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释放的改革信号
——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2023-10-29 15:57傅登顺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新课标探究

●傅登顺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逐步落地,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释放出的改革信号,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如下启示。

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全国甲卷论述类阅读材料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建构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背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用了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用当代作家曹多勇的小说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小说主人公德贵在得不到众人理解且多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耕种河滩地,既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引导考生思考“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道理,自强不息,无惧失败[1]。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面对此类核心素养主题内容?

(一)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首先,要把握“双主题”间的平衡。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以下简称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主题”组元的编写方式。教学中,多数老师认为语文要素是本分,人文主题就是个笼子,不违背即可,从而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语文要素的一头热,导致失去了文化灵魂。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平衡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如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文,用漫画家的视角、笔触,幽默、风趣地刻意夸大白鹅的特立独行、坚持自我、高贵傲然,借此表达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人格——甘处一隅、自得其乐的平民心性,傲世独立、不畏一切的名士风骨,清高淡泊、展现自我的君子气质,刚正不阿、坚持品性的精神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文人风范,要发挥好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其次,要深化文本文化内涵。经典文本的重要元素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少年早慧”教材中有《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等,反映革命文化的有《朱德的扁担》《狼牙上五壮士》《黄继光》等,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邓小平爷爷植树》《花的学校》等。分类文化固然重要,而深化文化内涵是关键。如《王戎不取道旁李》通过王戎与“诸小儿”比较,深化“少年早慧”的文化内涵。面对“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而“唯戎不动”,“诸小儿”是“行”动“心”不动,王戎是“心”动“行”不动,深化了“三思而后行”的文化内涵。

最后,在语言运用中渗透文化。言为心声,文化涵养决定着一个人的表达与交流品质。习作是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注重文化渗透。如教材四年级习作我的“自画像”,向陌生人介绍“自我”性格、爱好和特点,除了训练学生“概括介绍+例子”的表达技能外,更要渗透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思考,以及文明礼貌、关心集体等品质特点。

(二)丰富文化主题

教材单元人文主题是文化的标志,但仅限于课文,学生对文化形象的认知还是局限的。因此,需要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对文化主题进一步积累、梳理与探究,丰富文化主题。

同类主题的梳理与探究。教材中同类主题分布有两种:一是集中在几个单元,二是分布在不同单元。如少年故事,需要跨年级、跨单元落实积累、梳理与探究。教材有《曹冲称象》《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等23篇课文,有白话文也有小古文,分别是智慧故事、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和生活故事等,呈现同类文化各有侧重的不同形态。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的逆向思维,《王戎不取道旁李》《两小儿辩日》的判断思维,《杨氏之子》的应对思维等。

丰富同类主题内容阅读。得法在课内,得益在课外,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滋润得益于课外大量阅读。一是提供相关篇目阅读,二是组织学生整本书阅读。

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本内容的有益补充。如古村落、历史古迹、新中国建设成就、民族英雄、战斗英雄、乡贤对家乡的贡献等。

二、提升形象、逻辑、科学的思维能力

高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学生思维的考查力度,引导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作其他过多限制要求,为考生预留了思考空间。试题材料非常简洁,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科学不只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集合,也表现为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正确思维方式”。全国甲、乙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分别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和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就旨在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1]。这与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一脉相承[2]29。

(一)厘清文字背后思维

厘清文字背后的思维,还原是主渠道。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原作者文本创作思维,梳理读者阅读思维,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成长。

1.还原作者创新思辨

一是文本内容还原。作者创作在确定主题后,题材创新是关键。如《四季之美》的题材创新跳出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定式,选择了春天黎明的朝霞,夏天夜晚的萤火虫,秋天黄昏的归鸦、雁群和风声、虫声,冬天早晨熊熊的炭火、火盆,彰显了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全天候的一种宁静、优雅、简约的气质。

二是创作背景还原。站在作者创作视角审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表达风格,相当于伴随作者经历创作过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一位跨多学科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3500多万字,尤其是他的科普作品对小学生科学启蒙作用特别大。《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900多个问题,他就写了300多个。对该作家系列作品的阅读与还原能为“跨学科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交际目的还原。交际是文本创作主要动机,还原文本交际目的,能领悟其思辨方式。如老舍的《猫》、夏丏尊的《猫》和周而复的《猫》题材相同而交际目的、内容不同:老舍的猫是群体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夏丏尊的猫是毛色漂亮的“好猫”,招家人与邻居特别喜爱;周而复的是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的猫,与“我”相处通人性。

文本还原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作者在题材、结构与表达之间高度融合的思维策略,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2.梳理学习过程思辨

