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的古代礼仪与民俗实践

2023-10-29 11:47高忠严
文史知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孝亲敬老

高忠严

孝亲敬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的形成源于传统农业社会在血缘和经验上对老者的敬重和需要。《礼记·祭义》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早在采集渔猎时代,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不用狩猎,在分配猎物上也要优先照顾。又有:“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礼记·祭义》)尚齿就是尊重年长者,可见,虞夏商周四代,虽然不同时期尊崇道德、官位、财富和亲缘,但在敬老方面却保持了延续性,这时社会上敬老之风已经盛行。以代际关系为特征的尊老成为中国古代孝亲敬老风俗的重要内容,《礼记·内则》载:“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尤其是周代,敬老养老走向成熟和规范,《礼记·王制》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统治者在各级学校举行敬老的仪式和庆典,在社会上能产生充分的示范效应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周代另一种敬老礼制,即以国君为首的对“三老”“五更”的尊重和敬仰。“三老”即知天地人事者,“五更”即知五行更替者,均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人。《礼记·祭义》载:“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这一由国君主持的敬老仪式庄严而隆重,带有明显的教化目的,成为“文治”的象征。

一 敬老养老政策中对老人的优待

古代社会推行的敬老养老政策包括给老人赐鸠杖、赐官爵、免刑罚以及设养老院、孤老院等方式,以此来表示对年老者的特殊关爱。《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鸠杖是顶端有木雕斑鸠鸟为装饰的拐杖,相传斑鸠喉咙很宽,吃东西从不会被噎住,赐老人鸠杖是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如唐玄宗时给全国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杖,鼓励天下孝亲敬老。

统治阶级对“孝行”的提倡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孝亲敬老风俗的重要特征,如汉武帝推行选拔官员的“举孝廉”制度,无疑对民间孝亲敬老风俗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赐官爵是以赐予老人官职或爵位表示对老人的特别待遇。汉明帝首开先河,到北魏孝文帝时把赐爵范围由三老扩大到所有老人,但由于赐爵泛滥,隋唐时这种方式被淘汰。赐官职则是象征性地赏赐老人官职(虚职),表示老人地位可与官吏等同,是对老人的一种荣誉和鼓励,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清。免刑则是对触犯刑律的老人给予宽大处理的人道主义做法,唐时将刑罚优免纳入《唐律》,《唐律疏议·名例律》中载:“诸年七十以上……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九十以上……雖有死罪不加刑。”这一做法对之后历代王朝产生了影响,宋、明、清时期同样也在法律上对老人给予优待。此外,古代社会还设立专门的养老机构收养孤寡老人,并负责为其料理后事。最早由官方设立的养老救济机构是梁武帝时期的“孤独园”;唐玄宗时设“病坊”,收容流浪的老年乞丐,后改为“悲田院”;宋徽宗时大量兴建“居养院”,收养孤寡老人。封建统治者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进行道德教化、强化统治、稳定社会。

二 民间社会的孝亲敬老传统

民间社会的尊老敬老礼仪是乡饮酒礼,这是与君王“三老五更”礼相对应的民间礼仪,一般在秋季举行,此时正值收获季节,由地方官主持,参加者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一起聚餐饮酒,庆贺丰收。酒宴的座次顺序、方位安排、祝酒和上菜顺序等都有特别规定。比如,六十岁的人可吃三个菜,七十岁的人四个菜,八十岁的人五个菜,九十岁的人六个菜。这种顺应时序、长幼有序的“尚齿”教育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唐代把乡饮酒礼视为政治教化、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并要求在全国普行。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在诏书中说:为了正本清源,革除弊俗,现规定天下州县每年举行乡饮酒礼……以让百姓识廉耻,知敬让(参《通典》卷七三《礼》)。在整个传统社会,乡饮酒礼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清代。统治者借此推行教化、移风易俗、引导社会风尚。

此外,民间社会的孝亲敬老主要表现在对老年人的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照料、老年节日的精心安排和为老人举行寿诞礼的仪式实践中。如《荆楚岁时记》记载:“《礼·内则》云:‘子事父母,妇事舅姑。鸡初鸣,咸盥漱栉缅笄。则维其常,非独此日。”节日的仪式更为隆重,如,腊祭后第二天为小年,这天早晨晚辈比往常起得更早,先伺候老人洗漱梳妆,再拜贺老人,还要奉上胡椒或柏树叶浸泡的美酒给老人饮用。人们认为,饮用这种酒能使人抗百病,不易老。而在重阳节,人们则向老年人敬献据说可以长寿的菊花酒。

一般认为年届六十后过的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生日仪礼即为“寿诞”。届时,晚辈、亲戚拿着酒、肉、茶各种礼品前来祝贺。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六十岁大寿也就格外引人关注。六十称为“花甲”,庆寿则称为“贺六十”。此后寿诞礼每十年一次,七十称为“古稀”,八十、九十称为“耄耋”,一百岁称为“期颐”。其他按照汉字笔画和形状,也有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

