于从家长视角进行探讨,对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关注不够。

瑞安(Ryan)和德西(Deci)[4]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自我决定论(SD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自我决定论认为,影响自我激励和发展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即自主、能力和关系,在三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体的内在动机才能被激发,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依据自我决定理论,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出发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为青少年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需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

(一)自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自主(autonomy)是指个体的行为基于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兴趣,而不是外部压力,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对于青少年而言,在家庭中拥有自主需求意味着自己能够独立安排自己在家里的学习与生活,较少受到家长的约束和控制。青少年的自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其心理健康成长极其重要。一方面,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有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埃里克森在其著名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出:青少年时期面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在这一阶段,青少年需要建立独立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眼中以及社会集体中的形象,否则就容易产生角色混乱[5]。另一方面,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有利于其内部动机的培养。心理发展良好的青少年倾向于主动完成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任务,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与压力之下“被迫”完成,这就需要他具有内部动机,而内部动机的培养与自主需求的满足程度密切相关。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当个体将自己的行为评价为“不受到他人控制”时便会产生自主的感觉,进而增强内部动机[4]。

(二)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满足青少年自主需求的路径

1.家长应尊重青少年的个体独立性

每一位青少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对青少年应秉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让青少年体验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和地位,从而为其自主需求的满足创造良好的心理支持环境。相反,如果家长高高在上,不懂得尊重青少年的个体独立性,甚至对青少年的自主行为进行否定和打击,就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甚至会引发亲子冲突。

2.家长应树立明确的边界感

青少年自主需求的满足需要独立的空间,家长应帮助创造并维护其边界。比如,青少年在家中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做主,家长尽量避免干涉。只有家长树立明确的边界感,意识到哪些是青少年自己的事,哪些是家长的事,才能给孩子自主的空间。

3.家长应具有放手的勇气

在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时,家长可能会不放心让青少年自己做主。为此,家长应意识到青少年终会独自面对生活,有必要提前让其锻炼自主能力。因此,家长应勇于放手,鼓励青少年多尝试,即使孩子犯一些错误,吃一些苦头也是值得的,是对他们的成长有利的。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需满足青少年的关系需求

(一)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系(relatedness)是指个体与他人具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并体验到归属感。对于青少年而言,关系需求在家庭中意味着青少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体验到家庭的温暖。青少年关系需求的满足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首先关系需求的满足可以让青少年获取安全感。有研究发现,关系需求也就是归属感的满足与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6]。其次,关系需求的满足有助于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培养。共情能力是一项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关系需求的满足能够让青少年体验到情感的温暖,在自己被关爱的同时也学会了理解和关心他人,进而能拥有较好的共情能力。

(二)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满足青少年关系需求的路径

1.给予青少年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尤其是高质量的陪伴是家长给青少年最好的爱。在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中,孩子能感受到与父母情感的联结,体验到被爱。那么父母应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呢?首先是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应发自内心地关注孩子。其次是要全心全意地陪伴,放下自己的工作和手机,专心陪伴孩子。家长要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这样才能产生与孩子情感的共鸣。

2.给予青少年无条件的接纳

无条件接纳就是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对青少年个体没有任何批判性评价的全然接纳[7]。也就是说,无论青少年的表现如何,父母都应当一直接纳和关爱他们。然而在实际中,父母对孩子总是会有各种期望和评判,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很不容易。但父母也可以遵循几个方法。一是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理解青少年。不能接纳的原因往往是青少年的表现与父母的观念不相符,而如果父母能够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看待他们,就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容易接纳他们。二是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对青少年的表现进行教育时,家长要学会实事求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切忌对青少年的人格进行评判,要让青少年感觉到,父母只是对他当下具体的行为表现不满意,对他个人仍然是接纳的。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需满足青少年的胜任需求

(一)胜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自我决定论认为,胜任(competence)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掌控感,并获得锻炼与发挥能力机会时的感受。对于青少年而言,胜任需求意味着青少年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和挑战,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胜任需求的满足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首先,胜任需求的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在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败水平的感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8],而胜任需求的满足可以带给青少年更多的成功体验,可以有效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其次,胜任需求的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自我价值感作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9],而胜任需求的满足可以让青少年体验到能力感、成就感,对自我的价值进行正面的评价,从而可以显著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满足青少年胜任需求的路径

1.为青少年提供独立做事、锻炼能力的机会

根据自我决定论的观点,胜任主要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体验到的。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要为青少年创造独立做事的机会,在成功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胜任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此外,有研究表明,某些特殊领域取得的成功对一个人的胜任感是极为重要的[9],因此,家长应鼓励青少年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培养某项特长,这对青少年获取胜任感是非常有益的。

2.对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正面反馈

当个体获得正面反馈时,有利于增进积极情绪,增强对胜任的感知[10]。因此在青少年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可以让他们获得自信和胜任感,以此来激励他们不断地努力。

3.为青少年及时提供支持,协助解决困难

当青少年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父母应及时提供支持,协助他们渡过难关,在克服困难并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后,青少年的胜任需求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提供支持的时候,不能越俎代庖,应把握好自己协助者的角色,确保青少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在青少年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青少年的行为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发展的状况,这确实会给家长造成压力和困扰,由于家长还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这对于家长的心态是极大的考验。很多家长会在多重压力之下无法控制情绪,失去了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耐心,因此,家长做好自我情绪管理,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青少年共同成长,这些是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胜任陪伴个体
陪伴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