学习过程,需要有阶段性、终极性的梳理与评价。辨析其思辨过程,一是梳理辨析认知思辨梳理。学习过程思辨包括由结果倒逼思辨、阶段性收获思辨、相互比较思辨等梳理。阶段性收获思辨梳理,包括对文本初读、复读与研读环节。如《落花生》一文,初读,边读边画出表示“物”“人”“理”三者关系的关键词,如“物”的特性、“人”的特点、“理”的核心。 复读,厘清父亲说理过程的逻辑,由物到物,由物到人,由人到理。研读,比一比,找出“物”的特性与“人”的品格之间的“相似性”,并总结这种说理是“类比法”[3]。

二是梳理过程思辨可视。语言与思维,有“显”与“隐”不同特点。如何使“隐”思维“显”出来,让思维可视,是教学努力的方向。可借助思维导图使思辨过程可视、效果可观。如《刷子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等双线推进思路,适宜鱼骨图;《尾巴它有一只猫》《枣核》《狼牙上五壮士》等适宜承接图式;习作“我的妈妈”、课文《四季之美》等适宜气泡图等。

三是梳理深化表达思辨。阅读由写了什么向怎样写的推进是深度阅读的体现,其过程需要整合梳理,如内容新颖——创新反思梳理;结构严密——逻辑反思梳理;语言表达——个性反思梳理等。如果仅有对内容、结构和语言的单项反思是不够的,需要有内容、结构和语言的整合思辨。教学中以标志性词句入手为主,如《慈母情深》的“慈母”、《父爱之舟》的“舟”、《狼牙上五壮士》的“壮”等。

还原与梳理,主要借助文本真实的情境(语境),强化学生思维意识、思维实践和大胆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

(二)促进思维有序提升

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2]5。

1.厘清两种不同思维类型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类型与层次不同的思维,存在定义、作用、特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等差异,在实践运用中要加以分辨。如理性思维处理事情时,不会被情绪所左右,沉着冷静,比较具有条理性,而感性思维在处理事情时,极易受情绪的控制,甚至没有考虑成熟就做出决定。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属于感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属于理性思维。

2.思辨阅读推进思维发展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提升。关键要抓住几个节点:选择是思辨的行为,梳理是思辨的前提,反思是思辨的起点,比较是思辨的开始,归纳是思辨的聚焦,推想是思辨的深入。

3.从语言理解走向思维引导

内容理解是思辨的源头与依托,教学中要处理好内容理解与思维的关系,努力做到从内容理解走向思维引导。一是语言理解。内容理解有三个层次,即读懂文字本身—读懂文字背后—联系上下文读懂空白。如《田忌赛马》可以围绕孙膑“看到什么”而展开思辨。首先看到“大家的马脚力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其次看到课文中尽管没有写明,但能猜出三局制、出马顺序、每次齐威王都赢。再深入联系上下文可以联想到齐威王礼贤重士、纳谏用能、很守规矩,这样就消除了以下犯上的担忧。

二是还原思维。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替换还原思维过程。如《蜘蛛开店》是一篇认知思维的课文,教学中可以站在蜘蛛的角度,还原其整个思维过程,并围绕以下问题持续展开: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它先后开了哪几种店?整个过程中它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它的想法有哪些不足?从整个开店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三)运用中训练个性思维

语言文字运用是训练学生个性思维的最佳渠道,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的反复比较、揣摩推敲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有主见的阅读者。新课标要求“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讨论等方式……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强调了阅读主见的重要性。一是读懂文本主要内容的主动者,主动扫除文字与理解障碍。二是读懂语言背后含义的探究者,能从作者写作动机、立场、创作背景等探究文字背后的含义。三是揭示语言形式秘密的创新者。能从文本语境出发,联系上下文读懂隐藏的精妙、细节的出彩、布局的创新。

负责任的表达者。如果说有主见的阅读者重在阅读态度,那么负责任的表达者重在实践。一是阅读过程汲取作者负责任的表达;二是单元习作训练自我负责任的表达;三是自主习作中养育负责任的表达,如习作题材的真实性、习作过程的诚实性、习作交际的有效性、达成目标的新颖性等。

语言创新开拓者。新课标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提出语言材料与语言经验的积累,强调了个体语言经验积累。这是语文积累的升级版。一是在梳理与探究中积淀语言经验。“阅读与鉴赏”语文实践活动之一,鉴赏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强调个性选择与判断;“交流与表达”是真实情境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强调在实践运用中形成语言经验。为了促进语言经验向个体语言经验转化,要在“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过程的梳理、分类、探究与反思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与运用规律。二是在真实情境运用中转化个性经验。规律是运用的前提,但真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情境变化是多元的。为此,要在真实情境的语言文字运用中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转化。三是在多元的汲取中历练表达风格。创新是语言表达的生命,没有止境。为此,要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汲取经典语言,在运用中锤炼语言,向人民大众学习特色语言,使自己成为语言表达的热心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三、整合语言实践与主动积累梳理