举办寿诞礼时先要布置寿堂,在案桌上摆放寿桃、寿糕、水果等寓意吉祥的各色贡品,中间放置一个大香炉,里面插着寿香,两旁置一对大红蜡烛。在案桌后方悬挂寿星图卷轴,为男性祝寿通常悬挂南极仙翁图或福禄寿三星,为女性祝寿通常悬挂麻姑或王母画像。图画两旁为寿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寿诞当日,家人按照辈分大小向老人磕头或作揖贺寿,贺寿时还要说一些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之类的吉祥语。长寿面是寿宴中必备的食物,面条绵长,寓意长寿。寿诞礼是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仪式充分体现出晚辈对于长辈的尊重、祝福和关爱。

对长者的祭祀怀念也是民间孝亲敬老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祭统》载:“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葬,丧毕则祭。”这既是古代家庭生命观的表达,也是尊老敬老的体现。就一个家族而言,已故先辈是家族的护佑神,恪守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延续家族生命,即为“孝”。嫡长子家中,还需设祖先牌位并祭拜。当晚辈犯了错误,家族长辈也要在祖先牌位前对其进行教育。“二十四孝”中“丁兰刻木事亲”的事例即体现出对祖先“事死如事生”的尊敬之情。

由于历代统治阶层对孝亲敬老的重视,历史上出现了众多孝悌名人。如《晋书》中记载“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祥性至孝……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尝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这就是《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故事。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对慈母的眷念之情,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清稗类钞·孝友类》中记载清代大兴人舒铁云辞官不就只为孝敬年迈母亲:“昔温太真,东晋之国士也,绝裾违亲,为论史者所惜。吾岂以五品官而置七旬垂白之母于八千里外乎?”从此,辞官居家,照顾老母。

同汉族一样,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老养老的传统,在少数民族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人们普遍以长者为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部分佤族村寨至今仍盛行敬老宴的习俗,佤族民众认为父母能左右自身命运和福祸,当佤族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疾病等不幸或是在进行重大事情前,便为家中在世或已故的父母举办敬老宴,以获取父母的庇佑。云南滇西北山区白族将是否尊老敬老视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由村中德高望重老人组成的“阿布林”组织评定村民行为,对虐待父母和欺侮老者的“逆子”则送上蕨菜叶编制的“劣迹号标”草鞋,在春节或重阳节时赠予敬老者羊毛毡帽、草编针线荷包等“敬老号标”(参丹柯《白族的敬老习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在为老人祝寿的礼俗活动中,壮族有“补粮敬老”的习俗,子女每年须给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寿,核心是加新米,即“补粮”,老人会在床边放置一个约0.8米高的陶缸,称为“寿米缸”,米象征生命,不能断。每年老人寿诞时要请师公诵经祝祷,亲朋唱《寿礼歌》《百岁歌》等,兒孙往缸中添米,完毕后用红布盖好缸口。日常生活中会舀一些给老人熬粥补身,但不能舀净(参梁庭望《中国壮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彝族“事之以礼”的孝亲敬老传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例如至今流传的《让路词》即表现出彝族路遇老人让路的礼仪(瓦西曲一、罗曲《彝族传统“事之以礼”的孝亲敬老习俗》,《文史杂志》2018年第5期),《让路词》的具体内容如下:

让路词

窄处相遇,让路有律;

老重我重,应我避让;

我轻老重,热心帮忙;

老轻我重,亦应我让;

学会让道,心地贤良;

跟老人抢道,性如豺狼。

时至今日,受《让路词》的影响,彝族村寨保留了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如长辈须坐上座,长辈的话不能当作戏言等。

少数民族敬老养老习俗还贯穿于节日活动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老人节,如吉林延边自治州的朝鲜族1984年起将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老人节,黑龙江朝鲜族的老人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村民敲锣打鼓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举行祝寿会,送上祝福。毛南族一般在重阳节时为年过花甲而多病的老人“添粮补寿”,这一日子女准备好酒席,亲友送来“百家米”,之后在给老人做饭时掺进自家米,据说很灵验,若老人吃完后还未康复,还会择日再做“添粮补寿”仪式。这背后其实是对儿女用心照料服侍老人行为的要求。

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的形成背后,除了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引导、儒家尊卑长幼观念的影响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即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主要依靠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如观天象测气候等,老人的生产经验、技能、资历及智慧对晚辈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老人传授给下一代的不只是生产技能,还包括生活经验、道德观念等,以此维系文化传统的延续。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孝亲敬老
中华孝亲故事的数字化开发与普及策略研究*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昆钢养生敬老中心设计实施初探
敬老爱老防跌倒
“年走失50万老人”揭示敬老事业短板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赡养孤老不为钱孝亲奉献整八年
温江二中:读好《孝亲》这本书
勤劳致富 敬老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