全国甲卷语文试题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第20题要求学生任选三位教师中两位,对他们的讲解分别作出评论。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试题浓缩了阅读表达、探究梳理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考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与整合[1]。

梳理与探究是新课标的新项目,通过积累、梳理与探究能有效促进个性语文经验的形成。

(一)积累与梳理同步

新课标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2]3这提醒我们仅仅有多读书的自然积累是不够的,需要在积累、梳理、整合中提升品位。

边阅读边积累边梳理。如教材的识字写字,尽管罗列了独体字、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分类识字方法,但由于学生识字渠道多元难以包办,还需要发挥已有的识字基础,在阅读中随文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等。

阶段与整合梳理结合。首先,阶段性梳理是完成了某一学习阶段后的梳理。如童话,第一学段是简单童话,有《青蛙写诗》《狐假虎威》等,通过梳理让学生大致了解童话内容与表达反复的特点;第二学段,进行建构式梳理,分清童话类型:拟人体童话,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如《乌鸦喝水》。其次,整体性梳理是把不同文体放入文体群中比较、梳理。如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故事类文体的比较、梳理,共性是有完整的故事内容和适宜复述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差异在,童话体现儿童特点和立场,寓言采用假托故事说理,神话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假向解说,民间故事是人类对美化理想的生活描述。

(二)探究促进梳理深化

仅有语言文字积累的梳理还是不够的,需要由探究使梳理深化,从而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促进运用创新。

探究语言文字。汉语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探究是一个浩大工程,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就拿四字成语的读法来说,通常采用二二切分法,其实不然。如大量以实词领起带否定词的四字成语应作一三切分,如手/不释卷、情/不自禁、恬/不知耻等;以动词领起后三字为名词性词组的四字成语应作一三切分,如寄/人篱下、无/所畏惧、投/其所好;以名词或动词领起后三字为动宾、动补、主谓结构的四字成语应作一三切分,如狐/假虎威、名/落孙山、如/牛负重。

探究语言运用。语言运用主要指词、句、段篇的整合运用,以文体划分类型,以体现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古诗文、散文、小说等的不同特点。同时某一文体风格也是多元的,需要通过文体间的梳理和文体内的探究梳理,厘清文体类型和文体内的不同风格。

(三)借鉴运用形成能力

运用是梳理与探究结果的转换,是能力的标志。教学中要从学生特点出发,遵循借鉴与运用规律。

模仿。模仿是任何人、任何学科、任何学段不可逾越的学习途径。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儿童最初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语言文字运用也如此,但模仿不是照单全收,而是从运用需要出发,采取单一模仿、组合模仿、立体模仿、创新模仿等方式。

借鉴。语文教学需要由模仿走向借鉴。要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学会借鉴,借鉴与模仿相比学生应更主动作出为我所用的选择。借鉴要从实际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促进交际,改善表达,抒发情感。

创新。人类对语言文字认知与运用有不断创新的追求,才创造了丰富多彩、浩瀚无边、包罗万象的语文世界。首先,语言文字运用是用语文解决语文问题和创新地解决其他现实问题。其次,语言文字运用要大胆创新,在改进不足与避免瑕疵中提升。

四、检验知识积累与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第17题(3)小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诗名句的应用。其答案并不唯一,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此外,2023年命题使用新题型,不同卷中同一模块试题也有差异。其释放出的明确信号是提高语文能力,不能靠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而要“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1]。

(一)确保底线

新课标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与课内外读物都包含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内容,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指标,要确保底线,不容打折。

制定好中短期规划。依据新课标要求,把积累要求、课外阅读量、古今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分阶段制定成严密的计划,化整为零,分派到年段、年级、学期和课时中,做到科学安排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整合“快乐读书吧”。教材一到六年级每册都编排“快乐读书吧”。“快乐读书吧”是让课外阅读“挤”进教材的标志,是课外阅读的桥梁。它主要针对不同文体的整本书阅读,与新课标任务群理念高度融合,通过整本书阅读积累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依据情况适当补充。同一背诵要求和课内外读物,必然存在“吃不了”与“吃不饱”的差异。“吃不了”应以鼓励为主,强化管理;“吃不饱”要从学生需要出发补充相关阅读内容。

(二)加强组织

为了确保学生课外阅读与古今优秀诗文背诵的有效性,课程管理很重要。一是明确阶段性的量与质。二是强化课外阅读组织指导。应上好课外阅读推荐课、指导课、交流课和分享课,完善机制。三是组织充满活力的阅读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不同类型活动很必要。

高考语文试题释放的改革信号代表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相应对策。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新课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